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提倡“空白”,讲究“空白”艺术是为了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完善教育教学工作,但应根据实际需要出发,不能为“空白”而“空白”,如果“空白”太多,或“白”得无意义,那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空白”了,更谈不上什么“空白”艺术。只有所空之“白”, 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提高课堂的效率,才算布得恰当、布得巧妙,才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课堂教学;留白艺术;“空白”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绘画有“布白”之作,书法有“破笔”之效,音乐有“无声胜有声”之境,文学有“言有尽而意无穷”之美……同样,教学也可以追求“空白”艺术。
国家虽早已提出素质教育,但应试教育的大棒仍在指挥着教育教学工作。君不见,现在的学生仍旧“两眼一睁,开始竞争,不到子夜不熄灯”,过着单调枯燥、味同嚼蜡的生活。他们在教室、宿舍、食堂“三点一线”上奔走,连假期也不放过。教育没有给学生生活留下一点空白。很难想象,这样的教育能张扬学生的个性,发挥他们的才智,激发他们的想象,展示他们的特长;也更难想象,这样的教育会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其实“空白”艺术并非空穴来风,古人云:“俯而读,仰而思。”思的过程就是读的空白。心理学理论也早就给留白艺术提供了理论依据。格式塔心理学派认为,当人们面对一个不完整的形状时,会在视觉中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追求完美的欲望,促使大脑积极地活动,调动记忆中的知识储备,去填补、完善“空白”,使之趋于完善,完成艺术创造。这一理论,对我们创新教学,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所谓课堂“空白艺术”,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适当地留有一定的空白,通过精心的设计,找到引和发的必然联系,并在点拨之后,使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然后以发问、激疑等方式的诱因激起学生的思维,从而使之上下联系,左右贯通,新旧融合,用所思、所虑、所获填补思维空白点,获得预期的效果。空白作为教学中的艺术,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尤其具有重要意义。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新课标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换个形象的说法,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演出,但决不是教师“包办代替”。
在课堂上,教师讲授了多少,并不等于学生就掌握了多少,有时教师讲得越多、越细,学生反而掌握得越少、越浅。教学过程不等于把液体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学生的认知水平、接受能力存在个体差异。“空白艺术”的主旨在于留给学生相当的时间,由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对所学的内容进行理解、消化和吸收。他们由外界观众变成戏内主角,由被动接受变成主动思考,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如今的语文教育,既要“发展语言能力”,也要“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按照格式塔“完形压强”理论,有缺陷或空白的开头易激发人的想象。面对断臂的维纳斯,人们尽情展开想象的翅膀,也许她的手里擎着一支火炬?也许她的手臂上依着一枝鲜绿的橄榄枝?也许她的手里停着一只白鸽?也许她的左手拿着一只苹果右手搭在恋人的肩上?她的双臂可能是舒展伸直的?也可能是弯曲横放在腹部抑或背在身后?……无数种美丽的猜测,无数种丰富的想象。传统的教育方式是“满堂灌”,让学生“学而不思”,这种教学方法严重遏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创造。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真实情景,使学生在问题情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适当留下一点空白,给学生一些思维锻炼空间,进而寻求问题解决的方法,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而且发展了他们的语言能力。
三、可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
教育对象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课堂上,如果忽略了学生的存在,教育就是在“生产机器”。教育过程应是师生共同参与合作的过程,那种“教师讲得唇焦舌燥,精疲力竭;学生听得迷迷糊糊,昏昏欲睡”的教法,教师劳而无功,深受其累,学生学而无得,深受其害,其结果是两败俱伤。
美国教育家哈曼说过:“那些不设法勾起学生求知欲望的教学,正如同锤打在一块冰冷的生铁上。”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习是围绕问题而展开的,它对学习的过程具有导向作用。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更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吸引学生倾情投入。学生在认识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时,会产生一种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能促使学生积极思维。空白艺术,留下问题,留下时间,让学生动手动脑,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必将诱发学生的学习灵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四、可以提高课堂的效率
教师为布课堂之“白”,课前必须认真备课,精心设计问题,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组织教学过程,做到烂熟于心。另一方面,课上学生必须主动地参与积极思考。这样,教与学达到有机的统一,必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然,提倡“空白”,讲究“空白”艺术是为了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完善教育教学工作,但应根据实际需要出发,不能为“空白”而“空白”,如果“空白”太多,或“白”得无意义,那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空白”了,更谈不上什么“空白”艺术。只有所空之“白”, 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提高课堂的效率,才算布得恰当、布得巧妙,才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编辑:龙贤东)
【关键词】课堂教学;留白艺术;“空白”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绘画有“布白”之作,书法有“破笔”之效,音乐有“无声胜有声”之境,文学有“言有尽而意无穷”之美……同样,教学也可以追求“空白”艺术。
国家虽早已提出素质教育,但应试教育的大棒仍在指挥着教育教学工作。君不见,现在的学生仍旧“两眼一睁,开始竞争,不到子夜不熄灯”,过着单调枯燥、味同嚼蜡的生活。他们在教室、宿舍、食堂“三点一线”上奔走,连假期也不放过。教育没有给学生生活留下一点空白。很难想象,这样的教育能张扬学生的个性,发挥他们的才智,激发他们的想象,展示他们的特长;也更难想象,这样的教育会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其实“空白”艺术并非空穴来风,古人云:“俯而读,仰而思。”思的过程就是读的空白。心理学理论也早就给留白艺术提供了理论依据。格式塔心理学派认为,当人们面对一个不完整的形状时,会在视觉中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追求完美的欲望,促使大脑积极地活动,调动记忆中的知识储备,去填补、完善“空白”,使之趋于完善,完成艺术创造。这一理论,对我们创新教学,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所谓课堂“空白艺术”,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适当地留有一定的空白,通过精心的设计,找到引和发的必然联系,并在点拨之后,使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然后以发问、激疑等方式的诱因激起学生的思维,从而使之上下联系,左右贯通,新旧融合,用所思、所虑、所获填补思维空白点,获得预期的效果。空白作为教学中的艺术,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尤其具有重要意义。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新课标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换个形象的说法,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演出,但决不是教师“包办代替”。
在课堂上,教师讲授了多少,并不等于学生就掌握了多少,有时教师讲得越多、越细,学生反而掌握得越少、越浅。教学过程不等于把液体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学生的认知水平、接受能力存在个体差异。“空白艺术”的主旨在于留给学生相当的时间,由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对所学的内容进行理解、消化和吸收。他们由外界观众变成戏内主角,由被动接受变成主动思考,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如今的语文教育,既要“发展语言能力”,也要“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按照格式塔“完形压强”理论,有缺陷或空白的开头易激发人的想象。面对断臂的维纳斯,人们尽情展开想象的翅膀,也许她的手里擎着一支火炬?也许她的手臂上依着一枝鲜绿的橄榄枝?也许她的手里停着一只白鸽?也许她的左手拿着一只苹果右手搭在恋人的肩上?她的双臂可能是舒展伸直的?也可能是弯曲横放在腹部抑或背在身后?……无数种美丽的猜测,无数种丰富的想象。传统的教育方式是“满堂灌”,让学生“学而不思”,这种教学方法严重遏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创造。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真实情景,使学生在问题情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适当留下一点空白,给学生一些思维锻炼空间,进而寻求问题解决的方法,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而且发展了他们的语言能力。
三、可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
教育对象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课堂上,如果忽略了学生的存在,教育就是在“生产机器”。教育过程应是师生共同参与合作的过程,那种“教师讲得唇焦舌燥,精疲力竭;学生听得迷迷糊糊,昏昏欲睡”的教法,教师劳而无功,深受其累,学生学而无得,深受其害,其结果是两败俱伤。
美国教育家哈曼说过:“那些不设法勾起学生求知欲望的教学,正如同锤打在一块冰冷的生铁上。”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习是围绕问题而展开的,它对学习的过程具有导向作用。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更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吸引学生倾情投入。学生在认识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时,会产生一种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能促使学生积极思维。空白艺术,留下问题,留下时间,让学生动手动脑,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必将诱发学生的学习灵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四、可以提高课堂的效率
教师为布课堂之“白”,课前必须认真备课,精心设计问题,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组织教学过程,做到烂熟于心。另一方面,课上学生必须主动地参与积极思考。这样,教与学达到有机的统一,必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然,提倡“空白”,讲究“空白”艺术是为了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完善教育教学工作,但应根据实际需要出发,不能为“空白”而“空白”,如果“空白”太多,或“白”得无意义,那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空白”了,更谈不上什么“空白”艺术。只有所空之“白”, 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提高课堂的效率,才算布得恰当、布得巧妙,才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