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历史的“桑登们”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obaby540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蓝志贵在西藏民主改革期间拍摄的代表作《桑登分到了土地》的描述,展开对“桑登”主题作品及其他同时期作品的分析。力图证实对历史转折点的见证以及对时代中个人经历的尊重,是蓝志贵作品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蓝志贵 桑登 民主改革 新闻摄影
  
  西藏,一直是新闻摄影重要的叙事对象。这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地域性质、民族差异和宗教色彩,更是因为它在20世纪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特殊参照。
  


  “在现代化进程中,摄影术将时间永驻,使每个部分都变为假设性的可知。照片清晰可见的特点意味着与过去相比,现实更可以衡量,未来也更可以控制。照片为变化的不连续性提供了诱人的连续性。”
  面对西藏民主改革的宏大话题,蓝志贵用几个小人物的经历,以举重若轻的独特视角讲述了这一重大历史变革。
  
  怎叫桑登不骄傲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幅!”面对“见证西藏民主改革——蓝志贵西藏1950~1970摄影作品展”陈列的100幅真实记录西藏历史变迁的照片时,蓝志贵对《桑登分到了土地》钟爱有加。
  《桑登分到了土地》是蓝志贵1959年在西藏山南拍摄的一幅翻身农奴分到土地的照片。桑登站在他刚刚分到的土地上,手里紧紧地握住一块用藏文写着“桑登田”的木牌,木牌上他握着的部分已经用刀斧劈成尖利状,插下去,脚下的土地就是他的了。蓝志贵捕捉到了极富历史深意的一瞬间:桑登静静地伫立着,面颊紧紧地贴在木牌上,阳光照着他,他的脸上流露着获得新生的激动、温暖、满足、骄傲和幸福的表情。
  “桑登”专题摄影的另外两张照片是《桑登求乞》和《桑登欢迎平叛大军》。这组照片以旧时代的求乞者桑登的生活变迁,反映了新旧西藏不同时代带给西藏民众个人的巨大变化。
  山南地区是当时贵族庄园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平叛大军到达的拉加里是山南一个封建农奴制小政权,他们的领地方圆达三四百里,有多个庄园和牧场、近万属民。农奴主有自己的法院、监狱和刑具,生活十分奢华。山南地区土地肥沃,但和农奴没有任何关系,他们只有干活的义务,没有收获的权利。
  


  当年蓝志贵到了拉加里后不久,他在街头遇到了正在乞讨的桑登。“当时他50多岁,表情凄苦,衣衫褴褛,两条腿蜷缩着不能站立。听人说他是流浪农奴,身世很苦,被人罚戴木头死脚镣这样的重刑,白天在街头乞讨,晚上就住在一个破帐篷里。”蓝志贵很难忘记那个场面,就拿起相机为桑登拍了一张照片,即《桑登求乞》(图一)。
  照片中,褐衣不完、衣衫褴褛都不足以形容桑登衣着的破旧程度——如果一缕一缕的麻布可以称作衣服的话。桑登衣服的左肩破了一个大洞,他跪在地上,神情凄苦地求乞,施舍者微微弯腰,向桑登举起的碗里倒酥油茶。桑登的身上照着阳光,披着淡色的破衣,屋内的施舍者着深色“恁布”置身在阴暗的背景里。这一明一暗、一高一低的对比,不禁让观者感慨:阳光下的桑登为什么不能享受到达赖所谓的“福祉”!
  后来,在欢迎平叛解放军的人群中,蓝志贵又一次发现了桑登的身影。“当时他的腿已经治好了,站在人群中热烈地鼓掌,脸上露出兴奋和欣喜的神色。”
  在大景深照片《桑登欢迎平叛大军》(图二)中,桑登被置于最显著的位置。后景是身背军用背包的平叛官兵的背影,以及其他欢迎平叛大军的藏族民众。桑登的腿已经治好,照片中他站在人群的最前面,鼓掌欢迎平叛官兵,面带微笑,眼神充满期待,衣着虽仍破旧,但精神状态与求乞时已迥然不同。
  再后来,桑登有了自己的土地。《桑登分到了土地》(图三)记录的就是桑登领到自己土地时的情形。分到土地那天,桑登十分激动,百感交集,却不会用语言来表达,只是将那块象征着自己土地的木牌紧紧地贴在脸颊上,木牌上写着藏文“桑登田”,脸上饱经沧桑的感慨与获得新生后对未来的无限憧憬,被永远地定格,成为百万农奴翻身的典型写照。
  “桑登”专题摄影的这三张照片都拍摄于1959年,真实地反映了桑登个人生活发生的历史性变化。
  
  为什么是“桑登”和蓝志贵
  
  作为中国现代摄影史第一个和第二个国际金奖获得者的蓝志贵,则将《桑登分到了土地》视作自己的代表作之一。
  选题:“桑登”专题的切入点选得好。“桑登”脱颖而出,成为民主改革的符号,有着必然性。旧西藏农奴面前只有三条路,即逃荒、为奴和乞讨,乞讨者的身份比奴隶还低贱,处于社会的最底层。“桑登”是旧西藏最受压迫、最渴望新生的人,这样的典型人物对新生活的向往和憧憬毫无掩饰,感情表现得自然、饱满。蓝志贵选择这样一个人物作为切入点,已经成功了一半。
  技术上:1955年在贺龙的直接关怀下,蓝志贵得到了一台莱卡M3相机和一台120德国禄莱福莱克斯,这使蓝志贵的新闻摄影如虎添翼。蓝志贵当时就大量选用柯达、富士、爱克发黑白胶卷拍摄,并且对底片的冲洗要求极为严格,他大量使用依尔福和柯达原液进行冲洗,充分利用西藏清澈的水源漂洗。为了控制漂洗的水温,蓝志贵“冬天冲胶卷,用脸盆将温水放足,同时多加热水恒温,多观察温度。脑勤、脚勤、手勤,用土办法也很好地解决了恒温问题”,使其拍摄冲洗的底片颗粒极为细腻,品质非常完美,达到了那个时期中国摄影的高峰。
  人文关怀:蓝志贵对拍摄对象充满了真挚的感情,这是作品获得声誉的重要原因。“认话不认人”,这是范长江《中国的西北角》中引用的一句民谣,说明了通晓藏语在藏区生活的重要性。蓝志贵遇到桑登的时候,距离他随18军入藏已经有8个年头。蓝志贵1950年就开始学习藏语,这时,他已经能用藏语自如地与别人交流了,这对于他在西藏进行新闻采访来说有着重要意义。蓝志贵自己也表示:“我当时能够拍摄这些珍贵的照片,有一半的功劳得益于我跟妻子(藏族)学会了藏语。”
  “我从小就受万物有灵的影响,我觉得自然界的万物、人物都是有灵性的、有个性的。”蓝志贵心中的西藏,不只是一种诱惑和神秘,而是生命的投入。桑登能如此强烈地打动观众,与蓝志贵镜头里蕴涵深厚的尊重、平等、悲悯情怀密不可分。
  
  桑登们
  
  蓝志贵西藏民主改革时期的影像作品还包括《拉加里背水的朗生》、《委员索朗登珠啊,请问如何分配土地》、《六十九年来的第一件新衣》、《别碰,这是我们家分到的衣物》、《丈量分得的土地》。这些作品从各个角度记录了拉加里民主改革的历程。
  《喜悦》(图四)表现的是一个翻身农奴手里捏着几张纸币喜上眉梢,画面简洁明了却极富深意。虽然只是几张纸币,但对翻身农奴来说却是有生以来的第一次,西藏民主改革前,奴隶们为奴隶主无偿劳动就像是天经地义的,劳动有报酬不可想象。因此第一次获得劳动报酬的喜悦,反映的是西藏民主改革带来的历史巨变。
  《六十九年来的第一件新衣》(图五),朗生(农奴)尼玛车仁老人高兴地穿上刚分到的新衣对老朋友丹增罗布说:“看看我的第一件新衣。”69年没穿过新衣服,简直令人难以置信,然而这却是历史事实。尼玛车仁老人发自内心的喜悦溢于言表,作品感人至深。
  《委员索朗登珠啊,请问如何分配土地》(图六)中,年长的农奴拉着“大家选举产生的农民委员会”委员索朗登珠的衣袖,询问土地分配的政策。旁边两位身着藏装者侧耳聆听。委员索朗登珠面带微笑,态度和蔼。表达了农奴对拥有属于自己的土地的强烈渴求和融洽的干群关系。
  这些镜头以典型事件、典型人物,记录了西藏民主改革的进程。
  
  蓝志贵摄影作品的社会功能
  
  新闻摄影具有“曝光”的社会学意味。它在直面社会生活的真相、体现摄影与社会之间内在关联的同时,以公共的立场、多元的角度以及个人的情感讲述社会问题和价值追求。因此,以优秀的新闻摄影作品打动读者,首先要求摄影家要拥有对社会问题的敏感、价值立场的建构和道德勇气的坚守,然后才是从摄影的角度对景观的取舍和技术的考量。
  面对西藏历史转折、社会转型的关键发展阶段,“桑登们”的个人经历,通过蓝志贵的摄影作品,在历史变化进程中起到了历史性的见证作用。
  农奴用歌声表达了他们对民主改革的欢迎:“达赖的太阳照在贵族身上,毛主席的太阳照在我们穷人身上。贵族的太阳下山了,我们的太阳升起来了”。蓝志贵则用珍贵的摄影镜头记录和反映了“桑登们”得以歌唱的历程。
  
  参考文献:
  1.黄建鹏:《民主改革的见证者和记录者 蓝志贵,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西藏摄影的代表人物》,《西藏人文地理》,2009(3)。
  2.黄建鹏:《中国当代摄影史重要人物蓝志贵访谈》,《中国摄影家》,2008(4)。
  3.陈卫星:《从视觉政治到视觉文化:关于蓝志贵的西藏摄影》,2008(4)。
  (作者为西藏民族学院讲师)
  编校:赵 亮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结合2008年《银川市城镇居民读报情况的问卷调查》,以银川市为调查对象,试分析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城市报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并对今后如何做强少数民族地区城市报业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报业市场 读者市场 广告投放    从当前国内报业发展的总体形势来看,宁夏报业还处在中国报业竞争的最初级阶段,即仅仅局限于区内报业竞争和区域外部报纸的“抢占”之争。而首府城市银川是宁夏的政治、经济及文化中心,无
期刊
“以写促说”:说写课理论与可行性探究  Swain(1985)①的“可理解输出”(Comprehensible Output)假设指出:学习者需要发展正确运用英语语言和表达的机会,通过写和说的产生性运用有助于学习者检验目的语句法结构和词语的运用,促使语言运用的自动化,从而有效地达到语言习得的目的。与输出相对立的是Krashen的输入假设,他提出,只要人们接收到足够的语言输入,而这些输入又是可以理解
期刊
摘要:独立学院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根据学生特点,将考试目的与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定位结合起来,让考试更好地为人才培养服务,是提高独立学院教学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考试管理是衡量一个学校教学管理水平的重要环节,本文结合独立学院的实际情况,分析了目前独立学院考试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就提高独立学院考试管理水平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独立学院 考试管理 问题 对策    独立学院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根据
期刊
摘要:《伤逝》是鲁迅小说中唯一的一篇以男女青年爱情为题材的作品。小说讲述了一对生活在上世纪20年代初期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涓生和子君的故事,他们为了争取婚恋自由,成为封建社会的叛逆者,但最终却以悲剧而告终。究其原因,虽然是因为他们作为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固有的思想缺陷,但最主要的还是来自当时社会的压力。  关键词:涓生 子君 婚恋自由 伤逝    《伤逝》是鲁迅所著小说中唯一一篇以男女青年爱情为题材
期刊
张颐武说赵玫是优雅的,说她的想象力和日常生活都灌注着对优雅品位的追寻。说优雅对于赵玫不仅仅是一种艺术风格,而且是一种生活方式。①这似乎是对赵玫以及赵玫作品的一种恳切但流于时尚的评价,然而却失之深刻。的确,“优雅”一直被赵玫奉为写作的一种理想状态,在她的世界里,优雅的风度、浪漫的格调、高贵的气质一直占据着不可思议的中心位置。可以说“优雅”是赵玫的艺术的情怀和关切的焦点,也是她生活的寻求。然而在笔者看
期刊
摘要:在实现社会公平过程中,如何发挥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是政府、受众与新闻传媒关系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以杭州飙车案为例,分析在此过程中杭州媒体、异地媒体、网络媒体的不同表现及问题。作者认为,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在构建公平社会的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需要处理好媒体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要加强媒体自身的建设。  关键词:杭州飙车案 社会公平 媒体 舆论监督    2009年5月7日晚,在杭州
期刊
2009年7月29日,郑州市政府宣布:西流湖因污染严重、水源没保障,不再作为郑州市的备用水源。这个曾经一直是郑州市“大水缸”的水域,结束了历史使命,“死”得出人意料,“死”得很难看。  第二天,所有媒体都披露了这一消息。之后,仿佛见惯不惊似的,消息统统一带而过。但《河南商报》没有简单处理,记者报题时,会议室里就一片热议,郑州人对西流湖的感情、记忆、期待,绝不是这一个简短的消息所能够承载的,另外,西
期刊
刘心武在人们印象中首先是个著名作家,并且在“红学”研究、建筑评论以及散文方面也有所造诣,他曾把这四个领域比喻为自己在后花园栽的四棵树:小说树、随笔树、红学树、建筑评论树。“我亲眼看到我栽下的这四棵树,它们在我的侍弄下茁壮成长,使我得以春天嗅着花香入睡,秋天品着果实赏月,惬意之至。”①其实,除了“侍弄这四棵树”之外,刘心武还有长达十几年的编辑生涯,其中尤以与《人民文学》的关系最为密切。作为作者的刘心
期刊
美国学者康马杰在评价19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初的美国新闻业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从19世纪80年代中期到世纪之交这15年里,人们普遍采用了我们认为同现代新闻事业有关的几乎每一种编辑手法或方针”。①  这里康马杰所说的编辑手法其实很多都是普利策开创的。如果我们对普利策在新闻编辑领域的一些创新之举进行一下归纳的话,我们会发现,普利策至少在如下领域的创新性做法影响了后来的新闻界:    在报社的组织结
期刊
摘要:大学生就业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本文从分析专业建设与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关系入手,结合一些学校的做法和实际效果,提出了准确定位,设置专业,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强化专业改革建设,培养胜任工作的人才;夯实基础,提高能力,培养具有发展潜力的人才的专业建设理念,建立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专业建设 人才培养 大学生就业    作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