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是笔者在任职期间的一些工作经验总结,仅供参考。
关健词:工业与民用建筑 框架梁锚固箍筋加密 主次梁
Abstract: this article is the author of the work during the term of some experience, is only for reference.
Key words: industrial and civil architecture frame beams anchor stirrup encryption primary and secondary beams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中,框架结构是比较常见的结构形式。大多数多层公共建筑都是采用框架结构设计。汶川大地震给了我们血的教训,对这类建筑应该加强抗震设计、重视钢筋工程施工质量,保证钢筋混凝土构件整体工作性能,已经成为建筑界仁人志士正在努力做的工作。现阶段,多数设计图纸采用标准图集(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03G101-1(以下简称(平法》)的制图规则和构造节点。但由于现在的结构设计多为电算程序,很多设计人员对一些构造细节问题考虑不周,仅注明采用图集做法,对一些可选择性的做法指令不够明确,加之施工单位技术人员虽对《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比较熟悉,但对(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以下简称(规范》)学习理解不够,混凝土结构理论知识偏少。由于实际工程中混凝土结构的配筋量越来越大,尤其在一些梁柱节点部位钢筋密集,给施工带来了巨大困难,对实际问题的处理完全依赖参建各方技术人员的经验与能力,这些都给建筑结构的质量安全留下隐患。下面笔者结合自身以及本企业多年施工现场经验,对框架结构之框架梁钢筋施工应注意的几点问题进行解析。
1框架梁纵向钢筋中间支座的锚固
框架梁纵向钢筋中间支座的锚固,常常由于设计图纸标注不明确、图集做法选用不恰当,从而采用错误做法,留下质量隐患如(规范》第10.4.2条,当计算中充分利用钢筋的抗拉强度时可以采用三种方式进行钢筋的锚固,见图1
在选用图集做法时,大多施工人员都忽略选用条件,全部采用直接锚固。当柱梁节点截面尺寸不够钢筋的直锚长度时,也即部分锚固长度已经穿过柱梁节点到达临跨的梁中时,笔者认为应该采取图1(b)弯折锚固,或者采用图1(c),在梁中弯矩较小处设置搭接接头的形式。这样也可以减轻梁柱节点区钢筋拥挤的现象,利于节点区混凝土浇注,提高节点刚性。
对于抗震的设计,(规范》和(平法》只给出了直接锚固的方式,这种方式局限于节点截面满足直锚长度1aE的情况,而对不满足的情况没有规定,这给现场施工提供了错误的指向。一般认为,该下部纵向钢筋必须在节点处截断,考虑到(规范》第11.1.7条第4项规定“纵向受力钢筋链接接头的位置尽量避开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区;当无法避开时,应采用满足等强度要求的高质量机械连接接头,且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应超过50%。”,笔者认为也可参照非抗震形式或者抗震端节点形式做成弯折锚固或者在梁中弯矩较小处设置钢筋等强度高质量机械连接接头,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应超过50%。弯锚长度为0.41ae+15d。
2框架梁纵向钢筋的连接
2.1框架梁的纵向钢筋连接接头个数
钢筋连接是对钢筋混凝土工作整体性的一个减弱,不可为了充分利用钢筋材料,而无限制地设置钢筋接头。框架梁纵向钢筋的连接接头个数应该尽可能少,应该结合钢筋料长、工程设计情况合理设置,钢筋非连接区严禁设置钢筋接头。《规范》第9.4.1条规定:“受力钢筋的接头应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在同一根钢筋上宜少设接头。”(平法)中对于梁的纵向钢筋构造也有‘当d≤28时,除按图示位置搭接外,也可在跨中lni/3范围内采用一次搭接接长”的说明。
由此可见,在进行钢筋算量下料时,应该本着尽量少设接头的原则进行钢筋料长的合理选择。目前市场上钢筋料长一般为9 m,12 m等尺料,可以按照料长,考虑接头设置个数。当1+1E≤12 m,且(2+0.3 )1E≤1n/3时,可以考虑d≤28的钢筋一次搭接接长,这样可以达到少设接头,提高质量同时减少钢筋用量的目的。
2.2框架梁纵向连接方法
在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中捆扎搭接接头的框架梁纵向钢筋连接时通常都是与相邻钢筋紧贴,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绑扎连接的两根钢筋可以紧贴,但此两个搭接钢筋与其他钢筋之间必须留有空隙。《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第5.4.6条规定,其横向间距应不小于钢筋的直径,且不小于25 mm。这是因为搭接传力的本质是锚固,两根相绑受力钢筋分别将力通过粘结锚固作用传递给握裹层混凝土,从而完成力的过渡。因此,绑扎完毕的钢筋四周应该有足够的混凝土握裹层。在梁截面设计有较多纵向钢筋时,如果采用纵向钢筋搭接接头,必须重视钢筋绑扎完成后的钢筋净距。必要时采取减少同一截面搭接接头百分率的措施错开搭接接头实现净距要求。
3框架梁箍筋的设置
3.1纵向受力钢筋的箍筋加密
框架梁箍筋加密区的范围正常是距柱边≥2hb且≥500(一级抗震等级)≥0.5hb且≥500(二至四级抗震等级)。这个范围在(平法)图集中有明确标示,施工时一般不会做错。但是,对采用搭接连接方式的纵向受力钢筋,由于较少采用,且不被重视,往往容易漏掉。(规范》规定:“在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应配置箍筋。”同时提出了对箍筋直径、间距、拉压区的要求。在这里应该强调,箍筋的约束对绑扎搭接的钢筋传力特别重要。有箍筋约束的搭接钢筋在受力时不容易分离,其传力性能才能够维持。而失去约束,两搭接钢筋一旦分离,则会发生传力中断的脆性破坏。震害调查表明,配箍约束是不亚于搭接长度的重要构造措施。 因此,纵向钢筋采用搭接连接时,必需按照(规范》要求设置加密箍筋。
3.2主次梁相交处附加横向钢筋的设置
在主次梁相交处附加横向钢筋范围内,主梁的正常箍筋漏放是施工现场最常见的问题之一,也是较有争议的一个问题。主次梁相交处附加横向钢筋范围的主梁正常箍筋应该正常布置。
从结构受力角度来讲,我们在计算主梁抗剪承载力验算时的假定是荷载直接作用于梁顶部。但是对于主次梁交接处,荷载是通过次梁传递给主梁的,属于间接加载。试验证明,在主次梁节点处,次梁底部处的主梁上裂缝的出现早于理论值。因此《规范》第10.2.13条规定:“位于梁下部或梁截面高度范围内的集中荷载,应全部由附加横向钢筋(箍筋、吊筋)承担,附加横向钢筋宜采用箍筋。箍筋应布置在长度为s=2h1+3b的范围内。附加横向钢筋所需的总截面面积Asv≥F/fyv.sina即附加橫向钢筋是为承受次梁集中荷载而设置的,其只受集中荷载、次梁宽度、以及次梁梁底至主梁下部纵向钢筋的距三个因素影响。与主梁的横向钢筋没有关系。在实际设计中,当荷载较小时,应设置附加箍筋,荷载较大时,可采取两者结合的方式。另外,从钢筋算量角度来看,主梁正常箍筋的个数也是按照整个梁长来计算的,N=(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x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并没有删除附加箍筋的区域。因此,附加箍筋与主梁正常箍筋搏自发挥不同的功能应该分别单独设置。实际施工时,应按照正确的箍筋算量方式(考虑正常箍筋和附加箍筋两种不同功熊)计划、加工足量的箍筋,在主梁箍筋绑扎时,应按照设计位置划线,按线将可采取两种方式相结合箍筋绑扎到位。在此需要提醒的是,附加箍筋必须按照s=2h1+3b这个范围进行布置才能起到承担次梁集中荷载的作用,否则相当于附加箍筋截面设计不足,会对结构形成安全隐患。
4框架梁主次梁相交节点的钢筋排列
随着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的多元化发展,框架梁主次梁相交节点处的钢筋排列问题也正逐步得到重视,也有不少专家学者专门撰文阐述此事,并给出相应的技术措施,本文不再赘述。但强调三点管理问题。
(1)在设计阶段,我们因该重视电算程序完毕后在做手工调整,并对多梁相交引起的损失采取措施加以处理,在结构设计说明里加以明确,给参建各方提供明确的执行依据。
(2)在施工准备阶段,做好设计交底,对多梁交叉措施加以强调。施工单位技术人员编制方案时做好重点安排,做好一线操作人员的技术交底。
(3)在结构实施阶段,派专人负责多梁交叉节点钢筋下料、加工的质量控制、监督定点使用。以避免施工纸漏,保证结构质量。
6结语
通过前文的阐述,我们可以知道,伴随着混凝土结构的日益复杂化,对我们的设计、施工人员的要求将会越来越高。技术人员只有不断加强学习,加强沟通,深入理解规范、熟练运用规范,协作实践规范,才能正确处理各种意想不到地问题,避免给建筑结构留下质量隐患。
关健词:工业与民用建筑 框架梁锚固箍筋加密 主次梁
Abstract: this article is the author of the work during the term of some experience, is only for reference.
Key words: industrial and civil architecture frame beams anchor stirrup encryption primary and secondary beams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中,框架结构是比较常见的结构形式。大多数多层公共建筑都是采用框架结构设计。汶川大地震给了我们血的教训,对这类建筑应该加强抗震设计、重视钢筋工程施工质量,保证钢筋混凝土构件整体工作性能,已经成为建筑界仁人志士正在努力做的工作。现阶段,多数设计图纸采用标准图集(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03G101-1(以下简称(平法》)的制图规则和构造节点。但由于现在的结构设计多为电算程序,很多设计人员对一些构造细节问题考虑不周,仅注明采用图集做法,对一些可选择性的做法指令不够明确,加之施工单位技术人员虽对《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比较熟悉,但对(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以下简称(规范》)学习理解不够,混凝土结构理论知识偏少。由于实际工程中混凝土结构的配筋量越来越大,尤其在一些梁柱节点部位钢筋密集,给施工带来了巨大困难,对实际问题的处理完全依赖参建各方技术人员的经验与能力,这些都给建筑结构的质量安全留下隐患。下面笔者结合自身以及本企业多年施工现场经验,对框架结构之框架梁钢筋施工应注意的几点问题进行解析。
1框架梁纵向钢筋中间支座的锚固
框架梁纵向钢筋中间支座的锚固,常常由于设计图纸标注不明确、图集做法选用不恰当,从而采用错误做法,留下质量隐患如(规范》第10.4.2条,当计算中充分利用钢筋的抗拉强度时可以采用三种方式进行钢筋的锚固,见图1
在选用图集做法时,大多施工人员都忽略选用条件,全部采用直接锚固。当柱梁节点截面尺寸不够钢筋的直锚长度时,也即部分锚固长度已经穿过柱梁节点到达临跨的梁中时,笔者认为应该采取图1(b)弯折锚固,或者采用图1(c),在梁中弯矩较小处设置搭接接头的形式。这样也可以减轻梁柱节点区钢筋拥挤的现象,利于节点区混凝土浇注,提高节点刚性。
对于抗震的设计,(规范》和(平法》只给出了直接锚固的方式,这种方式局限于节点截面满足直锚长度1aE的情况,而对不满足的情况没有规定,这给现场施工提供了错误的指向。一般认为,该下部纵向钢筋必须在节点处截断,考虑到(规范》第11.1.7条第4项规定“纵向受力钢筋链接接头的位置尽量避开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区;当无法避开时,应采用满足等强度要求的高质量机械连接接头,且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应超过50%。”,笔者认为也可参照非抗震形式或者抗震端节点形式做成弯折锚固或者在梁中弯矩较小处设置钢筋等强度高质量机械连接接头,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应超过50%。弯锚长度为0.41ae+15d。
2框架梁纵向钢筋的连接
2.1框架梁的纵向钢筋连接接头个数
钢筋连接是对钢筋混凝土工作整体性的一个减弱,不可为了充分利用钢筋材料,而无限制地设置钢筋接头。框架梁纵向钢筋的连接接头个数应该尽可能少,应该结合钢筋料长、工程设计情况合理设置,钢筋非连接区严禁设置钢筋接头。《规范》第9.4.1条规定:“受力钢筋的接头应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在同一根钢筋上宜少设接头。”(平法)中对于梁的纵向钢筋构造也有‘当d≤28时,除按图示位置搭接外,也可在跨中lni/3范围内采用一次搭接接长”的说明。
由此可见,在进行钢筋算量下料时,应该本着尽量少设接头的原则进行钢筋料长的合理选择。目前市场上钢筋料长一般为9 m,12 m等尺料,可以按照料长,考虑接头设置个数。当1+1E≤12 m,且(2+0.3 )1E≤1n/3时,可以考虑d≤28的钢筋一次搭接接长,这样可以达到少设接头,提高质量同时减少钢筋用量的目的。
2.2框架梁纵向连接方法
在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中捆扎搭接接头的框架梁纵向钢筋连接时通常都是与相邻钢筋紧贴,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绑扎连接的两根钢筋可以紧贴,但此两个搭接钢筋与其他钢筋之间必须留有空隙。《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第5.4.6条规定,其横向间距应不小于钢筋的直径,且不小于25 mm。这是因为搭接传力的本质是锚固,两根相绑受力钢筋分别将力通过粘结锚固作用传递给握裹层混凝土,从而完成力的过渡。因此,绑扎完毕的钢筋四周应该有足够的混凝土握裹层。在梁截面设计有较多纵向钢筋时,如果采用纵向钢筋搭接接头,必须重视钢筋绑扎完成后的钢筋净距。必要时采取减少同一截面搭接接头百分率的措施错开搭接接头实现净距要求。
3框架梁箍筋的设置
3.1纵向受力钢筋的箍筋加密
框架梁箍筋加密区的范围正常是距柱边≥2hb且≥500(一级抗震等级)≥0.5hb且≥500(二至四级抗震等级)。这个范围在(平法)图集中有明确标示,施工时一般不会做错。但是,对采用搭接连接方式的纵向受力钢筋,由于较少采用,且不被重视,往往容易漏掉。(规范》规定:“在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应配置箍筋。”同时提出了对箍筋直径、间距、拉压区的要求。在这里应该强调,箍筋的约束对绑扎搭接的钢筋传力特别重要。有箍筋约束的搭接钢筋在受力时不容易分离,其传力性能才能够维持。而失去约束,两搭接钢筋一旦分离,则会发生传力中断的脆性破坏。震害调查表明,配箍约束是不亚于搭接长度的重要构造措施。 因此,纵向钢筋采用搭接连接时,必需按照(规范》要求设置加密箍筋。
3.2主次梁相交处附加横向钢筋的设置
在主次梁相交处附加横向钢筋范围内,主梁的正常箍筋漏放是施工现场最常见的问题之一,也是较有争议的一个问题。主次梁相交处附加横向钢筋范围的主梁正常箍筋应该正常布置。
从结构受力角度来讲,我们在计算主梁抗剪承载力验算时的假定是荷载直接作用于梁顶部。但是对于主次梁交接处,荷载是通过次梁传递给主梁的,属于间接加载。试验证明,在主次梁节点处,次梁底部处的主梁上裂缝的出现早于理论值。因此《规范》第10.2.13条规定:“位于梁下部或梁截面高度范围内的集中荷载,应全部由附加横向钢筋(箍筋、吊筋)承担,附加横向钢筋宜采用箍筋。箍筋应布置在长度为s=2h1+3b的范围内。附加横向钢筋所需的总截面面积Asv≥F/fyv.sina即附加橫向钢筋是为承受次梁集中荷载而设置的,其只受集中荷载、次梁宽度、以及次梁梁底至主梁下部纵向钢筋的距三个因素影响。与主梁的横向钢筋没有关系。在实际设计中,当荷载较小时,应设置附加箍筋,荷载较大时,可采取两者结合的方式。另外,从钢筋算量角度来看,主梁正常箍筋的个数也是按照整个梁长来计算的,N=(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x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并没有删除附加箍筋的区域。因此,附加箍筋与主梁正常箍筋搏自发挥不同的功能应该分别单独设置。实际施工时,应按照正确的箍筋算量方式(考虑正常箍筋和附加箍筋两种不同功熊)计划、加工足量的箍筋,在主梁箍筋绑扎时,应按照设计位置划线,按线将可采取两种方式相结合箍筋绑扎到位。在此需要提醒的是,附加箍筋必须按照s=2h1+3b这个范围进行布置才能起到承担次梁集中荷载的作用,否则相当于附加箍筋截面设计不足,会对结构形成安全隐患。
4框架梁主次梁相交节点的钢筋排列
随着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的多元化发展,框架梁主次梁相交节点处的钢筋排列问题也正逐步得到重视,也有不少专家学者专门撰文阐述此事,并给出相应的技术措施,本文不再赘述。但强调三点管理问题。
(1)在设计阶段,我们因该重视电算程序完毕后在做手工调整,并对多梁相交引起的损失采取措施加以处理,在结构设计说明里加以明确,给参建各方提供明确的执行依据。
(2)在施工准备阶段,做好设计交底,对多梁交叉措施加以强调。施工单位技术人员编制方案时做好重点安排,做好一线操作人员的技术交底。
(3)在结构实施阶段,派专人负责多梁交叉节点钢筋下料、加工的质量控制、监督定点使用。以避免施工纸漏,保证结构质量。
6结语
通过前文的阐述,我们可以知道,伴随着混凝土结构的日益复杂化,对我们的设计、施工人员的要求将会越来越高。技术人员只有不断加强学习,加强沟通,深入理解规范、熟练运用规范,协作实践规范,才能正确处理各种意想不到地问题,避免给建筑结构留下质量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