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模式研究

来源 :上海城市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66726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历史文化街区是居民非物质文化遗迹,它的一个关键保护要素就是社区集体意识的营造,让居民有归属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街区的保护改造更新中来。从社区营造的角度出发,以水东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为例,在社区营造内容、营造机制、营造模式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为今后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之路摸索出一个新方向。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我国正在逐步加强旧城更新的力度,给不断增加的城市人口提供充足的居住空间和宜人的居住环境。每个城市的历史文化遗迹(文物、歷史文化街区等)记录了城市个性的发展和演进,是城市底蕴和魅力所在,是城市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历史文化街区与其他历史文化遗迹的不同在于它是居民生活的非凝固的文化遗迹,因此,对街区的保护更新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对社区集体意识的营造,在街区复兴的过程中强调社区居民的参与显得尤为重要。
  “社区营造”这个词起源于日本。上世纪90年代初期经历泡沫经济之后,日本通过社区营造打造了一批新城乡。日本社区营造最宝贵的经验是:不是完全依靠政府部门,而是尽量地发动当地居民,同时成立“社区营造协会”“故乡会”等各种执行机构。社区营造的革新在于让社区居民有效地参与到社区的改造中来,承担责任并获得利益。[1]
  近年来,社区营造思想传入我国,核心思想就是“让社区居民具备自发解决社区问题的能力”。主要目标是帮助社区居民自己解决社区问题,满足社区需求,培养社区成员的参与感和使命感;更深层次的目的是挖掘居民自我价值,增加居民信心和社区自组织的权利,改善社区环境,并促成居民自我价值的实现,形成社区自治,建立永续社区。
  一、基于社区营造下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的特点与优势
  (一)保护主体的多样化
  目前我国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主体主要为政府、开发商和居民,而社区营造则强调发动一切可能的力量,政府、居民、专家、NGO等第三方组织都要参与进来,广泛的公众参与使历史文化街区真正成为属于居民的和谐家园。
  (二)保护对象的多样化
  传统意义上的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主要着眼于对建筑物质形态的保护、空间肌理的保护、非物质文化的传承等。社区营造强调的保护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外,还注重对居民的保护,保护他们所居住的建筑和环境,加强居民与居民、街区之间的情感联系,注重街区经济发展的可能性,因此社区营造加入到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中是更为多元全面的保护更新。
  (三)保护与发展相结合
  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成本较高,而短期内很难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收益也会很少。目前有些部门为了经济效益采取大拆大建的方式,将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成商业街区,对历史文化街区造成很大的破坏。街区需要发展,但不是盲目发展。
  社区营造应该强调对原住民的保留以及街区原有居住功能的延续,挖掘街区深层次的资源,并让居民参与进来。通过各方的努力,街区得到保护与复兴,居民的生活得到改善,并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各方在营造中得到共赢。[2]
  二、惠州市水东街历史文化街区现状
  惠州城发迹于东江和西枝江交汇之处,因水运带来的便利通商条件,逐步发展成为岭南地区的重要商埠,同时在广府、客家和潮汕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三大文化交融的惠州文化。繁忙的水运贸易成就了惠州,也影响了其城市格局和街道的兴衰。惠州老城经过历代建设、变迁,内涵丰富:既有明清以来的广府、潮汕、客家民居和城市建设遗迹,也有近代以来引入的骑楼街、洋楼等西洋建筑元素。惠州历史城区有四个历史文化街区,其历史遗留建筑的风貌特色也各有不同,而水东街是惠州唯一的骑楼街,主要体现了惠州的东江商埠文化。
  惠州市水东街作为历史文化街区,位于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东江南岸,上塘街以北,是惠州市五片省级历史文化街区之一。规划占地面积约7.1公顷。现状总建筑面积约13万km2,其中: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镇记号),登记不可移动文物1处(上塘街李屋),历史建筑16处,历史街巷10条,风貌与肌理较好的骑楼与院落民居建筑面积约4万平方米(图1)。
  与全国许多历史街区一样,水东街同样面临着基础设施落后、建筑年久失修、私搭乱建严重、产权纷繁复杂、业态水平较低,原住民生活条件亟待改善等问题。其区域的复兴对于惠州市历史文脉的保护、城市记忆的传承和传统生活的延续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一街挑两城”的独特格局
  水东街形成于北宋,兴盛于明清,自开街就是惠州的繁华商街,同时也是联通东江的重要码头,是往来货物转运交易的重要场所。明万历年间,归善县治所从府城迁至桥东白鹤峰下,自此,府、县两城隔江相望,由两城之间的水东街连接府城的十字街和县城的县前街,构成惠州独有的“一街挑两城”的古城格局(图2)。
  (二)街区形成的历史演变
  水东街在明清时期主要由典型的院落民居构成。1928年民国时期,水东街两侧扩建,整改为骑楼竹筒屋建筑,街巷因此拓宽改造为统一规划的骑楼街。抗日战争期间,水东街惨遭日军轰炸,大部分店铺和骑楼都毁于战火。1945年抗战胜利后,由于国民党政府腐败无能,加上其发动内战,导致国民经济崩溃,惠州许多工商业主纷纷将资本转移到香港等地,历经300多年沧桑的水东街走向衰落。目前的水东街两侧骑楼,大多为战后重修而成。
  (三)产权复杂的文化街区
  水东街历史文化街区房屋产权极其复杂,有私房、单位代管公房、房管所公房等,不同的产权关系使得不同的居民对街区保护改造的态度也不一致。而在现实中,许多居民对改善居住条件热情的丧失,也是街区房屋以及环境日益恶化的原因之一。
  (四)街区居民的参与度低
  在惠州城市化建设过程中,水东街具有历史价值的一些文物、历史建筑等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已破旧不堪。在很大程度上无法很好地传承其历史意义,需要对其进行科学的保护和复兴。而在更新的过程中,由于水东街街区中的居民无法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意愿,街区的更新工作或多或少影响或损害了公众的合法权益,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 水东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过程中进行社区营造的内容
  (一)明晰产权,留住原住民
  水东街历史文化街区房屋产权极其复杂,由于产权关系不同,居民对街区保护改造的诉求也不一样。随着居住环境的日益恶化,街区的保护更新迫在眉睫。因此,要尽快明晰产权,划分实施单元,才能让居民对所居住的房屋以及周边的环境有归属感,并进一步激发居民参与的热情,自发地参与其中。
  (二)延续街区传统肌理
  对水东街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强调对其空间肌理和建筑形式的延续,而空间肌理的延续包括对水东街独特的“一街挑两城”“骑楼街”“梳式肌理”建筑的布局方式、传统街巷的尺度等保护,建筑形式的延续包括对水东街开埠建筑风格、沿街骑楼、竹筒屋等形式、材料、色彩等方面的保护。空间肌理与建筑形式是一个街区最核心的特点,也是区别于其他街区的最突出的特点,因此对二者的保护应是最基本的保护。
  (三)营造文化氛围
  水东街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历史文化遗产,需要保护的不仅有物质文化遗产,也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其中有许多属于历史街区里的传统文化,例如特色技艺——惠州剪纸、元宵舞龙节庆演出等,需要得到发扬。另外,街区内居民活动形成的文化,也是非物质文化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在街区保护更新过程中,政府或者企业要定期组织一些文化推广活动,或通过类似NGO或者居委会这样的组织定期举办一些社区文化活动,鼓励居民参与其中,以营造良好的街区文化氛围。[3]
  (四)促进街区经济发展
  历史文化街区由于其本身的特殊性,很难实行产业发展。对水东街的保护更新主要建立在对其特质发掘的基础上,其特质包括外部风貌的可观赏性、内部空间可利用性、文化的可发掘性,从这几个方面促进街区经济发展,同时吸引更多的旅游者以及投资者,使经济得以复苏。
  四、水东街历史文化街区社区营造机制
  (一)建立多方参与机制
  水东街改造更新的参与人员大体由以下几部分人组成,政府及相关部门人员、规划设计人员、当地居民、第三方组织等。
  政府及相关部门人员:负责制定旧城更新改造各项政策、资金的筹措、协调相关部门的意见。
  规划设计人员:根据项目进度完成各个时间段的规划设计工作。在后期街区建设中,对居民自建及其他相关活动提供一定的程序解释和技术支持。
  当地居民:对水东街的改造更新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在规划允许的范围内改造具有自身所有权的建筑及环境。
  第三方组织: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单个居民对社区公共事务的参与十分有限,而由居民合作形成社区团体,由团体来参与社区事务的效果很显著,同时也会形成居民互相合作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了居民的积极性。因此,在水东街的保护更新过程中,由政府相关部门、专业人士、当地居民代表等组成的水东办,为街区保护更新提供技术决策等方面的支持。
  (二)“留有余地”的设计模式
  水东街街区更新确定社区居民可以自行改造的范围、程度,以及禁止改造的项目,同时在居民自行改造的范围内提供几种方案以供居民选择。
  比较而言,不允许当地居民对自己产权的建筑、周边环境进行任何改造,这种固定化的模式,拒绝了居民根据日常生活和需求的不断变化对空间环境做出调整的可能,这种方式是不可持续且不人性化的。水东街在保护改造过程中,规划设计给居民的后续自行改造适当留有余地,以供居民未来根据实际需求和变化进行适应性建设。[4]
  (三)形成完善的融资渠道和资金循环利用制度
  以往历史文化街区完全依靠政府拨款的方式只能用于少数的试验项目,要实现历史文化街区全面更新及复兴,需要从政策和制度方面来保证旧城改造更新的可行性以及未来实施的力度,这些政策和制度包括参与人员的选择、公众参与的开展、资金的筹措和使用等。
  由政府拨款,设立水东街街区更新改造专项资金,用于文物历史建筑修缮、公共环境改造、公共基础设施完善等项目。
  政府、企业、当地居民共同出资进行街区更新改造,建议以企业为主体进行市场运作,成立例如NGO这种非盈利性合作组织,在政府、企业以及居民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方式,共同参与到街区更新改造当中来。通过“政府扶持、企业运作、居民参与”这种改造机制,街区更新进一步被纳入市场化运作的良性轨道上来。
  开辟其他融资渠道。街区改造除了依靠政府预算专项资金直接拨款外,还应通过市场来寻求更多的资金来源途径。
  (四)搭建各方参与平台
  为了促进公众更好地参与到水东街历史文化街区更新改造中来,需要搭建多元的有效参与平台,使得公众的意见不仅仅流于表面,而是能够被政府及相关部门所采纳,并纳入更新改造最终方案的实施中。另外,多元化的参与平台还能保证为不同背景的公众提供更多具有可操作性的更新保护方案,使得水东街改造更新过程中的公众参与更加有效充分。例如,在水东街街区更新改造的每个阶段,按照相关的行政程序,组织听证会。而这样的听证并不仅仅是走个形式,要保证听证会的质量,让公众与政府之间能够有效地“对话”。这就需要在组织听证会之前,专业人员将会议的议题、背景详细介绍给公众,将规划的方案、相应的程序对公众进行讲解,并对公众的疑惑进行解答,帮助公众对街区改造的内容进行有效的理解。要在一系列相关准备工作之后再进行听证会,以保证听证会的质量。[5]
  五、 水东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过程中进行社区营造的启示
  首先,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改造不是大拆大建。街区与现代化建筑相比是很脆弱的,是亟需保护和细心呵护的。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改造是一项综合工作,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统筹规划并有序推动。
  其次,任何营造工作都需要公众的参与,尤其是生活在历史文化街区中的居民。因为这些居民是街区的灵魂。对于街区的保护更新的工作应该有政府、设计人员、居民、社区组织的四方决策和行动。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各方对街区的认同感,才能共同参与到街区的保护更新中去。
  最后,在今后的街区保护改造过程中,需要定期组织一些活动来塑造街区的持久魅力。根据街区自身的传统特色,充分发掘街区文化价值,注重非物质文化的保护是非常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梁菁.社区营造视角下的台湾历史街区复兴研究——以台北大稻埕历史街区为例[C].中国城市规划年会,2014.
  吴俊.基于社区营造的杭州湖边邨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研究[D].浙江大學,2016.
  魏成.社区营造与古迹保护——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地区古迹保护的经验与启示[J].规划师,2010(12):224-228.
  郁元.社区总体营造规划与执行之差异探讨——以集集镇经验为例[D].桃园:中原大学,1999.
  陈乃华.非政府组织在规划管理体系中的作用——以社区规划师制度为例[J].建筑设计管理,2009(7):56-57.
  责任编辑:王世燕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来,由城管执法导致的问题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引发人们对现行城市综合执法模式的弊端及模式创新的反思与探讨。广州市天河区车陂街道试点的“车陂模式”,是由天河区车陂街道组建的一支集公安、城管、交警、食药监、治保大队等各方力量的综合执法大队,对辖区内的无证经营、环境卫生等现象开展综合执法。“车陂模式”在短期内就取得了良好治理效果,是城市综合执法模式的新探索。以广州市“车陂模式”为个案,探究“车陂
期刊
摘要:我国每年将建造几亿平方米装配式建筑,这个规模和发展速度在世界建筑产业化进程中也是前所未有的,我国建筑界面临巨大的转型和产业升级压力。教育必须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服从当前经济结构转型升级需求。教材内容与编写体例从某种意义上讲,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为了助推相关专业人才的规范性培养,聚焦对装配式建筑标准规范体系的认识与实践,依照产学研一体化要求编写的高职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互联网+
期刊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已经对经济平稳运行和高质量发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但关于影响路径和影响机制的认识仍有待进一步深化。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经济影响理论为基础,根据天津市193家企业调查问卷情况反馈,就此次疫情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统计分析和实证检验发现,由于此次疫情较大程度地影响了劳动力供给、生产资料配置和金融信贷市场运行,感应度系数较高的产业和中小企业受此次疫情影响更为严重。  关键词:
期刊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智慧城市为公共危机的应对、流感疫情的防控和社会民生保障提供了重要支撑。但是,一些地区的城市智慧系统在疫情感知、回溯追踪、物资调配和社区服务等方面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结合智慧城市建设在此次疫情防控中的短板不足,分析其深层原因,并从明确概念、坚守原则、补足短板、突破思维、夯实基础及化危为机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应对以疫情防控为代表的公共危机提供建议参考。  关键词:公共
期刊
摘要:随着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各级政府越来越重视建立完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以满足持续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近年来,嘉峪关市在构建养老服务体系方面积累了较好的经验,尤其是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首先阐述了嘉峪关市养老服务系统建设、养老机构和配套以及养老优待政策等方面的基本情况,从养老宣传工作、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着力发挥老年人积极作用等方面总结了嘉峪关市建
期刊
摘要:几百年来,维也纳这座城市不但在古典主义音乐上的掌门地位岿然不动,而且还云集了世界上大多数最著名的音乐大师。维也纳不仅出乐坛巨擘,在多门学科上亦不乏领军人物,他们对世界产生的影响力难以估量。免于二战战火涂炭的萨尔茨堡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前往,米哈贝尔花园、大天主教堂,以及千姿百态的喷泉和风格独特的巴洛克建筑,让每个到萨尔茨堡的游客都啧啧称赞城市的美仑美奂。但萨尔茨堡名扬寰宇的,更是因为一个人和
期刊
摘要:日本政府为建设社会养老体系,早在1989年就开始实施社会养老的《黄金计划》,2006年时实施《介护保险法》,但在实际运作中却是经历了不少曲折。从现实中看,日本传统的家庭结构已经随着社会的变化而改变,但是孝顺父母仍是最核心的价值观念,所以家庭还是养老的主要场所。并且,日本把国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心转移到构建地区养老支援中心,通过建立养老服务保险制度为居家老人提供“公共服务支援”。当今世界,社
期刊
摘要:城市公共安全风险治理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的城市公共安全风险治理的结构性矛盾,是新时代优化城市公共安全治理的现实逻辑起点。站在疫情防控角度审视城市公共安全风险治理,可以发现层级式管理体制的内在“矛盾”、管理末端的“梗阻”以及分布式职能的“离散”是导致公共安全风险治理困境的重要原因。为此必须要在充分认识新时代城市公共安全风险治理的价值基础上,从管理体制机制优化、公共
期刊
摘要:城市化进程是当代中国社会经历的一场巨大变革。文学对这一过程有着较为清晰的表达。从1980年代至今,文学上主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1980年代,作家们将城市与乡村对立起来表现,把城市当作现代文明的象征,而把乡村视为愚昧落后的代表。第二个阶段主要是1990年代,除了表现社会空间之外,对于商品和欲望的表现,成为文学聚焦对象。第三个阶段是新世纪以来,主要表现城乡一体化建设中遇到的问题。  关
期刊
摘要: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挑战,英国政府提出了“终生社区、终生住宅”发展策略,从人们生活的社区、住宅出发,强调利用通用设计和包容性设计等手段,改善居住环境的适老性能,提高社区服务和管理的适老水平,从而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延长老年人在社区中的独立生活。英国的经验,对老龄化程度日益加剧的中国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一是强有力的政策支撑是推行终生社区、终生住宅理念的重要保证;二是建立多途径的推广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