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高建群,女,1979年生,山东青州人,学历本科,讲师职称,主要研究方向:学前儿童音乐教育。
摘要:唱游教学法的原型是奥尔夫音乐教育,它以提高儿童的音乐素质为主要目标,注重儿童个性化发展,采用活泼多样的教学形式和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手段,让儿童在唱唱、跳跳、玩玩、动动中感受音乐,理解和表现音乐,在快乐中提高自身感受力和表达力。通过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现状进行总结并深入思考,在符合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状况的前提下广泛应用唱游教学,能够进一步深化学前儿童音乐教学改革。
关键词:高职学前教育、儿童音乐教育、唱游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唱游教学法的原型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上最著名的儿童音乐教育体系。奥尔夫教育理念认为音乐教育不是最终的教育目的,而是通过音乐开发人的潜能,将音乐作为教育的载体向教育的各个学科、领域延伸,最终达到培养全人的目的。针对学前儿童而言,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发展儿童的音乐潜能,帮助其探索音乐,积累音乐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良好的音乐能力,最终进行独立的音乐表达和音乐创造。以唱游法理论为依据的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强调要尊重幼儿的天性,保护幼儿与生俱来的乐感,让幼儿在原本的、轻松的状态中享受音乐进而表达音乐。
现有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类课程的教学研究在实践中已取得一定成就,而奥尔夫理念指导下的唱游教学法作为新兴事物,以“即兴性”、“实践性”和“系统性”对整个音乐类课程体系建设的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唱游教学法通过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总结并深入思考,在符合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状况的前提下,融入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及经验,进一步完善了学前儿童音乐教学的理论研究。唱游教学法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类课程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应体现在教学理念、课堂管理、教学目标、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目的是分析学习唱游教学法所倡导的快乐学习、趣味学习的理念,改善音乐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被动性、教师教学形式的单一性和教学过程的随意性。使学生毕业后能够自然与幼儿园音乐教学接轨,尽快适应幼儿教学需要。
一、根据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开展唱游教学法改革实践
1.根据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具有教育、保育、保教反思能力、具备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掌握弹、唱、舞、说、画、做技能的高素质技能型幼儿园教师。唱游教学法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能够最大程度地综合优化彈、唱、舞、说、画、做这六项职业技能,成为毕业即就业的优秀的幼儿教育工作者。
2.学前教育专业音乐类课程教学的不足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类课程包括乐理与视唱练耳、声乐、舞蹈、钢琴、音乐教学法等。其中,乐理与视唱练耳、声乐、舞蹈、钢琴这四门课程属于技能课,目的是使学生获得识谱、歌唱、舞蹈、弹奏的技能;音乐教学法属于教法课,主要包括幼儿课堂教学的内容及方法,要求学生把以上的各项技能综合运用来完成设计幼儿音乐活动的任务,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幼儿教学能力。这种阶梯型的教学节奏优点是学生的某项技能水平提高较为明显,弊端是学生的技能与将来的幼儿园实际教学缺乏综合运用练习,多数学生对如何把技能运用到教学活动中去感到茫然和困惑,因此,在音乐类课程中推广唱游教学法势在必行。
3.唱游教学法在实际岗位应用中的优势体现
(1)幼儿好动、好奇、爱唱、爱跳、爱表现自己,唱游教学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符合他们年龄特征的教学形式。掌握唱游教学法的幼儿教师在组织幼儿园教学活动时,能够在分析教材的基础上灵活设计教学活动,通过唱游活动培养幼儿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幼儿音乐感受和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让幼儿在唱唱、 跳跳、动动中完成音乐活动。
(2)唱游教学法是幼儿园音乐教育到小学音乐教育的平稳过渡。基础教育音乐新课程标准确立了新的音乐教育观。小学音乐教学不再以传授音乐知识、音乐技能为主要目的,而侧重在表演、欣赏、即兴创作等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些理念与幼儿园阶段的唱游教学理念是完全吻合的。幼儿唱游教学不但使幼儿阶段的的音乐教育变得丰富有趣,还为幼儿顺利升入小学阶段接受小学音乐教育奠定了基础。
(3)智障儿童在某些方面的学习能力受到很大的限制,在音乐教育和音乐学习的问题上同样如此。唱游教法作为音乐教育体系中颇有影响力的一个教育方法,在提高智障儿童音乐学习能力以及调动智障儿童音乐学习兴趣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比如唱游教学法过程中的节奏活动等项目对智障儿童身心、智力等各方面发展不健全等问题都能起到很好地弥补作用。
二、唱游教学法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1.唱游教学法在高职音乐类课程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唱游教学法指导下的乐理与视唱练耳课教学中,把单一的节奏和音准训练改变为唱游律动的形式,解决了节奏难记忆和音准难找的问题。声乐课上,利用集体课的优势,把歌曲设计为唱游作品,让学生在游戏中歌唱,解决了歌唱技术短时期内难以提高和集体课对学生关注度降低的难题。舞蹈课上,利用边唱边舞的形式,使教学活动由动作模仿变为动作游戏,加深了学生对舞蹈动作的理解,解决了学生舞蹈能力参差不齐、学习信心不足的难题。总之,在各音乐课程或项目中,都是要先创设教学情境,运用音乐律动等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将律动、节奏、游戏等教学溶入到音乐课中,让学生用身体感受音乐。
2.唱游教学的具体过程
(1)听,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首先要从“听”开始。课堂上,要多给学生提供接触音乐和听音乐的机会。这里的听不是单纯的听,如在一节音乐课上,教师报出音乐作品的名称,然后播放音乐,下面的学生有的在做小动作有的在随着音乐发呆,音乐结束了,学生却一点收获都没有,可想而知,这样的听是毫无意义的。所以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如用生动的语言和画面介绍音乐内容,让学生有目的地带着对音乐的兴趣去感受音乐的形象和所表达的情感,这才是接下来能顺利进行音乐活动的基础。 (2)动,学生的想象力是最为丰富的,只要加以适当的引导,就可以挖掘出学生潜在的创造力。而帮助他们产生创造的欲望、实现创造的结果,主动去探索寻找是最重要的。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听音乐,把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用动作表现出来,或轻快或抒情或沉重,什么样的音乐形象就用什么样的动作来表达。如歌曲《剪羊毛》,學生可以把自己想象成正在剪羊毛的师傅,根据歌词内容做出剪羊毛的动作,这样情景式的表演是学生们最为喜欢的。也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歌曲节奏增编歌词,如歌曲《洗手歌》,在学生们熟悉了歌曲节奏后,可以把歌词改编成洗脸歌、洗澡歌等类似的歌曲。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们成为活动的主角,提高了他们的创造能力。
(3)做,动手制作能力也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备的一项职业技能。在儿童歌曲中会有各种不同的音乐形象,因此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动手把音乐形象用不同的材料制作出来。如在进行《两只老虎》音乐活动时,可以把小老虎的头饰做出来作为音乐活动的道具。
(4)演,学生喜欢表演,所以唱游课中的角色创编环节是学生们最喜欢的。因此,教学中教师不必按部就班,完全可以根据音乐活动的需要选择场地、布置场景,让学生们可以尽情地发挥自己的表演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对音乐作品有充分的了解,根据自己的理解构思表演动作及表演形式。
3.根据唱游教学原则改革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唱游活动中,学生的差异表现十分明显,如果非要让一个某方面能力欠缺的学生达到老师的理想要求,那是不合理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制订几个不同的评价标准,基础好的、能力强的学生,他们要达到的标准是:能自编不同的律动,充分表现出音乐中的音的长短的元素;而能力一般的学生,如果能完整地参与整个音乐活动,也可以给予他们良好的等级;个别由于基础较差、缺乏音乐兴趣的学生如果能自觉地在唱游活动中“动”起来,都可以给予合格。这样的评价标准对能力一般的学生放低了要求,重在鼓励、培养其学习兴趣,增强其自信心,而对有基础、学得快的学生则要严格要求他们追求自身的发展。评价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评价而评价,而是要让被评价者认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做出改进,获得发展。
三、唱游教学法在学前儿童音乐教育领域中的主要创新
1.幼儿音乐教育理念的创新
唱游教学属于情景教学的一种,有着与传统的仅仅注重知识传授的教育理念不同的全新的教育理念。当前幼儿园的音乐教学更多注重的是儿童歌唱任务的完成、舞蹈动作的完成等,即便是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出现,课堂变得紧凑有效,老师 “变着花样”地引导孩子,课堂看似丰富有趣,但最终仍然是孩子对老师教学任务的配合。由于教师还没有从传统的教学理念中解放出来,导致唱游为主的情景教学成为课堂上的一种装饰,没有发挥其核心作用。通过对唱游教学的推广,深入了解和学习唱游教学的精神,使它真正发挥出强大的幼儿音乐教育的作用。
2.教学改革与学前教学专业教学实践紧密结合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现开设的音乐类课程教学存在“单一教学”的不足,通过了解各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评价方式等方面的不同,在深入研究各课程特点的基础上推广唱游教学形式,把歌唱、舞蹈等不同课程教学串联起来,使学生认识到只掌握音乐技能远不能满足幼儿园教学活动的需要,要变工匠为设计师,按照幼儿实际学习活动的现状,设计出既简单有效又充满艺术高度的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曹理,《音乐学科教育学》[M]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刘沛,《音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M] .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3】李妲娜 修海林 尹爱青编著.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4】秦德祥编著.元素性音乐教育[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5】[奥]威廉·凯勒著 金经言译.奥尔夫学校音乐教材入门[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摘要:唱游教学法的原型是奥尔夫音乐教育,它以提高儿童的音乐素质为主要目标,注重儿童个性化发展,采用活泼多样的教学形式和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手段,让儿童在唱唱、跳跳、玩玩、动动中感受音乐,理解和表现音乐,在快乐中提高自身感受力和表达力。通过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现状进行总结并深入思考,在符合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状况的前提下广泛应用唱游教学,能够进一步深化学前儿童音乐教学改革。
关键词:高职学前教育、儿童音乐教育、唱游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唱游教学法的原型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上最著名的儿童音乐教育体系。奥尔夫教育理念认为音乐教育不是最终的教育目的,而是通过音乐开发人的潜能,将音乐作为教育的载体向教育的各个学科、领域延伸,最终达到培养全人的目的。针对学前儿童而言,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发展儿童的音乐潜能,帮助其探索音乐,积累音乐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良好的音乐能力,最终进行独立的音乐表达和音乐创造。以唱游法理论为依据的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强调要尊重幼儿的天性,保护幼儿与生俱来的乐感,让幼儿在原本的、轻松的状态中享受音乐进而表达音乐。
现有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类课程的教学研究在实践中已取得一定成就,而奥尔夫理念指导下的唱游教学法作为新兴事物,以“即兴性”、“实践性”和“系统性”对整个音乐类课程体系建设的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唱游教学法通过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总结并深入思考,在符合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状况的前提下,融入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及经验,进一步完善了学前儿童音乐教学的理论研究。唱游教学法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类课程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应体现在教学理念、课堂管理、教学目标、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目的是分析学习唱游教学法所倡导的快乐学习、趣味学习的理念,改善音乐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被动性、教师教学形式的单一性和教学过程的随意性。使学生毕业后能够自然与幼儿园音乐教学接轨,尽快适应幼儿教学需要。
一、根据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开展唱游教学法改革实践
1.根据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具有教育、保育、保教反思能力、具备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掌握弹、唱、舞、说、画、做技能的高素质技能型幼儿园教师。唱游教学法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能够最大程度地综合优化彈、唱、舞、说、画、做这六项职业技能,成为毕业即就业的优秀的幼儿教育工作者。
2.学前教育专业音乐类课程教学的不足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类课程包括乐理与视唱练耳、声乐、舞蹈、钢琴、音乐教学法等。其中,乐理与视唱练耳、声乐、舞蹈、钢琴这四门课程属于技能课,目的是使学生获得识谱、歌唱、舞蹈、弹奏的技能;音乐教学法属于教法课,主要包括幼儿课堂教学的内容及方法,要求学生把以上的各项技能综合运用来完成设计幼儿音乐活动的任务,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幼儿教学能力。这种阶梯型的教学节奏优点是学生的某项技能水平提高较为明显,弊端是学生的技能与将来的幼儿园实际教学缺乏综合运用练习,多数学生对如何把技能运用到教学活动中去感到茫然和困惑,因此,在音乐类课程中推广唱游教学法势在必行。
3.唱游教学法在实际岗位应用中的优势体现
(1)幼儿好动、好奇、爱唱、爱跳、爱表现自己,唱游教学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符合他们年龄特征的教学形式。掌握唱游教学法的幼儿教师在组织幼儿园教学活动时,能够在分析教材的基础上灵活设计教学活动,通过唱游活动培养幼儿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幼儿音乐感受和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让幼儿在唱唱、 跳跳、动动中完成音乐活动。
(2)唱游教学法是幼儿园音乐教育到小学音乐教育的平稳过渡。基础教育音乐新课程标准确立了新的音乐教育观。小学音乐教学不再以传授音乐知识、音乐技能为主要目的,而侧重在表演、欣赏、即兴创作等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些理念与幼儿园阶段的唱游教学理念是完全吻合的。幼儿唱游教学不但使幼儿阶段的的音乐教育变得丰富有趣,还为幼儿顺利升入小学阶段接受小学音乐教育奠定了基础。
(3)智障儿童在某些方面的学习能力受到很大的限制,在音乐教育和音乐学习的问题上同样如此。唱游教法作为音乐教育体系中颇有影响力的一个教育方法,在提高智障儿童音乐学习能力以及调动智障儿童音乐学习兴趣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比如唱游教学法过程中的节奏活动等项目对智障儿童身心、智力等各方面发展不健全等问题都能起到很好地弥补作用。
二、唱游教学法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1.唱游教学法在高职音乐类课程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唱游教学法指导下的乐理与视唱练耳课教学中,把单一的节奏和音准训练改变为唱游律动的形式,解决了节奏难记忆和音准难找的问题。声乐课上,利用集体课的优势,把歌曲设计为唱游作品,让学生在游戏中歌唱,解决了歌唱技术短时期内难以提高和集体课对学生关注度降低的难题。舞蹈课上,利用边唱边舞的形式,使教学活动由动作模仿变为动作游戏,加深了学生对舞蹈动作的理解,解决了学生舞蹈能力参差不齐、学习信心不足的难题。总之,在各音乐课程或项目中,都是要先创设教学情境,运用音乐律动等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将律动、节奏、游戏等教学溶入到音乐课中,让学生用身体感受音乐。
2.唱游教学的具体过程
(1)听,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首先要从“听”开始。课堂上,要多给学生提供接触音乐和听音乐的机会。这里的听不是单纯的听,如在一节音乐课上,教师报出音乐作品的名称,然后播放音乐,下面的学生有的在做小动作有的在随着音乐发呆,音乐结束了,学生却一点收获都没有,可想而知,这样的听是毫无意义的。所以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如用生动的语言和画面介绍音乐内容,让学生有目的地带着对音乐的兴趣去感受音乐的形象和所表达的情感,这才是接下来能顺利进行音乐活动的基础。 (2)动,学生的想象力是最为丰富的,只要加以适当的引导,就可以挖掘出学生潜在的创造力。而帮助他们产生创造的欲望、实现创造的结果,主动去探索寻找是最重要的。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听音乐,把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用动作表现出来,或轻快或抒情或沉重,什么样的音乐形象就用什么样的动作来表达。如歌曲《剪羊毛》,學生可以把自己想象成正在剪羊毛的师傅,根据歌词内容做出剪羊毛的动作,这样情景式的表演是学生们最为喜欢的。也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歌曲节奏增编歌词,如歌曲《洗手歌》,在学生们熟悉了歌曲节奏后,可以把歌词改编成洗脸歌、洗澡歌等类似的歌曲。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们成为活动的主角,提高了他们的创造能力。
(3)做,动手制作能力也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备的一项职业技能。在儿童歌曲中会有各种不同的音乐形象,因此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动手把音乐形象用不同的材料制作出来。如在进行《两只老虎》音乐活动时,可以把小老虎的头饰做出来作为音乐活动的道具。
(4)演,学生喜欢表演,所以唱游课中的角色创编环节是学生们最喜欢的。因此,教学中教师不必按部就班,完全可以根据音乐活动的需要选择场地、布置场景,让学生们可以尽情地发挥自己的表演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对音乐作品有充分的了解,根据自己的理解构思表演动作及表演形式。
3.根据唱游教学原则改革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唱游活动中,学生的差异表现十分明显,如果非要让一个某方面能力欠缺的学生达到老师的理想要求,那是不合理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制订几个不同的评价标准,基础好的、能力强的学生,他们要达到的标准是:能自编不同的律动,充分表现出音乐中的音的长短的元素;而能力一般的学生,如果能完整地参与整个音乐活动,也可以给予他们良好的等级;个别由于基础较差、缺乏音乐兴趣的学生如果能自觉地在唱游活动中“动”起来,都可以给予合格。这样的评价标准对能力一般的学生放低了要求,重在鼓励、培养其学习兴趣,增强其自信心,而对有基础、学得快的学生则要严格要求他们追求自身的发展。评价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评价而评价,而是要让被评价者认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做出改进,获得发展。
三、唱游教学法在学前儿童音乐教育领域中的主要创新
1.幼儿音乐教育理念的创新
唱游教学属于情景教学的一种,有着与传统的仅仅注重知识传授的教育理念不同的全新的教育理念。当前幼儿园的音乐教学更多注重的是儿童歌唱任务的完成、舞蹈动作的完成等,即便是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出现,课堂变得紧凑有效,老师 “变着花样”地引导孩子,课堂看似丰富有趣,但最终仍然是孩子对老师教学任务的配合。由于教师还没有从传统的教学理念中解放出来,导致唱游为主的情景教学成为课堂上的一种装饰,没有发挥其核心作用。通过对唱游教学的推广,深入了解和学习唱游教学的精神,使它真正发挥出强大的幼儿音乐教育的作用。
2.教学改革与学前教学专业教学实践紧密结合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现开设的音乐类课程教学存在“单一教学”的不足,通过了解各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评价方式等方面的不同,在深入研究各课程特点的基础上推广唱游教学形式,把歌唱、舞蹈等不同课程教学串联起来,使学生认识到只掌握音乐技能远不能满足幼儿园教学活动的需要,要变工匠为设计师,按照幼儿实际学习活动的现状,设计出既简单有效又充满艺术高度的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曹理,《音乐学科教育学》[M]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刘沛,《音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M] .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3】李妲娜 修海林 尹爱青编著.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4】秦德祥编著.元素性音乐教育[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5】[奥]威廉·凯勒著 金经言译.奥尔夫学校音乐教材入门[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