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芯片是近期热词。2017年中国集成电路进口量约3770亿元,进口芯片金额高达2600亿美元,
花费几乎是排在第二名的原油进口金额的两倍,超过铁矿石、钢、铜和粮食四大战略物资的进口费用之和。
北京邮电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主任邓相军介绍了我国芯片行业的现状及前景。
大学生:芯片目前的状况如何?
邓相军:芯片行业在中国的发展几经波折,非常不容易。
中国大部分芯片公司的产品相对单一。单一产品的生命周期很短,回报率会很快下降到平均水平。因为前期投入很大,利润不高。
不过,虽然国内芯片行业面临本土企业与国外竞争激烈、不易被市场接受、从业人员条件艰苦等现状,但如今在消费类的智能终端中,部分辅助芯片依然能实现国产化自给。比如PC端CPU有龙芯、兆芯、飞腾、申威等,GPU(图形处理器)方面有兆芯和景嘉微。消费类电子领域MCU(微控制单元)有中颖电子、兆易创新等。移动端处理器有高端领域的华为海思和中低端领域的紫光展锐。杭州中天微实现了大规模量产的自主嵌入式CPU IP核(知识产权模块)芯片。在关键的路由和交换芯片方面,华为的海思、中兴的中兴微电子及中电振华旗下的苏州盛科,都已实现中端芯片自主配套。
大学生:我们芯片产业薄弱点在哪?
邓相军: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集成电路产业链是芯片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致可分为三大板块:集成电路设计、芯片制造和封装测试。目前对中国来说,芯片制造能力是最薄弱的环节。
总体来说,中国的芯片制程技术比世界最先进水平落后两代以上,时间上落后了三年多。
大学生:未来我们能否赶上?
邓相军:实际上,大部分的IC产品并不需要使用最先进的制程工艺。目前业内公认性价比最高的制程工艺是28纳米,而这一工艺正在被中国大陆企业掌握。
另一方面,业界普遍认为,以目前的工艺技术,到了3纳米以下的时候,电子在半导体内的流动就会遇到神秘的量子效应,超出当前的理论适用范围,工艺技术也就随之失效。
虽然各大领先企业都投入巨资研发全新的工艺和技术,试图突破这一限制,但到目前为止,还未见到实际的技术突破。因此在5年之内,技术可能会停滞在3纳米制程附近,给了中国赶上来的机会。
大学生:如果大学生想往芯片行业方向发展,您有什么建议?
邓相军:与芯片对口的专业有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等相关专业。此外,还可以考虑电子电气工程专业,它是芯片设计与制造的相关专业,包括通信与网络、微电子、自动化、生物工程、电子学与集成电路、光电、电力工程、电磁学、材料与装置等研究方向。
目前我国培养的芯片产业人才专业比例极不平衡,大都集中在技术应用层面,研究算法、芯片等底层系统的人才太少。因此,建议选择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要系统学习和掌握好计算机体系结构、操作系统等基础课程,才能做好后续的芯片研发工作。
大学生:请问北邮国家大学科技园在芯片的研发和生产方面做了哪些努力?
邓相军:1998年,北京郵电大学开始建设国家大学科技园。经过多年探索和发展,北邮已形成以各类国家和省部级实验室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基地;在北邮大学科技园内,有不少教授牵头创办的高科技企业和中介机构,已逐步实现创新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良性循环。
面对芯片问题,除了自主创新,我们也要容纳一切可以为我所用的资源,所以无论是外资也好、外部技术人员也罢,我们都支持和欢迎。在我们与上海合作的产业园区里,北邮引进了一些国外企业,将推进芯片的研发。
花费几乎是排在第二名的原油进口金额的两倍,超过铁矿石、钢、铜和粮食四大战略物资的进口费用之和。
北京邮电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主任邓相军介绍了我国芯片行业的现状及前景。
大学生:芯片目前的状况如何?
邓相军:芯片行业在中国的发展几经波折,非常不容易。
中国大部分芯片公司的产品相对单一。单一产品的生命周期很短,回报率会很快下降到平均水平。因为前期投入很大,利润不高。
不过,虽然国内芯片行业面临本土企业与国外竞争激烈、不易被市场接受、从业人员条件艰苦等现状,但如今在消费类的智能终端中,部分辅助芯片依然能实现国产化自给。比如PC端CPU有龙芯、兆芯、飞腾、申威等,GPU(图形处理器)方面有兆芯和景嘉微。消费类电子领域MCU(微控制单元)有中颖电子、兆易创新等。移动端处理器有高端领域的华为海思和中低端领域的紫光展锐。杭州中天微实现了大规模量产的自主嵌入式CPU IP核(知识产权模块)芯片。在关键的路由和交换芯片方面,华为的海思、中兴的中兴微电子及中电振华旗下的苏州盛科,都已实现中端芯片自主配套。
大学生:我们芯片产业薄弱点在哪?
邓相军: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集成电路产业链是芯片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致可分为三大板块:集成电路设计、芯片制造和封装测试。目前对中国来说,芯片制造能力是最薄弱的环节。
总体来说,中国的芯片制程技术比世界最先进水平落后两代以上,时间上落后了三年多。
大学生:未来我们能否赶上?
邓相军:实际上,大部分的IC产品并不需要使用最先进的制程工艺。目前业内公认性价比最高的制程工艺是28纳米,而这一工艺正在被中国大陆企业掌握。
另一方面,业界普遍认为,以目前的工艺技术,到了3纳米以下的时候,电子在半导体内的流动就会遇到神秘的量子效应,超出当前的理论适用范围,工艺技术也就随之失效。
虽然各大领先企业都投入巨资研发全新的工艺和技术,试图突破这一限制,但到目前为止,还未见到实际的技术突破。因此在5年之内,技术可能会停滞在3纳米制程附近,给了中国赶上来的机会。
大学生:如果大学生想往芯片行业方向发展,您有什么建议?
邓相军:与芯片对口的专业有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等相关专业。此外,还可以考虑电子电气工程专业,它是芯片设计与制造的相关专业,包括通信与网络、微电子、自动化、生物工程、电子学与集成电路、光电、电力工程、电磁学、材料与装置等研究方向。
目前我国培养的芯片产业人才专业比例极不平衡,大都集中在技术应用层面,研究算法、芯片等底层系统的人才太少。因此,建议选择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要系统学习和掌握好计算机体系结构、操作系统等基础课程,才能做好后续的芯片研发工作。
大学生:请问北邮国家大学科技园在芯片的研发和生产方面做了哪些努力?
邓相军:1998年,北京郵电大学开始建设国家大学科技园。经过多年探索和发展,北邮已形成以各类国家和省部级实验室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基地;在北邮大学科技园内,有不少教授牵头创办的高科技企业和中介机构,已逐步实现创新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良性循环。
面对芯片问题,除了自主创新,我们也要容纳一切可以为我所用的资源,所以无论是外资也好、外部技术人员也罢,我们都支持和欢迎。在我们与上海合作的产业园区里,北邮引进了一些国外企业,将推进芯片的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