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6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12-000-01
摘 要 随着游泳运动训练水平的日益提高,现代竞技对游泳运动员的体能要求也越来越高。通过对理论的分析,从运动训练学的角度提出了游泳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概念,探讨和分析了训练内容、训练原则和训练要求,建议教练员从一般性身体训练、专项体能训练和综合体能训练等方面来提高游泳运动员的体能。
关键词 游泳 体能训练 训练内容 训练要求
游泳运动属于体能主导类竞速竞技性项目,它是一种凭借自身肢体动作和水的作用力,在水中活动或前行的技能活动。随着现代竞技体育的发展,游泳运动逐渐成为体育运动中重要的比赛项目。中国游泳整体竞技水平与先进国家还有较大差距。因此,只有紧紧依靠科技进步、理论创新,用科技的力量才能实现游泳训练上的突破。竞赛的激烈性对现代游泳运动员的体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良好的体能也是运动员充分发挥和运用技术和战术必不可缺的条件。
一、游泳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概念
游泳体能训练是采用合理有效的训练方法和手段改善人体形态结构,功能和调节人体物质能量的储存及转移所具有的潜在能力和适应外界环境的综合运动能力。游泳项目与走和跑有所不同,其中一个显著的差别是游泳时为漂浮,克服水面阻力运动时需要消耗能量,阻力的大小取决于水质和游泳者的身材,体形和游速。这个差别使得游泳所消耗的能量比跑步同等距离的能耗大4倍左右。游泳运动以有氧代谢为主,距离越短,无氧代谢供能所占的比重也就越大。值得注意的是游泳运动员体能与形体结构、系统器官的机能水平、能量物质的储备心理因素与意识品质以及外界环境等都高度相关。因此游泳运动员的体能是人体形态结构、机能与代谢状况的综合体现。
二、游泳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内容
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入和运动训练理念的提升,游泳运动的体能训练的内容可分为三个大的部分。
(一)一般身体训练
一般身体训练又称为基础体能训练,是运动成绩的物质基础。游泳运动员身体的训练旨在建立扎实的体能基础,它是指运用生理、生化、解剖等方面的知识作指导,通过一定的手段,提高运动力量、速度、耐力和柔韧等方面的素质。
(二)专项体能训练
专项体能训练指专项力量训练、专项速度训练、专项耐力训练、专项柔韧训练、机体与环境的适应能力、抗时差训练、抗缺氧训练等,其训练方式可分为陆上训练和水上训练两大类 。
(三)综合体能训练
综合体能训练指体能与战术、技能、智能、心理综合运用与实战。通过借鉴相关论文,认为游泳运动员体能训练内容形式有单一运动能力、复合运动能力和表达运动能力。
1.单一运动能力:运动员完成单一运动特征动作的能力。体育工作人员通过对世界顶级游泳运动员某整套动作分为若干相对独立的单一动作进而指导训练,从而提高游泳运动员整套动作的效果。
2.复合运动能力:运动员连续完成一系列规定单一动作的能力。由于游泳运动项目技术动作具有周期性,因此,体育工作者将运动竞赛实际表现出整套动作分解为若干相对独立的单一动作组合在一起的复合动作。通过训练复合动作最终达到提高运动员运动竞赛实践中需要复杂动作的能力或专项运动能力的目的。
三、游泳运动员体能训练的要求
(一)全面认识体能训练的含义,确立正确的体能训练观
在认识体能训练的含义时,不仅要重视身体素质,而且还要重视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和身体机能等因素。教练员只能在不断地更新知识的前提下才能全面认识体能训练的真正含义,才能在训练实际中科学地安排体能训练的内容。
(二)体能训练与各种恢复手段相结合
国际体坛普遍认为“训练比赛成绩的百分之五十取决于恢复”,广泛采用恢复训练,营养恢复、医学生物恢复和心理恢复等恢复方法已经成为游泳身体训练全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每一名教练员和运动员都必须对此高度重视。
(三)合理安排一般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局部功能的优势,建立在人体各器官系统间的相互依赖和共同参与的基础上。一般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属于全面体能训练的两个方面。一般训练旨在全面发展运动员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和提高健康水平。虽然全面身体素质不属于运动专项的特殊的运动能力,但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专项成绩。如果只进行专项体能训练,机体各系统的机体机能得不到加强,而那些对专项直接起作用的系统也不可能得到很大的提高。一般体能训练提高了机体功能的总体水平,为专项训练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四、结语
科学的运动训练不仅需要掌握训练理论,更要掌握寓于训练理论背后的生理学基础,合理地安排运动训练的各个要素(负荷强度、持续时间、运动量和恢复方式等),使机体产生最佳的反应与适应,带来最大的运动训练效果。这样,不仅有助于更准确地把握训练过程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更合理地组织训练过程,而且有助于选取最适宜的训练方法与手段,从而获得最理想的训练效果。运动员能否成为优秀的运动员,除受其先天因素影响外,还与能否接受科学的训练、使其得到最大的发展直接有关。身体机能对训练刺激反应及适应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并非刺激强度越大,训练效果越好。只有将运动负荷与恢复进行最佳组合,完全按照身体机能变化的内在规律安排运动训练,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参考文献:
[1] 田麦久,武福全.运动训练科学化探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
[2] 袁运平.短跑运动员体能训练内容与方法学体系的研究[J].2004:40.
[3] 胡亦海.竞技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7:6.
摘 要 随着游泳运动训练水平的日益提高,现代竞技对游泳运动员的体能要求也越来越高。通过对理论的分析,从运动训练学的角度提出了游泳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概念,探讨和分析了训练内容、训练原则和训练要求,建议教练员从一般性身体训练、专项体能训练和综合体能训练等方面来提高游泳运动员的体能。
关键词 游泳 体能训练 训练内容 训练要求
游泳运动属于体能主导类竞速竞技性项目,它是一种凭借自身肢体动作和水的作用力,在水中活动或前行的技能活动。随着现代竞技体育的发展,游泳运动逐渐成为体育运动中重要的比赛项目。中国游泳整体竞技水平与先进国家还有较大差距。因此,只有紧紧依靠科技进步、理论创新,用科技的力量才能实现游泳训练上的突破。竞赛的激烈性对现代游泳运动员的体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良好的体能也是运动员充分发挥和运用技术和战术必不可缺的条件。
一、游泳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概念
游泳体能训练是采用合理有效的训练方法和手段改善人体形态结构,功能和调节人体物质能量的储存及转移所具有的潜在能力和适应外界环境的综合运动能力。游泳项目与走和跑有所不同,其中一个显著的差别是游泳时为漂浮,克服水面阻力运动时需要消耗能量,阻力的大小取决于水质和游泳者的身材,体形和游速。这个差别使得游泳所消耗的能量比跑步同等距离的能耗大4倍左右。游泳运动以有氧代谢为主,距离越短,无氧代谢供能所占的比重也就越大。值得注意的是游泳运动员体能与形体结构、系统器官的机能水平、能量物质的储备心理因素与意识品质以及外界环境等都高度相关。因此游泳运动员的体能是人体形态结构、机能与代谢状况的综合体现。
二、游泳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内容
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入和运动训练理念的提升,游泳运动的体能训练的内容可分为三个大的部分。
(一)一般身体训练
一般身体训练又称为基础体能训练,是运动成绩的物质基础。游泳运动员身体的训练旨在建立扎实的体能基础,它是指运用生理、生化、解剖等方面的知识作指导,通过一定的手段,提高运动力量、速度、耐力和柔韧等方面的素质。
(二)专项体能训练
专项体能训练指专项力量训练、专项速度训练、专项耐力训练、专项柔韧训练、机体与环境的适应能力、抗时差训练、抗缺氧训练等,其训练方式可分为陆上训练和水上训练两大类 。
(三)综合体能训练
综合体能训练指体能与战术、技能、智能、心理综合运用与实战。通过借鉴相关论文,认为游泳运动员体能训练内容形式有单一运动能力、复合运动能力和表达运动能力。
1.单一运动能力:运动员完成单一运动特征动作的能力。体育工作人员通过对世界顶级游泳运动员某整套动作分为若干相对独立的单一动作进而指导训练,从而提高游泳运动员整套动作的效果。
2.复合运动能力:运动员连续完成一系列规定单一动作的能力。由于游泳运动项目技术动作具有周期性,因此,体育工作者将运动竞赛实际表现出整套动作分解为若干相对独立的单一动作组合在一起的复合动作。通过训练复合动作最终达到提高运动员运动竞赛实践中需要复杂动作的能力或专项运动能力的目的。
三、游泳运动员体能训练的要求
(一)全面认识体能训练的含义,确立正确的体能训练观
在认识体能训练的含义时,不仅要重视身体素质,而且还要重视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和身体机能等因素。教练员只能在不断地更新知识的前提下才能全面认识体能训练的真正含义,才能在训练实际中科学地安排体能训练的内容。
(二)体能训练与各种恢复手段相结合
国际体坛普遍认为“训练比赛成绩的百分之五十取决于恢复”,广泛采用恢复训练,营养恢复、医学生物恢复和心理恢复等恢复方法已经成为游泳身体训练全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每一名教练员和运动员都必须对此高度重视。
(三)合理安排一般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局部功能的优势,建立在人体各器官系统间的相互依赖和共同参与的基础上。一般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属于全面体能训练的两个方面。一般训练旨在全面发展运动员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和提高健康水平。虽然全面身体素质不属于运动专项的特殊的运动能力,但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专项成绩。如果只进行专项体能训练,机体各系统的机体机能得不到加强,而那些对专项直接起作用的系统也不可能得到很大的提高。一般体能训练提高了机体功能的总体水平,为专项训练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四、结语
科学的运动训练不仅需要掌握训练理论,更要掌握寓于训练理论背后的生理学基础,合理地安排运动训练的各个要素(负荷强度、持续时间、运动量和恢复方式等),使机体产生最佳的反应与适应,带来最大的运动训练效果。这样,不仅有助于更准确地把握训练过程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更合理地组织训练过程,而且有助于选取最适宜的训练方法与手段,从而获得最理想的训练效果。运动员能否成为优秀的运动员,除受其先天因素影响外,还与能否接受科学的训练、使其得到最大的发展直接有关。身体机能对训练刺激反应及适应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并非刺激强度越大,训练效果越好。只有将运动负荷与恢复进行最佳组合,完全按照身体机能变化的内在规律安排运动训练,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参考文献:
[1] 田麦久,武福全.运动训练科学化探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
[2] 袁运平.短跑运动员体能训练内容与方法学体系的研究[J].2004:40.
[3] 胡亦海.竞技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