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椎管内神经鞘瘤MR信号改变及病理所见之间的联系。 方法:回顾我院2001年3月至2009年12月期间11例手术后经病理证实为神经鞘瘤的椎管内肿瘤的MRI表现,并与它们的病理改变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该肿瘤在T2WI中皆呈脑脊液样信号;在T1WI中多数肿瘤(78.5%)信号与脊髓相近,少数(21.5%)信号低于脊髓,经手术病理对照发现肿瘤呈长T2值的特性除一般文献报道的与肿瘤内囊变有关外,更重要的是与肿瘤内含有AntoniB型结构有关。另外,肿瘤内坏死灶也是引起T2值延长的因素之一,并指出,肿瘤内血管畸形可能也参与了高信号的形成,肿瘤T1值多数与脊髓相近缘由肿瘤内含有较为丰富的雪旺氏梭形细胞,同时也与肿瘤内含有的微小囊变、AntoniB型结构等生化成份有关。结论:MRI作为椎管内神经鞘瘤检查的主要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椎管内神经鞘瘤的结构成分。
【关键词】椎管内肿瘤;神经鞘瘤;磁共振成像;病理学
【中图分类号】R68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09-0063-01
椎管内肿瘤类型很多,但总的来看分为髓内和髓外两大类。MRI在鉴别髓内、髓外及确定肿瘤的部分方面优于普通椎管造影及CT椎管造影;在定性方面,MRI总的评价虽不太理想,但在鉴别椎管内神经鞘瘤与其它肿瘤如脊膜瘤方面仍有其独特之处,因前者具有很长的T2值,不同于一般的脊膜瘤和椎管内其它肿瘤。神经鞘瘤相对特征性MR信号的病理基础如何,文献报道比较少。为此,本文对11例椎管内神经鞘瘤的MR表现及其病理所见进行了对照分析,以探讨其MR信号的病理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例患者中,男7例,女4例。年龄16岁至62岁,平均42.3岁。肿瘤位于颈段及颈胸段共6例;胸及胸腰段共3例;腰及腰骶段共2例。8例肿瘤累及2个及2个以上椎体高度。5例肿瘤经椎间孔突出于椎管之外,形成哑铃状或葫芦形,相应区域的椎间孔扩大。9例肿瘤位于髓外硬膜下,1例位于硬膜外,1例位于脊髓内。
核磁共振仪场强为0.3Tesla,扫描序列:常规采用SE序列:矢状位T1WI(TR/TE=350/20ms)矢状位T2WI(TR/TE=4000/131ms)横断位T1WI(TR/TE=350/20ms)及冠状位T1WI(TR/TE=350/20ms),层厚5mm。所有病例均作Gd-DTPA增强扫描,采用北陆顺磁性造影剂磁显葡胺,静脉内推注,剂量0.2ml/kg,作横断位、矢状位、冠状位T1WI扫描。
2 结果
11例椎管内神经鞘瘤平扫T1WI为略低于或等于脊髓信号,T2WI为高信号,与脑脊液信号相似,呈圆形、卵圆形及哑铃状,增强后5例均匀强化,4例环状强化,2例不均匀强化。强化均较明显。
镜下神经鞘瘤的雪旺氏梭形细胞排列致密,有时形成漩涡或栅栏状者称AntoniA区;相反,瘤细胞分布疏稀者称AntoniB区。两者的分界明显。在所有11例神经鞘瘤中,5例肿瘤镜下主要由AntoniA区和AntoniB区构成,未见坏死、囊变及畸形血管。另外6例神经鞘瘤镜下除含有AntoniA和AntoniB结构外,尚含有坏死或(和)囊变及血管畸形等结构。
3 讨论
椎管内神经鞘瘤在不同加权序列中的信号强度,本文所述与文献报道一致[1],即在T1WI中肿瘤为等于或略低于脊髓MR信号;在T2WI中皆为脑脊液样MR信号,至于肿瘤上述MR信号的病理基础,仅见有Demachi[2]报道。该作者认为肿瘤T2值延长是由于囊变所致。本研究发现肿瘤内有微小囊变者3例,只占所有病例的27.3%,因此,笔者认为囊变只是引起T2值延长的因素之一而非全部。
本组有2例(占18.2%)椎管内神经鞘瘤镜下尚见有坏死灶。坏死灶是含水丰富的结构,因此,笔者认为肿瘤内小的坏死灶也是引起T2值延长的因素。
本分析发现另有5例(占45.5%)肿瘤,大体和镜下未见囊变、坏死等结构而主要有AntoniA和AntoniB型结构组成。考虑到AntoniB型结构是一种细胞排列疏松、间质明显水肿及含水量丰富的结构[3],因此,它可能是引起肿瘤T2值延长的重要因素。上述5例肿瘤中,尽管其AntoniB型结构所占的比例不同,但在MRI的T2WI中并未得到反映,说明本磁场强度的MRI尚难以进一步判定AntoniB结构的多和少。
另外,笔者也发现不少神经鞘瘤中有不同程度的血管局限性扩张、扭曲改变(4例,占36.4%),病理上称为血管畸形区。由于该4例肿瘤中皆含有AntoniB型结构,其中有2例分别含有微小囊变和坏死,因此,仅从本组资料尚难以完全肯定这些血管畸形区对T2值的贡献,但据有关研究报道[4],扩张畸形的血管内含有运动缓慢的血液,血液本身具有较长的T2及“流动增强效应”,在MRI的T2WI中可呈现强MR信号。因此,神经鞘瘤内局灶性的血管畸形可能亦参与了肿瘤高信号的形成。
在T1WI中,椎管内神经鞘瘤本身由于含有丰富的雪旺氏梭形细胞,故信号多数(占78.5%)与脊髓信号相近。少数(21.5%)呈稍低于脊髓信号,两者在其病理形态方面未见显著差异。但可推测,T1WI中呈较低信号者所含的组织化学成份肯定不同于较高信号者。因此,今后作进一步的组织化学分析以解释上述信号高低的原因是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高元桂,等.磁共振成像诊断学.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8:344
[2] Demachi H, et al. MR imaging of spinal neurinomas with pathological correlation. JCAT,1990,14:250
[3] Rubinstein LJ, et al. Tumors of the central nerous system. Washington, DC. Armed Forces Institute of Pathology,1972
[4] Hu Heping, et al. MRI study of meningiomas in comparison with CT and pathology. Nippon Act Radiol, 1989,49(supile):77
【关键词】椎管内肿瘤;神经鞘瘤;磁共振成像;病理学
【中图分类号】R68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09-0063-01
椎管内肿瘤类型很多,但总的来看分为髓内和髓外两大类。MRI在鉴别髓内、髓外及确定肿瘤的部分方面优于普通椎管造影及CT椎管造影;在定性方面,MRI总的评价虽不太理想,但在鉴别椎管内神经鞘瘤与其它肿瘤如脊膜瘤方面仍有其独特之处,因前者具有很长的T2值,不同于一般的脊膜瘤和椎管内其它肿瘤。神经鞘瘤相对特征性MR信号的病理基础如何,文献报道比较少。为此,本文对11例椎管内神经鞘瘤的MR表现及其病理所见进行了对照分析,以探讨其MR信号的病理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例患者中,男7例,女4例。年龄16岁至62岁,平均42.3岁。肿瘤位于颈段及颈胸段共6例;胸及胸腰段共3例;腰及腰骶段共2例。8例肿瘤累及2个及2个以上椎体高度。5例肿瘤经椎间孔突出于椎管之外,形成哑铃状或葫芦形,相应区域的椎间孔扩大。9例肿瘤位于髓外硬膜下,1例位于硬膜外,1例位于脊髓内。
核磁共振仪场强为0.3Tesla,扫描序列:常规采用SE序列:矢状位T1WI(TR/TE=350/20ms)矢状位T2WI(TR/TE=4000/131ms)横断位T1WI(TR/TE=350/20ms)及冠状位T1WI(TR/TE=350/20ms),层厚5mm。所有病例均作Gd-DTPA增强扫描,采用北陆顺磁性造影剂磁显葡胺,静脉内推注,剂量0.2ml/kg,作横断位、矢状位、冠状位T1WI扫描。
2 结果
11例椎管内神经鞘瘤平扫T1WI为略低于或等于脊髓信号,T2WI为高信号,与脑脊液信号相似,呈圆形、卵圆形及哑铃状,增强后5例均匀强化,4例环状强化,2例不均匀强化。强化均较明显。
镜下神经鞘瘤的雪旺氏梭形细胞排列致密,有时形成漩涡或栅栏状者称AntoniA区;相反,瘤细胞分布疏稀者称AntoniB区。两者的分界明显。在所有11例神经鞘瘤中,5例肿瘤镜下主要由AntoniA区和AntoniB区构成,未见坏死、囊变及畸形血管。另外6例神经鞘瘤镜下除含有AntoniA和AntoniB结构外,尚含有坏死或(和)囊变及血管畸形等结构。
3 讨论
椎管内神经鞘瘤在不同加权序列中的信号强度,本文所述与文献报道一致[1],即在T1WI中肿瘤为等于或略低于脊髓MR信号;在T2WI中皆为脑脊液样MR信号,至于肿瘤上述MR信号的病理基础,仅见有Demachi[2]报道。该作者认为肿瘤T2值延长是由于囊变所致。本研究发现肿瘤内有微小囊变者3例,只占所有病例的27.3%,因此,笔者认为囊变只是引起T2值延长的因素之一而非全部。
本组有2例(占18.2%)椎管内神经鞘瘤镜下尚见有坏死灶。坏死灶是含水丰富的结构,因此,笔者认为肿瘤内小的坏死灶也是引起T2值延长的因素。
本分析发现另有5例(占45.5%)肿瘤,大体和镜下未见囊变、坏死等结构而主要有AntoniA和AntoniB型结构组成。考虑到AntoniB型结构是一种细胞排列疏松、间质明显水肿及含水量丰富的结构[3],因此,它可能是引起肿瘤T2值延长的重要因素。上述5例肿瘤中,尽管其AntoniB型结构所占的比例不同,但在MRI的T2WI中并未得到反映,说明本磁场强度的MRI尚难以进一步判定AntoniB结构的多和少。
另外,笔者也发现不少神经鞘瘤中有不同程度的血管局限性扩张、扭曲改变(4例,占36.4%),病理上称为血管畸形区。由于该4例肿瘤中皆含有AntoniB型结构,其中有2例分别含有微小囊变和坏死,因此,仅从本组资料尚难以完全肯定这些血管畸形区对T2值的贡献,但据有关研究报道[4],扩张畸形的血管内含有运动缓慢的血液,血液本身具有较长的T2及“流动增强效应”,在MRI的T2WI中可呈现强MR信号。因此,神经鞘瘤内局灶性的血管畸形可能亦参与了肿瘤高信号的形成。
在T1WI中,椎管内神经鞘瘤本身由于含有丰富的雪旺氏梭形细胞,故信号多数(占78.5%)与脊髓信号相近。少数(21.5%)呈稍低于脊髓信号,两者在其病理形态方面未见显著差异。但可推测,T1WI中呈较低信号者所含的组织化学成份肯定不同于较高信号者。因此,今后作进一步的组织化学分析以解释上述信号高低的原因是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高元桂,等.磁共振成像诊断学.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8:344
[2] Demachi H, et al. MR imaging of spinal neurinomas with pathological correlation. JCAT,1990,14:250
[3] Rubinstein LJ, et al. Tumors of the central nerous system. Washington, DC. Armed Forces Institute of Pathology,1972
[4] Hu Heping, et al. MRI study of meningiomas in comparison with CT and pathology. Nippon Act Radiol, 1989,49(supile):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