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双相障碍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近年来,神经免疫学与神经影像学方面的研究进展与突破,对双相障碍的临床诊断与治疗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将炎症因子与脑影像特征交叉分析,或许更能揭示双相障碍的疾病进程及其机制,探索新的治疗靶点。本文综合双相障碍炎症因子与神经影像特征之间关联的研究,同时进行归纳总结,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机 构】
:
青岛大学医学部,青岛 266000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心境障碍科,青岛 266000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社会防治科,青岛 266000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心境障碍科与临床研究中心,上海2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双相障碍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近年来,神经免疫学与神经影像学方面的研究进展与突破,对双相障碍的临床诊断与治疗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将炎症因子与脑影像特征交叉分析,或许更能揭示双相障碍的疾病进程及其机制,探索新的治疗靶点。本文综合双相障碍炎症因子与神经影像特征之间关联的研究,同时进行归纳总结,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其他文献
随着5G网络科技、云计算、人工智能、移动通信等前沿科技不断发展和迭代,为各种课程的教学实现线上学习提供了支撑平台。加之近年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在全球的不断蔓延,各种形式的线上教学或学习得以普及和迅猛发展。本文结合本校线上教学实践的经验重点讨论采取SPOC混合模式进行病理实习课教学是否能满足该课程的专业要求和顺应线上教学发展。可以看出病理实习课采用SPOC混合教学模式能最大限度利于优质教学资源,提升病理教学识图与新技术的融合,对改革和提升病理学教学质量大有裨益。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病理博物馆于2011年获评为成都市科普基地并面向社会公众开放。2017年以前,由于病理标本专业性太强,参观者仅百余人,科普成效不佳。为改变这个局面,2017年病理科依托大学生社团组建了志愿者讲解队,同时遴选科普标本、撰写讲解稿范本和进行试讲培训。之后,专业的科普讲解让参观者对常见病的病因及如何早期发现疾病有了深刻的认识,参观人数也达千余人,科普成效斐然。
成人型粒层细胞瘤(adultgranulosacelltumor,AGCT)是卵巢最常见的性索间质肿瘤。AGCT患者大多数为Ⅰ期,尽管有较高的5年及10年生存率,但其易复发,尤其具有远期复发的特点。肿瘤分期、肿瘤破裂和肿瘤残留是重要的预后因素。但是,AGCT肿瘤病理特征与预后的相关性却尚不明确,存在较多争议。本文旨在明确AGCT肿瘤大体、组织病理、免疫组织化学、分子病理各项特征与预后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目的探讨深部经颅磁刺激(deeptranscranialmagneticstimulation,dTMS)辅助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招募2021年5月至2022年6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精神卫生中心18~60岁,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nternationalClassificationofDiseases,ICD-10)抑郁症诊断标准的患者5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dTMS联合药物治疗组(dTMS组,28例)和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transcranialmagneticsti
目的探讨快感缺失、童年期虐待和抑郁症状对青少年自杀意念的影响,以及快感缺失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7431名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杀意念量表(PositiveandNegativeSuicideIdeationScale,PANSI)、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儿童期虐待问卷(ChildhoodTraumaQuestionnaire,CTQ)和时间性快感体验量表(TemporalExperienceofPleasureScal,TEPS)分别评估青
目的编制1个内容简洁的躯体化症状疾病认知量表,并完善信效度检测,为非精神病性精神障碍患者的躯体化症状疾病认知评估提供新的工具。方法于2020年5月至2022年1月从四川省人民医院、四川省精神医学中心门诊及住院部选取伴有躯体化症状的非精神病性精神障碍患者473例,根据文献研究法、半结构式访谈法、现有疾病认知量表以及诸位精神科专家临床经验获取量表总条目池(n=46),再经过课题组讨论及德尔菲专家函询法对条目池进行修改形成预测量表。在203例患者中施测量表,根据项目分析的结果对预测量表条目进行筛选形成正式量表。
目的分析1987—202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精神疾病研究项目资助情况,为相关研究开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登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网站检索1987—2022年学科代码为H10的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利用Excel、Origin和VOSviewer软件对项目基本情况和关键词进行分析。结果1987—2022年精神疾病研究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共1882项,总资助金额为101807.65万元,涉及16个项目类型。共有182个依托单位获得立项,前4名依次为北京大学、中南大学、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和四川大学,北京、上
既往精神分裂症的诊断多依赖于患者主观症状和医生的临床经验,主观性较强,因此亟需客观且重复性好的评估工具进行辅助诊断。目前已知大脑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与精神分裂症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而视网膜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与大脑在形态学和生理学上高度相似,并可通过无创便捷的眼底检查对其改变予以评估。已有研究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眼底彩照、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和视网膜电图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眼底结构和功能的重要改变,但尚缺乏对相关研究的归纳概括。本文中对该领域的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和讨论,旨在探讨眼底改变在精神分裂症诊疗中
抗抑郁药治疗抑郁症存在起效慢、缓解率低、不良反应多等不足之处。致幻剂是一种可以改变感知觉和情绪并影响认知的强效精神活性物质。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部分致幻剂类药物能够正向促进个体社会功能,对中重度抑郁症具有快速、持续的改善作用。因此,近年来致幻剂类药物的抗抑郁作用逐渐受到关注。本文对致幻剂中代表性药物的抗抑郁效果及其潜在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并对致幻剂类药物的使用风险进行讨论。
延长哀伤障碍(prolongedgriefdisorder,PGD)作为一种独特的、可识别的异常哀伤,具有高致残率、高共病率和高自杀风险,对其开展积极的诊治尤有必要。截至目前,国内外PGD相关研究正在逐步深入,在发病机制、早期干预和治疗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国内相关的综述报告较少,本文通过复习国内外既往有关PGD的文献,定性综述了PGD发病机制、早期干预与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旨在为我国PGD的临床识别与处理,以及相关学科领域的学研方向提供初步循证依据。研究发现,PGD的发生发展涉及神经奖赏通路和神经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