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是一门特别富有情感的学科,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应该充满激情。激情教学要求老师不但有一定的素质,而且有一定的策略,首先需要教师激情贯始终,然后可以通过导入佳境,赏词悟境,动情朗读,结语升华等方式点燃教学,让课堂产生高效。
[关键词]激情 语文 高效
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漪曾说过,激情是语文教师的必备素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所以语文教师除了能 “以知教人”“以理服人”外,还必须善于“以情感人”“以情激情”。激情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有激情语文课堂才会产生高效。那么,如何去点燃语文课堂呢?作为多年奋斗在教学一线的语文教师,我一直在摸索、实践、总结,通过观摩名师上课,并结合自己的一些感受,概括出以下一些策略,与大家一起探讨。
一、教师激情贯始终
教育是“一朵云推动着另一朵云,一种思想影响着另一种思想”,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能够用自己的语文气质感染学生,用自己的激情点燃语文课堂。
有了激情,教师的语言、动作、体态就特别能表情达意,传情传神;有了激情,教师的思维将更敏捷,思路将更清晰,感情将更丰富;有了激情,新课程理念活了,钻研教材活了,运用教具活了,采用方法活了,各个环节活了,课堂就充满了灵性;有了激情,听说读写的指导,自主、合作、探究的组织,综合实践的安排,都会得心应手,事半功倍;有了激情,就让教师有了魅力四射的形象、内蕴、人格,让学生心服口服,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其课堂就有了魔力,学生定会在不知不觉中被吸引、被感染、被熏陶,语文课堂定会成为“映日荷花”。
二、激情导语入佳境
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在几十分钟的授课中,开头的几分钟是至关重要的。充满激情的课堂导语,定能调动学生积极性,触动学生情愫,引导学生渐入课堂佳境。
有位教师执教《祝福》时,如此导入:大雪漫天,狂风怒吼,爆竹声声。在现代文学人物画廊里,艰难地走出一位衣衫褴褛、面容憔悴、神色悲哀、白发蓬松、目光呆滞的四十岁上下的女人。那又瘦又长的左手提着一个装着破碗的竹篮,干枯的右手拄着一根下端开裂的长竹竿。她,就是祥林嫂----鲁迅著名小说《祝福》中的主人公,一个惨遭封建宗法思想和封建礼教迫害的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伴随着老师如泣如诉,如怨如怒的真情导入学生神情凝重,捧读入境。
如果充满激情的导语穿插在学生的朗读或者表达中,再配上现代化的影音技术,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渲染和铺垫作用。
我在朗诵陆游的《卜算子﹒咏梅》的解说词时,在音乐的渲染下,情难自抑,读到“梅花呀,凌寒先发,不在意争春的俗流;梅花呀,绽放幽香,不屑于那妒忌的百花!即便横遭摧残践踏,即便化为尘土泥巴,依然如故的清香,却永飘万里啊”时,感觉自己的情感似汹涌洪水般,随乐迸发。我的情感也极大地感染了学生,学生在吟诵时情绪饱满,感情充沛,课堂效果非常好。
二、赏词悟境情感出
朱光潜先生曾就情感思想和语言文字的关系作过如下阐释:“语言的实质就是情感思想的实质,语言的形式也就是情感思想的形式,情感思想和语言本是平行一致的,并无先后内外的关系。”这句话告诉我们,情感是不能靠传授灌输的,应是学生通过和文本对话自发生成的。那么如何在与文本对话中激发学生情感呢?“赏”和“悟”是两个不错的方法,即“赏词”、“悟境”。
(一)赏词。
这里的“赏词”是指品味词语中蕴含的作者感情,品味词语的美。
我执教《故都的秋》片断:
师:读完了课文我们再看看标题——“故都的秋”。我们知道,“故都”就是“北平”,也最能代表“北国”的特点,这里的“故都”可否就改为“北平”或“北国”,叫“北平的秋”或“北国的秋”呢?
生:我想不行,虽然从含义上讲,三个词在这里可以通用,但“北平”或“北国”没有感情色彩,而“故都”却有。
师:“故都”给人什么味道?
生:亲切,深沉,眷恋的味道。
师:我们一起读读感受一下。
师:这篇散文的文眼是哪句话,给人什么感受?
生:“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给人深沉、沧桑和悲凉的味道。
师: 两者感情基调是否吻合?我们一起读读这两句感受一下。
师生共同朗读,学生频频颔首。
师:课文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
生:对故乡的眷恋。
师:从“故都”我们能感受到作者对故乡的眷恋吗?
生:能,尤其能感受到作者为了谋生,辗转千里,饱受人生愁苦与悲痛后对故乡深深的眷恋。
师:而且令人有千秋家国之思、历史厚重之感与时事变迁之叹,而这和全文感伤的基调又是吻合的;其余两词则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
之后,我让学生选择课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背诵,一生动容地说:“老师,我认为每个句子都好,我想都背下来。”通过赏一词,散文境界全出,学生情随词出,感慨系之,学习主动进位。
(二)悟境。
“悟境”也就是想象。即通过想象把文字符号还原成蕴含作者思想感情的画面,让学生走进画面,触摸到作者的情感。当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便能真正走进文章。
感受过这样一个教学片断:
师:“遗民泪尽胡尘里”,这里的“胡尘”难道仅仅是金兵马蹄扬起的尘土吗?(播放一段马蹄和哀叫的声音)
师:这是金兵战马啾啾的嘶鸣声,这是金兵嗒嗒的践踏声,你仿佛看到这战马践踏向了哪,践踏向了谁?那是一幅怎样的画?
生:我仿佛看到战马践踏向了一个个村庄,老百姓的财产被洗劫一空。
我仿佛看到战马践踏向了一个抱着孩子的妇女,顿时血肉模糊,孩子哇哇啼哭。 我仿佛看到战马践踏向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奶奶,她惨死在金兵马蹄下
……
“胡尘”二字看似貌不惊人,实则一汪深及千尺的桃花潭水,他写尽了遗民之苦,金兵之罪,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创伤。但如果不加以想象,学生很难体会到如此丰富的信息。教师先播放一段音效,创设战火纷飞,哀声遍野的景象,然后引导学生想象那是怎样的画面。画面出,则情感生,想象远,则情感浓。入情入境,放飞想象,不失为激发学生情感的高招。
三、动情朗读效果浓
“以读为本”是阅读教学的基本特征,通过读,教师、作者、学生之间的情感得到沟通;通过读,学生的情感得到调动和激发;通过读,学生的思想得到升华和启迪。因此,朗朗书声可以激起课堂浓浓的情意。但朗读不等于傻读,只有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才能让学生把课文的欣赏和感悟用抑扬顿挫的朗读表现出来,使文字的喜怒哀乐形于色、吐于口。
感受过的片断:
师:昔日繁华的汴州就这样葬送在这批酒囊饭袋手中。如今,他们仍不知悔改,依然朝朝寻欢,夜夜作乐,再这样下去,锦绣如画的杭州会不会也断送呢?
想到这里,我们怎能不焦急?我们和诗人一起问问他们:“西湖歌舞几时休?”
想到这里,我们怎能不担忧?我们和诗人一起再问问他们:“西湖歌舞几时休?”
想到这里,我们又怎能不愤慨?我们和诗人一起,指着他们的鼻子问问他们:“西湖歌舞几时休”?
上面片断是成功的朗读,执教者主要采用:
(一)引读。学生读得有无感情,读得是否生动,就在于老师引得恰当与否。片断中,以“焦急”、“担忧”、“愤怒”的心情三问权贵,学生已不仅仅是在朗读,更多的是用心问那些贪图享乐的权贵,一声声焦急、愤怒的质问声从他们的嘴里蹦了出来。
(二)回环往复读。片断采用“回环往复,一唱三叹”形式不断读,“西湖歌舞几时休”问了三遍,一遍比一遍愤怒,理解一遍比一遍深刻,更重要的是这种一浪高于一浪的朗读形式,让课堂的情感,螺旋上升,一次浓过一次,使课堂达到高潮。
四、结语升华课外情
清代李渔说:“终篇之际,当以媚语摄魂,使之执卷留恋,若难遽别”,强调文章结尾要清亮美约,余音绕梁。其实讲课亦然。结束语作为一堂完整的语文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所用时间不多,有时甚至只有几句话,却关系着整堂课的成功和完美与否。结束语设计得精妙能产生余音绕梁、不绝于耳、课毕思不断、言尽意不完的艺术效果。
教学以情取胜的诗歌或散文时,更应充分挖掘诗文中的情感因子,让学生在此类诗文的感染下,带着一种不可抑止的激情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走向人生。
我执教《沁园春?长沙》的结束语:
“千年前的屈子对着茫茫苍天连问了一大串的问题。在《天问》中我们读出了他的感伤与无奈,也读出了千年的沉重与千年的孤独。面对苍茫大地与壮丽河山,一代伟人毛泽东也发出了‘谁主沉浮’的疑问。在这首词里我们或许会读出词人的一丝惆怅,但更多的应该是伟人那主宰天地的壮志与豪情。同学们也是书生意气,风华正茂,也应有‘到中流击水’的豪迈。世界是你们的,但世界是属于有伟大志向的奋斗者的!”
这一结尾上连屈原,中接毛泽东,下启学生,很容易激发学生“舍我其谁”的豪情壮志,更能激发学生的自信。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一个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情感生活,因为那是学习中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源泉。”新的课程标准也要求教师采取更多巧妙的手段激发学生的情绪。语文教师只有具备了充沛的激情,才能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才能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才能使师生在相互作用中进行智慧的碰撞、情感的交融和心灵的沟通。让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都满怀激情徜徉于具有旺盛生命力的神圣的语文课堂,迎来自己语文教学的满园春色吧!
(作者单位:天津市蓟县第四中学)
[关键词]激情 语文 高效
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漪曾说过,激情是语文教师的必备素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所以语文教师除了能 “以知教人”“以理服人”外,还必须善于“以情感人”“以情激情”。激情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有激情语文课堂才会产生高效。那么,如何去点燃语文课堂呢?作为多年奋斗在教学一线的语文教师,我一直在摸索、实践、总结,通过观摩名师上课,并结合自己的一些感受,概括出以下一些策略,与大家一起探讨。
一、教师激情贯始终
教育是“一朵云推动着另一朵云,一种思想影响着另一种思想”,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能够用自己的语文气质感染学生,用自己的激情点燃语文课堂。
有了激情,教师的语言、动作、体态就特别能表情达意,传情传神;有了激情,教师的思维将更敏捷,思路将更清晰,感情将更丰富;有了激情,新课程理念活了,钻研教材活了,运用教具活了,采用方法活了,各个环节活了,课堂就充满了灵性;有了激情,听说读写的指导,自主、合作、探究的组织,综合实践的安排,都会得心应手,事半功倍;有了激情,就让教师有了魅力四射的形象、内蕴、人格,让学生心服口服,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其课堂就有了魔力,学生定会在不知不觉中被吸引、被感染、被熏陶,语文课堂定会成为“映日荷花”。
二、激情导语入佳境
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在几十分钟的授课中,开头的几分钟是至关重要的。充满激情的课堂导语,定能调动学生积极性,触动学生情愫,引导学生渐入课堂佳境。
有位教师执教《祝福》时,如此导入:大雪漫天,狂风怒吼,爆竹声声。在现代文学人物画廊里,艰难地走出一位衣衫褴褛、面容憔悴、神色悲哀、白发蓬松、目光呆滞的四十岁上下的女人。那又瘦又长的左手提着一个装着破碗的竹篮,干枯的右手拄着一根下端开裂的长竹竿。她,就是祥林嫂----鲁迅著名小说《祝福》中的主人公,一个惨遭封建宗法思想和封建礼教迫害的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伴随着老师如泣如诉,如怨如怒的真情导入学生神情凝重,捧读入境。
如果充满激情的导语穿插在学生的朗读或者表达中,再配上现代化的影音技术,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渲染和铺垫作用。
我在朗诵陆游的《卜算子﹒咏梅》的解说词时,在音乐的渲染下,情难自抑,读到“梅花呀,凌寒先发,不在意争春的俗流;梅花呀,绽放幽香,不屑于那妒忌的百花!即便横遭摧残践踏,即便化为尘土泥巴,依然如故的清香,却永飘万里啊”时,感觉自己的情感似汹涌洪水般,随乐迸发。我的情感也极大地感染了学生,学生在吟诵时情绪饱满,感情充沛,课堂效果非常好。
二、赏词悟境情感出
朱光潜先生曾就情感思想和语言文字的关系作过如下阐释:“语言的实质就是情感思想的实质,语言的形式也就是情感思想的形式,情感思想和语言本是平行一致的,并无先后内外的关系。”这句话告诉我们,情感是不能靠传授灌输的,应是学生通过和文本对话自发生成的。那么如何在与文本对话中激发学生情感呢?“赏”和“悟”是两个不错的方法,即“赏词”、“悟境”。
(一)赏词。
这里的“赏词”是指品味词语中蕴含的作者感情,品味词语的美。
我执教《故都的秋》片断:
师:读完了课文我们再看看标题——“故都的秋”。我们知道,“故都”就是“北平”,也最能代表“北国”的特点,这里的“故都”可否就改为“北平”或“北国”,叫“北平的秋”或“北国的秋”呢?
生:我想不行,虽然从含义上讲,三个词在这里可以通用,但“北平”或“北国”没有感情色彩,而“故都”却有。
师:“故都”给人什么味道?
生:亲切,深沉,眷恋的味道。
师:我们一起读读感受一下。
师:这篇散文的文眼是哪句话,给人什么感受?
生:“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给人深沉、沧桑和悲凉的味道。
师: 两者感情基调是否吻合?我们一起读读这两句感受一下。
师生共同朗读,学生频频颔首。
师:课文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
生:对故乡的眷恋。
师:从“故都”我们能感受到作者对故乡的眷恋吗?
生:能,尤其能感受到作者为了谋生,辗转千里,饱受人生愁苦与悲痛后对故乡深深的眷恋。
师:而且令人有千秋家国之思、历史厚重之感与时事变迁之叹,而这和全文感伤的基调又是吻合的;其余两词则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
之后,我让学生选择课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背诵,一生动容地说:“老师,我认为每个句子都好,我想都背下来。”通过赏一词,散文境界全出,学生情随词出,感慨系之,学习主动进位。
(二)悟境。
“悟境”也就是想象。即通过想象把文字符号还原成蕴含作者思想感情的画面,让学生走进画面,触摸到作者的情感。当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便能真正走进文章。
感受过这样一个教学片断:
师:“遗民泪尽胡尘里”,这里的“胡尘”难道仅仅是金兵马蹄扬起的尘土吗?(播放一段马蹄和哀叫的声音)
师:这是金兵战马啾啾的嘶鸣声,这是金兵嗒嗒的践踏声,你仿佛看到这战马践踏向了哪,践踏向了谁?那是一幅怎样的画?
生:我仿佛看到战马践踏向了一个个村庄,老百姓的财产被洗劫一空。
我仿佛看到战马践踏向了一个抱着孩子的妇女,顿时血肉模糊,孩子哇哇啼哭。 我仿佛看到战马践踏向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奶奶,她惨死在金兵马蹄下
……
“胡尘”二字看似貌不惊人,实则一汪深及千尺的桃花潭水,他写尽了遗民之苦,金兵之罪,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创伤。但如果不加以想象,学生很难体会到如此丰富的信息。教师先播放一段音效,创设战火纷飞,哀声遍野的景象,然后引导学生想象那是怎样的画面。画面出,则情感生,想象远,则情感浓。入情入境,放飞想象,不失为激发学生情感的高招。
三、动情朗读效果浓
“以读为本”是阅读教学的基本特征,通过读,教师、作者、学生之间的情感得到沟通;通过读,学生的情感得到调动和激发;通过读,学生的思想得到升华和启迪。因此,朗朗书声可以激起课堂浓浓的情意。但朗读不等于傻读,只有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才能让学生把课文的欣赏和感悟用抑扬顿挫的朗读表现出来,使文字的喜怒哀乐形于色、吐于口。
感受过的片断:
师:昔日繁华的汴州就这样葬送在这批酒囊饭袋手中。如今,他们仍不知悔改,依然朝朝寻欢,夜夜作乐,再这样下去,锦绣如画的杭州会不会也断送呢?
想到这里,我们怎能不焦急?我们和诗人一起问问他们:“西湖歌舞几时休?”
想到这里,我们怎能不担忧?我们和诗人一起再问问他们:“西湖歌舞几时休?”
想到这里,我们又怎能不愤慨?我们和诗人一起,指着他们的鼻子问问他们:“西湖歌舞几时休”?
上面片断是成功的朗读,执教者主要采用:
(一)引读。学生读得有无感情,读得是否生动,就在于老师引得恰当与否。片断中,以“焦急”、“担忧”、“愤怒”的心情三问权贵,学生已不仅仅是在朗读,更多的是用心问那些贪图享乐的权贵,一声声焦急、愤怒的质问声从他们的嘴里蹦了出来。
(二)回环往复读。片断采用“回环往复,一唱三叹”形式不断读,“西湖歌舞几时休”问了三遍,一遍比一遍愤怒,理解一遍比一遍深刻,更重要的是这种一浪高于一浪的朗读形式,让课堂的情感,螺旋上升,一次浓过一次,使课堂达到高潮。
四、结语升华课外情
清代李渔说:“终篇之际,当以媚语摄魂,使之执卷留恋,若难遽别”,强调文章结尾要清亮美约,余音绕梁。其实讲课亦然。结束语作为一堂完整的语文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所用时间不多,有时甚至只有几句话,却关系着整堂课的成功和完美与否。结束语设计得精妙能产生余音绕梁、不绝于耳、课毕思不断、言尽意不完的艺术效果。
教学以情取胜的诗歌或散文时,更应充分挖掘诗文中的情感因子,让学生在此类诗文的感染下,带着一种不可抑止的激情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走向人生。
我执教《沁园春?长沙》的结束语:
“千年前的屈子对着茫茫苍天连问了一大串的问题。在《天问》中我们读出了他的感伤与无奈,也读出了千年的沉重与千年的孤独。面对苍茫大地与壮丽河山,一代伟人毛泽东也发出了‘谁主沉浮’的疑问。在这首词里我们或许会读出词人的一丝惆怅,但更多的应该是伟人那主宰天地的壮志与豪情。同学们也是书生意气,风华正茂,也应有‘到中流击水’的豪迈。世界是你们的,但世界是属于有伟大志向的奋斗者的!”
这一结尾上连屈原,中接毛泽东,下启学生,很容易激发学生“舍我其谁”的豪情壮志,更能激发学生的自信。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一个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情感生活,因为那是学习中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源泉。”新的课程标准也要求教师采取更多巧妙的手段激发学生的情绪。语文教师只有具备了充沛的激情,才能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才能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才能使师生在相互作用中进行智慧的碰撞、情感的交融和心灵的沟通。让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都满怀激情徜徉于具有旺盛生命力的神圣的语文课堂,迎来自己语文教学的满园春色吧!
(作者单位:天津市蓟县第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