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乳头瘤病毒(HPV)是诱发宫颈癌的最重要因素。HPV感染率在人群中虽然比较高,但是,HPV感染绝大多数是自限的。最近国际上的成果显示:连续的同一型别高危型HPV感染所形成的持续HPV感染更容易造成宫颈癌进展。因而,可分型的HPV检测方案对于预测持续HPV感染,进而预测肿瘤进展具有更大的意义。
关键词:预防;HPV;疫苗;筛查方式
1 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关系分析
感染HPV并不代表感染了HPV就一定等于会得宫颈癌。只有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才会导致宫颈癌。高危型+持续感染,意思是感染类型是HPV,并且持续感染才会导致患宫颈癌的几率。美国80%的成年人在一生中都会感染过一次HPV,一般在1~2年内,HPV病毒有90%~95%会被人体免疫系统自动清除。男性和女性HPV感染的主要原因都是性行为,包括年龄很小就开始性行为,多个性伴侣,性伴侣有多个性伙伴等。高危型HPV感染在年轻妇女中很常见。在多数地区随年龄增长流行性明显下降。25%~35%妇女感染高峰在25岁以下。虽然感染HPV是子宫颈癌变的基本病因,但大多数妇女感染后并不引发癌症。大多数HPV感染,不管分型如何,存在时间都短暂,仅有少数长期存在,极少数会继续发展至癌前病变和浸润癌①。HPV感染非常普遍,只要开始性生活,一生中被HPV感染的概率非常高,性活跃期妇女HPV感染率约占50%~80%。并非感染了HPV就一定会发展成宫颈癌,HPV有100多种亚型,分为低危型和高危型,50%~90%的HPV感染可在感染后的数月至2年内被免疫系统清除,不会导致长期的危害。
2 宫颈癌的预防和治疗
世卫组织对HPV的解释为:HPV是全世界范围内均极为常见的一组病毒。HPV有100多种类型,其中至少13种可引起癌症。HPV主要通过夫妻生活接触传播,大多数人都会在活动开始后很快就感染人乳头状瘤病毒。宫颈癌由通过夫妻生活行为感染某些特定类型的人乳头状瘤病毒引起。目前发现,两种类型的人乳头状瘤病毒即16型和18型(以下称HPV16、HPV18)可引起70%的宫颈癌和宫颈癌癌前病变。
然而,通常情况下,在感染之后的几个月内,HPV感染会自行消失,无需任何干预措施;约90%会在两年之内消退。但是,持续感染特定类型的HPV病毒如HPV16和HPV18,可能会导致癌前病变。若不加以治疗,这些病变可能会发展成为宫颈癌,但这种发展通常需要多年时间。不引起癌症的HPV病毒如6型和11型(HPV6和HPV11)会引起生殖器疣和呼吸道乳头状瘤病。虽然这些状况很少导致死亡,但会引起较为严重的疾病。比如生殖器疣很常见,而且具有高度传染性。要注重个人清洁卫生,做好预防,HPV疫苗来消除宫颈癌一级预防,从源头上控制②。HPV疫苗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癌症疫苗,它对未曾感染HPV或先前感染过随后清除HPV的女性具有很高的保护效力,对宫颈癌的预防效果可达70%以上,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目前有二价、四价和九价疫苗。二价疫苗针对HPV16和18型,可预防70%的宫颈癌。四价疫苗针对HPV6、11、16和18型,可预防70%的宮颈癌和90%的尖锐湿疣。九价疫苗针对HPV6、11、16、18、31、33、45、52和58型,可预防90%的宫颈癌和90%的尖锐湿疣。改善人们生存和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成本效益③。月经期不是禁忌期,但有的人注射之后发热、起皮疹,所以最好还是避开。不推荐妊娠期接种疫苗,但也不推荐疫苗接种前常规进行妊娠检测。如果妊娠期间无意接种了疫苗,无需流产,可继续妊娠。如果疫苗接种过程中怀孕了,那么就等哺乳期过了,再把没接种完的针次接种上,无需从头开始。哺乳期不建议接种HPV疫苗,因为疫苗会随着母乳进入婴儿体内。除此之外,接种HPV疫苗的禁忌还有:在严重免疫缺陷病的急性期,免疫功能低下,免疫应答可能不太有效;所以要在应用免疫抑制剂的非急性期接种疫苗,但接种后建议复查抗体滴度以评估免疫的有效性。
在中、重度疾病的急性期或发烧、感冒时不宜接种,等疾病平稳后就可以接种了。对HPV疫苗成分活性成分或任何辅料成分有超敏反应者,比如对蛋白质、酵母过敏者禁用。对于已经完成二价或四价疫苗全部接种的女性,并不推荐再接种九价疫苗。最关键的是,尽管疫苗对宫颈癌的预防效果可达70%以上,由于HPV疫苗并不能预防100%的宫颈癌发生,因此,即便接种后也要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而定期筛查是唯一能早期检出病变的方法。
3 宫颈癌筛查常用方法
HPV检测:敏感性和特异性都较高,通常作为初筛方式,LBC(液基细胞学检查)+HPV是目前最佳的筛查方式。
细胞学筛查:传统的巴氏涂片筛查漏诊率较高,而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LBC或TCT)的准确率较前者大大提高。
肉眼筛查:主要应用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一般不作为筛查首选。我国推荐从25岁起开始筛查,64岁终止。
不同年龄层推荐的筛查方式和频次各异:25岁以下不筛查。25~29岁:细胞学筛查每3年一次。30~64岁:细胞学筛查每3年一次,或HPV检测每3~5年一次,或VIA每年一次。超过65岁(含65岁):过去10年筛查结果阴性,可不再进行筛查。
结束语:
HPV持续感染的概念及其临床意义在很多方面还存在着不明确的地方,需要我们深入研究。随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HPV监测工作在全国的逐步推开,我们会在比较短的时间里建立起一个更为完备的基于HPV持续感染的宫颈癌分诊方案。
参考文献
[1]孙燕主编:临床肿瘤学高级教程,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17年4月第一版,62页。
[2]孙燕主编:临床肿瘤学高级教程,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17年4月第一版,104页。
[3]孙燕主编:临床肿瘤学高级教程,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17年4月第一版,105页。
[4]周世平. 人乳头瘤病毒、衣原体、细菌、滴虫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相关性分析[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
关键词:预防;HPV;疫苗;筛查方式
1 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关系分析
感染HPV并不代表感染了HPV就一定等于会得宫颈癌。只有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才会导致宫颈癌。高危型+持续感染,意思是感染类型是HPV,并且持续感染才会导致患宫颈癌的几率。美国80%的成年人在一生中都会感染过一次HPV,一般在1~2年内,HPV病毒有90%~95%会被人体免疫系统自动清除。男性和女性HPV感染的主要原因都是性行为,包括年龄很小就开始性行为,多个性伴侣,性伴侣有多个性伙伴等。高危型HPV感染在年轻妇女中很常见。在多数地区随年龄增长流行性明显下降。25%~35%妇女感染高峰在25岁以下。虽然感染HPV是子宫颈癌变的基本病因,但大多数妇女感染后并不引发癌症。大多数HPV感染,不管分型如何,存在时间都短暂,仅有少数长期存在,极少数会继续发展至癌前病变和浸润癌①。HPV感染非常普遍,只要开始性生活,一生中被HPV感染的概率非常高,性活跃期妇女HPV感染率约占50%~80%。并非感染了HPV就一定会发展成宫颈癌,HPV有100多种亚型,分为低危型和高危型,50%~90%的HPV感染可在感染后的数月至2年内被免疫系统清除,不会导致长期的危害。
2 宫颈癌的预防和治疗
世卫组织对HPV的解释为:HPV是全世界范围内均极为常见的一组病毒。HPV有100多种类型,其中至少13种可引起癌症。HPV主要通过夫妻生活接触传播,大多数人都会在活动开始后很快就感染人乳头状瘤病毒。宫颈癌由通过夫妻生活行为感染某些特定类型的人乳头状瘤病毒引起。目前发现,两种类型的人乳头状瘤病毒即16型和18型(以下称HPV16、HPV18)可引起70%的宫颈癌和宫颈癌癌前病变。
然而,通常情况下,在感染之后的几个月内,HPV感染会自行消失,无需任何干预措施;约90%会在两年之内消退。但是,持续感染特定类型的HPV病毒如HPV16和HPV18,可能会导致癌前病变。若不加以治疗,这些病变可能会发展成为宫颈癌,但这种发展通常需要多年时间。不引起癌症的HPV病毒如6型和11型(HPV6和HPV11)会引起生殖器疣和呼吸道乳头状瘤病。虽然这些状况很少导致死亡,但会引起较为严重的疾病。比如生殖器疣很常见,而且具有高度传染性。要注重个人清洁卫生,做好预防,HPV疫苗来消除宫颈癌一级预防,从源头上控制②。HPV疫苗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癌症疫苗,它对未曾感染HPV或先前感染过随后清除HPV的女性具有很高的保护效力,对宫颈癌的预防效果可达70%以上,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目前有二价、四价和九价疫苗。二价疫苗针对HPV16和18型,可预防70%的宫颈癌。四价疫苗针对HPV6、11、16和18型,可预防70%的宮颈癌和90%的尖锐湿疣。九价疫苗针对HPV6、11、16、18、31、33、45、52和58型,可预防90%的宫颈癌和90%的尖锐湿疣。改善人们生存和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成本效益③。月经期不是禁忌期,但有的人注射之后发热、起皮疹,所以最好还是避开。不推荐妊娠期接种疫苗,但也不推荐疫苗接种前常规进行妊娠检测。如果妊娠期间无意接种了疫苗,无需流产,可继续妊娠。如果疫苗接种过程中怀孕了,那么就等哺乳期过了,再把没接种完的针次接种上,无需从头开始。哺乳期不建议接种HPV疫苗,因为疫苗会随着母乳进入婴儿体内。除此之外,接种HPV疫苗的禁忌还有:在严重免疫缺陷病的急性期,免疫功能低下,免疫应答可能不太有效;所以要在应用免疫抑制剂的非急性期接种疫苗,但接种后建议复查抗体滴度以评估免疫的有效性。
在中、重度疾病的急性期或发烧、感冒时不宜接种,等疾病平稳后就可以接种了。对HPV疫苗成分活性成分或任何辅料成分有超敏反应者,比如对蛋白质、酵母过敏者禁用。对于已经完成二价或四价疫苗全部接种的女性,并不推荐再接种九价疫苗。最关键的是,尽管疫苗对宫颈癌的预防效果可达70%以上,由于HPV疫苗并不能预防100%的宫颈癌发生,因此,即便接种后也要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而定期筛查是唯一能早期检出病变的方法。
3 宫颈癌筛查常用方法
HPV检测:敏感性和特异性都较高,通常作为初筛方式,LBC(液基细胞学检查)+HPV是目前最佳的筛查方式。
细胞学筛查:传统的巴氏涂片筛查漏诊率较高,而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LBC或TCT)的准确率较前者大大提高。
肉眼筛查:主要应用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一般不作为筛查首选。我国推荐从25岁起开始筛查,64岁终止。
不同年龄层推荐的筛查方式和频次各异:25岁以下不筛查。25~29岁:细胞学筛查每3年一次。30~64岁:细胞学筛查每3年一次,或HPV检测每3~5年一次,或VIA每年一次。超过65岁(含65岁):过去10年筛查结果阴性,可不再进行筛查。
结束语:
HPV持续感染的概念及其临床意义在很多方面还存在着不明确的地方,需要我们深入研究。随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HPV监测工作在全国的逐步推开,我们会在比较短的时间里建立起一个更为完备的基于HPV持续感染的宫颈癌分诊方案。
参考文献
[1]孙燕主编:临床肿瘤学高级教程,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17年4月第一版,62页。
[2]孙燕主编:临床肿瘤学高级教程,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17年4月第一版,104页。
[3]孙燕主编:临床肿瘤学高级教程,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17年4月第一版,105页。
[4]周世平. 人乳头瘤病毒、衣原体、细菌、滴虫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相关性分析[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