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柳传志复出后的联想大调整,有助于我们反思:“Made in China”为什么没能成就中国内地品牌?
前不久,联想对外公布了新的组织架构,按照市场属性,组建两个新的业务集团:成熟市场集团与新兴市场集团。同时,整合后端产品线,针对企业客户市场和个人消费市场成立两大产品集团:Think产品集团和Idea产品集团。其中,业务集团侧重于前端的销售推广,产品集团则侧重后端的研发设计。
这是继今年初联想进行全球组织架构调整“四变三”(亚太区与大中国区合并)之后的又一次调整,这次调整的结果是“三变二”(调整为成熟市场集团和新兴市场集团)。而正是这次调整,引来了业界一片质疑之声,尤其是对联想品牌国际化前景的担忧。
联想的探索始终是业界关注的焦点,也是品牌运营分析的样板“课程”。提前放弃IBM作为ThinkPad系列的背书品牌、“技工贸”还是“贸工技”讨论等一系列事件,带给中国企业更多的是关于自身经营的思考。
ThinkPad拿什么做“背书”?
早前,关于联想提前放弃使用IBM作为ThinkPad背书品牌是否明智,一直存在争议。支持提前放弃的观点认为联想需要早些从IBM的阴影中走出,以建立其全球品牌形象,而反对提前放弃的观点认为,联想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力还不够强大,需要继续借助IBM的影响力,来维持ThinkPad品牌的持续发展,否则,可能会削弱的既有品牌形象。
品牌理论将某个产品品牌背后的企业品牌,称作背书品牌。所谓“背书”,就是由企业品牌来承担对产品品质的承诺,为产品品牌提供驱动。比如:宝洁公司的品牌结构中,宝洁就是背书品牌,发挥着驱动作用,而旗下的诸如:海飞丝、潘婷等,就是被驱动的产品子品牌。
ThinkPad曾经是IBM旗下的著名产品品牌,借助IBM在行业内的强势品牌影响力,经过多年的积累,ThinkPad成为具有强大影响力的计算机品牌,自身逐渐具备了品牌理论所言及的驱动力。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部门,从品牌的角度,无疑是需要借助ThinkPad的强大品牌驱动力,为其自有品牌的国际化提供驱动。
因此,很多业内人士认为,从品牌的角度,联想品牌国际化最完美的逻辑应该是:通过经营IBM think系列产品提升其作为专业计算机整机制造商的形象,从而提升联想这一企业品牌在全球市场的形象,带动其他子品牌的提升。
绕不开的原产地问题
而这么做的前提是:保持ThinkPad系列的独立性。保持ThinkPad的独立性,就要维持其原产国品牌形象。
许多特定行业的产品,受原产国形象、生产地印象影响非常之大。源自瑞典的汽车品牌沃尔沃,几经易手,购买方丝毫没有损害其高端品牌形象。同属汽车行业的瑞典著名品牌还有如今属于通用旗下的萨博品牌。再以中国市场为例:在家用消费电子行业,日本品牌的形象通常高于其他国家,而同样是日本品牌但非日本本土制造的产品,价格则会低于“原装进口产品”,这就是原品牌与原产地效应。
在计算机领域,原产地效应也表现得非常明显。在联想未收购IBM PCD(IBM个人电脑事业部)之前,IBM、惠普及戴尔全球前三的位置无人可以动摇。索尼也只是因为其娱乐功能的优势与计算机结合,才得以立足于这一市场,而中国台湾的宏碁,则完全是由于其代工所积累的制造与设计能力,成就了其全球品牌地位。
联想急于脱离IBM品牌的驱动作用,让Lenovo的元素过早进入ThinkPad系列,这对ThinkPad而言无疑是一个沉重打击。另外,联想还对ThinkPad进行了产品线延伸,推出一系列低配置产品,使ThinkPad品牌的高端形象受到影响。这么做的结果,无疑是对ThinkPad这一子品牌形象的严重稀释,进而无法为联想提供持续的品牌驱动力。其结果,必然是得不偿失。
如今看来,联想收购IBM PCD的作用,很大意义上只是帮惠普和戴尔干掉了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在品牌层面,联想收购IBM PCD的意义已近荡然无存,实在是一笔非常不划算的买卖。
“技”应在“工、贸”之前
柳传志不久前谈到:创新不仅仅是技术创新,还包括管理创新、人才创新等,但他似乎更强调后者。而事实上,对计算机产品而言,体现在品牌价值上的,技术创新首当其冲。当然,这种创新,还包括产品工业设计的创新。因为,它直接影响消费者可感知的品牌价值。
“Made in Taiwan”成就了施振荣的宏碁,也成就了郭台铭的鸿海。前者在代工制造之余,不断提升技术与设计,并适时推出自有品牌;而后者专注于制造技术的提升,将技术能力的提升发挥到了极致,让日本同行感到担忧。但“Made in China”却未能成就中国内地品牌。原因在哪里?就在于技术创新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
也许现在这个时候,最适合重提当年所谓“贸工技”与“技工贸”之争——那年的这场争论,导致了两个曾经的亲密合作伙伴分道扬镳,至今未能愈合,并依然饱受非议。
不妨借鉴“轻资产”模式
对于联想如何确保其在产业中的优势,复出后的柳传志认为:现在联想把握着制造环节,结合PC制造向中国大陆转移的地缘优势,联想未来在制造环节的话语权会增强。联想声称:中国已经成为全球PC的制造中心,联想利用在中国的四个PC整机厂把产品送达目的地,使联想拥有了业界的全球最佳成本结构。
而2008年9月份,有消息传出:戴尔正在向富士康悄然出售其厦门生产基地,逐渐淡出制造环节,转而集中于品牌与销售环节!行业趋势,已昭然若揭!
对制造业过多的依赖,使得联想业绩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在同行中最大。集中在制造环节的危险,就在于其成本转移能力相对要弱。大量的固定成本投入,与灵活的订单生产相比,在上游资源价格起伏较大的情况下,应对风险的能力自然受到削弱。而戴尔等PC厂商逐渐推行的“轻资产”模式,无疑会成为一种行业发展的趋势。
什么是世界品牌?世界品牌,很大程度上已经超越了地理的局限,甚至超越了文化的界限,比如前面所提到的沃尔沃与萨博。联想的品牌行为,留给中国企业,尤其给那些正在经济危机中考虑海外品牌并购的企业,很大的思考空间。
责任编辑:李 靖
前不久,联想对外公布了新的组织架构,按照市场属性,组建两个新的业务集团:成熟市场集团与新兴市场集团。同时,整合后端产品线,针对企业客户市场和个人消费市场成立两大产品集团:Think产品集团和Idea产品集团。其中,业务集团侧重于前端的销售推广,产品集团则侧重后端的研发设计。
这是继今年初联想进行全球组织架构调整“四变三”(亚太区与大中国区合并)之后的又一次调整,这次调整的结果是“三变二”(调整为成熟市场集团和新兴市场集团)。而正是这次调整,引来了业界一片质疑之声,尤其是对联想品牌国际化前景的担忧。
联想的探索始终是业界关注的焦点,也是品牌运营分析的样板“课程”。提前放弃IBM作为ThinkPad系列的背书品牌、“技工贸”还是“贸工技”讨论等一系列事件,带给中国企业更多的是关于自身经营的思考。
ThinkPad拿什么做“背书”?
早前,关于联想提前放弃使用IBM作为ThinkPad背书品牌是否明智,一直存在争议。支持提前放弃的观点认为联想需要早些从IBM的阴影中走出,以建立其全球品牌形象,而反对提前放弃的观点认为,联想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力还不够强大,需要继续借助IBM的影响力,来维持ThinkPad品牌的持续发展,否则,可能会削弱的既有品牌形象。
品牌理论将某个产品品牌背后的企业品牌,称作背书品牌。所谓“背书”,就是由企业品牌来承担对产品品质的承诺,为产品品牌提供驱动。比如:宝洁公司的品牌结构中,宝洁就是背书品牌,发挥着驱动作用,而旗下的诸如:海飞丝、潘婷等,就是被驱动的产品子品牌。
ThinkPad曾经是IBM旗下的著名产品品牌,借助IBM在行业内的强势品牌影响力,经过多年的积累,ThinkPad成为具有强大影响力的计算机品牌,自身逐渐具备了品牌理论所言及的驱动力。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部门,从品牌的角度,无疑是需要借助ThinkPad的强大品牌驱动力,为其自有品牌的国际化提供驱动。
因此,很多业内人士认为,从品牌的角度,联想品牌国际化最完美的逻辑应该是:通过经营IBM think系列产品提升其作为专业计算机整机制造商的形象,从而提升联想这一企业品牌在全球市场的形象,带动其他子品牌的提升。
绕不开的原产地问题
而这么做的前提是:保持ThinkPad系列的独立性。保持ThinkPad的独立性,就要维持其原产国品牌形象。
许多特定行业的产品,受原产国形象、生产地印象影响非常之大。源自瑞典的汽车品牌沃尔沃,几经易手,购买方丝毫没有损害其高端品牌形象。同属汽车行业的瑞典著名品牌还有如今属于通用旗下的萨博品牌。再以中国市场为例:在家用消费电子行业,日本品牌的形象通常高于其他国家,而同样是日本品牌但非日本本土制造的产品,价格则会低于“原装进口产品”,这就是原品牌与原产地效应。
在计算机领域,原产地效应也表现得非常明显。在联想未收购IBM PCD(IBM个人电脑事业部)之前,IBM、惠普及戴尔全球前三的位置无人可以动摇。索尼也只是因为其娱乐功能的优势与计算机结合,才得以立足于这一市场,而中国台湾的宏碁,则完全是由于其代工所积累的制造与设计能力,成就了其全球品牌地位。
联想急于脱离IBM品牌的驱动作用,让Lenovo的元素过早进入ThinkPad系列,这对ThinkPad而言无疑是一个沉重打击。另外,联想还对ThinkPad进行了产品线延伸,推出一系列低配置产品,使ThinkPad品牌的高端形象受到影响。这么做的结果,无疑是对ThinkPad这一子品牌形象的严重稀释,进而无法为联想提供持续的品牌驱动力。其结果,必然是得不偿失。
如今看来,联想收购IBM PCD的作用,很大意义上只是帮惠普和戴尔干掉了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在品牌层面,联想收购IBM PCD的意义已近荡然无存,实在是一笔非常不划算的买卖。
“技”应在“工、贸”之前
柳传志不久前谈到:创新不仅仅是技术创新,还包括管理创新、人才创新等,但他似乎更强调后者。而事实上,对计算机产品而言,体现在品牌价值上的,技术创新首当其冲。当然,这种创新,还包括产品工业设计的创新。因为,它直接影响消费者可感知的品牌价值。
“Made in Taiwan”成就了施振荣的宏碁,也成就了郭台铭的鸿海。前者在代工制造之余,不断提升技术与设计,并适时推出自有品牌;而后者专注于制造技术的提升,将技术能力的提升发挥到了极致,让日本同行感到担忧。但“Made in China”却未能成就中国内地品牌。原因在哪里?就在于技术创新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
也许现在这个时候,最适合重提当年所谓“贸工技”与“技工贸”之争——那年的这场争论,导致了两个曾经的亲密合作伙伴分道扬镳,至今未能愈合,并依然饱受非议。
不妨借鉴“轻资产”模式
对于联想如何确保其在产业中的优势,复出后的柳传志认为:现在联想把握着制造环节,结合PC制造向中国大陆转移的地缘优势,联想未来在制造环节的话语权会增强。联想声称:中国已经成为全球PC的制造中心,联想利用在中国的四个PC整机厂把产品送达目的地,使联想拥有了业界的全球最佳成本结构。
而2008年9月份,有消息传出:戴尔正在向富士康悄然出售其厦门生产基地,逐渐淡出制造环节,转而集中于品牌与销售环节!行业趋势,已昭然若揭!
对制造业过多的依赖,使得联想业绩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在同行中最大。集中在制造环节的危险,就在于其成本转移能力相对要弱。大量的固定成本投入,与灵活的订单生产相比,在上游资源价格起伏较大的情况下,应对风险的能力自然受到削弱。而戴尔等PC厂商逐渐推行的“轻资产”模式,无疑会成为一种行业发展的趋势。
什么是世界品牌?世界品牌,很大程度上已经超越了地理的局限,甚至超越了文化的界限,比如前面所提到的沃尔沃与萨博。联想的品牌行为,留给中国企业,尤其给那些正在经济危机中考虑海外品牌并购的企业,很大的思考空间。
责任编辑:李 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