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人居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加强村庄规划和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改变村容村貌,是社会进步农村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渝东南作为重庆较为偏僻的地区,也是重庆定位的生态保护发展区,农民对环境保护的认识还不高,环境保护也迫不及待。如何提高农村人居环境,笔者从提高农民素质、规划、机制、资金、吸引外流农民工等五个方面进行探究。
关键词:农村人居环境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7-00-02
一、渝东南农村人居环境现状
渝东南一区五县是重庆少数民族聚居地,也是国家定位的少数民族贫困地区,集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地区环境和基础条件不容乐观,人居环境问题较为突出。
(一)农村居住条件较差
近年来,渝东南的农村,平方房屋占比约为1/3左右,还有大部分仍是老式的木房或吊脚楼;由于农村大部分青壮年外出务工,剩下老人与小孩在家,房屋年久失修,部分房屋沦为危房,安全风险大。农村建房习惯将家禽、家畜搭建在厨房附近,方便喂食,有的更是楼下喂猪,楼上住人,这样的环境将对人的健康造成很大威胁。政府提供部分材料供农户修厕所,很少有人按标准完成,卫生条件极差。部分村的自来水仍没能得到解决,农民的整体生活环境仍较为严峻。
(二)农村生态环境持续恶化
在渝东南,距离县城较远的乡镇,河流垃圾成堆;垃圾没能集中处理。农民习惯随手乱扔,包括农药瓶,导致河里鱼虾尽无,水环境污染严重;农药、化肥等面源污染问题较突出;垃圾处理不善,“白色”污染严重。据统计就黔江区而言, 2013年黔江化肥施用量7.1万吨、农药使用量600吨,地膜施用量350吨。土地森林的肆意毁坏,大部分自留地的树木被乱砍乱伐,植被破坏严重。据林业部门统计,2013年,黔江区共查处各类林业行政案件244起,行政处罚244人次,没收和收缴违法木材1500立方米,罚款和补交两金140万元。农村房屋滥建危建常见,无手续无审批违规建房,部分集镇也存在这样的情况,建廉租房无手续而先修建。乡镇企业存在布局分散,政府管理不到位、不作为现象时有发生,企业污水处理不到位,污染严重。
(三)农村基础设施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渝东南基础建设情况较过去有较大改善,水、电、路基本实现村村通,行政村公路硬化率达到50%。但部分问题仍有待解决,像农田水利设施、文化公共品、通讯设施、供电可靠性、消防设施、绿化问题等。农村文教卫生等基础设施仍有待提高,渝东南村居的文化、卫生、休闲等生活服务性基础设施普遍缺乏。配套服务不足,托儿所、幼儿园、金融、保险、通讯等。农村信息化水平较低,有线电视网和互联网在农村覆盖率极低,农民获取信息途径闭塞。农村供气、供热设施基本没有,农业耕作现代化程度极低。
(四)乡土气息淡化,文化传承间断。
渝东南少数民族众多,全市90%的少数民族都在渝东南,除了人为打造的古镇文化,特色景点外,以前传统的土家风貌逐渐退出我们的眼球,一些古朴的风俗习惯由于没有年轻人传承,也逐渐流失,古朴的吊脚楼风格建筑的影子逐渐不在。民族文化受外来文化冲击,传统风貌变迁较大,原有的民族文化逐渐被替代和流失;体现最为明显即为服饰方面,其次是文化风情、艺术,像节庆、游艺、民族戏曲、雕刻、建筑等部分已经被破坏和流失。流失的不仅是这些显性的文化,更多是“隐性文化”,如各民族的审美观念、伦理观念、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
二、渝东南农村人居环境问题分析
(一)农民素质低,意识不到位
农民素质可从几个方面来看,一是文化素质不高,文化素质低下是制约农村劳动力素质提高的重要原因,其表现为农村劳动力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比较短,40岁以上的农民平均文化程度仅能算初中文化,文化程度有限,眼光与思想就有限,保持着传统的思想,跟不上现代化步伐。二是生产技能素质方面。不同的职业对生产技能素质的要求也不同,对于农村劳动力而言,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基本上都是出于生产者的角色;因此,只有提高生产技能和业务素质才能更好的发展致富。三是意识能力方面。意识更多的是一种角度、视点,决定人认知事物的价值取向,对于渝东南的农村劳动力,都处于经济社会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自身科学文化水平比较低,受封建思想、自然经济、计划经济的影响比较深,封闭落后、狭隘保守,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在市场意识、法律意识、生态意识、创新意识等方面都比较欠缺。
(二)政府主导性不强,规划不到位
农村规划是搞好农村建设和管理的基本依据,是指导农村建设、促进农村发展和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国家城乡建设部早在2008年就颁布了《村庄整治技术规范》, 2008年8月1日起实施;《规范》分为12章,222条,其中强制性条文21条,同时还发行了《村庄整治技术手册》与《村庄整治技术规范图解》。而在渝东南,根据这样的技术规范操作主要有三难:一是编制规划难。干部群众规划意识薄弱,思想难统一;规划存在千镇一面、千村一面,套搬城市模式规划农村,把农村改造成城市;搞规划的是城里人,钱给少了不好好干事。二是实施规划难。现在的村镇规划是个软规划,城乡与土地两个规划一致的时候,城乡规划是老大,两个规划不一致的时候,土地利用规划是老大。农村按规划的基础设施配套难、土地调整难、老庄复垦难、群众生产设施配套难。三是管理难。村级组织没有经济支撑,管理队伍形同虚设,没有作用。规划一经批准就是刚性的,农村地区根据的是村民自治,老百姓不理解,不买账。
(三)制度机制不完善,监管不到位
近年来,渝东南各区县政府都特别重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也实施了一批污水处理厂和乡镇垃圾中转站建设,对于畜禽养殖区域进行规划,确立了哪些属于禁养区、哪些属于限养区,出台了一些畜禽养殖场的管理制度。但是制度缺乏落实。对于乡镇企业监管,现在面临的问题是,我国目前对环境立法体系和环境监管制度的设计,基本上是以城市污染和工业污染防治为中心的,对于解决农村环境问题,针对性并不强,环境监测监察体系难以覆盖基层农村。对于农村的环境污染事件的查处多数还停留在只有举报才有查处的局面,而农民依法维权的意识不强,维权方式还停留在“围企业”、“堵政府”、“闹上访”等极端方式上,按照行政或司法程序举报案件的数量很少。更為重要的一点是,就在这极少的举报案件中又因存在地方保护主义,由于地方保护力量的强干涉,环保行政机关的查处工作也难以开展。而农村与城区系统、严密的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相比,农村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几乎是一片空白。政府对农村环境问题缺乏应有的重视,相对于城市而言,农村在环境保护工作方面缺组织、缺人员、缺技术、缺指导,相关基础设施和人员设备投入严重匮乏,以到环境执法几成不可能,这在一方面也刺激了农村环境违法行为的增加,是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累积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财政支持力度有限,资金不到位
要发展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公共服务,就必须要有资金的保障,应该说现在国家对于农村基层的扶持力度还是很大的,但是毕竟僧多粥少,再加上咱们渝东南属于大山区,要改善交通条件所需要的资金远远超过北方平原地区。由于资金的缺乏,导致农村环境执法队伍的发挥成为一句空话,无资金、无硬件设备投入,无法保障执法作用的有力发挥。
(五)大量农民工外出,影响家乡建设
就黔江而言, 2012年全区转移区外务工人员大约为9.95万人。从年龄结构来看,黔江区外出务工人员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年龄集中在20-45岁之间,约占外出务工人员的6.5%;按文化结构分,黔江区外出务工人员文化程度偏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人员占比约70%;按产业分,三次产业从业人员分布较为均匀,第一产业2.32万人,第二产业3.57万人,第三产业4.06万人。大量劳动力的外流,使得推进乡村建设阻力大。
三、如何解决农村人居环境问题
(一)多渠道提升农民素质,扩宽农民眼界
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是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的关键,可通过农业广播学校、电视大学、专业技术培训班、职业高中、远程教育、函授和农民夜校等形式,加强农民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力度,对于务工农民应进行岗位培训,提高知识水平、专业技能和安全生产知识,使他们能更快更好地适应生产的要求。目前,主要培养他们的市场意识、法律意识、生态环保意识、开放和创新意识、尊重科学和不断学习的意识。要鼓励和帮助广大农村劳动力提高不断学习的意识,通过自我学习和接受培训不断更新知识。
(二)因地制宜,明确长远规划
政府规划调控引导机制的工作重点是通过县域村庄整治选点、科学预测农村人口变化和村庄发展趋势,确定未来10~20 年内的村庄布局,科学确定县域村庄整治选点。通过县域村庄整治选点规划,将拟保留下来的、规模较大的、村民整治意见比较一致的村庄作为支持开展整治的候选对象。政府应根据村庄人居环境治理目标,结合公共财政实力,制定村庄整治指导性目录。科学确定村庄整治的帮扶对象和具体的帮扶内容,把握村庄整治的方向,调控村庄整治的力度和范围。要统筹考虑土地集约利用、文化传承保护、村容村貌改善、社会事业发展等内容,结合实施重大产业发展、城镇化建设、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等项目,增强规划的全面性和可操作性。
(三)坚持一个原则,落实四项机制
坚持一个原则就是坚持“谁污染、谁付费,谁收益、谁负担,谁开发、谁保护”的原则。四项管理机制:一是日常管理机制。对公共场所的环境卫生,变突击整治为常态管理。组建乡村两级保洁队伍,实行定人、定时、定岗、定责、定标责任制;推行门前“三包”,对生活垃圾坚持定时清运,对生活环境坚持定期巡查。二是经费保障机制。把农村环境管护资金纳入区乡财政两级预算,区财政根据人口和村镇布局,确定了年度管护经费标准。专项用于农村环境长效管护工作和保洁员工资的发放。三是考核激励机制。设立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奖励资金,对环境整治好的乡镇领导班子及有功人员按规定给予奖励。四是检查监督机制。农村人居环境领导小组对主要的建设指标、重点企业加强督促检查。采取明察与暗访相结合方式进行,针对突出问题,摄成照片或视频,下发整改通知书,逾期整改不到位的,予以通报或停工整顿。对各村镇坚持每月一考核,作为年终农业农村考核和单项奖考核的重要依据。
(四)多方筹集资金,建立统一配套服务
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来落实资金问题。一是建立农村服务供给相适应的财政体制。对于经济相对发达地区,主要以农民自筹,村民自治为主;对于财政薄弱的乡镇,可以采用国家支持、地方补贴、农民自筹相结合的方法;上级财政应给予更多关注,建立规范的农村环境卫生专项转移支付制度,以保证基本的环境卫生服务。二是通过建立农村环境卫生服务基金。农村环卫服务基金一方面可以通过向排放高污染物的企业定向征税获得,这样不仅可以为治理工作筹措经费,还能对破坏环境的行为产生遏制作用。另一方面充分培育和调动民间组织力量,开展社会化筹资工作,在强调政府责任的同时增强社会的互助互济。三是政府购买模式的使用和推广。这是提高产出效率,用以补偿政府公共财政投入不足的重要途径,政府采购是一种事后行为,不需要先期大量投入,可以大大降低财政成本和风险成本。政府可以在多元经济供给方中进行选择,不仅实现了对服务供给数量和质量的有效控制,也有效借助了社会力量来实现农村基础设施与环境卫生的高效供给。
(五)助推“四大工程”,吸引劳动力返乡建设
吸引外流务工人员回流,可以通过实施“四大工程”来实现。一是以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为重点的提质工程。完善村道路建设,提高村(社区)公共服务建设,方便百姓办事。二是危房改造、異地搬迁等农民安居工程。鼓励农民工集中到小集镇居住,鼓励农工返乡创业就业。三是以垃圾污水为重点的环境整治工程。注重村内的污水和生活垃圾的处理,注重企业排污的监管。四是打造新型农村社区和现代产业园区两区同建宜居示范工程。以生态产业发展为主,延长产业链条,从农产品种植到加工到销售,集中园区打造,从而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当地百姓的就业机会。
关键词:农村人居环境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7-00-02
一、渝东南农村人居环境现状
渝东南一区五县是重庆少数民族聚居地,也是国家定位的少数民族贫困地区,集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地区环境和基础条件不容乐观,人居环境问题较为突出。
(一)农村居住条件较差
近年来,渝东南的农村,平方房屋占比约为1/3左右,还有大部分仍是老式的木房或吊脚楼;由于农村大部分青壮年外出务工,剩下老人与小孩在家,房屋年久失修,部分房屋沦为危房,安全风险大。农村建房习惯将家禽、家畜搭建在厨房附近,方便喂食,有的更是楼下喂猪,楼上住人,这样的环境将对人的健康造成很大威胁。政府提供部分材料供农户修厕所,很少有人按标准完成,卫生条件极差。部分村的自来水仍没能得到解决,农民的整体生活环境仍较为严峻。
(二)农村生态环境持续恶化
在渝东南,距离县城较远的乡镇,河流垃圾成堆;垃圾没能集中处理。农民习惯随手乱扔,包括农药瓶,导致河里鱼虾尽无,水环境污染严重;农药、化肥等面源污染问题较突出;垃圾处理不善,“白色”污染严重。据统计就黔江区而言, 2013年黔江化肥施用量7.1万吨、农药使用量600吨,地膜施用量350吨。土地森林的肆意毁坏,大部分自留地的树木被乱砍乱伐,植被破坏严重。据林业部门统计,2013年,黔江区共查处各类林业行政案件244起,行政处罚244人次,没收和收缴违法木材1500立方米,罚款和补交两金140万元。农村房屋滥建危建常见,无手续无审批违规建房,部分集镇也存在这样的情况,建廉租房无手续而先修建。乡镇企业存在布局分散,政府管理不到位、不作为现象时有发生,企业污水处理不到位,污染严重。
(三)农村基础设施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渝东南基础建设情况较过去有较大改善,水、电、路基本实现村村通,行政村公路硬化率达到50%。但部分问题仍有待解决,像农田水利设施、文化公共品、通讯设施、供电可靠性、消防设施、绿化问题等。农村文教卫生等基础设施仍有待提高,渝东南村居的文化、卫生、休闲等生活服务性基础设施普遍缺乏。配套服务不足,托儿所、幼儿园、金融、保险、通讯等。农村信息化水平较低,有线电视网和互联网在农村覆盖率极低,农民获取信息途径闭塞。农村供气、供热设施基本没有,农业耕作现代化程度极低。
(四)乡土气息淡化,文化传承间断。
渝东南少数民族众多,全市90%的少数民族都在渝东南,除了人为打造的古镇文化,特色景点外,以前传统的土家风貌逐渐退出我们的眼球,一些古朴的风俗习惯由于没有年轻人传承,也逐渐流失,古朴的吊脚楼风格建筑的影子逐渐不在。民族文化受外来文化冲击,传统风貌变迁较大,原有的民族文化逐渐被替代和流失;体现最为明显即为服饰方面,其次是文化风情、艺术,像节庆、游艺、民族戏曲、雕刻、建筑等部分已经被破坏和流失。流失的不仅是这些显性的文化,更多是“隐性文化”,如各民族的审美观念、伦理观念、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
二、渝东南农村人居环境问题分析
(一)农民素质低,意识不到位
农民素质可从几个方面来看,一是文化素质不高,文化素质低下是制约农村劳动力素质提高的重要原因,其表现为农村劳动力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比较短,40岁以上的农民平均文化程度仅能算初中文化,文化程度有限,眼光与思想就有限,保持着传统的思想,跟不上现代化步伐。二是生产技能素质方面。不同的职业对生产技能素质的要求也不同,对于农村劳动力而言,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基本上都是出于生产者的角色;因此,只有提高生产技能和业务素质才能更好的发展致富。三是意识能力方面。意识更多的是一种角度、视点,决定人认知事物的价值取向,对于渝东南的农村劳动力,都处于经济社会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自身科学文化水平比较低,受封建思想、自然经济、计划经济的影响比较深,封闭落后、狭隘保守,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在市场意识、法律意识、生态意识、创新意识等方面都比较欠缺。
(二)政府主导性不强,规划不到位
农村规划是搞好农村建设和管理的基本依据,是指导农村建设、促进农村发展和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国家城乡建设部早在2008年就颁布了《村庄整治技术规范》, 2008年8月1日起实施;《规范》分为12章,222条,其中强制性条文21条,同时还发行了《村庄整治技术手册》与《村庄整治技术规范图解》。而在渝东南,根据这样的技术规范操作主要有三难:一是编制规划难。干部群众规划意识薄弱,思想难统一;规划存在千镇一面、千村一面,套搬城市模式规划农村,把农村改造成城市;搞规划的是城里人,钱给少了不好好干事。二是实施规划难。现在的村镇规划是个软规划,城乡与土地两个规划一致的时候,城乡规划是老大,两个规划不一致的时候,土地利用规划是老大。农村按规划的基础设施配套难、土地调整难、老庄复垦难、群众生产设施配套难。三是管理难。村级组织没有经济支撑,管理队伍形同虚设,没有作用。规划一经批准就是刚性的,农村地区根据的是村民自治,老百姓不理解,不买账。
(三)制度机制不完善,监管不到位
近年来,渝东南各区县政府都特别重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也实施了一批污水处理厂和乡镇垃圾中转站建设,对于畜禽养殖区域进行规划,确立了哪些属于禁养区、哪些属于限养区,出台了一些畜禽养殖场的管理制度。但是制度缺乏落实。对于乡镇企业监管,现在面临的问题是,我国目前对环境立法体系和环境监管制度的设计,基本上是以城市污染和工业污染防治为中心的,对于解决农村环境问题,针对性并不强,环境监测监察体系难以覆盖基层农村。对于农村的环境污染事件的查处多数还停留在只有举报才有查处的局面,而农民依法维权的意识不强,维权方式还停留在“围企业”、“堵政府”、“闹上访”等极端方式上,按照行政或司法程序举报案件的数量很少。更為重要的一点是,就在这极少的举报案件中又因存在地方保护主义,由于地方保护力量的强干涉,环保行政机关的查处工作也难以开展。而农村与城区系统、严密的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相比,农村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几乎是一片空白。政府对农村环境问题缺乏应有的重视,相对于城市而言,农村在环境保护工作方面缺组织、缺人员、缺技术、缺指导,相关基础设施和人员设备投入严重匮乏,以到环境执法几成不可能,这在一方面也刺激了农村环境违法行为的增加,是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累积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财政支持力度有限,资金不到位
要发展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公共服务,就必须要有资金的保障,应该说现在国家对于农村基层的扶持力度还是很大的,但是毕竟僧多粥少,再加上咱们渝东南属于大山区,要改善交通条件所需要的资金远远超过北方平原地区。由于资金的缺乏,导致农村环境执法队伍的发挥成为一句空话,无资金、无硬件设备投入,无法保障执法作用的有力发挥。
(五)大量农民工外出,影响家乡建设
就黔江而言, 2012年全区转移区外务工人员大约为9.95万人。从年龄结构来看,黔江区外出务工人员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年龄集中在20-45岁之间,约占外出务工人员的6.5%;按文化结构分,黔江区外出务工人员文化程度偏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人员占比约70%;按产业分,三次产业从业人员分布较为均匀,第一产业2.32万人,第二产业3.57万人,第三产业4.06万人。大量劳动力的外流,使得推进乡村建设阻力大。
三、如何解决农村人居环境问题
(一)多渠道提升农民素质,扩宽农民眼界
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是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的关键,可通过农业广播学校、电视大学、专业技术培训班、职业高中、远程教育、函授和农民夜校等形式,加强农民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力度,对于务工农民应进行岗位培训,提高知识水平、专业技能和安全生产知识,使他们能更快更好地适应生产的要求。目前,主要培养他们的市场意识、法律意识、生态环保意识、开放和创新意识、尊重科学和不断学习的意识。要鼓励和帮助广大农村劳动力提高不断学习的意识,通过自我学习和接受培训不断更新知识。
(二)因地制宜,明确长远规划
政府规划调控引导机制的工作重点是通过县域村庄整治选点、科学预测农村人口变化和村庄发展趋势,确定未来10~20 年内的村庄布局,科学确定县域村庄整治选点。通过县域村庄整治选点规划,将拟保留下来的、规模较大的、村民整治意见比较一致的村庄作为支持开展整治的候选对象。政府应根据村庄人居环境治理目标,结合公共财政实力,制定村庄整治指导性目录。科学确定村庄整治的帮扶对象和具体的帮扶内容,把握村庄整治的方向,调控村庄整治的力度和范围。要统筹考虑土地集约利用、文化传承保护、村容村貌改善、社会事业发展等内容,结合实施重大产业发展、城镇化建设、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等项目,增强规划的全面性和可操作性。
(三)坚持一个原则,落实四项机制
坚持一个原则就是坚持“谁污染、谁付费,谁收益、谁负担,谁开发、谁保护”的原则。四项管理机制:一是日常管理机制。对公共场所的环境卫生,变突击整治为常态管理。组建乡村两级保洁队伍,实行定人、定时、定岗、定责、定标责任制;推行门前“三包”,对生活垃圾坚持定时清运,对生活环境坚持定期巡查。二是经费保障机制。把农村环境管护资金纳入区乡财政两级预算,区财政根据人口和村镇布局,确定了年度管护经费标准。专项用于农村环境长效管护工作和保洁员工资的发放。三是考核激励机制。设立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奖励资金,对环境整治好的乡镇领导班子及有功人员按规定给予奖励。四是检查监督机制。农村人居环境领导小组对主要的建设指标、重点企业加强督促检查。采取明察与暗访相结合方式进行,针对突出问题,摄成照片或视频,下发整改通知书,逾期整改不到位的,予以通报或停工整顿。对各村镇坚持每月一考核,作为年终农业农村考核和单项奖考核的重要依据。
(四)多方筹集资金,建立统一配套服务
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来落实资金问题。一是建立农村服务供给相适应的财政体制。对于经济相对发达地区,主要以农民自筹,村民自治为主;对于财政薄弱的乡镇,可以采用国家支持、地方补贴、农民自筹相结合的方法;上级财政应给予更多关注,建立规范的农村环境卫生专项转移支付制度,以保证基本的环境卫生服务。二是通过建立农村环境卫生服务基金。农村环卫服务基金一方面可以通过向排放高污染物的企业定向征税获得,这样不仅可以为治理工作筹措经费,还能对破坏环境的行为产生遏制作用。另一方面充分培育和调动民间组织力量,开展社会化筹资工作,在强调政府责任的同时增强社会的互助互济。三是政府购买模式的使用和推广。这是提高产出效率,用以补偿政府公共财政投入不足的重要途径,政府采购是一种事后行为,不需要先期大量投入,可以大大降低财政成本和风险成本。政府可以在多元经济供给方中进行选择,不仅实现了对服务供给数量和质量的有效控制,也有效借助了社会力量来实现农村基础设施与环境卫生的高效供给。
(五)助推“四大工程”,吸引劳动力返乡建设
吸引外流务工人员回流,可以通过实施“四大工程”来实现。一是以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为重点的提质工程。完善村道路建设,提高村(社区)公共服务建设,方便百姓办事。二是危房改造、異地搬迁等农民安居工程。鼓励农民工集中到小集镇居住,鼓励农工返乡创业就业。三是以垃圾污水为重点的环境整治工程。注重村内的污水和生活垃圾的处理,注重企业排污的监管。四是打造新型农村社区和现代产业园区两区同建宜居示范工程。以生态产业发展为主,延长产业链条,从农产品种植到加工到销售,集中园区打造,从而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当地百姓的就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