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显信息技术应用价值,丰富学生实践体验

来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_k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问起学生你喜欢上什么课,相信信息技术位列三甲之中。当问及学生为什么喜欢上信息技术课,学生太多数都说上信息技术课可以玩游戏,可以上QQ……在这些回答中可以看到我们信息技术课堂的症结所在,就是学科价值的缺失。价值的缺失导致在网上各种论坛热议:信息技术课应不应该开设?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些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正以各种方法、方式试图改变信息技术教学现状。例如,小学阶段植入程序设计,初中阶段把信息技术作为选修课。但这些方法只能暂时缓解某些学段、某些年级的问题,缓解的问题只是信息技术教学所存在问题的冰山一角。我们更应该回归学科原点,从学科的自身价值出发解决问题。信息技术教育是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发展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为主要目标,所以学科的价值体现在基础性、实践性、应用性、发展性,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使信息技术服务于学习生活。基于以上的认识,如何立足于学科价值,通过实践应用,加强学生活动体验,形成“小课堂,大实践”的教学理念,这是解决当前信息技术教育问题的一种途径。
  ● 挖掘主题内容,丰富学科内涵
  综合应用的主题内容挖掘可以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拓展,内容是回归生活与实践,联系信息技术运用的社会背景及其环境,从关注信息技术内涵与价值中提炼出来的。但它也不能游离于课程,不能违反信息技术的科学性。
  主题内容是为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创设一个信息技术与文化生活、社会生活与实践相融合的学习情境。它可以运用多种手段、方法,从不同途径或角度来进行挖掘。例如,从学习生活中挖掘主题、社会生活与实践中挖掘主题,从校园文化主题、当地文化主题、国情文化主题、与其他学科的整合等方面来挖掘主题。同一个课程内容,我们也可以从不同的途径,采用不同方式,对课程内容进行主题的提炼或者进行主题的挖掘。我们还可以根据课程内容所反映的或者所能体现的信息文化内涵,选择合适的途径,挖掘出最合适的主题。
  信息技术的学习过程往往都是线性展开的,即在某一段时间内总是围绕某一模块循序渐进、逐步深入地学习。模块所讲述的技术虽然存在一定联系,但毕竟技术是冷冰冰的元素,是一种“冷技术”,要告别信息技术就是“冷技术”的说法,让其变得有热度与温度,那就需要一种载体,让课堂更立体化。由于信息技术教学的问题具有现实背景,因而往往需要学生综合运用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才能加以解决,这就需要提高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因此,信息技术教育加强综合应用对于学生熟练运用技术解决问题具有现实的意义。
  例如,《老街新韵》是在学习了“多媒体演示文稿制作”、“网页制作”和“图文处理”等内容后,挖掘开发的综合应用课。该课以中山步行街的历史、现实和未来作为载体,教师指导学生初步学习调查、访问、搜索资料、整理分析数据的方法与技能。让学生整理素材,制作成PPT演示文稿、专题网页或绘制成连环画等,并与同学分享活动成果与感受。
  ● 改变教学方式,积累实践经验
  现实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主要是一种简单模仿。但是这种简单模仿、记忆是很难解决实质性的问题,必须结合具体问题分析信息,规划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向,沟通信息之间的联系,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完成这一过程常常还要教师带着学生走出电脑室,走进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当中。同时要教师确定活动大主题,让学生通过自主分组、选择小主题并进行研究分工和收集所需的素材。这样,学生一方面可借助主题活动在参与综合应用、经历自主探索、与同伴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积极探索和合作交流是一种自然的需要;另一方面,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会从中获得愉悦的成功体验,这种体验又必然强化他们对这些学习方式的认同。
  在综合应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既要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实践的探索过程,也要注意学生解决问题实践活动的直接经验的积累,避免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与此同时,既要突出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也要强调教师在活动中的主导作用,教师对学生进行适时指导与帮助是很有必要的。以主题任务驱动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的学习方式,对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解放学生的身心,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和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 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强化信息技术实践和应用的价值,有助于引导学生将信息技术真正运用到具有真实背景的现实生活中去,一方面可以检验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的熟练程度,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另一方面可以逐步增强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意识,即“主动地将信息技术与现实世界相联系的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由于信息技术探索的问题本身具有的综合性、开放性和挑战性,对于学生而言,通过确定主题、分工收集、选择信息,发现和提出问题,通过整合、分析信息,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并形成不一样的作品,这过程本身就是学生应用意识培养的过程。
  综合应用实践活动是积累信息技术活动经验的重要载体。在经历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体验如何选择主题,如何制定研究计划,如何选择合作的伙伴,如何收集素材,如何筛选有用的素材,如何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如何有效地呈现实践的成果,让别人体会自己成果的价值和分享自己的成果。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会逐步增加信息技术的应用意识,从而强化学科的应用核心价值。
  例如,在《老街新韵》信息技术应用探究活动中,在师生共同讨论和商议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喜好,分成四个不同的探究主题,分别是:凝固的音乐——步行街的建筑;悠扬的小调——步行街的文化;热情的奏鸣——步行街的商业;如歌的行板——步行街的旅游,并且不同的小组带着不同的问题进行调查和资料收集。例如,“研究建筑”小组提出了:步行街的建筑有什么风格、有什么特点,这些建筑物是哪些人做的,以前是用来干什么的等一系列研究问题。“研究商铺”的小组也提出了:了解步行街里大约有多少家商铺,它们大致可以分为哪些类型,这些商铺的经营状况怎么样?学生走进步行街,使用摄像机、相机、录音笔和画笔收集和记录大量真实的素材,并通过素材的筛选、整理,形成各种作品。
  在活动成果汇报交流会上,四个小组的学生们各出奇招,有的用图文并茂的电子报介绍他们调查的所见所闻,有的展示他们的画册,有的结合演示文稿作介绍,有的则用统计图表来分析步行街的商业运营状况,精彩纷呈。四个组的学生们分享了他们的实践探究成果,对步行街形成了一种立体式的认识。四个组的学生们交流了他们的活动过程,对信息技术教学产生了一种互补性的提高。
  可以说,信息技术综合应用彻底打破了传统信息技术课堂封闭的教学观,更新了传统教与学的观念,对信息技术学科生存与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要以“综合应用”的视野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实践活动,积累信息技术活动经验,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其他文献
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通过建立水土流失监测指标体系,可以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监测提供统一的标准,从而为控制该地区的水土流失服务.在分析黄土高原水土
摘要:MOOC(即慕课)是高等教育领域的一种新型的课程模式,各大高校的名师通过计算机等现代化设备进行网络教学。这种课程模式的授课时间和地点灵活,更符合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再加上MOOC所包含的开放与共享的大学精神,MOOC的概念与模式被人们广泛关注,引发了不小的“数字海啸”。MOOC所蕴含的开放与共享的精神为学校、教师和学生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中国更需要通过MOOC精神改变当下教育资源失衡的格局,为更
电视频道时段的划分和定位与受众的日常作息时间有着很大的关系,大多数电视频道在划分时段以及根据时段安排节目形态的时候会将人们的作息规律作为重要的因素。换句话说,可以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