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与酒

来源 :文学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ffreykao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常想起父亲喝酒的点点滴滴。
  一向“不怕死”的父亲,硬是把医生告戒的“少喝酒”解释为“可以喝一点”;于是,父亲“谨遵医嘱”,从开始的少量喝、变成了开始喝。但最终,意志坚定的父亲还是戒酒了,放弃了嗜好,选择了责任。
  (一)
  父亲爱酒,是众所周知的事。远亲近邻来家里做客,没有比送酒更好的伴手礼。
  两位小姑都嫁得不远,农闲时节都会回娘家看看。但毫无例外的,都会带上一壶白酒作为礼信,进门总是先递出酒壶,用一句“没啥带的,给我二哥打点酒来”之类的话作为开场白;而母亲一边接过礼信,一边说着“又打些酒来做啥子嘛”之类的客套话,便开始亲切地聊起了家常。
  表哥、表姐们来家里作客,白酒也是必不可少的;若是许久没有来过了,似乎要换成大酒壶才能表达心意。有时将酒壶连同其他礼物背在肩上,压得他们弯下了腰;有时干脆一手拎着,上身努力地往另一边倾斜以保持平衡,另一支手也吃力的摆动着;每每遇到熟人,总会一边换换手,一边主动开口道:“去看下我的二舅”。
  “二舅,来,给你打的酒”,小辈们热情的招呼多半换来父亲一句:“哦,开宗来了啊”之类象征性的回应。
  作为远近闻名的手艺人,父亲技艺精湛、为人爽快,十里八方的邻里、乡亲但凡修房造屋、置办家具,都愿意来请父亲干活,除了捎一些常规的礼信之外,必定也少不了一壶白酒的,一来以示登门拜访的诚意,二来表达对手艺人的尊重,而干活的事自然也就好商量了。
  或十天、或半月,总会有不同的人、带着不同的酒、从不同的方向往家里送来。当然,都是从集市上打的散装白酒,也多出自当地“张家酒厂”之类的小作坊。父亲对酒也并不讲究,管他两元一斤、还是五元一斤,只要有人送来,好酒赖酒一样喝。
  供应也并不是一直稳定的,偶有不巧的“段了货”,打酒就成了我们家上街赶集的重要内容之一。赶集对父亲来说是十分陌生的,以为是女人家应该操心的事情;而在父亲看来,打酒这件事,远比柴米油盐重要的多,是必须当作第一要务完成的。大的小的、新的旧的,家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塑料酒桶。
  (二)
  从我记事起,父亲就爱喝酒。父亲喝酒,每天雷打不动。
  每次吃饭,父亲往餐桌前一座,摆出一家之主的姿态。我们心照不宣,自然有人去里屋倒酒。父亲一生勤劳,每天劳作不息,辛苦了一天之后喝点小酒,解乏又提神。喝酒,成了父亲的一大乐趣。
  就像对酒没有要求一样,父亲对菜肴也不讲究,无论家常小炒、还是山茅野菜,并不影响下酒;不过,自家做的酸菜豆花是父亲的最爱,再配以薄荷拌制的蘸水,一人可以吃下两大碗。
  父亲爱酒,但一般不过量。平时不善言辞的他,几口小酒下肚,便打开了话匣子,必定是些评古论今、客观具体的话题,吹闲牛、聊八卦并不是他的专长;要是酒逢知已、或者话题投机,是需要再添点酒的,摆起“龙门阵”来更是没完没了;而本就固执的他,若与旁人的观点出现分歧,必会旁征博引、据理力争,哪怕偶尔在道理上败下阵来,气势上也绝不会输,一副唯我独尊的架势。
  “一喝酒就呱呱呱的,硬是烦人得很!”这是母亲对父亲喝酒表达不满时,最常说的一句话。
  母亲倒也不是嫌弃喝酒,而是父亲喝酒的过程是一场很漫长的“拉锯战”,总是让等着收碗、洗碗的母亲十分恼火。众人都吃完放碗了,父亲的酒往往才喝到一半,非要火上的汤都快熬干了,才大手一挥:打饭来!
  “李白无事上街走,提壶去打酒;遇店加一倍、见花喝一斗;三遇店和花、喝完壶中酒。问壶中原有多少斗酒?”此类问题父亲最喜欢研究,只有小学文化的他,即使完全不懂方程,也能用最笨的土办法凑出答案来。
  几十年如一日,父亲照例干活、照例喝酒,或口若悬河、高谈阔论一番,或为了一个观点与旁人争得脸红脖子粗。就这样过了半辈子,却倒也相安无事。
  直到七八年前,父亲偶发胸痛,去医院检查,得出了心肌梗塞的结论。一向“不怕死”的父亲,硬是把医生告戒的“少喝酒”解释为“可以喝一点”。
  “医生说了,可以少喝一点”。于是,父亲“谨遵医嘱”,从开始的“少量喝”、逐渐变成了“开始喝”,然后就一切照旧了。就这样,父亲依旧发挥善辩的特长,再一次扭转了局势,第一次戒酒宣告失败。
  这期间的好几年,父亲一边抽烟、一边喝酒,一边胸痛、一边吃药,大家也从原来的“送酒”,慢慢地转为劝父亲“戒酒”,倔强的父亲总不忘自我调侃:(如果得了不治之症)喝酒还来得快一点(不遭罪)。后来实在被劝得不耐烦了,一句“不喝酒没有力气干活啊”,更让我们心里五味杂陈。
  前几年,带母亲到昆明军区医院做膝关节置换手术,我哄着父亲做了次全面的体检。刚进检查室还没坐下,医生“一看你这个就是酒糟脸”的判断已飘到耳边,接着就是“不能喝酒了”之类的警告。几天后,看着自己的体检报告,面对通篇“戒烟”“戒酒”“少盐”之类的字眼,父亲一句话也没有说。
  父亲虽然固执、却是意志坚定的人。像之前戒烟一样,这次,父亲终于决定戒酒了。
  (三)
  父亲戒酒,是很有仪式感的时刻。
  来昆明医院照顾母亲前,父亲早就备好了一壶酒,打算带上来给自己喝的。看完体检报告那天,受表哥邀请去家里作客,我试探着说:“爸,要不把你的酒送给表哥了吧”。父亲沉默了几秒,慢慢地拎起酒壶向门口走去,看着他稍显落魄的背景,却有种破釜沉舟般的决绝和豪迈。
  沿着麻园废弃的铁路,我俩一步一块枕木、一前一后地走着,好像并没有什么话题可以讲。“爸,我给你拍张照吧”,半路上,我首先打破了沉默。走在前面的父亲转过身来,左手拎酒、右手揣兜,我用手机记录下了这一历史性的时刻——父亲戒酒了。
  其实,我们都知道,父亲戒酒的决心不是担心自己的身体,而是不想因为健康问题给家人、子女增添负担。
  父亲拾起的,不仅是酒壶,是戒酒的决心和勇气;父亲送走的,不仅是白酒,是一生的爱好和酒瘾。
  父亲真的戒酒了,放弃了爱好,选择了责任。当这一天真的来临,所有人都不敢相信,争论不休几十年的话题,在此刻卻是如此的平静。
  戒酒之后的父亲变化很大,性格也温和了很多。看着父亲臃肿的“酒糟脸”慢慢恢复了红润,戒烟之后也不再咳嗽,我们都由衷地感到欣慰。
  如今,逢年过节、家人团聚的餐桌上,我们会主动给父亲倒一点酒,父亲也会高兴地端起久违的酒杯,算是祭奠过去,更是畅想未来。
  偶有闲暇,父亲喜欢看看电视、看看书,或约三五好友打打牌下下棋,或打理一下院子里的花花草草……戒酒后的父亲开始修身养性,这也是父亲热爱生活的态度。
  (云南建投集团  650000)
其他文献
说李碧华,冷冽、极致、奇情、毒舌似都合宜,但又都缺了几分味道。若偏要以一词概括李碧华的风格,“文妖”倒像是真见了她似的。读她的作品,仿佛书中有一个妖魂——她血肉模糊、啼血带泪,但又冲着你笑,笑得摄人心魄、勾人神魂。你感到头皮发麻、毛骨悚然,但又像中了咒似的不愿撒手。为何这般“中毒”?究其缘由,让读者恐惧而又入迷的上瘾心态来源于作者的“矛盾”写法。  (一)似真似幻,喧嚣后的冷寂。  李碧华总爱写繁
期刊
摘要:从本质上讲,逆反心理是指在一定的外界因素作用下,对某类事物产生反感情绪,故意做出与该事件发展的常理背道而驰的举动的一种心理状态。学生中的确存在这样的一部分现象,特别是高年级学生,他正处在世界观的形成中,他认为自己长大了,而事实上有很多时候又处在一知半解中,可以說半成熟,半幼稚,他们对老师或父母的教育常会表现为很不服从,告诉他不能怎么做,他偏要那么做,甚至公开顶撞。这就是逆反心理的表现。  关
期刊
早在十年之前,应接到《中华姓氏文化》一书的出版邀稿,我写了“陈姓流支拾遗”一文,刊入该书《陈氏卷》中。其目的是把我族“平舆郡” 在陈姓文化历史中作出初步定位,去年成立了“中华义门陈氏文化平舆郡研究会”后,又促成我进一步研读有关姓氏文化的文献,从中得到了几点姓氏文化的点滴启示。  一、什么叫“郡望”  “郡望”是姓氏文化的专用名词,他表示某族世居某地,为当地所仰望的家族。“郡望”作为家族出身和身份的
期刊
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平凡而又最珍贵的就是时光。每一段时光都像是一个房间,当我们走进其中,凭窗而望,都能看见一道道美丽的红色风景。而党亲手制作的时间之窗,始终散发着红色光芒。  我们小区有个党员叔叔,他总是活跃在奉献的第一线。平时我们遇到什么困难,他总会热心帮助,上下电梯时,如果看到谁提着重物,他只要有足够的时间,都会热心帮忙提回家。平时在小区里,叔叔是义务的志愿者,看到垃圾会捡起来,看到哭泣的小
期刊
一、活动背景  1.活动来源  在“我上幼儿园”主题活动中,孩子们尝试用自己的小手和纸团进行拓印的游戏。拓印过程中,蘸一蘸,按一按,在颜料宝宝的帮助下,它们就跑到画纸上。为了能让自己留下更多的“印记”,大家乐此不疲,感到新奇又好玩。这个有趣的现象立刻吸引了宝贝们的兴趣,激发了他们探索的欲望。于是我们决定跟随孩子的想法,一起寻找更多的拓印材料,开启了一场神奇的拓印游戏之旅!  2.游戏材料  各种颜
期刊
摘要:《蒹葭》是《诗经·秦风》中的一首抒情诗,其清寒邈远的意境大致形成四种象征主题,分别是思慕怀人说、求贤说、企慕情境说、祭歌说。而形成这首诗主旨象征多义性和不确定性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诗歌本身"朦胧感"的营造;二是别与其他诗歌的独特美学风格。  关键词:单一意境;多元象征;成因;意象  孙绍振在《月迷津渡·古典诗词个案微观分析》中对《蒹葭》的解读聚焦到三个问题上,其中第三个问题是“爱情主题的
期刊
摘要:“南戏之祖”《琵琶记》能成为传世经典,离不开它所蕴含的丰富的思想内涵。作者高明“为文人立心”,试图通过张扬忠孝君臣的道德伦理来教化众人,以纠正日趋沦落的世俗风气。在宣传封建道德的同时,又“借忠孝立意”“以矛盾立本”,揭示了封建伦理本身存在的矛盾,批判了封建制度的不合理和主流意识形态的荒谬。  关键词:《琵琶记》;忠孝;封建伦理;矛盾  《琵琶记》是由高明(即高则诚)根据宋代戏文《赵贞女蔡二郎
期刊
泱泱大国,巍巍华夏,从茫茫雪原到鱼米之乡,从辽阔北都到柔情南国,跨越千山,走过万水,心中激荡着伟人的那句话“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从1949年至2020年,71年伟大征程,71年风风雨雨,71年光辉岁月,无数青年人为中华之崛起而奋发向上,为中华之富强而发奋图强!  每时每刻,我都能感悟到一种雄浑和深沉,在心中升起的一团烈火中,我体会一种祝福和真诚,我时常会问,祖国,您是什么,您就是
期刊
这本书的一字一句都在写着平凡的生活,不是喜剧,也无关风月,只不过是能让人透过每一具皮囊去看看人的灵魂罢了。  --题记  熙熙攘攘,利来利往,要么读书,要么旅行,人的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要在路上。嘈杂又转瞬即逝的时空中,也许只有读书和旅行才能让人们找寻到契合自己的一片净土。韩寒评价《皮囊》这本书写道:“好的文字往往带给人两种阅读感受,一口气读完或者舍不得读完。”《皮囊》这本书不是很厚,但是每一篇的
期刊
摘要: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之一即总体性理论,许多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都论述了关于总体性问题,换句话说,强调总体性是贯穿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条主线。这里,我们以卢卡奇和柯尔施为代表,从他们的总体性理论中理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理论及其对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所具有的现实意义。总体性理论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意义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社会与个人之间是关联总体;将总体性思想贯彻到实践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