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筑施工企业有较冗杂的成本计算过程,现实有效的成本核算举措之一就是采用作业成本法。本文尝试通过阐述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分析作业成本法在建筑施工企业应用的条件和积极意义,介绍了建筑施工企业作业成本法实施的系统设计,并且列举了一个作业成本法的应用案例,希望能够给建筑行业的财务工作者以参考。
关键词:作业成本法;成本核算;建筑施工企业
一、作业成本法概述
作业成本法(简称ABC)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其基本理念是“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资源构成成本”。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创建一个把间接费用合理准确地分摊至各有关作业,并把作业看成是重新组合的资源,最后按作业消耗与产品间不同的因果关系,将作业成本分配至成本。作业成本法可提供比较精确的成本信息,尽量消除“不增值作业”,对“可增值作业”进行改进,降低损耗,将有效性、科学性在控制、计划、决策的基础上进行提升,切实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二、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资源构成成本是作业成本法使用的前提。
按照这个前提作业成本法可以做如下概括:一是作业是作业成本计算方法的关键点,企业为便于成本管理,将生产经营过程划分为若干作业,将作业看作对象进行核算,建立作业成本库,归集和分配各作业成本库的成本;二是将作业成本按成本动因对产品成本的积累以及成型过程进行追踪,分配计入有关产品成本。
三、施工项目成本核算中应用作业成本法的条件和意义
(一)应用的条件
近年来建筑施工行业的变化让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变为实际:
1.建筑施工中已经有较高的机械化程度,让成本分配基础和标准方式发生改变,由现在的机械施工代替了过去的以人力施工为主的施工手段。
2.建筑施工企业之间竞争日趋激烈,间接费用在产品成本中比例也呈现上升的态势。成本结构的改变对成本信息的精确性、有效性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加强对资源消耗和分配基础多元化的重视,而作业成本法能教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3.不断拓宽的业务领域使得现今建筑施工企业的业务范围不再是单一方向的建筑安装工程,例如铁路施工企业,业务内容多样,范围极广,包括隧道、桥梁、房建、轨道铺设等等。传统的采用单一标准分配的成本核算方法就显得不适合。
4.近年来,由于出现了促进建筑产品类型、服务类型不断拓宽的新材料、新理论,建筑企业施工技术取得了进步同时也愈加复杂,日益提高的施工机械化水平以及计算机的普遍使用,让原始成本核算体系更加跟不上时代,这都为作业成本法崭露头角奠定了基础。
(二)应用的意义
1.较强的可控性成本是基于作业的成本体系。
2.时间、空间上的作業成本法,在空间上取决于细化和分解管理流程的程度,在时间上来自于成本数据的采集频率,制约数据分析的并不是成本计算模型自身,这是对传统成本体系的重大突破。
3.作业成本法可以发现流程中的非增值作业、增值作业、低效率作业的问题,改进和量化作业流程的提供成本。
4.通过作业成本法能够找出被扭曲的成本数据,并且协助成本管理者制定出正确的成本控制方案。
四、建筑施工企业作业成本法实施系统设计
1.确认作业,建立作业成本库。成本核算的内容核心就是作业,把预期目标和资源费用进行彼此连接,同时辅助完成项目生产也需要一系列的作业,这样才能做到正确的项目生产实施。
2.计量并且确认各类资源消耗费用,各个成本库包含资源耗费价值。资源损耗的成本内容包含很多项,比如机械使用费用、直接材料费用等。所以说,可以按照实际作业里面的资源消耗来对损耗的费用进行归集,收入到作业中心成本库里面,然后再重新分配到每个项目中去。
3.计算工程实体和作业成本计算的成本总和。从资源动因的角度去考虑,已经明确的作业成本库应该获得所需要的资源费用的定向派送,然后按照作业成本动因向各个具体的项目分配作业。
五、建筑施工企业钢结构产品的作业成本法实施案例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建筑施工产品更加的多元化,钢结构产品以自重较轻,施工快捷,且成本较低,同时利于环境,广泛应用于大型工业厂房、体育馆、加油站、超高层等领域。我们以施工企业钢结构生产车间制造的钢结构产品分配制造费用为例,假设该车间加工A、B两个项目的钢结构产品,其生产工人工资、厂房折旧费、机器修理费、水电费等间接费用为350万,在传统成本分配方法下, 因生产流程类似,按人工时分别为360小时和340小时计算,那A项目应分配的间接费用为180万、B项目应分配170万。如果采用作业成本法,那结果又是怎样呢?
通过测算和分析,钢结构生产车间确定了作业库及分配方式,详见表一。
由此可见,钢结构车间采取两种不同的成本分配方法,得出的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异。
六、结束语
建筑施工企业是否能够生存以及得到更好的发展,都依赖施工项目是否能够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本管理对于施工项目管理至关重要,成本管理的有效与否直接对项目收益产生影响,而作业成本法能够为产品定价、降低成本乃至于营运管理提供可靠的决策资讯,提升企业的决策水平。笔者希望通过这些探讨,能够让作业成本法在更多的建筑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中获得应用,切实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为施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提供一些帮助。
参考文献:
[1]梁春阁.浅议作业成本法对于建筑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的影响[J].中外建筑,2003,(05):70-71,
[2]孙蕊.工程建设采用作业成本法控制项目成本探讨,铁路工程造价管理,2013,(07).
[3]杨世忠,许江波,张丹.作业成本法在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中的应用研究——基于某高校成本核算的实例分析,会计研究,2012,(04).
[4]王海玲.作业成本法在建筑施工企业成本核算中的应用研究,企业导报,2012,(08).
[5]李志学,井君慧.作业成本法在施工企业的应用现状分析[J].科技和产业,2007,7(01):26-28.
[6]注册会计师考试辅导用书《财务成本管理》,2008.
[7]《钢结构制作与安装》,2012.
作者简介:
朱海雅(1982-),女,民族:汉族,学历:本科,浙江省围海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结算中心经理。
关键词:作业成本法;成本核算;建筑施工企业
一、作业成本法概述
作业成本法(简称ABC)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其基本理念是“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资源构成成本”。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创建一个把间接费用合理准确地分摊至各有关作业,并把作业看成是重新组合的资源,最后按作业消耗与产品间不同的因果关系,将作业成本分配至成本。作业成本法可提供比较精确的成本信息,尽量消除“不增值作业”,对“可增值作业”进行改进,降低损耗,将有效性、科学性在控制、计划、决策的基础上进行提升,切实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二、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资源构成成本是作业成本法使用的前提。
按照这个前提作业成本法可以做如下概括:一是作业是作业成本计算方法的关键点,企业为便于成本管理,将生产经营过程划分为若干作业,将作业看作对象进行核算,建立作业成本库,归集和分配各作业成本库的成本;二是将作业成本按成本动因对产品成本的积累以及成型过程进行追踪,分配计入有关产品成本。
三、施工项目成本核算中应用作业成本法的条件和意义
(一)应用的条件
近年来建筑施工行业的变化让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变为实际:
1.建筑施工中已经有较高的机械化程度,让成本分配基础和标准方式发生改变,由现在的机械施工代替了过去的以人力施工为主的施工手段。
2.建筑施工企业之间竞争日趋激烈,间接费用在产品成本中比例也呈现上升的态势。成本结构的改变对成本信息的精确性、有效性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加强对资源消耗和分配基础多元化的重视,而作业成本法能教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3.不断拓宽的业务领域使得现今建筑施工企业的业务范围不再是单一方向的建筑安装工程,例如铁路施工企业,业务内容多样,范围极广,包括隧道、桥梁、房建、轨道铺设等等。传统的采用单一标准分配的成本核算方法就显得不适合。
4.近年来,由于出现了促进建筑产品类型、服务类型不断拓宽的新材料、新理论,建筑企业施工技术取得了进步同时也愈加复杂,日益提高的施工机械化水平以及计算机的普遍使用,让原始成本核算体系更加跟不上时代,这都为作业成本法崭露头角奠定了基础。
(二)应用的意义
1.较强的可控性成本是基于作业的成本体系。
2.时间、空间上的作業成本法,在空间上取决于细化和分解管理流程的程度,在时间上来自于成本数据的采集频率,制约数据分析的并不是成本计算模型自身,这是对传统成本体系的重大突破。
3.作业成本法可以发现流程中的非增值作业、增值作业、低效率作业的问题,改进和量化作业流程的提供成本。
4.通过作业成本法能够找出被扭曲的成本数据,并且协助成本管理者制定出正确的成本控制方案。
四、建筑施工企业作业成本法实施系统设计
1.确认作业,建立作业成本库。成本核算的内容核心就是作业,把预期目标和资源费用进行彼此连接,同时辅助完成项目生产也需要一系列的作业,这样才能做到正确的项目生产实施。
2.计量并且确认各类资源消耗费用,各个成本库包含资源耗费价值。资源损耗的成本内容包含很多项,比如机械使用费用、直接材料费用等。所以说,可以按照实际作业里面的资源消耗来对损耗的费用进行归集,收入到作业中心成本库里面,然后再重新分配到每个项目中去。
3.计算工程实体和作业成本计算的成本总和。从资源动因的角度去考虑,已经明确的作业成本库应该获得所需要的资源费用的定向派送,然后按照作业成本动因向各个具体的项目分配作业。
五、建筑施工企业钢结构产品的作业成本法实施案例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建筑施工产品更加的多元化,钢结构产品以自重较轻,施工快捷,且成本较低,同时利于环境,广泛应用于大型工业厂房、体育馆、加油站、超高层等领域。我们以施工企业钢结构生产车间制造的钢结构产品分配制造费用为例,假设该车间加工A、B两个项目的钢结构产品,其生产工人工资、厂房折旧费、机器修理费、水电费等间接费用为350万,在传统成本分配方法下, 因生产流程类似,按人工时分别为360小时和340小时计算,那A项目应分配的间接费用为180万、B项目应分配170万。如果采用作业成本法,那结果又是怎样呢?
通过测算和分析,钢结构生产车间确定了作业库及分配方式,详见表一。
由此可见,钢结构车间采取两种不同的成本分配方法,得出的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异。
六、结束语
建筑施工企业是否能够生存以及得到更好的发展,都依赖施工项目是否能够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本管理对于施工项目管理至关重要,成本管理的有效与否直接对项目收益产生影响,而作业成本法能够为产品定价、降低成本乃至于营运管理提供可靠的决策资讯,提升企业的决策水平。笔者希望通过这些探讨,能够让作业成本法在更多的建筑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中获得应用,切实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为施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提供一些帮助。
参考文献:
[1]梁春阁.浅议作业成本法对于建筑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的影响[J].中外建筑,2003,(05):70-71,
[2]孙蕊.工程建设采用作业成本法控制项目成本探讨,铁路工程造价管理,2013,(07).
[3]杨世忠,许江波,张丹.作业成本法在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中的应用研究——基于某高校成本核算的实例分析,会计研究,2012,(04).
[4]王海玲.作业成本法在建筑施工企业成本核算中的应用研究,企业导报,2012,(08).
[5]李志学,井君慧.作业成本法在施工企业的应用现状分析[J].科技和产业,2007,7(01):26-28.
[6]注册会计师考试辅导用书《财务成本管理》,2008.
[7]《钢结构制作与安装》,2012.
作者简介:
朱海雅(1982-),女,民族:汉族,学历:本科,浙江省围海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结算中心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