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合作学习的推出,符合了新课改的理念。本文通过克服小学一年级合作学习中的弊端,在合作内容选择上更加注重价值的体现,然而开展合作分工的学习方式,从而提升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 一年级 合作学习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被逐渐得到重视。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容易受到影响,理解问题的能力不够高,而且还没有具体掌握基本的合作技巧。如何在小学数学一年级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我们广大教育者需要长期坚持研究的问题。
一、小组构建与分工要合理
教师在进行小组分配时,应该根据一年级的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性别等因素进行编组,或者可以促进学生进入希望的小组内。小学一年级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不大,在学习积极性方面也并不是很高,假若对差异性过分关注反而会打击这些孩子的自信心。因此,实际小组分配中,推荐采用按座位分配的方法,将学生们分为两人或者多人小组,这样做的目的是将学生之间的距离拉近,有助于学生进行讨论与交流,另外,关于小组内职责划分,可以由小组成员自己推荐出本组的组长、汇报员、记录员、操作员。
例如:学习数学实践活动课“小小商店”时,学生们带来自己的文具、玩具以及书等物品,而且还对各个物品进行了价格的标注,另外做了游戏活动的纸币。笔者将学生分成了六个小组,顿时教室里面开了很多个“商店”,然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去轮流亲自体验做营业员,由小组长担当经理一职。因为这次小组分工很合理,而且参与性很强,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孩子们学得开心也玩得开心,不仅增长了见识,还激发了学习兴趣。
二、小组合作内容设计上要重视合作价值的体现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合作的最好时机,将那些具有探究性、思考性、开放性,但是单靠个人力量难以考虑周全,而必须借助小组智慧,又能最大限度的将学生优势互补的作用发挥出来,能体现学生个性或创造性内容,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中发挥该有的价值。例如:学习关于“分类”这方面知识时,怎么样才能将颜色不同、长短不一的铅笔进行分类呢?针对这个课时,教师一味的说教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只有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实践中亲自分一分,在这个动手的过程中,了解有多种分类的方法。可以根据长度来分,也可以根据颜色来分,还可以发挥个性通过铅笔头上的橡皮檫来分等等,这样的方式能锻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学生在自己亲自动手的情况下探索得到的结论,掌握会更加深刻。探究的成功能给予一年级学生莫大的满足感,从而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合作过程应该引导有效参与
合作学习是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学生的合作的效果与教师有效参与是紧密相连的。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小组合作中,教师的适时参与非常重要。这里需要注意一个“度”,假如教师参与“过多”,整个课堂的合作就是老师包办了;但是参与“过少”,则会让合作学习失控,演变成“袖手旁观”的情况。如何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将学生的作用真正发挥出来,教师的引导角色一定要演好。教师在上课之前要养成认真准备的习惯,做到心中有数。如课堂教学中什么时机才是开展合作学习的最好时机?针对什么知识点才用合作学习?具体怎么开展合作学习?等等。在实际的小组合作过程中,一年级学生容易“失控”,有的学生发言时声音太大,影响到其他同学;有的学生在观点上与其他学生不同而发生争吵等等。介于这个情况,教师的及时指导很重要,要引导他们如何去与其他同学进行沟通,如:小组内发言尽量要控制音量,发言也要按照顺序来,其他同学再发言的时候要认真听。面对不同观点发表时,可以礼貌的说:“在观点上我與你的不同,我是这么来看或者说我来帮你补充下”等等。教师在这个环节上要充分发挥“引导”合作者的作用,亲身参与到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整个发展进度,有助于学生在足够的思维空间里借助直观的活动来实现。
合作学习本身也是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而且小学一年级的数学知识很多都需要通过动手画一画、折一折、说一说、摆一摆等等时间以后才能真正的理解与掌握。这就需要鼓励与引导孩子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有效参与。例如:学习“各数认识”相关知识时,由于需要对知识进行巩固,笔者采用了“问-答”这个小游戏。首先,将11-20的各数进行展示,让小组同学进行讨论,关于这几个数可以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怎么样来回答?哪一个学习小组提出的问题最多,就取得胜利。这个要求提出后,学生们争先恐后的展开讨论,不仅提出了很多关于本节的知识,甚至还涉及到了课外的知识。如:“19前面一个数是几?后面一个数是几?”“16中有几个一与几个十”这类游戏,针对小学一年级的课堂可有效的将每一位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游戏的过程中融入了竞争的元素,学生参与兴致很高,整个课堂小组合作中都保持者极高的合作热情。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能将课堂交还给学生,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从而提升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卜素英. 浅析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探究[J].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11,(12)
[2]苏小龙. 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J]. 小学教学参考, 2010,(03)
关键词:小学数学 一年级 合作学习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被逐渐得到重视。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容易受到影响,理解问题的能力不够高,而且还没有具体掌握基本的合作技巧。如何在小学数学一年级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我们广大教育者需要长期坚持研究的问题。
一、小组构建与分工要合理
教师在进行小组分配时,应该根据一年级的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性别等因素进行编组,或者可以促进学生进入希望的小组内。小学一年级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不大,在学习积极性方面也并不是很高,假若对差异性过分关注反而会打击这些孩子的自信心。因此,实际小组分配中,推荐采用按座位分配的方法,将学生们分为两人或者多人小组,这样做的目的是将学生之间的距离拉近,有助于学生进行讨论与交流,另外,关于小组内职责划分,可以由小组成员自己推荐出本组的组长、汇报员、记录员、操作员。
例如:学习数学实践活动课“小小商店”时,学生们带来自己的文具、玩具以及书等物品,而且还对各个物品进行了价格的标注,另外做了游戏活动的纸币。笔者将学生分成了六个小组,顿时教室里面开了很多个“商店”,然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去轮流亲自体验做营业员,由小组长担当经理一职。因为这次小组分工很合理,而且参与性很强,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孩子们学得开心也玩得开心,不仅增长了见识,还激发了学习兴趣。
二、小组合作内容设计上要重视合作价值的体现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合作的最好时机,将那些具有探究性、思考性、开放性,但是单靠个人力量难以考虑周全,而必须借助小组智慧,又能最大限度的将学生优势互补的作用发挥出来,能体现学生个性或创造性内容,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中发挥该有的价值。例如:学习关于“分类”这方面知识时,怎么样才能将颜色不同、长短不一的铅笔进行分类呢?针对这个课时,教师一味的说教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只有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实践中亲自分一分,在这个动手的过程中,了解有多种分类的方法。可以根据长度来分,也可以根据颜色来分,还可以发挥个性通过铅笔头上的橡皮檫来分等等,这样的方式能锻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学生在自己亲自动手的情况下探索得到的结论,掌握会更加深刻。探究的成功能给予一年级学生莫大的满足感,从而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合作过程应该引导有效参与
合作学习是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学生的合作的效果与教师有效参与是紧密相连的。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小组合作中,教师的适时参与非常重要。这里需要注意一个“度”,假如教师参与“过多”,整个课堂的合作就是老师包办了;但是参与“过少”,则会让合作学习失控,演变成“袖手旁观”的情况。如何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将学生的作用真正发挥出来,教师的引导角色一定要演好。教师在上课之前要养成认真准备的习惯,做到心中有数。如课堂教学中什么时机才是开展合作学习的最好时机?针对什么知识点才用合作学习?具体怎么开展合作学习?等等。在实际的小组合作过程中,一年级学生容易“失控”,有的学生发言时声音太大,影响到其他同学;有的学生在观点上与其他学生不同而发生争吵等等。介于这个情况,教师的及时指导很重要,要引导他们如何去与其他同学进行沟通,如:小组内发言尽量要控制音量,发言也要按照顺序来,其他同学再发言的时候要认真听。面对不同观点发表时,可以礼貌的说:“在观点上我與你的不同,我是这么来看或者说我来帮你补充下”等等。教师在这个环节上要充分发挥“引导”合作者的作用,亲身参与到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整个发展进度,有助于学生在足够的思维空间里借助直观的活动来实现。
合作学习本身也是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而且小学一年级的数学知识很多都需要通过动手画一画、折一折、说一说、摆一摆等等时间以后才能真正的理解与掌握。这就需要鼓励与引导孩子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有效参与。例如:学习“各数认识”相关知识时,由于需要对知识进行巩固,笔者采用了“问-答”这个小游戏。首先,将11-20的各数进行展示,让小组同学进行讨论,关于这几个数可以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怎么样来回答?哪一个学习小组提出的问题最多,就取得胜利。这个要求提出后,学生们争先恐后的展开讨论,不仅提出了很多关于本节的知识,甚至还涉及到了课外的知识。如:“19前面一个数是几?后面一个数是几?”“16中有几个一与几个十”这类游戏,针对小学一年级的课堂可有效的将每一位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游戏的过程中融入了竞争的元素,学生参与兴致很高,整个课堂小组合作中都保持者极高的合作热情。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能将课堂交还给学生,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从而提升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卜素英. 浅析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探究[J].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11,(12)
[2]苏小龙. 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J]. 小学教学参考, 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