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蓝志贵在西藏民主改革期间拍摄的代表作《桑登分到了土地》的描述,展开对“桑登”主题作品及其他同时期作品的分析。力图证实对历史转折点的见证以及对时代中个人经历的尊重,是蓝志贵作品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蓝志贵 桑登 民主改革 新闻摄影
西藏,一直是新闻摄影重要的叙事对象。这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地域性质、民族差异和宗教色彩,更是因为它在20世纪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特殊参照。
“在现代化进程中,摄影术将时间永驻,使每个部分都变为假设性的可知。照片清晰可见的特点意味着与过去相比,现实更可以衡量,未来也更可以控制。照片为变化的不连续性提供了诱人的连续性。”
面对西藏民主改革的宏大话题,蓝志贵用几个小人物的经历,以举重若轻的独特视角讲述了这一重大历史变革。
怎叫桑登不骄傲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幅!”面对“见证西藏民主改革——蓝志贵西藏1950~1970摄影作品展”陈列的100幅真实记录西藏历史变迁的照片时,蓝志贵对《桑登分到了土地》钟爱有加。
《桑登分到了土地》是蓝志贵1959年在西藏山南拍摄的一幅翻身农奴分到土地的照片。桑登站在他刚刚分到的土地上,手里紧紧地握住一块用藏文写着“桑登田”的木牌,木牌上他握着的部分已经用刀斧劈成尖利状,插下去,脚下的土地就是他的了。蓝志贵捕捉到了极富历史深意的一瞬间:桑登静静地伫立着,面颊紧紧地贴在木牌上,阳光照着他,他的脸上流露着获得新生的激动、温暖、满足、骄傲和幸福的表情。
“桑登”专题摄影的另外两张照片是《桑登求乞》和《桑登欢迎平叛大军》。这组照片以旧时代的求乞者桑登的生活变迁,反映了新旧西藏不同时代带给西藏民众个人的巨大变化。
山南地区是当时贵族庄园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平叛大军到达的拉加里是山南一个封建农奴制小政权,他们的领地方圆达三四百里,有多个庄园和牧场、近万属民。农奴主有自己的法院、监狱和刑具,生活十分奢华。山南地区土地肥沃,但和农奴没有任何关系,他们只有干活的义务,没有收获的权利。
当年蓝志贵到了拉加里后不久,他在街头遇到了正在乞讨的桑登。“当时他50多岁,表情凄苦,衣衫褴褛,两条腿蜷缩着不能站立。听人说他是流浪农奴,身世很苦,被人罚戴木头死脚镣这样的重刑,白天在街头乞讨,晚上就住在一个破帐篷里。”蓝志贵很难忘记那个场面,就拿起相机为桑登拍了一张照片,即《桑登求乞》(图一)。
照片中,褐衣不完、衣衫褴褛都不足以形容桑登衣着的破旧程度——如果一缕一缕的麻布可以称作衣服的话。桑登衣服的左肩破了一个大洞,他跪在地上,神情凄苦地求乞,施舍者微微弯腰,向桑登举起的碗里倒酥油茶。桑登的身上照着阳光,披着淡色的破衣,屋内的施舍者着深色“恁布”置身在阴暗的背景里。这一明一暗、一高一低的对比,不禁让观者感慨:阳光下的桑登为什么不能享受到达赖所谓的“福祉”!
后来,在欢迎平叛解放军的人群中,蓝志贵又一次发现了桑登的身影。“当时他的腿已经治好了,站在人群中热烈地鼓掌,脸上露出兴奋和欣喜的神色。”
在大景深照片《桑登欢迎平叛大军》(图二)中,桑登被置于最显著的位置。后景是身背军用背包的平叛官兵的背影,以及其他欢迎平叛大军的藏族民众。桑登的腿已经治好,照片中他站在人群的最前面,鼓掌欢迎平叛官兵,面带微笑,眼神充满期待,衣着虽仍破旧,但精神状态与求乞时已迥然不同。
再后来,桑登有了自己的土地。《桑登分到了土地》(图三)记录的就是桑登领到自己土地时的情形。分到土地那天,桑登十分激动,百感交集,却不会用语言来表达,只是将那块象征着自己土地的木牌紧紧地贴在脸颊上,木牌上写着藏文“桑登田”,脸上饱经沧桑的感慨与获得新生后对未来的无限憧憬,被永远地定格,成为百万农奴翻身的典型写照。
“桑登”专题摄影的这三张照片都拍摄于1959年,真实地反映了桑登个人生活发生的历史性变化。
为什么是“桑登”和蓝志贵
作为中国现代摄影史第一个和第二个国际金奖获得者的蓝志贵,则将《桑登分到了土地》视作自己的代表作之一。
选题:“桑登”专题的切入点选得好。“桑登”脱颖而出,成为民主改革的符号,有着必然性。旧西藏农奴面前只有三条路,即逃荒、为奴和乞讨,乞讨者的身份比奴隶还低贱,处于社会的最底层。“桑登”是旧西藏最受压迫、最渴望新生的人,这样的典型人物对新生活的向往和憧憬毫无掩饰,感情表现得自然、饱满。蓝志贵选择这样一个人物作为切入点,已经成功了一半。
技术上:1955年在贺龙的直接关怀下,蓝志贵得到了一台莱卡M3相机和一台120德国禄莱福莱克斯,这使蓝志贵的新闻摄影如虎添翼。蓝志贵当时就大量选用柯达、富士、爱克发黑白胶卷拍摄,并且对底片的冲洗要求极为严格,他大量使用依尔福和柯达原液进行冲洗,充分利用西藏清澈的水源漂洗。为了控制漂洗的水温,蓝志贵“冬天冲胶卷,用脸盆将温水放足,同时多加热水恒温,多观察温度。脑勤、脚勤、手勤,用土办法也很好地解决了恒温问题”,使其拍摄冲洗的底片颗粒极为细腻,品质非常完美,达到了那个时期中国摄影的高峰。
人文关怀:蓝志贵对拍摄对象充满了真挚的感情,这是作品获得声誉的重要原因。“认话不认人”,这是范长江《中国的西北角》中引用的一句民谣,说明了通晓藏语在藏区生活的重要性。蓝志贵遇到桑登的时候,距离他随18军入藏已经有8个年头。蓝志贵1950年就开始学习藏语,这时,他已经能用藏语自如地与别人交流了,这对于他在西藏进行新闻采访来说有着重要意义。蓝志贵自己也表示:“我当时能够拍摄这些珍贵的照片,有一半的功劳得益于我跟妻子(藏族)学会了藏语。”
“我从小就受万物有灵的影响,我觉得自然界的万物、人物都是有灵性的、有个性的。”蓝志贵心中的西藏,不只是一种诱惑和神秘,而是生命的投入。桑登能如此强烈地打动观众,与蓝志贵镜头里蕴涵深厚的尊重、平等、悲悯情怀密不可分。
桑登们
蓝志贵西藏民主改革时期的影像作品还包括《拉加里背水的朗生》、《委员索朗登珠啊,请问如何分配土地》、《六十九年来的第一件新衣》、《别碰,这是我们家分到的衣物》、《丈量分得的土地》。这些作品从各个角度记录了拉加里民主改革的历程。
《喜悦》(图四)表现的是一个翻身农奴手里捏着几张纸币喜上眉梢,画面简洁明了却极富深意。虽然只是几张纸币,但对翻身农奴来说却是有生以来的第一次,西藏民主改革前,奴隶们为奴隶主无偿劳动就像是天经地义的,劳动有报酬不可想象。因此第一次获得劳动报酬的喜悦,反映的是西藏民主改革带来的历史巨变。
《六十九年来的第一件新衣》(图五),朗生(农奴)尼玛车仁老人高兴地穿上刚分到的新衣对老朋友丹增罗布说:“看看我的第一件新衣。”69年没穿过新衣服,简直令人难以置信,然而这却是历史事实。尼玛车仁老人发自内心的喜悦溢于言表,作品感人至深。
《委员索朗登珠啊,请问如何分配土地》(图六)中,年长的农奴拉着“大家选举产生的农民委员会”委员索朗登珠的衣袖,询问土地分配的政策。旁边两位身着藏装者侧耳聆听。委员索朗登珠面带微笑,态度和蔼。表达了农奴对拥有属于自己的土地的强烈渴求和融洽的干群关系。
这些镜头以典型事件、典型人物,记录了西藏民主改革的进程。
蓝志贵摄影作品的社会功能
新闻摄影具有“曝光”的社会学意味。它在直面社会生活的真相、体现摄影与社会之间内在关联的同时,以公共的立场、多元的角度以及个人的情感讲述社会问题和价值追求。因此,以优秀的新闻摄影作品打动读者,首先要求摄影家要拥有对社会问题的敏感、价值立场的建构和道德勇气的坚守,然后才是从摄影的角度对景观的取舍和技术的考量。
面对西藏历史转折、社会转型的关键发展阶段,“桑登们”的个人经历,通过蓝志贵的摄影作品,在历史变化进程中起到了历史性的见证作用。
农奴用歌声表达了他们对民主改革的欢迎:“达赖的太阳照在贵族身上,毛主席的太阳照在我们穷人身上。贵族的太阳下山了,我们的太阳升起来了”。蓝志贵则用珍贵的摄影镜头记录和反映了“桑登们”得以歌唱的历程。
参考文献:
1.黄建鹏:《民主改革的见证者和记录者 蓝志贵,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西藏摄影的代表人物》,《西藏人文地理》,2009(3)。
2.黄建鹏:《中国当代摄影史重要人物蓝志贵访谈》,《中国摄影家》,2008(4)。
3.陈卫星:《从视觉政治到视觉文化:关于蓝志贵的西藏摄影》,2008(4)。
(作者为西藏民族学院讲师)
编校:赵 亮
关键词:蓝志贵 桑登 民主改革 新闻摄影
西藏,一直是新闻摄影重要的叙事对象。这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地域性质、民族差异和宗教色彩,更是因为它在20世纪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特殊参照。
“在现代化进程中,摄影术将时间永驻,使每个部分都变为假设性的可知。照片清晰可见的特点意味着与过去相比,现实更可以衡量,未来也更可以控制。照片为变化的不连续性提供了诱人的连续性。”
面对西藏民主改革的宏大话题,蓝志贵用几个小人物的经历,以举重若轻的独特视角讲述了这一重大历史变革。
怎叫桑登不骄傲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幅!”面对“见证西藏民主改革——蓝志贵西藏1950~1970摄影作品展”陈列的100幅真实记录西藏历史变迁的照片时,蓝志贵对《桑登分到了土地》钟爱有加。
《桑登分到了土地》是蓝志贵1959年在西藏山南拍摄的一幅翻身农奴分到土地的照片。桑登站在他刚刚分到的土地上,手里紧紧地握住一块用藏文写着“桑登田”的木牌,木牌上他握着的部分已经用刀斧劈成尖利状,插下去,脚下的土地就是他的了。蓝志贵捕捉到了极富历史深意的一瞬间:桑登静静地伫立着,面颊紧紧地贴在木牌上,阳光照着他,他的脸上流露着获得新生的激动、温暖、满足、骄傲和幸福的表情。
“桑登”专题摄影的另外两张照片是《桑登求乞》和《桑登欢迎平叛大军》。这组照片以旧时代的求乞者桑登的生活变迁,反映了新旧西藏不同时代带给西藏民众个人的巨大变化。
山南地区是当时贵族庄园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平叛大军到达的拉加里是山南一个封建农奴制小政权,他们的领地方圆达三四百里,有多个庄园和牧场、近万属民。农奴主有自己的法院、监狱和刑具,生活十分奢华。山南地区土地肥沃,但和农奴没有任何关系,他们只有干活的义务,没有收获的权利。
当年蓝志贵到了拉加里后不久,他在街头遇到了正在乞讨的桑登。“当时他50多岁,表情凄苦,衣衫褴褛,两条腿蜷缩着不能站立。听人说他是流浪农奴,身世很苦,被人罚戴木头死脚镣这样的重刑,白天在街头乞讨,晚上就住在一个破帐篷里。”蓝志贵很难忘记那个场面,就拿起相机为桑登拍了一张照片,即《桑登求乞》(图一)。
照片中,褐衣不完、衣衫褴褛都不足以形容桑登衣着的破旧程度——如果一缕一缕的麻布可以称作衣服的话。桑登衣服的左肩破了一个大洞,他跪在地上,神情凄苦地求乞,施舍者微微弯腰,向桑登举起的碗里倒酥油茶。桑登的身上照着阳光,披着淡色的破衣,屋内的施舍者着深色“恁布”置身在阴暗的背景里。这一明一暗、一高一低的对比,不禁让观者感慨:阳光下的桑登为什么不能享受到达赖所谓的“福祉”!
后来,在欢迎平叛解放军的人群中,蓝志贵又一次发现了桑登的身影。“当时他的腿已经治好了,站在人群中热烈地鼓掌,脸上露出兴奋和欣喜的神色。”
在大景深照片《桑登欢迎平叛大军》(图二)中,桑登被置于最显著的位置。后景是身背军用背包的平叛官兵的背影,以及其他欢迎平叛大军的藏族民众。桑登的腿已经治好,照片中他站在人群的最前面,鼓掌欢迎平叛官兵,面带微笑,眼神充满期待,衣着虽仍破旧,但精神状态与求乞时已迥然不同。
再后来,桑登有了自己的土地。《桑登分到了土地》(图三)记录的就是桑登领到自己土地时的情形。分到土地那天,桑登十分激动,百感交集,却不会用语言来表达,只是将那块象征着自己土地的木牌紧紧地贴在脸颊上,木牌上写着藏文“桑登田”,脸上饱经沧桑的感慨与获得新生后对未来的无限憧憬,被永远地定格,成为百万农奴翻身的典型写照。
“桑登”专题摄影的这三张照片都拍摄于1959年,真实地反映了桑登个人生活发生的历史性变化。
为什么是“桑登”和蓝志贵
作为中国现代摄影史第一个和第二个国际金奖获得者的蓝志贵,则将《桑登分到了土地》视作自己的代表作之一。
选题:“桑登”专题的切入点选得好。“桑登”脱颖而出,成为民主改革的符号,有着必然性。旧西藏农奴面前只有三条路,即逃荒、为奴和乞讨,乞讨者的身份比奴隶还低贱,处于社会的最底层。“桑登”是旧西藏最受压迫、最渴望新生的人,这样的典型人物对新生活的向往和憧憬毫无掩饰,感情表现得自然、饱满。蓝志贵选择这样一个人物作为切入点,已经成功了一半。
技术上:1955年在贺龙的直接关怀下,蓝志贵得到了一台莱卡M3相机和一台120德国禄莱福莱克斯,这使蓝志贵的新闻摄影如虎添翼。蓝志贵当时就大量选用柯达、富士、爱克发黑白胶卷拍摄,并且对底片的冲洗要求极为严格,他大量使用依尔福和柯达原液进行冲洗,充分利用西藏清澈的水源漂洗。为了控制漂洗的水温,蓝志贵“冬天冲胶卷,用脸盆将温水放足,同时多加热水恒温,多观察温度。脑勤、脚勤、手勤,用土办法也很好地解决了恒温问题”,使其拍摄冲洗的底片颗粒极为细腻,品质非常完美,达到了那个时期中国摄影的高峰。
人文关怀:蓝志贵对拍摄对象充满了真挚的感情,这是作品获得声誉的重要原因。“认话不认人”,这是范长江《中国的西北角》中引用的一句民谣,说明了通晓藏语在藏区生活的重要性。蓝志贵遇到桑登的时候,距离他随18军入藏已经有8个年头。蓝志贵1950年就开始学习藏语,这时,他已经能用藏语自如地与别人交流了,这对于他在西藏进行新闻采访来说有着重要意义。蓝志贵自己也表示:“我当时能够拍摄这些珍贵的照片,有一半的功劳得益于我跟妻子(藏族)学会了藏语。”
“我从小就受万物有灵的影响,我觉得自然界的万物、人物都是有灵性的、有个性的。”蓝志贵心中的西藏,不只是一种诱惑和神秘,而是生命的投入。桑登能如此强烈地打动观众,与蓝志贵镜头里蕴涵深厚的尊重、平等、悲悯情怀密不可分。
桑登们
蓝志贵西藏民主改革时期的影像作品还包括《拉加里背水的朗生》、《委员索朗登珠啊,请问如何分配土地》、《六十九年来的第一件新衣》、《别碰,这是我们家分到的衣物》、《丈量分得的土地》。这些作品从各个角度记录了拉加里民主改革的历程。
《喜悦》(图四)表现的是一个翻身农奴手里捏着几张纸币喜上眉梢,画面简洁明了却极富深意。虽然只是几张纸币,但对翻身农奴来说却是有生以来的第一次,西藏民主改革前,奴隶们为奴隶主无偿劳动就像是天经地义的,劳动有报酬不可想象。因此第一次获得劳动报酬的喜悦,反映的是西藏民主改革带来的历史巨变。
《六十九年来的第一件新衣》(图五),朗生(农奴)尼玛车仁老人高兴地穿上刚分到的新衣对老朋友丹增罗布说:“看看我的第一件新衣。”69年没穿过新衣服,简直令人难以置信,然而这却是历史事实。尼玛车仁老人发自内心的喜悦溢于言表,作品感人至深。
《委员索朗登珠啊,请问如何分配土地》(图六)中,年长的农奴拉着“大家选举产生的农民委员会”委员索朗登珠的衣袖,询问土地分配的政策。旁边两位身着藏装者侧耳聆听。委员索朗登珠面带微笑,态度和蔼。表达了农奴对拥有属于自己的土地的强烈渴求和融洽的干群关系。
这些镜头以典型事件、典型人物,记录了西藏民主改革的进程。
蓝志贵摄影作品的社会功能
新闻摄影具有“曝光”的社会学意味。它在直面社会生活的真相、体现摄影与社会之间内在关联的同时,以公共的立场、多元的角度以及个人的情感讲述社会问题和价值追求。因此,以优秀的新闻摄影作品打动读者,首先要求摄影家要拥有对社会问题的敏感、价值立场的建构和道德勇气的坚守,然后才是从摄影的角度对景观的取舍和技术的考量。
面对西藏历史转折、社会转型的关键发展阶段,“桑登们”的个人经历,通过蓝志贵的摄影作品,在历史变化进程中起到了历史性的见证作用。
农奴用歌声表达了他们对民主改革的欢迎:“达赖的太阳照在贵族身上,毛主席的太阳照在我们穷人身上。贵族的太阳下山了,我们的太阳升起来了”。蓝志贵则用珍贵的摄影镜头记录和反映了“桑登们”得以歌唱的历程。
参考文献:
1.黄建鹏:《民主改革的见证者和记录者 蓝志贵,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西藏摄影的代表人物》,《西藏人文地理》,2009(3)。
2.黄建鹏:《中国当代摄影史重要人物蓝志贵访谈》,《中国摄影家》,2008(4)。
3.陈卫星:《从视觉政治到视觉文化:关于蓝志贵的西藏摄影》,2008(4)。
(作者为西藏民族学院讲师)
编校:赵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