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踩上这座桥的时候,我才想起自己是真正地回到故乡了。我伸开双臂,双目微闭,深深地吸一口泥土的气息,好像桃花、梨花、油菜花的味儿全跑来了。
我总喜欢无事的时候到桥上去转悠,去听蓼水河或欢快或轻缓或湍急的水调歌头。而那浑浊不堪、水里翻滚着黑黑的污垢和黄色的沙土的水流像一把柳叶眉刀,每波动一下便要狠狠地往河床上刮上一刀,一波推上一波,岸边的水草身上缠绕着一些杂物,有一种黑黄黑黄的污垢紧紧地包裹着它的身体。岸边的沙石光溜溜地在阳光下翻晒,一些阴影部分暗藏在时光的深洞里。朝远处看,河床就像一个被剃了半边眉毛的怪物,我无论如何是找不回童年中的那条河了,这真让人痛心。我记得很小的时候,这里的河水都是可以挑回去用来做饭吃的,那水是多么地洁净和甘冽,就像清幽幽的泉水!
此刻的渡口如一个安度晚年的老人,静悄悄地,让人几乎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偶然,我在桥上瞥见它默立一隅的落寞,让人想到古时打入冷宫的妃子。但有时也有那么一下的恍惚,仿佛还能听到黄家码头浣衣的潺潺之声,尤其是船要靠岸的时候,那泥鳅一样的小子一个猛子扎下水去,身后的水花溅到那些拿着棒槌槌衣服的大婶身上。那清澈见底的河水在船桨的拨动下荡出愉快的歌声,与岸边大婶们欢乐的嗔骂声交错彼伏,好不热闹,甚是有趣。
我身后不时穿越而过的车辆让这座没有桥墩的吊桥有一种缆绳伸缩的颤悠,人在桥上便有种弹棉花的味道。初感觉到这种一小会的大脑空白的刺激时,心里还是惶惶然的,不免东张西望,看看周围的事物是否注意到这种细微的变化,久而久之,便也觉得惯常了,心里也坦然起来。毕竟这座桥的落成,对家乡的贡献是巨大的,很多人的腰包也因为交通的便利变得鼓鼓囊囊的。桥通了,路宽了,经济搞活了,门路自然就多了,马路两边的高楼大厦如春笋般板起腰身,笑眯眯地吸收着车辆扬起的沙尘和尾气。
我模糊地记得当年在这座桥上全家合影留念,我们身后那几个红色的大字“高沙大桥”赫然在目。据说,那是当时的省长亲笔题的。这桥在全省是唯一一座没有设计桥墩的吊桥,图纸也是由家乡的一位桥梁专家设计的,这位从家乡走出来的土专家在蓼水河上做了第一块试验田。当时人们为了修筑这座桥,方便两岸的交通,情绪高涨,村里的人都自发地捐款捐物,没有捐献的村民就出劳力,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完成了这项艰巨的工程。桥的东面,有一排默立的碑文,里面记载着数目不等的募捐人士的名字,与这座桥一起千古流芳。
这座桥的外形是比较特别的,桥面两边虹一样的拱形像一把大大的弹棉花的弓。这桥的怪就在这里,也奇在这里,其他的桥的弯拱都是弯在桥下面,而这桥却把个拱弯到桥的上面,当时吸引了不少桥梁专家和好奇人士来这里观看。每到酷暑的夜晚,就有三三两两的恋人或老人们在桥上流连,桥下面的蓼水河缓缓流淌,给他们吹拂着一阵阵凉爽惬意的风。
再回去的时候,发现桥开始维修了,据说当时用的水泥和钢筋的标号不够,现在要重新加固。又有人说是设计的问题,因为是第一座吊桥还没有经验,所用的材料与桥的设计不符,总之种种众说纷纭。最后,人们在茶余饭后也渐渐地淡忘了,桥的两端都砌了一截水泥墙,中间留了一口空隙,刚好够一辆小车经过,桥的拱上写了大大的标语——五类危桥,重型车辆禁止通行。是站在桥上面那种颤悠悠的感觉愈发明显了?还是那张已经拉到最饱满程度的弓迟迟射不出身体里的利器弛许是,也许不是。它如今就像一个驼背的老人匍匐在地,行着西藏的朝圣之礼。
又过了一些时候,发现桥的两端那个拱形上修了一个亭台式的楼阁,像是给一个生命垂危的老人戴上了一顶繁重的帽子,他正苟延残喘地搂着一把把干枯的骨头,把风霜雨雪掖到怀下,一道道严重的裂缝像一个个张开嘴的怪兽。经过了二十余载的风雨,也许它的承受力开始溃败了,它紧绷的那些弓弦也许到了极致。但是这个岁数的桥应该是正当年的,是年轻而有活力的,而它在即将倒下的时候还被再次利用,为了配合打造历史名镇,就是要被毁掉也要光荣地顶着那顶华光四射的帽子。我们望着桥两端的顶上那亭台式的雕龙画凤,感觉到这桥有一种说不出的委屈,这顶不伦不类的帽子似乎加重了它的喘息。它的血肉正在凝固成一尊冰冷的雕塑,之前的温热正在霞光中消失殆尽,它默立的姿态僵硬,任时光流逝。
再回首时,恍如隔世。
再回去的时候,发现那座桥已经被铁条封住了两端的出口,像一个被严严实实地捆绑住的正在接受治疗的精神病人。
听说马上要被炸掉重修了。而人们谈论到它的时候,就像在谈今天市场里白菜萝卜的价格行情,又或者是谁家的母猪下了几个猪崽,又夭折了几个。人们已经忘却了那一个个糖厂、建筑工程,以及载重十多吨的卡车从它身上碾过时的岁月了。它就像一杯白开水那样喝起来索然无味,再没有刚刚开通时的那种被人郑重其事地端到桌面上来夸耀的激情了。父亲1994年办的那个涂料厂的经营,也因为交通的便利扩大了生产和销路,还有许多的庄稼户脱离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贫瘠和艰难,他们因为这座桥的流通体体面面地成了街市上的商贾,像旧社会里的土豪财主一样肥得冒油了。它的落成和使用,使得全国各地诸如此类的桥梁遍地开花。但这些都已经是昨日黄花,像一阵来去自由的风,是那样地洒脱不羁。投入这座桥的几百万就这样像一枚重磅炸弹被掷入蓼水河,也许它给人们带来的效应是不能用这个数字去衡量的。它的落成使对岸的人们不管是发洪水还是干旱都不必再乘船了,多年前的那个晚上为了去看《十五贯》,满满的一船人也不会落水了,那些被这部《十五贯》夺走的生命该是多么地遗憾!面对这座即将灰飞烟灭的桥,我像一条被异物卡住喉咙的鱼,鼓着腮边难受,而我的眼睛在蓼水河的冲刷下好像已经习惯和麻木,已经流不出清澈的泪水了。
我仔细再看它的时候,感觉那个看的人也不再是我了,村庄也不再是从前的那个村庄了,就像那座被捆绑住的精神病人一样的桥梁。在这个时代的风口浪尖上,乡村的原生态只能在多年以前的记忆中依稀与仿佛。
二
每回一次故乡,我就发现一些不同,故乡正在悄悄地变化,一点一点地,一点一点地,篱笆墙,狗吠鸡鸣,大片的翻滚着金黄的波浪的田地……这些亲切的影子像一朵风一吹就散开的蒲公英,一下子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是啊,故乡已经不是从前的那个故乡了。
故乡已经正式被批准为全国历史文化名镇。瞧,离这座桥几百米远的地方又复兴了一座古木桥,据说洪武1385年这里就有一座石墩木桥,初名叫真武桥,于十年动荡期间1975年被造反派拆掉,留下一个石墩。那时候还没有现代的工具,全部是人工操作完成,据说古时候为了修筑这座桥死了很多的壮劳力。可以想见那一根根巨大的橼木和檩条、一块块笨重笨重的未经打磨的青石要垒起高台,这种下死力的活要多少人的血汗才能修筑成功?!桥下有11个石墩连接,后名迥澜桥,又名祖师桥。现在只是复古,是被发掘出来的历史文化产物。
这座桥落成后,在迎接全国全省各地名家、商家以及政界要员的剪彩仪式的头一天下午,一辆摩托车莫名其妙地撞上这座桥的石碑,当场有一人驾鹤西去。当时年长的老人就议论纷纷,说这桥的煞气大,古时修建时就有许多人丧生,现在还没有通行就血祭祖师桥,真乃天意所为,难道是老天收走了这个人的魂魄用来守护这座有灵气复苏的桥?一时之间,议论纷纷,给这座桥蒙上了远古的神秘与传奇色彩。
走在桥上,抚摸着那些亭台楼阁,闻着儒经墨香:那酱色的巨大的檩条,还有桥上供奉的祖师爷,袅袅檀香,让人仿佛回到西汉时的都梁,回到三国,回到古色古香的唐宋明清。而这条资江重要的支流自西向东的蓼水,似乎也响起了湘黔古商道旌旗飘摇的猎猎之音……
桥的另一边,古街也有了秦汉的标志,唐宋的词阙,真正是“五里长街,烟景繁华”的小南京。那历史悠久的青石板在冷月下泛着清辉,冥冥中历史正在眼前风云变幻,魔幻般与我们擦肩而过。仿佛我们就是已经作古的古人,而古人亦是现在活着的我们。
这座桥的复兴刺激着人们兴奋和新奇的神经末梢。与那座相距不远的即将崩溃瓦解的高沙大桥,形成了可笑而鲜明的对比。一个是正在得宠的妃子,一个是等待执行死刑的囚徒。似乎,这就是宿命和历史。
我回到故乡再不能踏上那座可以一闪一晃的吊桥了。可我能再踏上这座只供行人休憩和行走的祖师桥,放眼远望,在雅致而古老的橼木上打盹,可以望着波光粼粼的河水发呆。这里没有车辆的尾气和扬起的沙尘,那些孔孟的儒家经典耳濡目染地占据精神的一隅,好像自己也成了忠孝道义的古人了。
可我总觉得少了些什么,心里有一种说不出、道不明的空虚和失落。我站在祖师桥上不经意地就看到了那座被铁条捆绑的高沙大桥,那一刻的苍白,也显得多余。再没有人静下心来去追问过去,人们对这座将要执行死刑的桥梁已经失去了刨根问底的兴趣,我的脑海里想起了母亲和村民的絮絮叨叨,呀!了不得呢!我们已经是历史名镇的人物了呢。那些过往的风旋起秋天的枯叶,鸟儿一样唧唧喳喳地窜向四面八方。
按照道理,征掉那些田地来修建一座座月牙式青砖碧瓦的建筑是为了衬托那座古桥的古朴与风韵。这些土地的牺牲是必要的,就好像那座投入使用二十多年的吊桥,是为了更多的桥坚固稳定,它的牺牲是必然的,是需要的。而这些土壤是为了更好地运用一次城市与农村的革命,以历史的名义让这些土壤变得尊贵,让这里繁衍生息的人们背上祖宗的仁义,这是值得的!而我却总怀念那块土地上的绿色,那放眼一望的辽阔,那躬耕繁忙的快乐与淳朴,以及那可以招来无数蜜蜂的金灿灿的油菜花。那些大兴土木的建筑正在热火朝天地呼应着这个蕴含了几千年历史文明的运动,发现与挖掘是重要的,虽不能让历史原貌重现,至少可以撩动起人们无限遐想,可以缅怀,可以追溯,可以抒怀。
我站在这块秦汉时建街的土地上感受着历史的变迁,这些深深埋藏的历史宝藏仿佛在场见证,见证故乡的热血沸腾,见证着故乡的荣辱与起落。每每茶余饭后,人们讨论的话题就是这条街要加上苗寨式的风格了,有着湘西凤凰的特征。那些钢筋水泥的表面需要一些古朴和青苔,那样才更有历史的沉淀。那条街被发现了几百前的命名,那时叫新街里,于是这条道的出口就有了一副新街里的牌匾……是的,一切都将有条不紊地进行。一些歪歪斜斜的木板房都被打上了重点保护的标志,一块小小的四方形上注明着修建的年代和某个朝代的某个名人的旧居。
三
岸边正在搞建设的挖土机干得热酣畅淋,那只巨大的螃蟹一样的爪子高高地伸到半空,又再徐徐地降落,用一排锋利无比的齿啃出一个个坑。那些伸展开身躯的齿匍匐前行,与泥土脸贴着脸,嘴对着嘴地交流,那模样有些像野猪的嘴巴在拱土,一下一个坑,一拱一道沟。那些暗黄、浅黄、深黄的泥土掺杂着黑色和浅红,这些颜色深浅不一的泥土被赤裸裸地暴露在天底下,与灿烂的阳光一起细数着历史的年轮。
岸边堆放的一堆堆沙丘和垃圾,在氤氲的文化气息中发酵成历史的产物。在某一个不为人们关注的日子,再被挖土机悄悄地拉走,填补了哪个历史的空缺去了。
蓼水河的河水依然自西向东静静地流淌,默默地养育着两岸不停地改朝换代的草民。也许它永远搞不懂秦汉的水,可以永无休止地流下去,那些曾经多少次被洪水冲毁的家园和庄稼,总能一代代地传承下来,生生不息。
我每回来一次,总能嗅出故乡的体味。而现在却不灵敏了,那些远古的东西一件件地摆放停当,而我就像是一个懵懂无知的孩子,我必须重新去认知又熟悉又陌生的故乡了。
这里的人们适应得倒是挺快的,好似都有了文化底蕴,谈吐儒雅得体,潇潇洒洒,不再是东家长西家短的流言蜚语,也不再操起裤子就骂娘了;不再是这家里出了个砍脑壳的不肖子孙,那家里迎娶了个水灵乖巧的媳妇,那些闲散的笑话都被蓼水河冲到下游去了。人们嘴巴里流淌的都是石堰八景,曾氏宗祠,观澜书院……
母亲每次看到我回来,就要眯起双眼,戴上那副老掉牙的老花镜摸出一本细密如蚂蚁的族谱,要我找出某个上上代的上上代,某个公公的公公是我们的祖先,据说是个朝廷官员,非得要供奉起来,以便后人礼拜。让人好像真的回到那个书香流溢的时代,每一条胡同和街道都染上了神奇的水墨。
故乡,真是一把寒光闪闪的手术刀!那薄薄细细的锋面将我们脑袋里的一些东西一点点地剔除,我们的身体像是被注射了麻药,已经感觉不出疼痛。云峰塔倒映在蓼水河的影子一忽而清晰,一忽而又模糊,像个变化无穷的迷宫,像一个难以猜透的谜。
而我一次次在故乡的惊叹和高潮中来去,如一条在蓼水河里行走的鱼。朝出夕归,阳光把我的影子一会儿拉成一条长长的细线,一会儿又浓缩成一堆文化的沙丘。
踩上这座桥的时候,我才想起自己是真正地回到故乡了。我伸开双臂,双目微闭,深深地吸一口泥土的气息,好像桃花、梨花、油菜花的味儿全跑来了。
我总喜欢无事的时候到桥上去转悠,去听蓼水河或欢快或轻缓或湍急的水调歌头。而那浑浊不堪、水里翻滚着黑黑的污垢和黄色的沙土的水流像一把柳叶眉刀,每波动一下便要狠狠地往河床上刮上一刀,一波推上一波,岸边的水草身上缠绕着一些杂物,有一种黑黄黑黄的污垢紧紧地包裹着它的身体。岸边的沙石光溜溜地在阳光下翻晒,一些阴影部分暗藏在时光的深洞里。朝远处看,河床就像一个被剃了半边眉毛的怪物,我无论如何是找不回童年中的那条河了,这真让人痛心。我记得很小的时候,这里的河水都是可以挑回去用来做饭吃的,那水是多么地洁净和甘冽,就像清幽幽的泉水!
此刻的渡口如一个安度晚年的老人,静悄悄地,让人几乎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偶然,我在桥上瞥见它默立一隅的落寞,让人想到古时打入冷宫的妃子。但有时也有那么一下的恍惚,仿佛还能听到黄家码头浣衣的潺潺之声,尤其是船要靠岸的时候,那泥鳅一样的小子一个猛子扎下水去,身后的水花溅到那些拿着棒槌槌衣服的大婶身上。那清澈见底的河水在船桨的拨动下荡出愉快的歌声,与岸边大婶们欢乐的嗔骂声交错彼伏,好不热闹,甚是有趣。
我身后不时穿越而过的车辆让这座没有桥墩的吊桥有一种缆绳伸缩的颤悠,人在桥上便有种弹棉花的味道。初感觉到这种一小会的大脑空白的刺激时,心里还是惶惶然的,不免东张西望,看看周围的事物是否注意到这种细微的变化,久而久之,便也觉得惯常了,心里也坦然起来。毕竟这座桥的落成,对家乡的贡献是巨大的,很多人的腰包也因为交通的便利变得鼓鼓囊囊的。桥通了,路宽了,经济搞活了,门路自然就多了,马路两边的高楼大厦如春笋般板起腰身,笑眯眯地吸收着车辆扬起的沙尘和尾气。
我模糊地记得当年在这座桥上全家合影留念,我们身后那几个红色的大字“高沙大桥”赫然在目。据说,那是当时的省长亲笔题的。这桥在全省是唯一一座没有设计桥墩的吊桥,图纸也是由家乡的一位桥梁专家设计的,这位从家乡走出来的土专家在蓼水河上做了第一块试验田。当时人们为了修筑这座桥,方便两岸的交通,情绪高涨,村里的人都自发地捐款捐物,没有捐献的村民就出劳力,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完成了这项艰巨的工程。桥的东面,有一排默立的碑文,里面记载着数目不等的募捐人士的名字,与这座桥一起千古流芳。
这座桥的外形是比较特别的,桥面两边虹一样的拱形像一把大大的弹棉花的弓。这桥的怪就在这里,也奇在这里,其他的桥的弯拱都是弯在桥下面,而这桥却把个拱弯到桥的上面,当时吸引了不少桥梁专家和好奇人士来这里观看。每到酷暑的夜晚,就有三三两两的恋人或老人们在桥上流连,桥下面的蓼水河缓缓流淌,给他们吹拂着一阵阵凉爽惬意的风。
再回去的时候,发现桥开始维修了,据说当时用的水泥和钢筋的标号不够,现在要重新加固。又有人说是设计的问题,因为是第一座吊桥还没有经验,所用的材料与桥的设计不符,总之种种众说纷纭。最后,人们在茶余饭后也渐渐地淡忘了,桥的两端都砌了一截水泥墙,中间留了一口空隙,刚好够一辆小车经过,桥的拱上写了大大的标语——五类危桥,重型车辆禁止通行。是站在桥上面那种颤悠悠的感觉愈发明显了?还是那张已经拉到最饱满程度的弓迟迟射不出身体里的利器弛许是,也许不是。它如今就像一个驼背的老人匍匐在地,行着西藏的朝圣之礼。
又过了一些时候,发现桥的两端那个拱形上修了一个亭台式的楼阁,像是给一个生命垂危的老人戴上了一顶繁重的帽子,他正苟延残喘地搂着一把把干枯的骨头,把风霜雨雪掖到怀下,一道道严重的裂缝像一个个张开嘴的怪兽。经过了二十余载的风雨,也许它的承受力开始溃败了,它紧绷的那些弓弦也许到了极致。但是这个岁数的桥应该是正当年的,是年轻而有活力的,而它在即将倒下的时候还被再次利用,为了配合打造历史名镇,就是要被毁掉也要光荣地顶着那顶华光四射的帽子。我们望着桥两端的顶上那亭台式的雕龙画凤,感觉到这桥有一种说不出的委屈,这顶不伦不类的帽子似乎加重了它的喘息。它的血肉正在凝固成一尊冰冷的雕塑,之前的温热正在霞光中消失殆尽,它默立的姿态僵硬,任时光流逝。
再回首时,恍如隔世。
再回去的时候,发现那座桥已经被铁条封住了两端的出口,像一个被严严实实地捆绑住的正在接受治疗的精神病人。
听说马上要被炸掉重修了。而人们谈论到它的时候,就像在谈今天市场里白菜萝卜的价格行情,又或者是谁家的母猪下了几个猪崽,又夭折了几个。人们已经忘却了那一个个糖厂、建筑工程,以及载重十多吨的卡车从它身上碾过时的岁月了。它就像一杯白开水那样喝起来索然无味,再没有刚刚开通时的那种被人郑重其事地端到桌面上来夸耀的激情了。父亲1994年办的那个涂料厂的经营,也因为交通的便利扩大了生产和销路,还有许多的庄稼户脱离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贫瘠和艰难,他们因为这座桥的流通体体面面地成了街市上的商贾,像旧社会里的土豪财主一样肥得冒油了。它的落成和使用,使得全国各地诸如此类的桥梁遍地开花。但这些都已经是昨日黄花,像一阵来去自由的风,是那样地洒脱不羁。投入这座桥的几百万就这样像一枚重磅炸弹被掷入蓼水河,也许它给人们带来的效应是不能用这个数字去衡量的。它的落成使对岸的人们不管是发洪水还是干旱都不必再乘船了,多年前的那个晚上为了去看《十五贯》,满满的一船人也不会落水了,那些被这部《十五贯》夺走的生命该是多么地遗憾!面对这座即将灰飞烟灭的桥,我像一条被异物卡住喉咙的鱼,鼓着腮边难受,而我的眼睛在蓼水河的冲刷下好像已经习惯和麻木,已经流不出清澈的泪水了。
我仔细再看它的时候,感觉那个看的人也不再是我了,村庄也不再是从前的那个村庄了,就像那座被捆绑住的精神病人一样的桥梁。在这个时代的风口浪尖上,乡村的原生态只能在多年以前的记忆中依稀与仿佛。
二
每回一次故乡,我就发现一些不同,故乡正在悄悄地变化,一点一点地,一点一点地,篱笆墙,狗吠鸡鸣,大片的翻滚着金黄的波浪的田地……这些亲切的影子像一朵风一吹就散开的蒲公英,一下子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是啊,故乡已经不是从前的那个故乡了。
故乡已经正式被批准为全国历史文化名镇。瞧,离这座桥几百米远的地方又复兴了一座古木桥,据说洪武1385年这里就有一座石墩木桥,初名叫真武桥,于十年动荡期间1975年被造反派拆掉,留下一个石墩。那时候还没有现代的工具,全部是人工操作完成,据说古时候为了修筑这座桥死了很多的壮劳力。可以想见那一根根巨大的橼木和檩条、一块块笨重笨重的未经打磨的青石要垒起高台,这种下死力的活要多少人的血汗才能修筑成功?!桥下有11个石墩连接,后名迥澜桥,又名祖师桥。现在只是复古,是被发掘出来的历史文化产物。
这座桥落成后,在迎接全国全省各地名家、商家以及政界要员的剪彩仪式的头一天下午,一辆摩托车莫名其妙地撞上这座桥的石碑,当场有一人驾鹤西去。当时年长的老人就议论纷纷,说这桥的煞气大,古时修建时就有许多人丧生,现在还没有通行就血祭祖师桥,真乃天意所为,难道是老天收走了这个人的魂魄用来守护这座有灵气复苏的桥?一时之间,议论纷纷,给这座桥蒙上了远古的神秘与传奇色彩。
走在桥上,抚摸着那些亭台楼阁,闻着儒经墨香:那酱色的巨大的檩条,还有桥上供奉的祖师爷,袅袅檀香,让人仿佛回到西汉时的都梁,回到三国,回到古色古香的唐宋明清。而这条资江重要的支流自西向东的蓼水,似乎也响起了湘黔古商道旌旗飘摇的猎猎之音……
桥的另一边,古街也有了秦汉的标志,唐宋的词阙,真正是“五里长街,烟景繁华”的小南京。那历史悠久的青石板在冷月下泛着清辉,冥冥中历史正在眼前风云变幻,魔幻般与我们擦肩而过。仿佛我们就是已经作古的古人,而古人亦是现在活着的我们。
这座桥的复兴刺激着人们兴奋和新奇的神经末梢。与那座相距不远的即将崩溃瓦解的高沙大桥,形成了可笑而鲜明的对比。一个是正在得宠的妃子,一个是等待执行死刑的囚徒。似乎,这就是宿命和历史。
我回到故乡再不能踏上那座可以一闪一晃的吊桥了。可我能再踏上这座只供行人休憩和行走的祖师桥,放眼远望,在雅致而古老的橼木上打盹,可以望着波光粼粼的河水发呆。这里没有车辆的尾气和扬起的沙尘,那些孔孟的儒家经典耳濡目染地占据精神的一隅,好像自己也成了忠孝道义的古人了。
可我总觉得少了些什么,心里有一种说不出、道不明的空虚和失落。我站在祖师桥上不经意地就看到了那座被铁条捆绑的高沙大桥,那一刻的苍白,也显得多余。再没有人静下心来去追问过去,人们对这座将要执行死刑的桥梁已经失去了刨根问底的兴趣,我的脑海里想起了母亲和村民的絮絮叨叨,呀!了不得呢!我们已经是历史名镇的人物了呢。那些过往的风旋起秋天的枯叶,鸟儿一样唧唧喳喳地窜向四面八方。
按照道理,征掉那些田地来修建一座座月牙式青砖碧瓦的建筑是为了衬托那座古桥的古朴与风韵。这些土地的牺牲是必要的,就好像那座投入使用二十多年的吊桥,是为了更多的桥坚固稳定,它的牺牲是必然的,是需要的。而这些土壤是为了更好地运用一次城市与农村的革命,以历史的名义让这些土壤变得尊贵,让这里繁衍生息的人们背上祖宗的仁义,这是值得的!而我却总怀念那块土地上的绿色,那放眼一望的辽阔,那躬耕繁忙的快乐与淳朴,以及那可以招来无数蜜蜂的金灿灿的油菜花。那些大兴土木的建筑正在热火朝天地呼应着这个蕴含了几千年历史文明的运动,发现与挖掘是重要的,虽不能让历史原貌重现,至少可以撩动起人们无限遐想,可以缅怀,可以追溯,可以抒怀。
我站在这块秦汉时建街的土地上感受着历史的变迁,这些深深埋藏的历史宝藏仿佛在场见证,见证故乡的热血沸腾,见证着故乡的荣辱与起落。每每茶余饭后,人们讨论的话题就是这条街要加上苗寨式的风格了,有着湘西凤凰的特征。那些钢筋水泥的表面需要一些古朴和青苔,那样才更有历史的沉淀。那条街被发现了几百前的命名,那时叫新街里,于是这条道的出口就有了一副新街里的牌匾……是的,一切都将有条不紊地进行。一些歪歪斜斜的木板房都被打上了重点保护的标志,一块小小的四方形上注明着修建的年代和某个朝代的某个名人的旧居。
三
岸边正在搞建设的挖土机干得热酣畅淋,那只巨大的螃蟹一样的爪子高高地伸到半空,又再徐徐地降落,用一排锋利无比的齿啃出一个个坑。那些伸展开身躯的齿匍匐前行,与泥土脸贴着脸,嘴对着嘴地交流,那模样有些像野猪的嘴巴在拱土,一下一个坑,一拱一道沟。那些暗黄、浅黄、深黄的泥土掺杂着黑色和浅红,这些颜色深浅不一的泥土被赤裸裸地暴露在天底下,与灿烂的阳光一起细数着历史的年轮。
岸边堆放的一堆堆沙丘和垃圾,在氤氲的文化气息中发酵成历史的产物。在某一个不为人们关注的日子,再被挖土机悄悄地拉走,填补了哪个历史的空缺去了。
蓼水河的河水依然自西向东静静地流淌,默默地养育着两岸不停地改朝换代的草民。也许它永远搞不懂秦汉的水,可以永无休止地流下去,那些曾经多少次被洪水冲毁的家园和庄稼,总能一代代地传承下来,生生不息。
我每回来一次,总能嗅出故乡的体味。而现在却不灵敏了,那些远古的东西一件件地摆放停当,而我就像是一个懵懂无知的孩子,我必须重新去认知又熟悉又陌生的故乡了。
这里的人们适应得倒是挺快的,好似都有了文化底蕴,谈吐儒雅得体,潇潇洒洒,不再是东家长西家短的流言蜚语,也不再操起裤子就骂娘了;不再是这家里出了个砍脑壳的不肖子孙,那家里迎娶了个水灵乖巧的媳妇,那些闲散的笑话都被蓼水河冲到下游去了。人们嘴巴里流淌的都是石堰八景,曾氏宗祠,观澜书院……
母亲每次看到我回来,就要眯起双眼,戴上那副老掉牙的老花镜摸出一本细密如蚂蚁的族谱,要我找出某个上上代的上上代,某个公公的公公是我们的祖先,据说是个朝廷官员,非得要供奉起来,以便后人礼拜。让人好像真的回到那个书香流溢的时代,每一条胡同和街道都染上了神奇的水墨。
故乡,真是一把寒光闪闪的手术刀!那薄薄细细的锋面将我们脑袋里的一些东西一点点地剔除,我们的身体像是被注射了麻药,已经感觉不出疼痛。云峰塔倒映在蓼水河的影子一忽而清晰,一忽而又模糊,像个变化无穷的迷宫,像一个难以猜透的谜。
而我一次次在故乡的惊叹和高潮中来去,如一条在蓼水河里行走的鱼。朝出夕归,阳光把我的影子一会儿拉成一条长长的细线,一会儿又浓缩成一堆文化的沙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