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是我国时代新人教育培养人才的摇篮,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辅导员担负着重要的角色和任务,辅导员队伍建设对高校转型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重点阐述了普通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现状,分析辅导员队伍在年龄、学历、学科、职务、职称、工作效率等方面呈现出的特点,探索创新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几个对策。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对策
高校辅导员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肩负着社会、学校、学生、家长等协同育人的重要使命。教育部门对高校的辅导员队伍建设越来越重视,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和《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第43号令),对辅导员的配备与选聘、发展与培养、管理与考核等也进行了新的规定,各地各高校也相应推进了关于辅导员队伍建设方面的研究与创新,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以满足新时期高校教育体系发展和大学生学习成长的更高需求。
一、辅导员工作现状
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大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也在不断更新,高校辅导员也必须随之观念调整和队伍强化,但我们也应该看清目前高校在职辅导员的存在的问题。
(一)职业发展怠倦和专业能力的缓停
高校辅导员职业对年龄、品质、交际能力要求高,但该岗位流动流失较大,职称和职务晋升机会有限。高校辅导员发展分为专业技术职称和行政管理职务两个方向。专技职称的评聘中,因辅导员将时间和精力多用于学生管理和学生活动,进行专项科研和专业技术学习较少,中级职称后难以晋升。辅导员是另一个职业发展是管理岗位的职务晋升,依然受岗位类别、级别的晋升制度制约。由此导致辅导员为发展不乐观而担忧。
(二)职业道德和思想政治素养的培养形式单一
辅导员的职业道德和思想政治素养的在考评中呈现薄弱,现有形式为通过各学院间和各学院内辅导员相互交流学习,校方通过考试、考核来掌握辅导员在师德和思想政治素质方面的相对水平。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无法兼顾细化,学生的思想教育多为口头教育和课堂影像,职业道德和思想政治素养是辅导员队伍和学生群体道德层面的教育问题,是辅导员队伍内涵建设的关键,道德行为标准并量化制定困难,培训形式单一,急待优化对策。
二、辅导员队伍建设创新对策
(一)提高辅导员的职业、专业能力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首先要从职业能力和专业能力的培养入手,高校辅导员作为教育工作者,其职业道德素质、工作方法和人文思想建设的非常重要。培养辅导员的职业能力和专业能力,就要求高校加强督促和开展培训、设立课题、提供信息和机会让辅导员到达高等教育的水平。
1.严格选聘,明确职责。辅导员选聘需要严谨公平,要将思想政治条件和行为规范摆在首位,严格按照辅导员岗位条件要求,通过公开招聘和留校推荐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选聘,按照省市出台的招聘制度,按照上级要求科学核定和准确定位,制定辅导员招聘专项方案,由人事处和学生工作部等相關职能部门共同把关,组织考核和竞聘,并与应聘者签订合法有效的聘任合同,以保障双方利益。
2.拓展培训,提升素质。第一:加大岗前培训力度。学校对新入职辅导员由人事处和学生工作处共同组织新职工入职培训、业务能力和执业操守培训,应增加校史和三风建设培训,使辅导员在情感和业务方面共同提升。第二:优化年度工作培训。历年年度对辅导员应专设考核办法,增设辅导员培训班学习,可采取专题讲座、案例研讨、交流互动、拓展训练、专家论坛等形式增进交流。第三:增设例会交流。每一至两周为一个周期,召开一次由分管副书记主持的各系德育办主任和专职辅导员参加学生工作例会,研讨近期事件,交流工作经验,部署后续工作安排等。这种形式有组织有参与,通过例会学生工作和辅导员工作情况也较为容易了解和掌握,以会代训学习文件,贯彻精神、部署工作都十分方便。
3.进修学历学位,创建科研平台。第一:鼓励和支持在职攻读更高学历学位。辅导员学历学位的提升,对辅导员队伍建设有重要意义,辅导员不仅实现自身学历学位提高,还能更好的成为思想教育的专业人才。第二:搭建辅导员科研平台。辅导员在职称评聘中的劣势之一就是科研力量薄弱,校方要及时创建一些适合辅导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实践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的学术研究环境和平台,积极鼓励辅导员参加国家、省、市、校级相关课题的申报和研究。
(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工作强度
高校里应当建立完备的思想道德建设的体系,因为辅导员工作对象为大学生,大学生是身心意志培养形成阶段,他们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需要辅导员引导教育,正确有效的途径是将自身与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融合一体,态度坚决,树立共同的、正确的三观。辅导员要及时补充完善的思想道德修养以及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知识,这是高校辅导员应该具备的能力。
(三)细化日常工作机制,推进辅导员工作
辅导员日常工作繁重,是党团教育、三风教育、班级建设的重要工作者。辅导员日常工作要匹配细则,实施有针对性的学风教育和学习帮扶,要制定较为详细的条例,以配合辅导员有效处理避免因条例不详而遭投诉。制定学生综合测评、德育学分评价方案,定期走访学生宿舍,特别是在重要节日、假期往返、考试等重要时间节点,要增加关注,校方要全力支持使辅导员工作顺利进行。
三、辅导员队伍建设保障
高校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积极扶植,定期优化辅导员管理岗位聘任办法,确定岗位等级,建立辅导员专有的绩效考核体系以调动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引导辅导员承担思政课程教学和军事拓展训练,引导辅导员创办学会和科研平台,为辅导员提供有力支持。
综上所述,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创新正在推进,我们及时反馈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不足,积极研究补充专业知识储备、职业精神发挥和学生教育管理方法的创新对策,从国家、高校以及辅导员自身来优化队伍,丰富内涵,保证高校拥有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队伍。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N].光明日报,2017-02-28.
[2]张浩玮,王立.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路径的思考[J].现代企业,2019,03.
[3]周丹.高校辅导员队伍现状及建设路径研究——以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为例[J].领导科学论坛,2019,01.
作者简介
赵洪智(1980.10—),男,汉,辽宁新民人,沈阳大学,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对策
高校辅导员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肩负着社会、学校、学生、家长等协同育人的重要使命。教育部门对高校的辅导员队伍建设越来越重视,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和《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第43号令),对辅导员的配备与选聘、发展与培养、管理与考核等也进行了新的规定,各地各高校也相应推进了关于辅导员队伍建设方面的研究与创新,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以满足新时期高校教育体系发展和大学生学习成长的更高需求。
一、辅导员工作现状
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大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也在不断更新,高校辅导员也必须随之观念调整和队伍强化,但我们也应该看清目前高校在职辅导员的存在的问题。
(一)职业发展怠倦和专业能力的缓停
高校辅导员职业对年龄、品质、交际能力要求高,但该岗位流动流失较大,职称和职务晋升机会有限。高校辅导员发展分为专业技术职称和行政管理职务两个方向。专技职称的评聘中,因辅导员将时间和精力多用于学生管理和学生活动,进行专项科研和专业技术学习较少,中级职称后难以晋升。辅导员是另一个职业发展是管理岗位的职务晋升,依然受岗位类别、级别的晋升制度制约。由此导致辅导员为发展不乐观而担忧。
(二)职业道德和思想政治素养的培养形式单一
辅导员的职业道德和思想政治素养的在考评中呈现薄弱,现有形式为通过各学院间和各学院内辅导员相互交流学习,校方通过考试、考核来掌握辅导员在师德和思想政治素质方面的相对水平。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无法兼顾细化,学生的思想教育多为口头教育和课堂影像,职业道德和思想政治素养是辅导员队伍和学生群体道德层面的教育问题,是辅导员队伍内涵建设的关键,道德行为标准并量化制定困难,培训形式单一,急待优化对策。
二、辅导员队伍建设创新对策
(一)提高辅导员的职业、专业能力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首先要从职业能力和专业能力的培养入手,高校辅导员作为教育工作者,其职业道德素质、工作方法和人文思想建设的非常重要。培养辅导员的职业能力和专业能力,就要求高校加强督促和开展培训、设立课题、提供信息和机会让辅导员到达高等教育的水平。
1.严格选聘,明确职责。辅导员选聘需要严谨公平,要将思想政治条件和行为规范摆在首位,严格按照辅导员岗位条件要求,通过公开招聘和留校推荐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选聘,按照省市出台的招聘制度,按照上级要求科学核定和准确定位,制定辅导员招聘专项方案,由人事处和学生工作部等相關职能部门共同把关,组织考核和竞聘,并与应聘者签订合法有效的聘任合同,以保障双方利益。
2.拓展培训,提升素质。第一:加大岗前培训力度。学校对新入职辅导员由人事处和学生工作处共同组织新职工入职培训、业务能力和执业操守培训,应增加校史和三风建设培训,使辅导员在情感和业务方面共同提升。第二:优化年度工作培训。历年年度对辅导员应专设考核办法,增设辅导员培训班学习,可采取专题讲座、案例研讨、交流互动、拓展训练、专家论坛等形式增进交流。第三:增设例会交流。每一至两周为一个周期,召开一次由分管副书记主持的各系德育办主任和专职辅导员参加学生工作例会,研讨近期事件,交流工作经验,部署后续工作安排等。这种形式有组织有参与,通过例会学生工作和辅导员工作情况也较为容易了解和掌握,以会代训学习文件,贯彻精神、部署工作都十分方便。
3.进修学历学位,创建科研平台。第一:鼓励和支持在职攻读更高学历学位。辅导员学历学位的提升,对辅导员队伍建设有重要意义,辅导员不仅实现自身学历学位提高,还能更好的成为思想教育的专业人才。第二:搭建辅导员科研平台。辅导员在职称评聘中的劣势之一就是科研力量薄弱,校方要及时创建一些适合辅导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实践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的学术研究环境和平台,积极鼓励辅导员参加国家、省、市、校级相关课题的申报和研究。
(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工作强度
高校里应当建立完备的思想道德建设的体系,因为辅导员工作对象为大学生,大学生是身心意志培养形成阶段,他们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需要辅导员引导教育,正确有效的途径是将自身与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融合一体,态度坚决,树立共同的、正确的三观。辅导员要及时补充完善的思想道德修养以及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知识,这是高校辅导员应该具备的能力。
(三)细化日常工作机制,推进辅导员工作
辅导员日常工作繁重,是党团教育、三风教育、班级建设的重要工作者。辅导员日常工作要匹配细则,实施有针对性的学风教育和学习帮扶,要制定较为详细的条例,以配合辅导员有效处理避免因条例不详而遭投诉。制定学生综合测评、德育学分评价方案,定期走访学生宿舍,特别是在重要节日、假期往返、考试等重要时间节点,要增加关注,校方要全力支持使辅导员工作顺利进行。
三、辅导员队伍建设保障
高校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积极扶植,定期优化辅导员管理岗位聘任办法,确定岗位等级,建立辅导员专有的绩效考核体系以调动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引导辅导员承担思政课程教学和军事拓展训练,引导辅导员创办学会和科研平台,为辅导员提供有力支持。
综上所述,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创新正在推进,我们及时反馈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不足,积极研究补充专业知识储备、职业精神发挥和学生教育管理方法的创新对策,从国家、高校以及辅导员自身来优化队伍,丰富内涵,保证高校拥有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队伍。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N].光明日报,2017-02-28.
[2]张浩玮,王立.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路径的思考[J].现代企业,2019,03.
[3]周丹.高校辅导员队伍现状及建设路径研究——以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为例[J].领导科学论坛,2019,01.
作者简介
赵洪智(1980.10—),男,汉,辽宁新民人,沈阳大学,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