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大学缩影:父子大学毕业总结

来源 :北方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ngineer7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1977年“文革”后恢复高考制度到1998年高校扩招,20年间,历经沧桑的“文革”后新三届大学生和沐浴改革开放春风的扩招后大学生,他们整整跨越了两代人的时间长河,他们的大学毕业个人总结,反映出两代人的心声,刻画出时代区别、教育区别乃至知识、素质、修养、能力等方面的区别。以下是一对父子大学生的真实毕业总结和互评,由此,我们看到了两代大学生的缩影,也看到了中国20年高等教育的变迁。
  蔡恩泽(父)蔡亮(子)
  儿子的毕业总结(1998级,扩招第一届)
  大一:一半糊涂十一半清醒
  1998年9月,我考入了江苏省某工学院,仅仅只是个二流的本科院校,因此,大一上学期,很长时间我都陷入高考失败的阴影中,常叹息“时运不济,命途多舛”。这一学期,我与奖学金无缘,也在大学的快节奏中糊里糊涂地过了半年。
  但大一下学期,我决定改变自己萎靡不振的状态。我接触了“疯狂英语”,也“疯狂”一番。天道酬勤,这一学期,不仅英语突飞猛进,还获得了一等奖学金。
  大二:爱情+实践+证书过级
  大二,班里不少人开始谈恋爱,看到一对对情侣手拉手地擦肩而过,羡慕而又妒忌。我突然发现自己其实很孤僻,很浮躁,我不禁有些惶惶然,但这种惶恐的青春期心态没持续多久,我就走出了迷茫。我开始包装自己,努力营造积极心态。果不出所料,有女孩子开始用迷蒙的眼神注意我了,我心里真是洋洋得意。
  从获得奖学金到获得爱神青睐,我终于又重新找回了自我,但我更希望自己能全面发展,于是,我开始与同学们频繁交流,生日Party、老乡聚会、大学生联谊会都是我们常举行的活动。除了这些,我还参加学校的各种社团活动,甚至走出学校与书商合作卖书,不仅挣到一些小钱,也锻炼了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
  我学的是工商管理专业,对工商巨子们的成功案例格外关注,课余时间几乎都是泡在校园网吧里,跟做客新浪的富商巨贾们聊天对话,幻想哪一天自己也能成为腰缠亿万的大亨。
  大二在学习上并不是拔尖的,但个人素质却有很大提升。“有得必有失吧”,我常安慰和鼓励自己。但骄傲的是,大二一年,我不仅过了国家英语四级考试,还一鼓作气通过了英语六级考试。
  大三:考研+就业惶恐
  在大三整整一年中,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我开始放松了学业,虽然也获得了两次奖学金,但觉得自己浪费了不少时光,感到前途渺茫,现在拼死拼活地学习,将来又如何保证找份好工作?就在这种复杂的心境中,为了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我在大三下学期的5月底终于决定考研了。
  之后不久,中国申奥成功,我们的校园通宵灯火辉煌,我们点着火把,奔向街头狂欢,一个民族的自信和自豪在当代中国大学生的身上得到酣畅淋漓的展示和张扬——要拼才会赢。
  带着这种信念,大三暑假,我投奔了在南京工作的姐姐,在那里,开始了艰苦的考研复习。在南大考研辅导班里,我分明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学习氛围和竞争压力,阶梯教室里30多度的热浪,深更半夜匆忙地行走在回宿舍的路上……我终于未能经受住最后的考验而放弃了。
  大四:遗憾+找工作
  带着考研冲刺后的疲惫,我又开始了寻找工作的奔波,“朝叩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满脸堆笑地面对那一张张冷漠的脸。一次次的失败让我明白,在当今这个社会上,没有足够的竞争实力是难以实现自己远大的理想的。大学四年就将结束,我终于坚定地走过来,但却留下一串缺憾和遗恨,例如没有真正谈一场恋爱,没有入党,没有获得足以让自己满意的成就……趁着最后的时间,我努力做好毕业设计获得了校级优秀,但这并不是我找工作的重要砝码,仅仅只是对即将结束的大学四年时光的最后纪念。
  在人才市场和各家单位四处奔走后,我终于找到了一份工作。这份工作我并不是很满意,但我选择了“先就业、再择业”。我想,只要有奋斗的决心,我的明天会灿烂的。祝福自己,一路走好!
  父亲的毕业总结(1978级,“文革”后第一届)
  大学关键词:改革开放+拖家带口+拼命读书
  1978年,正逢中华大地孕育着改革开放的胎儿,新时代的曙光喷薄欲出。我们原本应当是北大、清华、复旦、南开、哈军工这类蜚声海内外的名牌大学的高材生,“文革”的动乱却断送了我们的锦绣前程,眼看着只能在“上山下乡”这条人生轨迹上走下去,一张大学录取通知书又喜剧般地改变了我们的命运。
  圆了大学梦又洒相思泪,我们的脊梁支撑着学业和家庭的双重压力。1978年,我在春寒料峭中走进大学,还未来得及惊喜,抛妇别雏的离愁别恨又袭上心头。我上学前是民办教师,30岁上大学,上有老,下有小,既要上学求功名,又要照顾家庭生活,在两难选择中,我还是咬牙上大学。只有上大学,才能改变自己卑微的身份,才能从根本上摆脱贫困的家庭境遇。
  我的同桌老刘第一年上大学,第二年儿子也考取省城一所本科院校。于是老子拼命地勤工俭学,在学校附近的工地做苦力,挖基漕,砸砖头,抬石料,挣来的血汗钱供孩子读书。他积劳成疾,竟得了肺结核。
  而我却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爱人在大队卫生所工作,还要伺弄自留地和口粮田,起早带晚也忙不过来,我只好找出种种借口经常请假回家种地。
  我们是中文系,每当中秋佳节,全班已婚同学高声朗诵杜甫的《月夜》诗:“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诵毕,人人泪水流淌,欷歔不已,旁观者无不为之动容。
  然而我们新三届大学生毕竟是坚忍不拔的一代人,我们把儿女情长埋于心底,孜孜不倦地在书山学海里攀登遨游。当时学校图书馆里仅有的一部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名著《复活》,大家抢着借阅,班上一位同学为了赶时间,上厕所也把这部名著随身带着,一不小心掉到粪坑里,用自来水冲洗一下晒干了还是臭烘烘的,就戴着口罩接着看,因为后面有好多同学在排队等着阅读。
  给我们上课的老师挺头疼的,我们都经过“文革”的战斗洗礼,“红卫兵”小将的脾气还没有完全褪尽,上课跟老师顶嘴,出刁钻的问题考问老师,有几次,一位女老师被当场问得“挂黑板”,气得她去校长室告状。后来,学校为我们班专门配备了一些“文革”前知识渊博的教授为我们上课,在学富五车的老学究们面前,我们变得“规矩”了。
  当然,我们还闹过“学潮”,强烈要求把专科三年制改成两年制,少读一年书,就能多拿一年工资,多算一年工龄呀。对食堂每况愈下的伙食也针锋相对地挂出“元旦大会餐,每人一片肉”的大幅标语,弄得校方焦头烂额。
  毕业分配时,我们大学所在地的党政机关需要一大批文科毕业生,我思想斗争了一个星期,最终还是打消了留城的念头,在毕业分配志愿表上认真地填写了“回原籍”3个字。三年的苦挣苦熬,不就是为了吃上皇粮,有个固定的收入,跟家人早点团聚,过上安稳的日子吗?
  儿子对父亲的评价
  父亲拖家带口上大学,对我们来说好似天方夜谭。父亲他们这些新三届大学生是“文革”10年中积聚下来的中学生中的佼佼者,双脚沾着历史的尘埃,在恍如隔世的梦幻中迈进大学门槛。
  他们上大学前就不“安分”,顽强地与命运抗争,矢志不渝地追求自己的目标。他们在农垦兵团的晒谷场上背诵英文,在嘈杂的农家小院里啃数理化,在偏僻闭塞的小山村里搞文学创作。我父亲每天做完“大寨工”后,晚饭后总是习惯地在昏暗的煤油灯下温习中学时的功课,还想办法找来英语资料偷偷自学。机遇垂青有准备的人,当恢复高考制度的喜讯传来,老三届高中生们从容不迫地复习、应试,在570万考生中脱颖而出,捷足先登。公社3000多人参加高考,而我父亲是惟一考上大学的人,正可谓“三千宠爱在一身”呢!
  新三届大学生是共和国成立后饱尝忧患和艰辛的一代人,特定的历史条件给他们安排了曲折的人生,也铸造了这一社会群体的特殊品格。经过“文革”的磨难和历练,他们由狂热趋向冷静,由冲动趋向理智,由盲目趋向思考,由浮躁趋向执著,把历史的重负化为精神财富,开始了新的人生跋涉。
  如今,新三届大学生在各条战线上依然是支撑门户的栋梁之才,他们的意志、他们的学识、他们的能力、他们的威望,是后来人无法比拟的。他们在社会各个领域雄居一方,叱咤风云。他们当中有党政要员、科技精英、管理大师、文坛巨擘、商界老总……他们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支宏大的生力军,是中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一支中坚力量。
  父亲对儿子的评价
  1998年,正当中国改革处于攻坚阶段,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在当代大学生的心中投下了阴影。大学校园里充满竞争,每一分努力似乎都跟未来的饭碗挂上了钩,“60分万岁”的口号再无市场。拿奖学金,评三好生,当优秀学生干部,英语过六级,计算机过三级,考研,考托福,甚至考驾照,只要是能证明自己能力的小本本,他们都要拼搏一番,努力争取。浓烈的创业精神在他们身上勃发,他们追求的就是身怀绝技,胜人一筹,在毕业后的就业竞争中捷足先登。
  扩招后的大学生们有过憧憬和追求,有过奋斗和拼搏,也有过挫折和颓唐,他们身上存在着普遍的毛病——浮躁、华而不实和想入非非,但他们在艰苦的自我完善中努力走向成熟和扎实。
  大学四年,儿子在综合素质方面的发展发人深省。这实质上也代表了当年大学生的特色,扩招后第一届大学生们没有闭门死读书,他们努力跟周围的人交流和沟通,跟社会联系和渗透,4年大学生活后,他们不再是单纯掌握书本知识的书呆子,而是能快捷地融入社会的自然人,以较强的交际能力与社会成员结成融洽的关系,促进个人事业的发展。
  父子两代上大学,历史的飘带连接着我们两代人的悲欢、甘苦,我们都拖着历史的影子,但儿子的身影比我更矫健,更凝重。我们两代之间有“沟”,也有“桥”。我每次去看儿子,在他的宿舍里,我跟他和他的同学都能聊到一块,从香港回归、申奥成功到股市涨跌、贪官沉浮,我们无所不谈,存在一定的分歧,但更多的则是共识。
其他文献
一个年轻人去拜访一位大师,向他请教为人处世之道,大师给他讲了三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  从前有两个强壮的青年,一拙一巧。两人奉命在同一块地上各自挖井找水,很快两人都挖了两米深,但丝毫没有水的迹象。拙者继续在原地深挖,而巧者则换了个地方作新的尝试。  如此这般,两人工作了很久,终于拙者通过不懈的努力找到了汩汩的源泉,而巧者虽然不断地更换地点,终究还是一无所获。  年轻人听罢,若有所悟地点了点头说:
期刊
中国有句古话: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也是强调人们在生活中应该注重细节,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同样还有一句古话: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商场如战场,不能让不起眼的生活细节成了商场的“蚁穴”,导致更严重的失败。  在美国华尔街,商人一定不会和两种人做生意,一种是穿着脏皮鞋的,另一种是穿着破烂皮鞋的。  在美国,皮鞋如果是脏的,那么说明你这个人很懒,如果连自己的鞋都收拾不好,又怎么能很好地与别人合作做生意
期刊
我的家在武汉江滩附近的老城区,这一带矗立着一栋栋老建筑,它们见证了百年历史的沧桑变幻。我家的房子是一栋两层小楼,据父亲说,这栋房子是上个世纪30年代初德国人在武汉建造的,距现在已经整整80年了。小楼前有一个20平米的庭院,喜欢摆弄花草的父亲在院子里种了许多植物,这里一年四季郁郁葱葱。小楼外立面是清水墙,屋顶覆盖红瓦,古朴而典雅。进入小楼,屋内的净空高度达到4米,四面的墙体非常厚实,底部的承重柱上还
期刊
我记得你去秋的神情。   你戴着灰色贝雷帽,心绪平静。   黄昏的火苗在你眼中闪耀。   树叶在你心灵的水面飘落。   你像藤枝偎在我的怀里。   叶子倾听你缓慢安详的声音。   迷惘的篝火,我的渴望在燃烧。    甜蜜的蓝风信子在我心灵盘绕。   我感到你的眼睛在漫游,秋天很遥远。   灰色的贝雷帽、呢喃的鸟语、宁静的心房。   那是我深切渴望飞向的地方。   我快乐地亲吻灼热的地印上。   在
期刊
曾经以为世界上最好吃的食物有两种:用来分享的,或者,需要争抢的。  可以综合两种最好吃食物在一起的,是童年时代的冷餐会。一年一度的儿童节,每个小朋友都要从家里带两个菜,一个班级40多人分成四组,每个小组把桌凳拼成可以围坐在一起的餐桌,所有人都拿出家里平时烧的最好吃的菜,摆在桌上。  班主任语重心长的训话常常额外增加我们的饥饿感,面对着满桌美食却不能马上开动还要听什么“未来属于认真学习的小孩”之类的
期刊
这是他们第一次见面。   2002年10月,一个雨后的下午,李文婷穿着牛仔裙,踩着地上深深浅浅的水珠,去校团委报到。   这座名校位于麓山脚下,历经千年,弦歌不绝。李文婷是中文系大二学生,昨天她接到校团委通知,下午4时参加一个会议。走廊上挤满了前来开会的学生,李文婷气喘吁吁地穿梭于人群中,后来她看见了萧之轩。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李文婷希望自己可以永远地停留在那个瞬间。   隔着几米远,一个瘦高
期刊
奶奶住院了。在这个寒冷的春天,她的生命如同一片秋天的树叶,渐渐的卷曲、干枯。我是奶奶拉扯大的。这些天,总是会想起小时候奶奶带我的情景。那时候,我的爸爸妈妈都在外地。奶奶在老家,又得带娃,又得下地。早上,她用锄头挑着一副箩筐,前头放着我,后头放着午饭,再加一块石头,就到了地头。田边有一个小小的土坡,我在土坡上跑上跑下。奶奶锄一会儿玉米,就会不放心的喊一声:“孩儿,你在哪儿呢,干啥呢?”我就回答:“奶
期刊
她5岁那年,父母离了婚,她判给了父亲。一年后,父亲要到外地打工,便把她送到姑姑身边。姑姑因为在一次意外中伤了腿,只能坐在轮椅上,所以一直到30岁还没有结婚。爷爷奶奶去世后,姑姑和一个从乡下雇来的小保姆一起生活。  她到姑姑身边的时候才7岁,瘦瘦的,扎着两条羊角辫,在屋角站着,有些局促不安。7岁的她已经开始懂事,父母的离异也使她早熟。她听人说嫁不出去的老姑娘都脾气古怪,而自己寄人篱下,自然得百般小心
期刊
“菜篮子”的外号甩也甩不掉。我和老公再婚后没几天,他把和前妻一起生活的13岁女儿馨馨接来认亲。一进门,小姑娘闪着一双乌溜溜的眸子,上上下下地把我打量了好几个来回。为了避免尴尬,老公和颜悦色地对女儿说:“快叫阿姨。”小姑娘翻了翻眼皮,在我和老公的期待中从牙缝里挤出3个字:“蔡兰芝。”嘿,这3个字从她的樱桃小嘴里蹦出来,真是脆生生,响亮亮。我就差像小学生一样答到了。哎,我是她的继母,叫名就叫名吧。  
期刊
自从儿子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老张就再没见过儿子的面。偶尔儿子打电话回家,也只是说工作很忙,没有时间。头几次老张想,儿子刚参加工作不容易,不回来就不回来吧。但一年多过去了,儿子愣是没有回过一次家。这让老张有些疑惑了,不会是走了歪门邪道吧?想到这里,老张有些坐不住了。瞅个不忙的日子,老张坐车来到了城里。  记得儿子在电话里说过,他在一家什么咨询公司工作。但城里这么大,到底是哪家咨询公司啊?老张沿着大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