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的农村科技服务现状研究一以盐城市亭湖区为例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oqiy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亭湖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实地调研等方法,掌握亭湖区农村科技服务运行现状,分析互联网与农村科技服务运行二者融合情况,总结出农村科技服务发展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根据农村科技服务的发展现状与问题,鉴于益农信息社服务内容的全面性和包容性,建议将益农信息社的建设作为契机和突破口提出切实可行的农村科技服务对策建议,以期进一步完善亭湖区农村科技服务模式,助力农业提质增效。
  关键词 互联网;农村科技服务;益农信息社;江苏盐城;亭湖区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05-0233-02
  农村科技服务是提高农村生产力、助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在互联网大背景下,如何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加强农村科技服务,缩小城乡“数字鸿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紧迫任务。本文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研究对象,分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运营总体情况,调研盐城市亭湖区农村科技服务发展以及与互联网的融合现状,总结出对当地农业发展及农民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及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合亭湖区发展实际的相关政策建议。
  1国内外研究现状
  1.1国外研究现状
  在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方面国外比较重视实践应用,一般将其作为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的一部分进行推广,故对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模式方面的理论研究并不多见。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科技的发展,学者们开始将目光投向了与计算机相关的农业信息服务,主要包括电子数据库光盘数据库、电子图书馆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如美国的MariaA.Porta就对AGRICOLA、AGRIS、CAB文摘和CRIS数据库等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农业数据库和数据库使用的新进展,并讨论了农业数据库和计算机系统的延伸服务发展的特点。
  信息技术是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因而信息技术在农业方面的应用性研究也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之一。C.AnnHollifield和JosephF.Donnermeyer指出,在21世纪,信息技术的获取对于农村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还研究了影响农村居民一定时期内采用信息技术的参数。
  1.2国内研究现状
  中国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源于20世纪50年代初的计划经济体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历了机构完善、体制改革政策调整等一系列过程,但仍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各种口径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总计不足40A。孟鹤等认为,信息化建设在中国农村地区的快速推进为科技服务向纵深发展创造了机遇。为了解互联网在农村科技服务工作中的应用现状和成效,并分析其进一步广泛应用面临的制约因素,面向全国14个省级地区开展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互联网应用于中国农村基层科技服务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条件并取得了成效,但在信息内容、服务基础设施条件、受众信息素质等方面还存在不足。
  农业高校、科研院所、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及其他各类科技中介机构等也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参与到农村科技服务之中,并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北京市实施的“首都专家牵手农民科技服务工程”,推动了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等机构的专家深入郊区农村基层,开展技术培训及新技术新品种试验示范;陕西省探索建立了以大学为依托的农技推广服务模式,充分发挥了西北农林大学等高校在农村科技服务中的作用间何晓等以南京农业大学网络专家科技服务平台为例,研究了长三角地区农村科技服务信息化创新模式。
  2发展现状
  2.1亭湖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调研
  2.1.1调查对象。亭湖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要包含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园区、农业企业,涉及优质稻麦、特色果蔬规模养殖加工物流、休闲旅游等不同行业。
  2.1.2调查问卷。主要调查生产基础设施、生產管理经营绩效、互联网与科技服务、政策支持等情况,设计调查问卷,共72题。
  2.1.3调查情况。调查范围覆盖亭湖区5个乡镇,收回有效问卷87份,其中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园区、农业企业问卷数分别占14%、25%、30%、4%、22%。调查样本初步研究表明,在生产基础设施方面,有82%的样本在农产品品种及生产数量、生产安排方面依据的是上一年的市场行情;57%的样本认为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是农业科技人员匮乏;80%的样本认为发展现代农业的最主要途径是加快农业科技推广;在生产经营管理方面,仅有15%的样本农产品使用网络销售,而65%的农产品主要目标市场是在周边地区。
  2.2农村科技服务发展现状
  2.2.1科技服务运行情况。亭湖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运行主要还是以政府主导、由政府提供政策扶持和农业技术支持、企业自主运营的模式。亭湖区实施科技人户以来,每年选聘有一定文化程度、种养规模或辐射带动作用的优秀大户做科技示范户,12年来培育的科技示范户总量达到2万余户,推广了农业新品种56个、新技术28项。区农业部门牵头,建成村级服务站100个,每村选定2名技术指导员,配备了电脑、打印机、办公桌椅等,为村民提供农技指导服务。为切实打通农业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区农委开展了“首席专家技术指点、党员干部包村蹲点、支部示范带动建点”的创新农技推广“三点"工作,由22名技术专家组成指点专家服务组,利用12316服务热线、农业网站等平台以及科研项目和“三新”技术展示基地等载体,深入基层与农民、农技人员通过“面对面"等方式,开展技术推广、技术攻关、技术咨询基层农技人员素质提升等工作。85名技术干部每人挂钩服务1个农业村(居)开展包村服务,通过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切实当好农业技术员农村政策宣传员、农情信息员、农产品推销员,确保所服务的村在特色产业发展、粮食产量农村绿化等现代农业发展指标明显高于上年。   2014年4月,农业部启动信息进村入户益农信息社建设工作,第一批试点选定在北京、辽宁、江苏等10个省(市)、22个试点县(市、区),建设主体包括村部、农业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農场、农资[J店等,由政府、服务商、运营商共同管理推进,服务内容包括农业公益、便民生活、电子商务、培训体验等4项服务。盐城市亭湖区为全国首批全面推进信息进村人户试点区,率先在全国建成了益农信息社示范点120个,发展了一批以益农信息社为载体的科技服务模式和载体。
  2.2.2互联网与农村科技服务融合现状。亭湖区是盐城市主城区,宽带已经实现村村全覆盖,其中配置计算机的村已达到95%,具备上网条件的达到91%,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普及率达90%,可见在基础设施方面已很大程度,上具备了开展基于互联网的科技服务工作条件。此外,建设了12316三农热线工作站,在全区为农服务的各个产业选聘热线专家负责接听12316咨询电话编发12316惠农短信。开通亭湖农业微信公众号,建立种养大户微信群QQ群。益农信息社在做好农业公益、便民生活、电子商务、培训体验4项基本服务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服务范围和内容。重点结合省农业科技人户工程等项目的实施,将村综合信息平台、12316服务平台、测土配方施肥系统等涉农平台系统一网并入,形成一站式服务枢纽,有力提升了现代农业信息化水平。
  3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3.1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问题
  亭湖区新型经营主体扩面覆盖,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391个、家庭农场127家,全区土地流转面积、适度规模经营面积分别达2.13万、2.07万hm2,分别占总承包面积的84%、79%.,随着农业经营主体队伍的不断壮大,也呈现出一系列发展问题。根据调查问卷显示,新型经营主体面临的一大困境是生产成本高,其次是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缺乏。在投入成本和销售收益差距不断缩小的情况下,如何在夹缝中求生存是一个值得思考的课题。
  3.2互联网 农村科技服务融合问题
  3.2.1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互联网的应用能力有待提高。据样本调查,新型经营主体55岁以上的占18.8%,46~55岁的占50%,36~45岁的占18.7%,26~35岁的占12.5%,25岁以下的暂无;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3%,初中占45.1%,高中占42.6%,大专及以上占9.3%;21%的经营主体通过互联网查询信息,发邮件聊天联系的占63%,发布购销消息的占12%,谈判交易占4%。根据调查资料显示,新型经营主体大多集中在46~55岁之间,文化程度偏低,运用互联网接收科技服务的程度不高。益农信息社信息员大多从村农技人员、农资店主、农业企业管理人员中选聘,通常传统农业生产技术过硬,但是对便民服务或电子商务接受程度不高,往往只能提供科技服务中的1~2个点,还不能连成一条线,更不能形成一个面。
  3.2.2农村科技服务供需结构仍不平衡。亭湖区农村科技服务主要还是采用政府主导的服务模式。以互联网为媒介开展的农村科技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业部广门与经营主体的互动性、提高了信息传递的及时性,但是仍然存在着供需结构不平衡的现象,主要表现是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不对应性。从新型经营主体通过互联网关注的信息分布来看,新型经营主体由于种植面积、养殖规模生产方式、销售方式及经济水平等各有不同,通过互联网关注的农业科技信息内容多样,导致新型经营主体与农村科技服务的需求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异,多元化需求与农村科技服务供给之间难免存在不对称性。
  3.2.3农村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较低。农村科技创新成果只有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才能实现价值、才能充分体现农村科技创新的显现度。由于农村科研单位与农技推广部门门联系相对不紧密,使大批农村科技成果仅仅停留在实验室层面,并没有得到实际的转化应用。此外,农村科技成果的研发与农村生产、发展实际需求结合度不高,即使转化了成果,但由于规模效益低,制约了农村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普及,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降低了农业科研人员的创新热情。
  4对策
  4.1政府部门整合资源,高位协调
  亭湖区于试点工作建设之初就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由亭湖区政府分管区长担任组长、农委主任为副组长、各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为成员,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会办益农信息社的发展状况,研讨出现的问题,提出工作建议。建议成立由区长为组长,分管副区长为副组长,成员单位扩大到农业财政、气象、商务、科技民政、质监、电信等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领导小组,多方参与建设,形成工作合力,也能避免部”]间重复建设。同时,设立严格的服务事项人驻的审核机制,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听取益农信息社运营中心的工作汇报,强化对运营机构的业务指导和联合监管力度。
  4.2分阶段、分批次打造益农信息社
  针对亭湖区益农信息社已经在农业村居全覆盖的实际,由于建设基础、地理位置、产业基础不同,120个信息社发展速度和层次各有不同,有的发展速度较快、前景广阔,有的服务内容仍旧单一。因此,要以有限的资源来打造重点信息社,再在连片的重点信息社中选择服务内容多样发展、示范带动能力强的信息社打造成为镇级区域运营中心。通过运营中心和重点信息社来带动周围村居信息社及新型经营主体的协同发展,提高整体服务水平。
  4.3提高经营主体的智能化管理水平
  农产品销售的标准化离不开生产的标准化,而生产的标准化离不开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物联网技术不仅可以应用于生产过程的调控,还可以为订单农产品提供远程实时监控服务。建议在产业规模集中、信息化基础好的益农信息社中开展农业物联网试点示范工作,建立可追溯的产业链条,从而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5参考文献
  [1]吴超,于晓光.国外信息服务研究热点分析[J].情报科学,2007,25(4):530-533.
  [2] PORTA M A.Selected agricultural databases and computerized
其他文献
摘要 选用高秆易倒的宁麦19和苏麦8号2个小麦品种,通过设置7种不同生化制剂的组合,以探索出苏中地区高产防倒关键配套技术。结果表明,喷施烯效唑可降低小麦基部节间的长度;喷施劲丰可缩短小麦穗下节和倒二节间的长度并提高充实度;喷施阿瑞斯可有效提高小麦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有利于产量的形成;由此表明,理想的化控措施为矮苗壮拌种 烯效唑 劲丰 阿瑞斯复合处理。  关键词 小麦;生化制剂组合;抗倒力;
摘要 克氏原螯虾稻虾综合种养是近几年全国主推的一种稻渔综合种养技术,在该模式中,苗种是极为关键的环节之一。本文以安吉梅溪草滩家庭农场的稻田苗种繁育为例,对小龙虾稻田苗种繁育技术要点进行阐述,并分析產生的效益,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以期为养殖户及从业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稻田;苗种繁育  中图分类号 S96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
摘要 东蕉1号香蕉是从巴西蕉种植群体芽变单株中筛选出的香蕉新品种,其植株高大粗壮、长势旺盛、果肉黄白色、肉质软滑、风味香甜、田间枯萎病发病率较低,目前还没有其组织培养技术的报道。本研究对东蕉1号香蕉的组织培养技术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结果表明,臭氧、升汞和酒精消毒能有效控制外植体污染;外植体诱导最佳培养基配方为MS 6-BA 3 mg/L NAA 0.3 mg/L;不定芽增殖最佳培养基为MS 6-B
摘要 加快培养现代农业技术专业三定向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途径之一。立足江西省现代农业技术专业三定向生培养现状,本文介绍了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在现代农业技术专业三定向生培养中的优势和人才培养模式,以期为其他农业类高等职业院校提供参考。  关键词 乡村振兴;高职院校;三定向生;人才培养模式,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
摘要 为研究勐海大叶种茶假眼小绿叶蝉田间危害的防治方法,以22%阿立卡微囊悬浮-悬浮剂、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等药剂进行防治茶假眼小绿叶蝉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2%阿立卡微囊悬浮-悬浮剂对茶假眼小绿叶蝉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推荐田间施用剂量为270 mL/hm2,在采茶间歇期或茶假眼小绿叶蝉危害高峰期使用,对茶树蓬面及侧面均匀喷雾。  关键词 茶假眼小绿叶蝉;22%阿立
摘要 水生植物不仅具有欣赏价值,还具有净化环境的能力,是营造园林水体景观的重要材料。随着园林技术和花卉行业的发展,水生花卉盆栽在园林应用中具有使用便捷、易于栽培特点,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本文介绍了盆栽水生花的主要品种的生态习性,介绍了水生花卉盆栽置景的优点,总结了其种植及养护技术,以期为相关盆栽水生花卉种植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生花卉;盆栽;园林;置景  中图分类号 S682.32
摘要 为进一步验证“三控”施肥技术在吉安市青原区的适应性,2016年开展了晚稻“三控”施肥技术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三控”施肥技术能增加有效穗和提高结实率,达到增产效果,既可实现化肥零增长目的,又可以有效地预防或减轻水稻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减少农药喷施次数,,实现农药减量,减少面源污染。   关键词 晚稻;“三控”施肥技术;产量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
摘要 以金荞麦地上部茎叶为试验材料,采用超声辅助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考察了3因素3水平对金荞麦地上部茎叶多酚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丙酮浓度60%、超声时间17 min、料液比1∶18为金荞麦地上部茎叶多酚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  关键词 金荞麦;茎叶;多酚;提取工艺  中图分类号 R282.71;TQ4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
摘要 为验证聚谷氨酸叶面肥在小麦上的施用效果,于2017—2018年度在济源市梨林镇闫家庄村开展了聚谷氨酸叶面肥在小麦上的施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小麦返青拔节期及灌浆期施用聚谷氨酸叶面肥,能够有效改善小麦的植物学性状,能增加千粒重、提高成穗率和穗粒数,增产增收效果明显,施用量以900 mL/hm2为宜。  关键词 小麦;聚谷氨酸叶面肥;产量;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 S512;S147.5
摘要 无人机遥感技术可快速获取河道的位置、周围建筑、影像等数据信息,有助于促进河长制工作进程的加快。利用无人机遥感技术获取市级河流苦水河盐池县惠安堡镇段的数据信息,以掌握所在河流的地形、水质等环境问题,可最大限度地节省现场测量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于掌握最新的河流信息和实施河长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苦水河;无人遥感技术;水利;河长制;宁夏盐池  中图分类号 TP79;TV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