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列举了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现状,分析了财务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指出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制度建设,才能全面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关键词:内控制度;现状;完善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0-0-01
应当看到,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不少事业单位内控意识还相对薄弱,财务管理中存在一些漏洞。因此,从现代财务管理出发,要想进一步加强事前控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事业单位就必须深入分析当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制度建设,全面提升管理水平。
一、内部控制存在的不足
不可否认,不少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方面还存在着诸多不足,表现为:
1.制度建设迟滞。一些单位的业务控制流程过于简单或不够严谨,导致对国有资产出租等非税收入没有严格地实行收支两条线,有的随意截留财政资金,擅自处置或调用单位资产,以逃避地方政府对预算外资产的管理监督;特别是绩效工资改革以后,为增加职工福利或其他目的,私设账外账,把国有资金化为集体或个人利益,违纪违规现象接连不断。
2.从业人员管理水平不高。部分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业务技能不高,工作职责不够清晰,工作要求不够明确;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健全,部分财务事项的运作与管理措施仅仅是依赖多年执行的惯例,没有相应的成文制度保证,财务管理的随意性较大。
3.暗箱操作、潜规则。部分事业单位领导在工程建设和物资采购的招投标行为中没有能够很好地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有的利用职权进行暗箱操作,内定中标单位,谋取个人私利,严重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其他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使招投标工作流于形式,没有起到有效监督、提高效率的作用。
4.财务与资产管理脱节。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与资产管理存在着脱节现象,财务人员对于资产的实际状况和使用情况不是十分了解,很多资产处于管与不管的边缘状态,由此造成资产不实,家底不清,并极有可能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和损坏。
二、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
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这才是事业单位做好财务内部控制的前提。
1.权责分明,制度先行。事业单位要严格执行国家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确保单位健康发展的法规规定。首先是建立以防为主的监控防线,将预防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发生、防范经营管理风险作为制度设计的出发点;其次是注重程序制约,规范各项经济业务的申请审批、执行实施、检查反馈等工作流程,加强对工程项目预算、招投标等环节的程序控制,防范工程承包、验收等过程中出现的舞弊行为;最后是注重责任牵制,建立完善单位内部的牵制制度、稽核制度、内审制度和财务公开制度,合理划分职责权限,确保不同部门各岗位之间权责分明,相互约束,互相监督。
2.做好预算管理。事业单位领导人要切实认识预算编制工作的重要性,积极推行和强化预算管理,严明预算纪律。要严把预算编制关,科学测算和编制收支预算,所有收入和支出实行统一核算、统一管理,按部门、按项目、按标准逐一进行细化;严把预算执行关,按照预算内容和支出限额合理使用资金,维护预算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严把预算考核关,定期检查预算执行是否按时完成,预算监控手段是否健全,控制过程记录是否完整,控制结果是否有效,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措施,提高预算管理的控制绩效。
3.加强从业人员建设。事业单位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应该根据深化改革和形势任务的发展要求,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完善,使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形成一个科学、独立的系统,建立起严密的财务组织机构,形成完善的财会机构管理模式。首先要将财务管理细化到每一个人,建立岗位责任制,发挥每位人员的主动性,形成真正的财务管理活力,确保财务管理没有空白点和漏洞。其次是要严把用人关,确保财务重要岗位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事业单位要多层次、全方位地开展会计人员的岗位培训,鼓励财务人员学习专业知识,强化岗位责任意识,不断提高岗位操作技能。
4.确保资产安全。为提高资产使用效益,确保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控制手段。完善监管机制,加强监督力度,理清资金的来龙去脉,对资金的调拨进行严密的权限控制,要加强对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管理,提高资金的运用率。进一步加强固定资产的购置、验收、调拨、处置等各个环节的管理,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责、权、利,实行规范化管理,并通过会计部门加以监督和考核;建立和完善资产管理系统平台,加强资产的日常监管,落实资产管理责任,防止资产流失。对固定资产实行信息动态管理,实时掌握固定资产信息,确保资产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提高资产的利用效率。
5.强化监督,提高执行力。内部审计机构可以监督各项管理措施的执行并对其做出评价,促进管理效率的提高,保证内部控制制度更加完善严密。建立相互制约、相互牵制的制度。把审计人员从财会人员中分离出来,由专职部门负责,真正发挥审计人员的监督职能;完善内部审计工作的职责。审计职责中不仅包括审核会计账, 还应包括稽查、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和单位内各组织机构执行职能的效率,有助于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堵塞漏洞,达到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目的;保护审计人员依法行使职能,单位领导要高度重视业务执行中的偏差,设立相关的奖惩机制,确保内审机构的权威性及独立性,从而确保执行力的提高。
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实施,是在领导者高度重视、全员主题認识到位的前提下,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制度落实,强化执行力。
关键词:内控制度;现状;完善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0-0-01
应当看到,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不少事业单位内控意识还相对薄弱,财务管理中存在一些漏洞。因此,从现代财务管理出发,要想进一步加强事前控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事业单位就必须深入分析当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制度建设,全面提升管理水平。
一、内部控制存在的不足
不可否认,不少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方面还存在着诸多不足,表现为:
1.制度建设迟滞。一些单位的业务控制流程过于简单或不够严谨,导致对国有资产出租等非税收入没有严格地实行收支两条线,有的随意截留财政资金,擅自处置或调用单位资产,以逃避地方政府对预算外资产的管理监督;特别是绩效工资改革以后,为增加职工福利或其他目的,私设账外账,把国有资金化为集体或个人利益,违纪违规现象接连不断。
2.从业人员管理水平不高。部分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业务技能不高,工作职责不够清晰,工作要求不够明确;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健全,部分财务事项的运作与管理措施仅仅是依赖多年执行的惯例,没有相应的成文制度保证,财务管理的随意性较大。
3.暗箱操作、潜规则。部分事业单位领导在工程建设和物资采购的招投标行为中没有能够很好地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有的利用职权进行暗箱操作,内定中标单位,谋取个人私利,严重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其他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使招投标工作流于形式,没有起到有效监督、提高效率的作用。
4.财务与资产管理脱节。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与资产管理存在着脱节现象,财务人员对于资产的实际状况和使用情况不是十分了解,很多资产处于管与不管的边缘状态,由此造成资产不实,家底不清,并极有可能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和损坏。
二、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
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这才是事业单位做好财务内部控制的前提。
1.权责分明,制度先行。事业单位要严格执行国家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确保单位健康发展的法规规定。首先是建立以防为主的监控防线,将预防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发生、防范经营管理风险作为制度设计的出发点;其次是注重程序制约,规范各项经济业务的申请审批、执行实施、检查反馈等工作流程,加强对工程项目预算、招投标等环节的程序控制,防范工程承包、验收等过程中出现的舞弊行为;最后是注重责任牵制,建立完善单位内部的牵制制度、稽核制度、内审制度和财务公开制度,合理划分职责权限,确保不同部门各岗位之间权责分明,相互约束,互相监督。
2.做好预算管理。事业单位领导人要切实认识预算编制工作的重要性,积极推行和强化预算管理,严明预算纪律。要严把预算编制关,科学测算和编制收支预算,所有收入和支出实行统一核算、统一管理,按部门、按项目、按标准逐一进行细化;严把预算执行关,按照预算内容和支出限额合理使用资金,维护预算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严把预算考核关,定期检查预算执行是否按时完成,预算监控手段是否健全,控制过程记录是否完整,控制结果是否有效,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措施,提高预算管理的控制绩效。
3.加强从业人员建设。事业单位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应该根据深化改革和形势任务的发展要求,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完善,使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形成一个科学、独立的系统,建立起严密的财务组织机构,形成完善的财会机构管理模式。首先要将财务管理细化到每一个人,建立岗位责任制,发挥每位人员的主动性,形成真正的财务管理活力,确保财务管理没有空白点和漏洞。其次是要严把用人关,确保财务重要岗位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事业单位要多层次、全方位地开展会计人员的岗位培训,鼓励财务人员学习专业知识,强化岗位责任意识,不断提高岗位操作技能。
4.确保资产安全。为提高资产使用效益,确保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控制手段。完善监管机制,加强监督力度,理清资金的来龙去脉,对资金的调拨进行严密的权限控制,要加强对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管理,提高资金的运用率。进一步加强固定资产的购置、验收、调拨、处置等各个环节的管理,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责、权、利,实行规范化管理,并通过会计部门加以监督和考核;建立和完善资产管理系统平台,加强资产的日常监管,落实资产管理责任,防止资产流失。对固定资产实行信息动态管理,实时掌握固定资产信息,确保资产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提高资产的利用效率。
5.强化监督,提高执行力。内部审计机构可以监督各项管理措施的执行并对其做出评价,促进管理效率的提高,保证内部控制制度更加完善严密。建立相互制约、相互牵制的制度。把审计人员从财会人员中分离出来,由专职部门负责,真正发挥审计人员的监督职能;完善内部审计工作的职责。审计职责中不仅包括审核会计账, 还应包括稽查、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和单位内各组织机构执行职能的效率,有助于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堵塞漏洞,达到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目的;保护审计人员依法行使职能,单位领导要高度重视业务执行中的偏差,设立相关的奖惩机制,确保内审机构的权威性及独立性,从而确保执行力的提高。
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实施,是在领导者高度重视、全员主题認识到位的前提下,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制度落实,强化执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