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典籍中的小人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bankco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王咪咪(1992.2-),女,汉族,山东省临沂市人,研究生学历,现就读于山东科技大学,研究方向英语笔译。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2-0-01
  纵观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悠悠历史,灿烂文化,无一不体现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而史书典籍,更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传的重要传承方式。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对历史的记载,各朝各代都设有专门人员保存历史资料。我国的史书典籍,其规模之大,存留之丰,是为世界所仅有的。这也对我们研究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论语》中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句话可谓家喻户晓,但是再往更深层次的方向去探讨小人的含义,恐怕就没有多少人能讲出个所以然来,而本文恰巧是从中国典籍中的一些范例来阐述“小人”一词的概念。
  “小人”一词在中国典籍中可谓是个老熟人,每每有“君子”“女子”“大人”字眼的地方,常常会发现“小人”相随左右。那么,典籍中的小人究竟是何意思呢?它是否有特定的含义呢?我们可以沿着历史的轨迹细细研究。
  循着典籍成书的先后顺序来看,“小人”最早代表的是社会地位较低的平民百姓。这个释义可以在《诗经》、《尚书》等著作中发现。如《诗经》中的“君子有徽猷,小人与属”,我们可以一眼看出这里的小人是与君子对应词,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周王有美德,那么普通百姓就会依附他。又如在《尚书》中的“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则知小人之依。相小人,厥父母勤劳稼穑,厥子乃不知稼穑之艰难,乃逸乃谚”。显然,这里的小人亦指的是以体力劳动为生存手段的普通老百姓。由此可知,《诗经》、《尚书》中的“小人”表明的是古代社会身份地位的一种表达方式,代表的是一个阶层的人。
  然后,随着社会的变化,“小人”代表的含义也逐渐扩大。从春秋中末期,也就是孔子时代开始,“小人”被逐渐的作为贬义词来使用。当然了,社会风气的变化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有一个变化的过程,这个词语的传统含义并没有完全消失,只是在社会思潮的变革下,新的含义成为社会思想的主流。关于“小人”的贬义含义,《论语》中有大量的使用。其中,在贬义的解释中,释义又不尽相同,主要有三种含义。
  使用最多的贬义含义是这样一类人,他们有很多的毛病,就像墙头草一般随人起哄,但是他们并没有做什么大恶之事。如“小人之过也必文”又如“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等。在《颜渊》篇中,司马牛问什么是君子。孔子说:“君子不忧不惧。”也就是说,凡事保持泰然处之的心境是最重要的。一个张扬、骄傲,甚至处处攻击他人的人,会缺少一种气定神闲之气。我们要明白,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小人的骄傲在于他外在的气,而君子的骄傲在于其内心的风骨。第二种含义是我们常说的头发长见识短,只关注眼前利益,不从长远出发,不知轻重缓急。如“君子不可小知 ,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又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就像我们常说的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有修养的人会努力做有益于子孙后代的事,但是那些目光短浅,只注重眼前利益的人就不同了,他们会觉得,那还不知道多少年的事了,他们会更加关注眼前的利益,用土地种植、做生意赚钱,而不愿意放弃眼前大好的土地,栽上小树苗,耐心等其长大,而舍弃在其成才之前的利益。第三种含义是“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中所体现出来的软弱性和依赖性。还有特别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我们在文章的一开始所说的“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此处的“小人”,含义又有所区别,指的是仆佣,或是朱熹所说的“仆隶下人”,这点可能会被很多人所忽略。《论语》中还有一种解释是古时老师对学生的称呼。《孔子家语·观周》中有“孔子既读斯文也,顾谓弟子曰:小人识之,此言实而中,情而信。”
  总而言之,在大部分的情况下,《论语》中的小人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人,小聪明不断,但也不会做什么杀人放火的大恶事,只是道德素质低下,他们的“小人”之处在于贪图小便宜,不被社会认同和接受。所以说,《论语》中君子与小人的区分并不在于大是大非的道德取舍,而是日常生活的柴米油盐,胸襟视野,志气高下。
  当然了,小人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此。《左传》中说“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小人实不才”。意思是“我有母亲,我的饭食她都吃过,就是从未吃过君王的肉羹,请允许我拿回去给她。”这里的小人是一种谦称,可见说话者把自己的姿态放的很低,态度足够谦逊。这种谦称,多见于下级对上级之间。
  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在现代社会,那种视普通劳动者为小人的意识,已经不再适用。如今,我们讲求的是人人平等的价值观念,虽然一些歧视普通劳动者的现象并没有完全消除,但这并是一夕之间就能够完成的,在党和国家的带领下,人人平等终将深入每一个人的內心深处。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着别人(包括生者和死者)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分量来报偿我所领受了的和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劳动者,也在享受着别人的劳动成果,又何来的歧视呢。所以现在我们若说某个人是“小人”,那不会是指他的身份,而一定是指其品行为人方面的不足之处。
  但是由于长久以来儒家思想始终处于中国社会思想主流地位,作为国家的正统思想,“小人”一词所具有的贬义意义也为各朝代和阶层的人们所普遍接受,在这种背景下,“小人”一词的本义并未完全消亡。只是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与哲学思考的深入,在逐步地适应着社会的发展和思想的演变。
其他文献
铁路运输在世界各国的交通运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各国对铁路的大量投入和世界经济发展对铁路牵引的需求增加,也给机车车辆工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机车车辆产品的
该文广泛吸收了国内外关于企业风险理论研究的成果和精华,在基础上,通过大量的调查与实证分析,对资产运营中的风险形态和风险界定分析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得出了对企业资产
该论文从理论与实践两个角度论述了水利产业化的必要性、可能性,同时,联系中国实际,探讨了在中国实施水利产业化的途径与发展方向,指出了实施水利产业化必须进行改进与加强的
本文运用高等教育学、知识经济、制度经济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采取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河南高校面向研究型大学的发展战略进行了深入系统研究
摘 要:“乘船失釪喻”是《百喻经》中第十九喻,文本具有很强的故事典型性。“刻舟求剑”故事最早见于《吕氏春秋》的《察今》篇,是《吕氏春秋》中很出名的一篇寓言故事。细读这两篇故事文本,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相似性,同时也具有相异性。  关键词:“乘船失釪喻”;“刻舟求剑”;异同关系  作者简介:张恒(1991-),女,汉,河南信阳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古典文献学。 
该文首先提出研究市场营销战略的重要意义.然后归纳总结了现代市场营销战略新理论以及对大家的启示.在对武钢的自身条件与实力进行基本评价之后,对其营销环境及营销现状进行
该文拟通过对国有资产管理基本理论和阐述,借鉴国外有有资产管理成功的经验,分析中国原有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及目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寻找依法管理国有资产
该文是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不确定多属性过程归纳式学习方法研究"中的部分内容.归纳式学习系统是一种从样本中学习变量间的相关信息,生成规则,并可以生成的规则用于新样本识别
摘 要:本文首先阐述了基于审美特征对悲剧文学作品进行价值判断的概念和标准,对悲剧的美感内涵及特征进行了叙述。并以悲剧审美理论为分析依据,对苏曼殊小说的人物悲剧命运的美感特征和审美意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审美特征;苏曼殊小说;人物;悲剧命运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2-0-02  一、苏曼殊小说的审美角度  小
单元制造是一种实现现代制造战略的先进生产模式.单元制造技术,作为通向现代制造系统的基础技术,包括三方面内容,单元构建、单元设计和单元管理.过去的十年里,单元构建技术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