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教书育人、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思想政治工作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在教育工作中容易产生“泛意识形态化”的倾向,放大它的“政治”的“外在促进性”功能,而忽略“思想”的“内在感化性”功能,导致思想政治工作应有的人文、情感、平等、关怀等价值内涵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和效果。我们只有从大学校园的实际生活出发,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在大学生的生活世界里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所以,做好高校当前的思想政治工作,一方面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另一方面,必须坚持贴近生活,真正建立“以人为本”,以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为核心、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为基础、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开创生动活泼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为方向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
思想政治工作贴近生活,关键是要注意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坚持政治导向与精神关怀的统一。实际工作中,我们过于放大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治导向功能,而忽视它固有的充满弹性的面向人的内心世界的精神关怀,没有把人当成感性和能动性的主体。我们必须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以主动和积极的姿态介入他们的实际生活,引导和帮助他们在实践中发现真理、实现价值、提升境界,为他们的生活提供更加丰富和持久的精神支持。二是坚持理论超越性和现实指向性的统一。深刻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建立具有理论高度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是做好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前提。我们既不能仅仅把思想政治工作当成解决思想问题的一般性措施和事后性手段,也不能追求理论上的玄妙和高深,而是要在解决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上下功夫,做到解决现实问题同致力于理论的透彻与超前相结合。三是坚持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和实践开放性的统一。高校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大学生所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上是在这样一个相对独立和封闭的系统里完成的。但是,生活和实践却是开放的和多元化的,接受教育的主体总是处于一个动态的社会系统当中。经验表明,封闭式教育有利于大学生接受系统性的知识,但不利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材,只有在实践中坚持开放式教育,才能使学生在学习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又能够在实践中用所学理论指导生活,不断纠正缺点、弥补不足,逐步达到修养的提高和人生的完善。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处理好以上三个关系的基础上,应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新的探索: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课堂教学是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但是由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单向性,缺乏师生的互动,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不利于学生的参与和融入。创新课堂教学,应当引入平等探讨和双向沟通的机制,建设开放、参与、互动、反馈的教学环境,采取专题研讨、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等方式,尊重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能够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改变被动灌输的局面,把传授知识与学生的内在需要紧密结合起来。
发挥网络的思想引导作用。网络已经成为高校师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一方面为师生的情感宣泄和思想交流创造了一个互动、自由和平等的环境,另一方面充分体现了师生的自主性、参与性和体验性,而这些因素恰恰是传统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所缺乏的。可以说,网络为我们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载体和平台。一些高校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开展网络个体交流、实现网上网下互动、创设网评员制度,解决问题与思想疏导相结合,这些工作方式没有强制性,又显现了极强的灵活性,它能关注师生的最细微处,关心师生的日常生活和各种问题,贴近师生的思想和心理实际,较好地展现了思想教育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长处和成效。
建立思想政治工作动态机制。传统的工作机制注重教育对象的群体性和教育目标的统一性,而动态的工作机制则主要着眼于工作对象的个体性和工作效果的针对性。“高、大、全”式的教育方式显然不能适应年轻一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新一代的大学生普遍个性比较明显,知识面广,求知欲强,但实践能力较差,个体的差异性也较大。动态的工作机制要求我们在尊重大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基础上,从工作方法、工作载体、组织机构、考评制度、服务保障等方面入手,建立健全科学化、人性化、层次性明显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既保证教育总目标的统一性,又能兼顾教育对象的差异性,从而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开辟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实践阵地。学生在课堂和校园里学到的理论知识,需要通过实践的方式进行转化,内化为理性认识,从而在自我的内心世界中得到确立。在感性向理性的转化中,最重要的是实践课堂和实践阵地的开拓。目前高校广泛开展的青年志愿者活动、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西部支教活动”、社会公益活动等社会实践活动,都是锤炼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的良好方式。只有增加实践的比重,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通过自我的观察、了解和接触,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深入人心,使学生在书本学习与实践体验的互动中成长起来。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贴近生活,实际上就是要在生活的视野中建构一种新的思想政治工作认识论和实践论,不断提升思想政治工作在人的生活世界里的价值和意义。当前,增强生活性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的一个重要取向和趋势,围绕这方面开展的工作才刚刚开始,迫切需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相关部门、特别是在一线工作的教师,及时转变观念、统一思想,共同投入到这一新的实践探索中去。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党委办公室)
责任编辑:李克海
思想政治工作贴近生活,关键是要注意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坚持政治导向与精神关怀的统一。实际工作中,我们过于放大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治导向功能,而忽视它固有的充满弹性的面向人的内心世界的精神关怀,没有把人当成感性和能动性的主体。我们必须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以主动和积极的姿态介入他们的实际生活,引导和帮助他们在实践中发现真理、实现价值、提升境界,为他们的生活提供更加丰富和持久的精神支持。二是坚持理论超越性和现实指向性的统一。深刻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建立具有理论高度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是做好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前提。我们既不能仅仅把思想政治工作当成解决思想问题的一般性措施和事后性手段,也不能追求理论上的玄妙和高深,而是要在解决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上下功夫,做到解决现实问题同致力于理论的透彻与超前相结合。三是坚持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和实践开放性的统一。高校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大学生所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上是在这样一个相对独立和封闭的系统里完成的。但是,生活和实践却是开放的和多元化的,接受教育的主体总是处于一个动态的社会系统当中。经验表明,封闭式教育有利于大学生接受系统性的知识,但不利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材,只有在实践中坚持开放式教育,才能使学生在学习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又能够在实践中用所学理论指导生活,不断纠正缺点、弥补不足,逐步达到修养的提高和人生的完善。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处理好以上三个关系的基础上,应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新的探索: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课堂教学是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但是由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单向性,缺乏师生的互动,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不利于学生的参与和融入。创新课堂教学,应当引入平等探讨和双向沟通的机制,建设开放、参与、互动、反馈的教学环境,采取专题研讨、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等方式,尊重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能够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改变被动灌输的局面,把传授知识与学生的内在需要紧密结合起来。
发挥网络的思想引导作用。网络已经成为高校师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一方面为师生的情感宣泄和思想交流创造了一个互动、自由和平等的环境,另一方面充分体现了师生的自主性、参与性和体验性,而这些因素恰恰是传统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所缺乏的。可以说,网络为我们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载体和平台。一些高校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开展网络个体交流、实现网上网下互动、创设网评员制度,解决问题与思想疏导相结合,这些工作方式没有强制性,又显现了极强的灵活性,它能关注师生的最细微处,关心师生的日常生活和各种问题,贴近师生的思想和心理实际,较好地展现了思想教育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长处和成效。
建立思想政治工作动态机制。传统的工作机制注重教育对象的群体性和教育目标的统一性,而动态的工作机制则主要着眼于工作对象的个体性和工作效果的针对性。“高、大、全”式的教育方式显然不能适应年轻一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新一代的大学生普遍个性比较明显,知识面广,求知欲强,但实践能力较差,个体的差异性也较大。动态的工作机制要求我们在尊重大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基础上,从工作方法、工作载体、组织机构、考评制度、服务保障等方面入手,建立健全科学化、人性化、层次性明显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既保证教育总目标的统一性,又能兼顾教育对象的差异性,从而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开辟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实践阵地。学生在课堂和校园里学到的理论知识,需要通过实践的方式进行转化,内化为理性认识,从而在自我的内心世界中得到确立。在感性向理性的转化中,最重要的是实践课堂和实践阵地的开拓。目前高校广泛开展的青年志愿者活动、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西部支教活动”、社会公益活动等社会实践活动,都是锤炼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的良好方式。只有增加实践的比重,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通过自我的观察、了解和接触,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深入人心,使学生在书本学习与实践体验的互动中成长起来。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贴近生活,实际上就是要在生活的视野中建构一种新的思想政治工作认识论和实践论,不断提升思想政治工作在人的生活世界里的价值和意义。当前,增强生活性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的一个重要取向和趋势,围绕这方面开展的工作才刚刚开始,迫切需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相关部门、特别是在一线工作的教师,及时转变观念、统一思想,共同投入到这一新的实践探索中去。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党委办公室)
责任编辑:李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