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常想起父亲喝酒的点点滴滴。
一向“不怕死”的父亲,硬是把医生告戒的“少喝酒”解释为“可以喝一点”;于是,父亲“谨遵医嘱”,从开始的少量喝、变成了开始喝。但最终,意志坚定的父亲还是戒酒了,放弃了嗜好,选择了责任。
(一)
父亲爱酒,是众所周知的事。远亲近邻来家里做客,没有比送酒更好的伴手礼。
两位小姑都嫁得不远,农闲时节都会回娘家看看。但毫无例外的,都会带上一壶白酒作为礼信,进门总是先递出酒壶,用一句“没啥带的,给我二哥打点酒来”之类的话作为开场白;而母亲一边接过礼信,一边说着“又打些酒来做啥子嘛”之类的客套话,便开始亲切地聊起了家常。
表哥、表姐们来家里作客,白酒也是必不可少的;若是许久没有来过了,似乎要换成大酒壶才能表达心意。有时将酒壶连同其他礼物背在肩上,压得他们弯下了腰;有时干脆一手拎着,上身努力地往另一边倾斜以保持平衡,另一支手也吃力的摆动着;每每遇到熟人,总会一边换换手,一边主动开口道:“去看下我的二舅”。
“二舅,来,给你打的酒”,小辈们热情的招呼多半换来父亲一句:“哦,开宗来了啊”之类象征性的回应。
作为远近闻名的手艺人,父亲技艺精湛、为人爽快,十里八方的邻里、乡亲但凡修房造屋、置办家具,都愿意来请父亲干活,除了捎一些常规的礼信之外,必定也少不了一壶白酒的,一来以示登门拜访的诚意,二来表达对手艺人的尊重,而干活的事自然也就好商量了。
或十天、或半月,总会有不同的人、带着不同的酒、从不同的方向往家里送来。当然,都是从集市上打的散装白酒,也多出自当地“张家酒厂”之类的小作坊。父亲对酒也并不讲究,管他两元一斤、还是五元一斤,只要有人送来,好酒赖酒一样喝。
供应也并不是一直稳定的,偶有不巧的“段了货”,打酒就成了我们家上街赶集的重要内容之一。赶集对父亲来说是十分陌生的,以为是女人家应该操心的事情;而在父亲看来,打酒这件事,远比柴米油盐重要的多,是必须当作第一要务完成的。大的小的、新的旧的,家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塑料酒桶。
(二)
从我记事起,父亲就爱喝酒。父亲喝酒,每天雷打不动。
每次吃饭,父亲往餐桌前一座,摆出一家之主的姿态。我们心照不宣,自然有人去里屋倒酒。父亲一生勤劳,每天劳作不息,辛苦了一天之后喝点小酒,解乏又提神。喝酒,成了父亲的一大乐趣。
就像对酒没有要求一样,父亲对菜肴也不讲究,无论家常小炒、还是山茅野菜,并不影响下酒;不过,自家做的酸菜豆花是父亲的最爱,再配以薄荷拌制的蘸水,一人可以吃下两大碗。
父亲爱酒,但一般不过量。平时不善言辞的他,几口小酒下肚,便打开了话匣子,必定是些评古论今、客观具体的话题,吹闲牛、聊八卦并不是他的专长;要是酒逢知已、或者话题投机,是需要再添点酒的,摆起“龙门阵”来更是没完没了;而本就固执的他,若与旁人的观点出现分歧,必会旁征博引、据理力争,哪怕偶尔在道理上败下阵来,气势上也绝不会输,一副唯我独尊的架势。
“一喝酒就呱呱呱的,硬是烦人得很!”这是母亲对父亲喝酒表达不满时,最常说的一句话。
母亲倒也不是嫌弃喝酒,而是父亲喝酒的过程是一场很漫长的“拉锯战”,总是让等着收碗、洗碗的母亲十分恼火。众人都吃完放碗了,父亲的酒往往才喝到一半,非要火上的汤都快熬干了,才大手一挥:打饭来!
“李白无事上街走,提壶去打酒;遇店加一倍、见花喝一斗;三遇店和花、喝完壶中酒。问壶中原有多少斗酒?”此类问题父亲最喜欢研究,只有小学文化的他,即使完全不懂方程,也能用最笨的土办法凑出答案来。
几十年如一日,父亲照例干活、照例喝酒,或口若悬河、高谈阔论一番,或为了一个观点与旁人争得脸红脖子粗。就这样过了半辈子,却倒也相安无事。
直到七八年前,父亲偶发胸痛,去医院检查,得出了心肌梗塞的结论。一向“不怕死”的父亲,硬是把医生告戒的“少喝酒”解释为“可以喝一点”。
“医生说了,可以少喝一点”。于是,父亲“谨遵医嘱”,从开始的“少量喝”、逐渐变成了“开始喝”,然后就一切照旧了。就这样,父亲依旧发挥善辩的特长,再一次扭转了局势,第一次戒酒宣告失败。
这期间的好几年,父亲一边抽烟、一边喝酒,一边胸痛、一边吃药,大家也从原来的“送酒”,慢慢地转为劝父亲“戒酒”,倔强的父亲总不忘自我调侃:(如果得了不治之症)喝酒还来得快一点(不遭罪)。后来实在被劝得不耐烦了,一句“不喝酒没有力气干活啊”,更让我们心里五味杂陈。
前几年,带母亲到昆明军区医院做膝关节置换手术,我哄着父亲做了次全面的体检。刚进检查室还没坐下,医生“一看你这个就是酒糟脸”的判断已飘到耳边,接着就是“不能喝酒了”之类的警告。几天后,看着自己的体检报告,面对通篇“戒烟”“戒酒”“少盐”之类的字眼,父亲一句话也没有说。
父亲虽然固执、却是意志坚定的人。像之前戒烟一样,这次,父亲终于决定戒酒了。
(三)
父亲戒酒,是很有仪式感的时刻。
来昆明医院照顾母亲前,父亲早就备好了一壶酒,打算带上来给自己喝的。看完体检报告那天,受表哥邀请去家里作客,我试探着说:“爸,要不把你的酒送给表哥了吧”。父亲沉默了几秒,慢慢地拎起酒壶向门口走去,看着他稍显落魄的背景,却有种破釜沉舟般的决绝和豪迈。
沿着麻园废弃的铁路,我俩一步一块枕木、一前一后地走着,好像并没有什么话题可以讲。“爸,我给你拍张照吧”,半路上,我首先打破了沉默。走在前面的父亲转过身来,左手拎酒、右手揣兜,我用手机记录下了这一历史性的时刻——父亲戒酒了。
其实,我们都知道,父亲戒酒的决心不是担心自己的身体,而是不想因为健康问题给家人、子女增添负担。
父亲拾起的,不仅是酒壶,是戒酒的决心和勇气;父亲送走的,不仅是白酒,是一生的爱好和酒瘾。
父亲真的戒酒了,放弃了爱好,选择了责任。当这一天真的来临,所有人都不敢相信,争论不休几十年的话题,在此刻卻是如此的平静。
戒酒之后的父亲变化很大,性格也温和了很多。看着父亲臃肿的“酒糟脸”慢慢恢复了红润,戒烟之后也不再咳嗽,我们都由衷地感到欣慰。
如今,逢年过节、家人团聚的餐桌上,我们会主动给父亲倒一点酒,父亲也会高兴地端起久违的酒杯,算是祭奠过去,更是畅想未来。
偶有闲暇,父亲喜欢看看电视、看看书,或约三五好友打打牌下下棋,或打理一下院子里的花花草草……戒酒后的父亲开始修身养性,这也是父亲热爱生活的态度。
(云南建投集团 650000)
一向“不怕死”的父亲,硬是把医生告戒的“少喝酒”解释为“可以喝一点”;于是,父亲“谨遵医嘱”,从开始的少量喝、变成了开始喝。但最终,意志坚定的父亲还是戒酒了,放弃了嗜好,选择了责任。
(一)
父亲爱酒,是众所周知的事。远亲近邻来家里做客,没有比送酒更好的伴手礼。
两位小姑都嫁得不远,农闲时节都会回娘家看看。但毫无例外的,都会带上一壶白酒作为礼信,进门总是先递出酒壶,用一句“没啥带的,给我二哥打点酒来”之类的话作为开场白;而母亲一边接过礼信,一边说着“又打些酒来做啥子嘛”之类的客套话,便开始亲切地聊起了家常。
表哥、表姐们来家里作客,白酒也是必不可少的;若是许久没有来过了,似乎要换成大酒壶才能表达心意。有时将酒壶连同其他礼物背在肩上,压得他们弯下了腰;有时干脆一手拎着,上身努力地往另一边倾斜以保持平衡,另一支手也吃力的摆动着;每每遇到熟人,总会一边换换手,一边主动开口道:“去看下我的二舅”。
“二舅,来,给你打的酒”,小辈们热情的招呼多半换来父亲一句:“哦,开宗来了啊”之类象征性的回应。
作为远近闻名的手艺人,父亲技艺精湛、为人爽快,十里八方的邻里、乡亲但凡修房造屋、置办家具,都愿意来请父亲干活,除了捎一些常规的礼信之外,必定也少不了一壶白酒的,一来以示登门拜访的诚意,二来表达对手艺人的尊重,而干活的事自然也就好商量了。
或十天、或半月,总会有不同的人、带着不同的酒、从不同的方向往家里送来。当然,都是从集市上打的散装白酒,也多出自当地“张家酒厂”之类的小作坊。父亲对酒也并不讲究,管他两元一斤、还是五元一斤,只要有人送来,好酒赖酒一样喝。
供应也并不是一直稳定的,偶有不巧的“段了货”,打酒就成了我们家上街赶集的重要内容之一。赶集对父亲来说是十分陌生的,以为是女人家应该操心的事情;而在父亲看来,打酒这件事,远比柴米油盐重要的多,是必须当作第一要务完成的。大的小的、新的旧的,家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塑料酒桶。
(二)
从我记事起,父亲就爱喝酒。父亲喝酒,每天雷打不动。
每次吃饭,父亲往餐桌前一座,摆出一家之主的姿态。我们心照不宣,自然有人去里屋倒酒。父亲一生勤劳,每天劳作不息,辛苦了一天之后喝点小酒,解乏又提神。喝酒,成了父亲的一大乐趣。
就像对酒没有要求一样,父亲对菜肴也不讲究,无论家常小炒、还是山茅野菜,并不影响下酒;不过,自家做的酸菜豆花是父亲的最爱,再配以薄荷拌制的蘸水,一人可以吃下两大碗。
父亲爱酒,但一般不过量。平时不善言辞的他,几口小酒下肚,便打开了话匣子,必定是些评古论今、客观具体的话题,吹闲牛、聊八卦并不是他的专长;要是酒逢知已、或者话题投机,是需要再添点酒的,摆起“龙门阵”来更是没完没了;而本就固执的他,若与旁人的观点出现分歧,必会旁征博引、据理力争,哪怕偶尔在道理上败下阵来,气势上也绝不会输,一副唯我独尊的架势。
“一喝酒就呱呱呱的,硬是烦人得很!”这是母亲对父亲喝酒表达不满时,最常说的一句话。
母亲倒也不是嫌弃喝酒,而是父亲喝酒的过程是一场很漫长的“拉锯战”,总是让等着收碗、洗碗的母亲十分恼火。众人都吃完放碗了,父亲的酒往往才喝到一半,非要火上的汤都快熬干了,才大手一挥:打饭来!
“李白无事上街走,提壶去打酒;遇店加一倍、见花喝一斗;三遇店和花、喝完壶中酒。问壶中原有多少斗酒?”此类问题父亲最喜欢研究,只有小学文化的他,即使完全不懂方程,也能用最笨的土办法凑出答案来。
几十年如一日,父亲照例干活、照例喝酒,或口若悬河、高谈阔论一番,或为了一个观点与旁人争得脸红脖子粗。就这样过了半辈子,却倒也相安无事。
直到七八年前,父亲偶发胸痛,去医院检查,得出了心肌梗塞的结论。一向“不怕死”的父亲,硬是把医生告戒的“少喝酒”解释为“可以喝一点”。
“医生说了,可以少喝一点”。于是,父亲“谨遵医嘱”,从开始的“少量喝”、逐渐变成了“开始喝”,然后就一切照旧了。就这样,父亲依旧发挥善辩的特长,再一次扭转了局势,第一次戒酒宣告失败。
这期间的好几年,父亲一边抽烟、一边喝酒,一边胸痛、一边吃药,大家也从原来的“送酒”,慢慢地转为劝父亲“戒酒”,倔强的父亲总不忘自我调侃:(如果得了不治之症)喝酒还来得快一点(不遭罪)。后来实在被劝得不耐烦了,一句“不喝酒没有力气干活啊”,更让我们心里五味杂陈。
前几年,带母亲到昆明军区医院做膝关节置换手术,我哄着父亲做了次全面的体检。刚进检查室还没坐下,医生“一看你这个就是酒糟脸”的判断已飘到耳边,接着就是“不能喝酒了”之类的警告。几天后,看着自己的体检报告,面对通篇“戒烟”“戒酒”“少盐”之类的字眼,父亲一句话也没有说。
父亲虽然固执、却是意志坚定的人。像之前戒烟一样,这次,父亲终于决定戒酒了。
(三)
父亲戒酒,是很有仪式感的时刻。
来昆明医院照顾母亲前,父亲早就备好了一壶酒,打算带上来给自己喝的。看完体检报告那天,受表哥邀请去家里作客,我试探着说:“爸,要不把你的酒送给表哥了吧”。父亲沉默了几秒,慢慢地拎起酒壶向门口走去,看着他稍显落魄的背景,却有种破釜沉舟般的决绝和豪迈。
沿着麻园废弃的铁路,我俩一步一块枕木、一前一后地走着,好像并没有什么话题可以讲。“爸,我给你拍张照吧”,半路上,我首先打破了沉默。走在前面的父亲转过身来,左手拎酒、右手揣兜,我用手机记录下了这一历史性的时刻——父亲戒酒了。
其实,我们都知道,父亲戒酒的决心不是担心自己的身体,而是不想因为健康问题给家人、子女增添负担。
父亲拾起的,不仅是酒壶,是戒酒的决心和勇气;父亲送走的,不仅是白酒,是一生的爱好和酒瘾。
父亲真的戒酒了,放弃了爱好,选择了责任。当这一天真的来临,所有人都不敢相信,争论不休几十年的话题,在此刻卻是如此的平静。
戒酒之后的父亲变化很大,性格也温和了很多。看着父亲臃肿的“酒糟脸”慢慢恢复了红润,戒烟之后也不再咳嗽,我们都由衷地感到欣慰。
如今,逢年过节、家人团聚的餐桌上,我们会主动给父亲倒一点酒,父亲也会高兴地端起久违的酒杯,算是祭奠过去,更是畅想未来。
偶有闲暇,父亲喜欢看看电视、看看书,或约三五好友打打牌下下棋,或打理一下院子里的花花草草……戒酒后的父亲开始修身养性,这也是父亲热爱生活的态度。
(云南建投集团 6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