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故事”促进幼儿发展评价的园本化研究与实践

来源 :山西教育·幼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y_su26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精神的指引下,教师对幼儿的观察、评价成为学前教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如何观察幼儿,如何评价幼儿,如何提出教育支持策略,不仅影响着课程质量,更影响着幼儿的成长。
  近年来,新西兰的“学习故事”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华东师范大学周欣教授认为,学习故事即叙事性评价,能提供反映幼儿发展的持续性画面,能记录和交流幼儿学习的复杂性,它强调情景、地点以及相关人员在幼儿学习中的作用。学习故事和《指南》有很多相通之处,如认为幼儿是有能力、有自信的主动学习者,幼儿学习与发展是一个整体、幼儿在与环境的有效互动中学习和发展等。因此,通过学习故事来观察、解读、支持幼儿的学习,可以帮助我们更科学地评价幼儿,更有效地制定教育计划,更长远地促进幼儿发展。

一、再理解,再探尋,形成学习故事的理性认识


  在对学习故事进行深入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不断拓展学习故事的内涵和外延,形成了对学习故事的园本化理解。学习故事是一套由明确教育价值观引领的学习体系,是一套用叙事的方式进行的形成性学习评价体系,是一套能够帮助幼儿建构作为学习者的自我认知的学习评价体系。我们认为,它不是简单的幼儿学习过程文字记录的累加,而是一种教育眼光的变革,是一种教育心态的转变,呼吁我们在教育中从僵化走向灵动,从定性评判走向积极评价,从关注结果走向关注过程,从急功近利走向静待花开。它赋予幼儿更多的成长空间,更关注幼儿学习与成长的过程,鼓励教师成为幼儿的记录者,记录幼儿学习过程中的“哇”时刻,记录幼儿“能做的”“感兴趣”的事情,从而通过学习故事发现幼儿的力量,支持和帮助幼儿成长。
  再者,我们认为学习故事包含着教师和幼儿两个主体。教师记录幼儿的学习故事,呈现教师对幼儿成长的观察、思考、探索和实践。幼儿记录自我成长的学习故事,幼儿不仅是被记录者,也是叙述者、记录者、编织者,展示出幼儿自我反思、自我推动、自我成长的一幅幅珍贵画卷。

二、观察为始,记录为要,构建教师眼中的学习故事


  观察是学习故事的开始,我们通过学习故事“注意——识别——回应”三部曲,即注意幼儿的“哇”时刻,识别“幼儿的学习”,回应“制订下一步计划”,倡导“取长式”的评价模式,随时随地捕捉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契机,倾听和尊重每一位幼儿的声音,积极回应幼儿的成长,建构积极且充满力量的学习者形象。
  1.变革观察理念,捕捉灵动的发展瞬间
  首先,我们改变对“观察”的理解,让观察走进幼儿的一日生活,发挥“微”的魅力,倡导“微观察”,不要求观察者面面俱到,可以是捕捉幼儿的一个细节、一个表情、一个微事件、一个作品、一个教学环节等,将其串联成幼儿成长的故事链。其次借助《指南》,以“幼儿发生的事实”作为观察的中心,看懂幼儿游戏中的举手投足、情真意切和创新应变。最后,鼓励教师不要停留在评价的浅层和发展的碎片化,而应去探究幼儿整体的发展和变化,并在“回应”中为幼儿提出针对性和发展性的建议,彰显学习故事的价值,使幼儿成为最终的受益人。
  2.深挖观察内容,形成丰富的学习故事
  一名智慧的教师不仅要会讲学习故事,更要会发现学习故事,构建学习故事。其一,观察生活。生活是故事的源泉,生活故事包含着很多深刻的道理。幼儿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故事,我们鼓励教师和幼儿一起观察生活、热爱生活,发现生活中的学习故事。其二,观察细节。细节是教育理念的显性表现,教师在教育现场中细心捕捉细节,使学习故事在一个个细节的挖掘中慢慢汇聚。教育现场充满着很多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的变化,正是这样的不确定性和变化让教育现场丰富多彩,让学习故事充满魅力。其三,观察幼儿作品或表征。观察不仅局限于教育现场,通常幼儿随意完成的作品恰恰是他们最真实的表达和诉求,通过幼儿的作品,让我们看见、发现和体会到了他们的内心世界,这些成为了幼儿学习故事的源泉。
  3.拓展记录方式,彰显深刻的教育意蕴
  观察发现故事,思考创造故事,而记录让故事累积,也让故事沉淀。正是在累积与沉淀之中,幼儿的学习故事从深处显露出来。我们在文本记录的基础上,鼓励教师拓展记录方法,一方面,灵活运用音频、视频的形式对幼儿生活游戏中有趣的片段进行记录,另一方面有效保存幼儿的作品、游戏计划、调查表、幼儿游戏中的成果等,方便教师在整理后及时还原现场,多方位、立体化地呈现幼儿的成长轨迹。多元的记录方式是对学习故事的淬化、凝练与升华,让原本略显模糊的教育故事更加清晰,原本略显表面的教育内涵更加深刻,原本略显分散的教育行为更加聚焦。

三、尊重幼儿,鼓励自主,构建幼儿心中的学习故事


  从“儿童立场”出发,将幼儿纳入学习故事,成为故事的编织者、叙述者和创造者,真正让幼儿发出自己的声音,讲述评价自己的学习、成长故事,发现自我成长的力量。
  1.倾听成长故事,激发幼儿的表达兴趣
  走进幼儿心灵世界的,往往是故事。要让知识、概念、道理走进幼儿的心灵世界,应当把它们寓于故事中,让教育跟随故事走进幼儿的心灵世界。因此,我们鼓励教师将学习故事讲给幼儿,由原先的“找不足”式观察记录,变为寻找幼儿学习能力、学习品质的“寻优点”式评价方法,让幼儿感受教师心中那个积极的、成长的自己,体会到被珍视和欣赏的快乐,从而心情愉悦、充满期待地参与学习故事的构建。同时,基于幼儿的发展和需求,我们初步建构了以“故事讲述”为主线的故事课程。首先通过“故事阅读”激发幼儿对故事的兴趣,其次通过“故事演绎”内化故事内容,最后通过“故事创新”对故事进行编写、创造、生长、呈现,从而在丰富有趣的故事课程中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幼儿想说、敢说、会说,为述说自己的故事奠定基础。
  2.鼓励自主游戏,营造趣味的童年生活
  成尚荣先生曾说过:“儿童本身就是故事。”童年是一个五彩斑斓的故事世界。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建构、丰富童年生活就是建构、丰富童年的故事田野。因此,我们从游戏入手,将“我的游戏我做主”的精神贯穿于一日生活之中,关注幼儿需求,追随幼儿兴趣,充分利用幼儿园特有的环形廊道和拐角,和幼儿共同创设出有特色、开放、可互动、能自由表现的和谐游戏场。如:打造一楼“嘀嘀叭叭汽车城”、二楼“角色体验馆”、三楼“室内体能馆”的特色廊道游戏,拐角“百变纸筒”“光影游戏”等游戏现场,让幼儿在丰富的情境中自主游戏,习得经验;充分利用“美创室”“陶艺室”等幼儿园十大工作室,变革管理模式,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特长和需要,选择工作室进行游戏,将时间与空间最大化地交给幼儿;“小书虫旅行记”“欢乐涂鸦”“穿越侏罗纪”“真人CS”等一系列版块,通过丰富精彩的游戏彰显幼儿幸福的童年。除此之外,审思和梳理幼儿一日生活作息时间表,灵活调整时间安排,充分利用回顾分享环节,鼓励幼儿回顾分享自己的游戏经历,为学习故事的构建、表达孕育了深厚的沃土。
  3.创新评价模式,倾听幼儿的真实声音
  让孩子真正成为孩子,首先要让孩子说孩子的话。幼儿的百种语言正是学习故事所珍视的。我们要尊重幼儿的话语方式,才会与幼儿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信念、共同的心灵。幼儿视角下的自己及同伴有什么样的特征?成长对于幼儿自己有什么样的意义?幼儿将如何记录自己的成长?关于幼儿,我们逐渐发现教师不仅有了“我无法理解某个幼儿的表现”,更有了“我一定得密切关注幼儿的问题、观点”。幼儿对自我的评价正如宝藏般隐藏在最深处。因此,可以根据幼儿近期生活体验及年龄特点,尝试设定实时更新的“访谈间”,鼓励幼儿围绕一个话题进行阐述,表达自己的想法,挖掘幼儿自我评价,倾听最真实的声音。话题可以是开放式的,如“什么是长大”,直击幼儿内心的想法,也可以是围绕近期发生的事件,如“游戏中,你喜欢和小朋友合作吗?为什么”等话题,帮助成人更清晰地了解幼儿的发展状态,并以此为依据做出科学的调整和优化。
  正如20 世纪的思想家汉娜·阿伦特认为的那样:“特定的人类生命,其主要特点就是它充满着最终可以当作故事来讲的事件……”是的,一个个教育行为演绎着一个个鲜活、灵动的学习故事,透析着儿童立场的密码,承载着幼儿成长的轨迹,记录着幼儿有价值的学习过程,彰显出幼儿多样发展的七彩空间。在此过程中,教育正变得有高度更有广度,有温度更有深度。
  (责任编辑:郭凯云)
其他文献
随着体教融合持续深入以及师资、场地、经费等保障条件稳步推进,篮球发展得到广泛普及,然而篮球训练是一项枯燥且反复的过程。基于此,通过体育游戏对篮球训练的积极影响进行阐述,从教学目标角度,目的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原则;从教学内容角度,合理性与创新性相结合原则;从教学手段角度,科学性与丰富性相结合原则三个方面提出了篮球训练中如何运用与实践体育游戏,旨在为研究学者提供有价值的思考和借鉴。
本文主要分析的是高职院校中引入健身气功的必要性,并结合笔者经验提出了两点可行性较高的开展建议,供参考。
因为取餐时被别人挤到了,康宝生气了,只见他蜷缩在操场的滑梯下,两手抱肩蹲着,皱着眉,嘟着嘴,眼睛耷拉着。教师蹲在一米开外的地方温言细语地劝慰着,幼儿不为所动,教师想再靠近一些去拉他的手,他立刻大喊大叫,手挥脚踢,活脱脱一个“熊孩子”。僵持了一个多小时,在教师的“软磨硬泡”下康宝才离开了他的“安全港湾”。“宝宝很生气,后果很严重”这句网络流行语,不仅道出了如今一些幼儿的骄纵任性,也反应出教育的无力与
力量是篮球体能训练中很重要的一项素质,增加力量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实施抗阻训练,而单侧训练则是被认为更加符合篮球专项的力量训练方式。本文通过对篮球运动中单侧发力分析并结合单侧训练的专项性研究,探究这种新型训练方法对篮球运动员下肢力量带来的不同于双侧力量训练的改变,同时试图为篮球运动员的力量训练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通过资料及调查研究显示出,大学生体质状况不容乐观,身体素质各项指标均呈下滑趋势。从1985年开始,大学生体质健康问题逐渐成为体育热点研究对象。随着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也理应与之同步,然而每5年的全国大学生体质测试结果却不尽人意。提升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迫在眉睫,基于这种情况,本文通过对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现状的问卷调查分析,结合实际情况,从而找出影响学生体质健康的主要因素,针对现状提出具体改革策略, 旨在督促学生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全面提升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帮助学生树立终身
2018年十九大习近平再一次提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其中也包括了体育产业,体育产业结构优化,体育产业升级势在必行。本文通过citespace信息可视化软件对体育产业结构优化主题文献进行词频绘制,得到了当下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的研究热点,对热点进行总结评述,并对未来给予展望。
研究目的:本文调查了老年人是否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以及在日常活动时中的跌倒效能,并通过TETRAX平衡测试系统测试老年人的跌到指数,进而分析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跌倒效能与防跌倒能力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以求进一步分析出老年人易跌倒原因,为有效防止老年人跌倒提供相关建议。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实验法以及逻辑分析法等进行调查与收集数据,并采用SPSS 23.0软件对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研究结论:(1)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老年人,跌倒指数小,表示防跌倒能力较强;(2)跌倒效能评分越高的老年人防跌倒能
在高职院校对中学生进行体育素养和职业能力进行培养,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一部分,高职院校注重培养技术实用型人才,重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满足社会技术型人才的广大需求,随着教育事业的改革,高职院校不仅要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而且要重视学生身体素质方面的培养,学生只有具有良好的精神面貌和健康的体魄,才能更好地开展具体学习活动,所以,高职体育老师要高度重视学生体育素养的培养,同时,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也不容忽视,二者要综合全面发展。
印度洋治理是当代国际关系中的重要议题,但该地区的治理赤字相当突出,其根源在于海洋治理中领导供给与治理需求之间的错配.作者尝试从国际政治中的领导理论出发,阐述和分析海洋治理中领导者的特性与治理效能之间的关系.传统上以地缘政治和海权争夺为中心的霸权型领导/割据型领导无法满足海洋治理所需的能力与公平性的平衡.协进型领导超越传统方式,具有共同、竞优和包容的特点,有利于治理效能的提升.当前印度洋治理中的领导者美国与印度分别实行霸权型领导与割据型领导,加剧了治理赤字和冲突的可能.中国与欧盟的治理政策更能兼顾能力与公平
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校的整体发展和促进学生社会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今,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不高,场地器材不足,师资力量短缺、体育文化宣传力度不强等问题,对学院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本人将从不同方面问题探索不同发展路径,以推进学院校园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