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四川师范大学2008届、2009届、2010届3届排球专项班学生为研究对象,在课堂教学中大胆运用“开放式”教学比赛模式,提倡在排球课堂教学中以学生自我组织的各种教学比赛为主体,营造自由、宽松的课堂氛围。根据普通高校排球教学中所遇到的排球教学内容和方法与学生实际需要相脱节的现象,故拟用以比赛形式为核心组织排球教学的方法进行教学改革实验研究,以探讨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比赛教学法 普通高校 排球教学 应用研究
1 前言
大学排球教学的目的是掌握排球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增进对排球的兴趣,培养自我锻炼的能力,为终身锻炼打下基础。排球项目的特点必然要求学生将已掌握的个人技术运用到对抗激烈、富有趣味的比赛中。也就是说,技术的学习服务于具体的技、战术运用即比赛。但传统的排球教学方法和内容却过于注重教学过程的技术化,以运动技术的学习与掌握作为直接的教学目的,造成大量有限的教学时间花在重复动作技术的环节上,使排球的教与学的目的发生错位,与学生的实际需要相脱节,它不仅使排球教学的完整性、实效性和娱乐性得不到实施,而且使学生学习积极性受到压抑,使身体锻炼和学习效果大打折扣。笔者根据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采用以比赛形式为核心的方式组织教学,对传统教学法进行改革,试图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2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四川师范大学2008届、2009届、2010届3届排球专项班学生为研究对象,每届随机抽取12人,分成实验组(18名,男生9名,女生9名),对照组(18名,其中男生9名,女生9名)。实验对象的平均年龄:男生19.8岁,女生19.2岁。
2.2研究方法
2.2.1兩组对象不同的教学方法
实验组:采用以比赛形式为核心的方式组织教学。即在初步掌握基本技术后,迅速过渡到以对抗为主的教学比赛中去,在比赛中发现问题→中止比赛讲解(将教学内容有计划、有针对性的不断融入比赛中)→继续比赛,实现对个人技术在实践中的运用,从整体上促进学生的排球运动技能的形成。比赛时间6学时,约占教学时数的57%。
对照组:采用以传授基本技术为主的传统教法组织教学,比赛时间约占6学时教学的14%。
实验时间: 2010年10月至12月,教学时数6学时,然后达标考试及教学比赛。
2.2.2问卷调查法
就不同教学形式的效果在学生中展开调查。实发问卷36份,收回36份,有效卷36份,有效回收率100%。
3 结果与分析
通过6学时的不同形式教学,表1中成绩显示,以比赛形式为核心的教学方法更优于以传授基本技术为主的传统教法,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3.1在竞技对抗中实施技术教学符合排球运动的内在要求
排球是一项隔网对抗的集体性运动项目,它要求在对抗的情况下运用个人技术,并在战术配合中充分发挥个人技术。由于我国中学体育教材中就有排球运动的内容,因此,大学生在进入高校时或多或少都已具备一定的排球技术基础,在这种情况下,强化技术的实战运用能力,在实战中提高技能应是高校排球教学有别于中学排球的重要特征。事实上,高校排球的教学目的就是:“掌握排球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增进对排球的兴趣,使学生在对抗激烈、富有趣味的比赛中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这一目的非常明确地指明了技术应服务于比赛运用,由此我们深信在竞技对抗中实施技术教学符合排球运动的内在要求。
3.2以比赛形式为核心组织排球教学,突出教学的完整性、实效性、娱乐性,使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达到统一
在排球教学中传授技术动作是无可非议的,问题的实质在于怎样教才是最佳。我们在教学实验中采用在比赛中发现问题→中止比赛讲解→继续比赛→练习基本技术的方式,实现对个人技术在实践中的运用,将教学内容有计划、有针对性的不断融入比赛中,从整体上促进学生的排球运动技能的形成,并经过反复多次的反馈强化后,取得个人技战术对特定比赛环境的适应,显然这种教学方法是符合排球运动的内在要求,它突出了排球教学的完整性、时效性和娱乐性,使教学方法与教学目的达到统一。
为了检验我们的教学结果,我们将两组学生在学满6学时后进行统一达标测验,我们还组织教学对象进行了8局比赛。从附表中考试达标合格率看,实验组男97%,女96%,对照组男98%,女98%,对照组略优于实验组,但无统计学意义。说明虽然实验组在课堂上专门技术练习时间大大少于对照组,可仍然达到了技术规范的教学要求。但如果我们进一步透过合格率现象看本质的话,就会发现更多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我们看到实验组学生经常自觉、主动地在课外安排练习,它说明实验组学生已经不单纯为应付考试而练习。对照组采用的传统教法正缺少了这种将所学的知识反复强化的完整实践过程,这种方法导致了学生在赛场上对比赛规则不熟,缺乏配合意识等现象,对此我们可以从8局比赛的结果中得到明确验证:实验组8局7胜的战况充分体现了学生个人排球技术在实践中的运用状况,表明竞技对抗中技术学习的实效性。
3.3以比赛形式为核心的排球教学,满足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愿望,较好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锻炼的自觉性
为了确切了解学生对两种教法的不同态度,我特地设计了问卷调查表,特别就对不同教学形式的兴趣问题在学习结束后展开调查,结果发现实验班100%的同学均表示很喜欢以比赛形式为主的教法。其中女生体会更为深刻,由“门外汉”到学会比赛,从理论到实践,有很大进步。男生则反映由原来的盲目打球到懂得应用技、战术,实力和水平提高很多。对照班100%同学表示喜欢比赛。认为传统教学内容不充实,技术动作练习重复太多,比较简单枯燥,建议多教些比赛规则和技、战术知识,多安排比赛。调查结果表明我们已较好地实现了教改初衷,表明新的排球教法是符合学生实际需求和兴趣的。
4 小结
以比赛形式为核心组织排球教学的方法优于传统教学法,它突出了教学的完整性、实效性和娱乐性,使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达到统一。新教法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满足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愿望,培养了自我锻炼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高校体育教学应从各运动项目特点出发,选择最优教学方案,把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态度和兴趣,提高学生在活动中自我锻炼的能力作为教学的着眼点,达到身心和谐、内外兼修,促进其全面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国湘,刘野.比赛教学法在高校排球课的运用[J].华章(教学探索),2007,(12).
[2]陈玉敏,梁亚强.“比赛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对比分析[J].九江师专学报,2003,(06).
[3]张艳辉.比赛教学法在普通高校排球选项课教学中的实验研究[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08,(04).
关键词:比赛教学法 普通高校 排球教学 应用研究
1 前言
大学排球教学的目的是掌握排球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增进对排球的兴趣,培养自我锻炼的能力,为终身锻炼打下基础。排球项目的特点必然要求学生将已掌握的个人技术运用到对抗激烈、富有趣味的比赛中。也就是说,技术的学习服务于具体的技、战术运用即比赛。但传统的排球教学方法和内容却过于注重教学过程的技术化,以运动技术的学习与掌握作为直接的教学目的,造成大量有限的教学时间花在重复动作技术的环节上,使排球的教与学的目的发生错位,与学生的实际需要相脱节,它不仅使排球教学的完整性、实效性和娱乐性得不到实施,而且使学生学习积极性受到压抑,使身体锻炼和学习效果大打折扣。笔者根据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采用以比赛形式为核心的方式组织教学,对传统教学法进行改革,试图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2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四川师范大学2008届、2009届、2010届3届排球专项班学生为研究对象,每届随机抽取12人,分成实验组(18名,男生9名,女生9名),对照组(18名,其中男生9名,女生9名)。实验对象的平均年龄:男生19.8岁,女生19.2岁。
2.2研究方法
2.2.1兩组对象不同的教学方法
实验组:采用以比赛形式为核心的方式组织教学。即在初步掌握基本技术后,迅速过渡到以对抗为主的教学比赛中去,在比赛中发现问题→中止比赛讲解(将教学内容有计划、有针对性的不断融入比赛中)→继续比赛,实现对个人技术在实践中的运用,从整体上促进学生的排球运动技能的形成。比赛时间6学时,约占教学时数的57%。
对照组:采用以传授基本技术为主的传统教法组织教学,比赛时间约占6学时教学的14%。
实验时间: 2010年10月至12月,教学时数6学时,然后达标考试及教学比赛。
2.2.2问卷调查法
就不同教学形式的效果在学生中展开调查。实发问卷36份,收回36份,有效卷36份,有效回收率100%。
3 结果与分析
通过6学时的不同形式教学,表1中成绩显示,以比赛形式为核心的教学方法更优于以传授基本技术为主的传统教法,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3.1在竞技对抗中实施技术教学符合排球运动的内在要求
排球是一项隔网对抗的集体性运动项目,它要求在对抗的情况下运用个人技术,并在战术配合中充分发挥个人技术。由于我国中学体育教材中就有排球运动的内容,因此,大学生在进入高校时或多或少都已具备一定的排球技术基础,在这种情况下,强化技术的实战运用能力,在实战中提高技能应是高校排球教学有别于中学排球的重要特征。事实上,高校排球的教学目的就是:“掌握排球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增进对排球的兴趣,使学生在对抗激烈、富有趣味的比赛中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这一目的非常明确地指明了技术应服务于比赛运用,由此我们深信在竞技对抗中实施技术教学符合排球运动的内在要求。
3.2以比赛形式为核心组织排球教学,突出教学的完整性、实效性、娱乐性,使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达到统一
在排球教学中传授技术动作是无可非议的,问题的实质在于怎样教才是最佳。我们在教学实验中采用在比赛中发现问题→中止比赛讲解→继续比赛→练习基本技术的方式,实现对个人技术在实践中的运用,将教学内容有计划、有针对性的不断融入比赛中,从整体上促进学生的排球运动技能的形成,并经过反复多次的反馈强化后,取得个人技战术对特定比赛环境的适应,显然这种教学方法是符合排球运动的内在要求,它突出了排球教学的完整性、时效性和娱乐性,使教学方法与教学目的达到统一。
为了检验我们的教学结果,我们将两组学生在学满6学时后进行统一达标测验,我们还组织教学对象进行了8局比赛。从附表中考试达标合格率看,实验组男97%,女96%,对照组男98%,女98%,对照组略优于实验组,但无统计学意义。说明虽然实验组在课堂上专门技术练习时间大大少于对照组,可仍然达到了技术规范的教学要求。但如果我们进一步透过合格率现象看本质的话,就会发现更多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我们看到实验组学生经常自觉、主动地在课外安排练习,它说明实验组学生已经不单纯为应付考试而练习。对照组采用的传统教法正缺少了这种将所学的知识反复强化的完整实践过程,这种方法导致了学生在赛场上对比赛规则不熟,缺乏配合意识等现象,对此我们可以从8局比赛的结果中得到明确验证:实验组8局7胜的战况充分体现了学生个人排球技术在实践中的运用状况,表明竞技对抗中技术学习的实效性。
3.3以比赛形式为核心的排球教学,满足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愿望,较好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锻炼的自觉性
为了确切了解学生对两种教法的不同态度,我特地设计了问卷调查表,特别就对不同教学形式的兴趣问题在学习结束后展开调查,结果发现实验班100%的同学均表示很喜欢以比赛形式为主的教法。其中女生体会更为深刻,由“门外汉”到学会比赛,从理论到实践,有很大进步。男生则反映由原来的盲目打球到懂得应用技、战术,实力和水平提高很多。对照班100%同学表示喜欢比赛。认为传统教学内容不充实,技术动作练习重复太多,比较简单枯燥,建议多教些比赛规则和技、战术知识,多安排比赛。调查结果表明我们已较好地实现了教改初衷,表明新的排球教法是符合学生实际需求和兴趣的。
4 小结
以比赛形式为核心组织排球教学的方法优于传统教学法,它突出了教学的完整性、实效性和娱乐性,使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达到统一。新教法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满足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愿望,培养了自我锻炼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高校体育教学应从各运动项目特点出发,选择最优教学方案,把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态度和兴趣,提高学生在活动中自我锻炼的能力作为教学的着眼点,达到身心和谐、内外兼修,促进其全面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国湘,刘野.比赛教学法在高校排球课的运用[J].华章(教学探索),2007,(12).
[2]陈玉敏,梁亚强.“比赛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对比分析[J].九江师专学报,2003,(06).
[3]张艳辉.比赛教学法在普通高校排球选项课教学中的实验研究[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