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有关研究资料统计,汉字平均每一音就有同音异形字773个。这么多的同音字,如果区分不清,当然就很容易出现同音字误用的问题了。要想让学生正确区分同音字,了解字义是关键。单个汉字它的字义可以有很多种,但它组成词或放在固定的语境里,除部分词语词性可活用外,词语的意思是独一无二的。因此我们可以抓住词义的唯一性,引导学生正确区分同音字。
一、由形入手,抓住特点,展开想象
有些同音字有相同的部件,我们可以先记住它们相同的部件,再通过不同部件来进行会意联想,从而进行区别。如我在教学“辨”、“辩”、“辫”三字的时候,我先出示这三个字,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找出这三个字的异同。学生很快就发现了这三个字都是“左中右”结构,只有中间的部分不一样,其余左右部件完全相同。然后我就因势利导,告诉学生“辨”的中间是一点一撇,本义是分开,分别,引申指辨认。例如:辨别、分辨、辨认等。“辩”字的中间是一个“言”字,和语言、说话有关,它的本义就是争论、争辩、辩论,说明是非真相。“辫”字的中间是一个“纟”,它的本义指编织、交织,引申指辫子(把毛发分成几股后编织成的带状物),又引申指类似辫子的东西(如“草帽辫儿”)。接着,我让学生给“辩”“辫”组词,学生很聪明,分别组出 “辩论”、“争辩”、“辩解” ;“辫子”、“小辫儿”等词。并且因为我平时跟他们说过带“绞丝旁”的字多与“丝”“线”有关系,而古时候的人绑辫子是常用“丝”和 “线”的。这样把“丝”和“线”跟头发联系起来,学生就把“辫”字记得很牢固了。运用时不会再和“辩”“辨”发生混淆了。因此,抓住同音字字形的特点去引导学生作形象性理解,这样既增加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趣味性,又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可以很好地达到辨别同音字的目的。
二、由义入手,在同音字组词中进行比较区别
我们教师对于同音字的正确区分不能停留在字的读音上,而是要紧紧抓住字的内在属性。让学生辨别同音字的不同,也应在其属性上下工夫。我们的识字教学并不是孤立的,而是要做到字不离词。特别是同音字,更要把它们放到具体的词语中来区分。
如:同音字“博”和“搏”。“博”和“搏”都是左右结构,只有左边不同,“博”的左边是“十”,十像十字路口,义为四面八方,“博”的常用义为多、广泛、丰富;“搏”的左边是扌,“搏”的本义是指用搜索的方式捕捉,引申为攫取,又引申为对打、格斗。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用它们分别进行组词——博:地大物博、博览群书、博物馆、渊博、博爱、博士、……搏:搏斗、拼搏、肉搏、搏杀、搏动、搏击……再让学生来观察比较它们的不同。经过观察分析比较,学生不难发现:“博”组的词大多是指数量多,内容广泛、丰富的意思;而“搏”组的词大多是跟动作有关系的。
又如:同音字“躁”和“燥”。“躁”的常用义是性急、浮躁;“燥”指缺少水分,干。“躁”组词:急躁、暴躁、烦躁、躁动不安。“燥”组词:燥热、干燥、舌干口燥。不难发现用“躁”组的词跟性格、心情有关系,用“燥”组的词则多跟天气气候有关。
同音字的使用规律是它们由于读音相同,在口语表达上没有什么区别,不用区分。但要把它们记录下来,就必须根据具体语境的需要,选择相应的字,这就必须严格区分每一个同音字的词义,经常和什么字一起用,这样才能避免用错、写错。学生在了解了同音字的属性之后,也就自然而然区分清楚了。
三、容易混淆的同音字可实行“公式化”
从事中、高年级语文教学的同行们一定知道,学生在做主观题和写作的时候,最容易混淆的同音字应该可算是“的”、“地”两字。针对这种情况,我给“的”起了个名字——叫“名词的”。因为它后面紧跟的是一个名词。如“夏天,天上火辣辣的太阳像一个大火球”一句中,“的”后面的“太阳”就是一个表示名称的词语。而“地”就叫做“动词地”,它后面跟随的是一个动词。如“小鸟在枝头愉快地歌唱”句中,“地”后面的“歌唱”就是一个表示动作的词语。为了让学生对这两个同音字加深认识,强化区别,我还让他们通过一系列的练习来巩固、落实。现在,学生几乎不会用错这两个字了。
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识字与写字”是义务教育语文新课标各学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到3~4年级就要求学生“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和“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但在学习过程中,有部分学生学习懒散,遇到不会的字词不查字典,也不请教老师或同学,而是随意找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搪塞过去,结果成了错别字。调查发现,在平时的阅读和写作中,碰到不认识或不会读的字,主动查字典的同学仅占27.3%,绝大多数同学要不读半边字,要不用形声字、同音字代替。因此,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们语文老师应该抱着一种严谨、负责的态度,着力培养学生勤查字典、词典的良好习惯。同时还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辨别的方法,以达到正确书写、运用同音字的目的,帮助他们打下坚实的语文学习基础。
(作者单位:广东中山黄圃镇马安小学)
一、由形入手,抓住特点,展开想象
有些同音字有相同的部件,我们可以先记住它们相同的部件,再通过不同部件来进行会意联想,从而进行区别。如我在教学“辨”、“辩”、“辫”三字的时候,我先出示这三个字,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找出这三个字的异同。学生很快就发现了这三个字都是“左中右”结构,只有中间的部分不一样,其余左右部件完全相同。然后我就因势利导,告诉学生“辨”的中间是一点一撇,本义是分开,分别,引申指辨认。例如:辨别、分辨、辨认等。“辩”字的中间是一个“言”字,和语言、说话有关,它的本义就是争论、争辩、辩论,说明是非真相。“辫”字的中间是一个“纟”,它的本义指编织、交织,引申指辫子(把毛发分成几股后编织成的带状物),又引申指类似辫子的东西(如“草帽辫儿”)。接着,我让学生给“辩”“辫”组词,学生很聪明,分别组出 “辩论”、“争辩”、“辩解” ;“辫子”、“小辫儿”等词。并且因为我平时跟他们说过带“绞丝旁”的字多与“丝”“线”有关系,而古时候的人绑辫子是常用“丝”和 “线”的。这样把“丝”和“线”跟头发联系起来,学生就把“辫”字记得很牢固了。运用时不会再和“辩”“辨”发生混淆了。因此,抓住同音字字形的特点去引导学生作形象性理解,这样既增加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趣味性,又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可以很好地达到辨别同音字的目的。
二、由义入手,在同音字组词中进行比较区别
我们教师对于同音字的正确区分不能停留在字的读音上,而是要紧紧抓住字的内在属性。让学生辨别同音字的不同,也应在其属性上下工夫。我们的识字教学并不是孤立的,而是要做到字不离词。特别是同音字,更要把它们放到具体的词语中来区分。
如:同音字“博”和“搏”。“博”和“搏”都是左右结构,只有左边不同,“博”的左边是“十”,十像十字路口,义为四面八方,“博”的常用义为多、广泛、丰富;“搏”的左边是扌,“搏”的本义是指用搜索的方式捕捉,引申为攫取,又引申为对打、格斗。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用它们分别进行组词——博:地大物博、博览群书、博物馆、渊博、博爱、博士、……搏:搏斗、拼搏、肉搏、搏杀、搏动、搏击……再让学生来观察比较它们的不同。经过观察分析比较,学生不难发现:“博”组的词大多是指数量多,内容广泛、丰富的意思;而“搏”组的词大多是跟动作有关系的。
又如:同音字“躁”和“燥”。“躁”的常用义是性急、浮躁;“燥”指缺少水分,干。“躁”组词:急躁、暴躁、烦躁、躁动不安。“燥”组词:燥热、干燥、舌干口燥。不难发现用“躁”组的词跟性格、心情有关系,用“燥”组的词则多跟天气气候有关。
同音字的使用规律是它们由于读音相同,在口语表达上没有什么区别,不用区分。但要把它们记录下来,就必须根据具体语境的需要,选择相应的字,这就必须严格区分每一个同音字的词义,经常和什么字一起用,这样才能避免用错、写错。学生在了解了同音字的属性之后,也就自然而然区分清楚了。
三、容易混淆的同音字可实行“公式化”
从事中、高年级语文教学的同行们一定知道,学生在做主观题和写作的时候,最容易混淆的同音字应该可算是“的”、“地”两字。针对这种情况,我给“的”起了个名字——叫“名词的”。因为它后面紧跟的是一个名词。如“夏天,天上火辣辣的太阳像一个大火球”一句中,“的”后面的“太阳”就是一个表示名称的词语。而“地”就叫做“动词地”,它后面跟随的是一个动词。如“小鸟在枝头愉快地歌唱”句中,“地”后面的“歌唱”就是一个表示动作的词语。为了让学生对这两个同音字加深认识,强化区别,我还让他们通过一系列的练习来巩固、落实。现在,学生几乎不会用错这两个字了。
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识字与写字”是义务教育语文新课标各学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到3~4年级就要求学生“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和“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但在学习过程中,有部分学生学习懒散,遇到不会的字词不查字典,也不请教老师或同学,而是随意找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搪塞过去,结果成了错别字。调查发现,在平时的阅读和写作中,碰到不认识或不会读的字,主动查字典的同学仅占27.3%,绝大多数同学要不读半边字,要不用形声字、同音字代替。因此,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们语文老师应该抱着一种严谨、负责的态度,着力培养学生勤查字典、词典的良好习惯。同时还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辨别的方法,以达到正确书写、运用同音字的目的,帮助他们打下坚实的语文学习基础。
(作者单位:广东中山黄圃镇马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