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科学课程是中学理科课程的基础。文章分析了小学科学课程与中学“理化生”课程之间的联系以及小学科学课程为中学“理化生”课程奠基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科学 ;课程标准 ;中学“理化生” ;奠基
2017版《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并为他们继续学习、成为合格公民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中学理化生是 “继续学习”的重要部分。小学科学课为中学理化生学习奠基的实施方案如下。
一、探究小、初、高自然课程设置之间的联系
小学、初中、高中三阶段自然科学内容是连贯的、逐层深入的知识体系。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二、小学科学课为中学“理化生”学习奠基策略
(一)避免科学性错误
科学性错误导致学生产生 “前概念”错误认知,成为将来学习和发展的阻碍。所以教师在课前备课、课堂教学、课后作业中都应留意是否出现了科学性错误。笔者归纳出小学科学教学中出现科学性错误的四种原因。
1.教师本人不应传授错误知识
笔者以听过的一节《压缩空气》的公开课为例,上课教师播放“压缩NO2气体”的视频后,将NO2气体描述成“红色的空气”。NO2不是空气,是藏匿于汽车尾气中的一種红棕色有毒气体,测量空气指数(API)时需要考虑其含量。可以适当跟学生提一下,加强学生环保意识。
2.学生出现的科学性错误,教师应及时反馈
以听过的一节《运动和摩擦》为例,任课教师要求学生分组测量摩擦力,其中一组学生别出心裁在斜面上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木块并记录数据。任课教师经过却未给予反馈。
对斜面上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会涉及到力的分解知识,计算摩擦力还需知道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小学生不需要掌握,但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进行课堂反馈。
教师问题1:假如斜面绝对光滑,木块会处于静止状态吗?
学生回答1:不会,会下滑
教师问题2:为什么会下滑?
学生回答2:木块在斜面上受到一个未知“拉力”
教师问题3:物体在粗糙斜面上还受到这个力吗?
学生回答2:会受到,因为物体在斜面上有下滑趋势,有人猜测是重力的一个作用效果
教师问题4:这个力的确存在,小学阶段不做要求。
在斜面上能用弹簧测力计来直接测量摩擦力吗?
教师问题3:不能,因为物体在斜面上受力比在水平面上受力复杂
教师问题5:能总结一下测量摩擦力的注意事项吗?
3.教师没吃透教材,容易产生科学性错误
笔者在一次听课中听到过教师由于对教材没吃透造成的错误。
笔者以四年级上册《运动的小车》为例。其中有一个“撞击实验”,要求学生从三个不同坡度的斜面(同一位置)释放小车,让小车滑下后撞击水平面上的木块。撞击实验的目的本来是“探究物体具有的能量和运动速度之间的关系”,上课教师竞篡改为“探究物体具有的能量与斜面坡度之间的关系“。
4. 教师应正确处理教材中所出现的“错误”
由于小学生的知识范围有限,小学科学课本内容中也会出现“错误“,一个合格的教师不但要读懂教材、评价教材、有时甚至要超越教材,以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去教书育人。
以五年级上册《运动与摩擦》为例,教材中出现“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重力之间的关系“的说法。将”压力”换成 “重力”属于“概念混淆”。教材中的结论也有一定的适用范围,特别在高年级教学中,可以适当告诉学生“真相”。
(二)重视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是小学生探索和了解自然、获取科学知识的主要方法。笔者从四个角度阐述科学探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掌握“控制变量”等科学思维方法
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有时需要有序的分解和呈现问题。当影响事物变化因素较多时,
需要把试验因素(自变量)以外的额外变量(控制变量)从实验中排除或使其保持恒定后再进行探究。实例如下:
例1. 实验目的:比较NaCl、NaHCO3的溶解能力(三年级上册)
例2. 实验目的:探究物体具有的能量和运动速度之间的关系(四年级上册)
2.掌握“定性和定量”等科学实验方法
小学生从四年级上册《运动和力》开始正式接触定量实验,教师应指导学生了解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的区别(教师要了解定量实验不止限于化学范畴),并传授定量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定量实验步骤如下:a.进行多次实验(至少三次)b.剔除错误数据(人为操作错误产生)c.将剩下数据取均值d.分析总结评价。采用多次实验取均值法可大大降低偶然误差(注意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的区别)。笔者以两个实例阐述定量实验需要注意的问题。
例1.以听过的一节《压缩空气》公开课为例(以下是学生所展示的数据)
在这个教学事件中,笔者发现两大问题:
问题1.第一组实验明显是漏气了,因为学生只做了一次实验,无法排除错误数据。
问题2.从学生的实验过程可以看出,教师平时没有强调过定量实验的方法。
3.掌握“读模和建模”等科学模型方法
科学模型可使抽象事物形象化、复杂问题简单化、零碎知识模块化。利用科学模型,可让学生轻松掌握科学知识、原理和变化过程。例如:
4.掌握通过微观视角解决宏观问题
宇宙中的一切物质都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2017新教材三年级上册《空气》一章中的第29页《压缩空气》中出现“用O表示空气微粒”字样,并配三张图(开始时、向下压后、向上拉后)。教师该如何带领学生渗透微观思想呢?笔者总结了四要:
一要学生了解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之间的联系。
二要学生了解粒子间距离对物质状态以及 “轻重”(密度)的影响。
三要学生了解微观粒子间存在着相互吸引和排斥。
四要引导学生从微粒角度解释《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有无新物质生成)。
(三)培养科学态度
笔者认为小学生需要具备的科学态度包括热爱自然、乐于观察、勇于探索、实事求是、善于分享、追求创新。下面从三个方面阐述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态度和责任感。
1.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
小学生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教师尽量安排室外实践课,带领学生亲近自然,辨认自然界中的动植物,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让学生将标本带回实验室用显微镜观察其内部结构。
2.引导学生写科学日记并撰写科学小论文
让学生养成写科学日记的习惯,在生活中发现了什么奇怪的动植物、奇怪的自然现象把它们记录下来,并与同学探讨或向老师请教,材料积累多了可以鼓励学生撰写科学小论文。
3.鼓励学生合作分享、勇于创新
在探究活动中鼓励学生多倾听他人信息,接纳他人观点,分工协作,进行多人探究,在集体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鼓励学生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多种方案制作科学模型,激励学生进行科学小发明和小创造,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
综上所述,作为小学科学教师应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己任,教导学生掌握科学知识、进行科学探索、培养科学态度,为中学理化生的学习乃至终身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丽.小学科学与初中物理教学衔接【J】中学教学参考,2020,(2).
[2]胡卫平.课程目标的解读【J】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解读,2017,(12).
浙江省玉环市合垟小学
关键词:小学科学 ;课程标准 ;中学“理化生” ;奠基
2017版《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并为他们继续学习、成为合格公民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中学理化生是 “继续学习”的重要部分。小学科学课为中学理化生学习奠基的实施方案如下。
一、探究小、初、高自然课程设置之间的联系
小学、初中、高中三阶段自然科学内容是连贯的、逐层深入的知识体系。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二、小学科学课为中学“理化生”学习奠基策略
(一)避免科学性错误
科学性错误导致学生产生 “前概念”错误认知,成为将来学习和发展的阻碍。所以教师在课前备课、课堂教学、课后作业中都应留意是否出现了科学性错误。笔者归纳出小学科学教学中出现科学性错误的四种原因。
1.教师本人不应传授错误知识
笔者以听过的一节《压缩空气》的公开课为例,上课教师播放“压缩NO2气体”的视频后,将NO2气体描述成“红色的空气”。NO2不是空气,是藏匿于汽车尾气中的一種红棕色有毒气体,测量空气指数(API)时需要考虑其含量。可以适当跟学生提一下,加强学生环保意识。
2.学生出现的科学性错误,教师应及时反馈
以听过的一节《运动和摩擦》为例,任课教师要求学生分组测量摩擦力,其中一组学生别出心裁在斜面上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木块并记录数据。任课教师经过却未给予反馈。
对斜面上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会涉及到力的分解知识,计算摩擦力还需知道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小学生不需要掌握,但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进行课堂反馈。
教师问题1:假如斜面绝对光滑,木块会处于静止状态吗?
学生回答1:不会,会下滑
教师问题2:为什么会下滑?
学生回答2:木块在斜面上受到一个未知“拉力”
教师问题3:物体在粗糙斜面上还受到这个力吗?
学生回答2:会受到,因为物体在斜面上有下滑趋势,有人猜测是重力的一个作用效果
教师问题4:这个力的确存在,小学阶段不做要求。
在斜面上能用弹簧测力计来直接测量摩擦力吗?
教师问题3:不能,因为物体在斜面上受力比在水平面上受力复杂
教师问题5:能总结一下测量摩擦力的注意事项吗?
3.教师没吃透教材,容易产生科学性错误
笔者在一次听课中听到过教师由于对教材没吃透造成的错误。
笔者以四年级上册《运动的小车》为例。其中有一个“撞击实验”,要求学生从三个不同坡度的斜面(同一位置)释放小车,让小车滑下后撞击水平面上的木块。撞击实验的目的本来是“探究物体具有的能量和运动速度之间的关系”,上课教师竞篡改为“探究物体具有的能量与斜面坡度之间的关系“。
4. 教师应正确处理教材中所出现的“错误”
由于小学生的知识范围有限,小学科学课本内容中也会出现“错误“,一个合格的教师不但要读懂教材、评价教材、有时甚至要超越教材,以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去教书育人。
以五年级上册《运动与摩擦》为例,教材中出现“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重力之间的关系“的说法。将”压力”换成 “重力”属于“概念混淆”。教材中的结论也有一定的适用范围,特别在高年级教学中,可以适当告诉学生“真相”。
(二)重视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是小学生探索和了解自然、获取科学知识的主要方法。笔者从四个角度阐述科学探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掌握“控制变量”等科学思维方法
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有时需要有序的分解和呈现问题。当影响事物变化因素较多时,
需要把试验因素(自变量)以外的额外变量(控制变量)从实验中排除或使其保持恒定后再进行探究。实例如下:
例1. 实验目的:比较NaCl、NaHCO3的溶解能力(三年级上册)
例2. 实验目的:探究物体具有的能量和运动速度之间的关系(四年级上册)
2.掌握“定性和定量”等科学实验方法
小学生从四年级上册《运动和力》开始正式接触定量实验,教师应指导学生了解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的区别(教师要了解定量实验不止限于化学范畴),并传授定量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定量实验步骤如下:a.进行多次实验(至少三次)b.剔除错误数据(人为操作错误产生)c.将剩下数据取均值d.分析总结评价。采用多次实验取均值法可大大降低偶然误差(注意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的区别)。笔者以两个实例阐述定量实验需要注意的问题。
例1.以听过的一节《压缩空气》公开课为例(以下是学生所展示的数据)
在这个教学事件中,笔者发现两大问题:
问题1.第一组实验明显是漏气了,因为学生只做了一次实验,无法排除错误数据。
问题2.从学生的实验过程可以看出,教师平时没有强调过定量实验的方法。
3.掌握“读模和建模”等科学模型方法
科学模型可使抽象事物形象化、复杂问题简单化、零碎知识模块化。利用科学模型,可让学生轻松掌握科学知识、原理和变化过程。例如:
4.掌握通过微观视角解决宏观问题
宇宙中的一切物质都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2017新教材三年级上册《空气》一章中的第29页《压缩空气》中出现“用O表示空气微粒”字样,并配三张图(开始时、向下压后、向上拉后)。教师该如何带领学生渗透微观思想呢?笔者总结了四要:
一要学生了解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之间的联系。
二要学生了解粒子间距离对物质状态以及 “轻重”(密度)的影响。
三要学生了解微观粒子间存在着相互吸引和排斥。
四要引导学生从微粒角度解释《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有无新物质生成)。
(三)培养科学态度
笔者认为小学生需要具备的科学态度包括热爱自然、乐于观察、勇于探索、实事求是、善于分享、追求创新。下面从三个方面阐述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态度和责任感。
1.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
小学生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教师尽量安排室外实践课,带领学生亲近自然,辨认自然界中的动植物,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让学生将标本带回实验室用显微镜观察其内部结构。
2.引导学生写科学日记并撰写科学小论文
让学生养成写科学日记的习惯,在生活中发现了什么奇怪的动植物、奇怪的自然现象把它们记录下来,并与同学探讨或向老师请教,材料积累多了可以鼓励学生撰写科学小论文。
3.鼓励学生合作分享、勇于创新
在探究活动中鼓励学生多倾听他人信息,接纳他人观点,分工协作,进行多人探究,在集体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鼓励学生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多种方案制作科学模型,激励学生进行科学小发明和小创造,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
综上所述,作为小学科学教师应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己任,教导学生掌握科学知识、进行科学探索、培养科学态度,为中学理化生的学习乃至终身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丽.小学科学与初中物理教学衔接【J】中学教学参考,2020,(2).
[2]胡卫平.课程目标的解读【J】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解读,2017,(12).
浙江省玉环市合垟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