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低位硬膜外阻滞的临床观察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aip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02.092
  小儿手术多在全麻下进行,但在适当的基础麻醉或辅助用药的配合下,椎管内或神经阻滞术也适用于小儿。我们观察了小儿下腹部手术,应用低位硬膜外阻滞效果,并与常用的氯胺酮静脉复合全麻比较,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全组择期手术患儿86例,男62例,女24例,年龄4~13岁,体重15~34kg,ASAⅠ~Ⅱ级。手术种类包括疝修补术48例,睾丸下降固定术20例,阑尾切除术18例。手术时间30~100分钟不等。
  麻醉与监测:术前30分钟肌注阿托品0.02mg/kg,86例患儿分为两组,每组43例,两组的年龄、病种等一般资料相近。Ⅰ组(硬外组)选用硬膜外阻滞,L1~2或T12~1椎间隙穿刺(16号短针),向头端置管2~3cm。局麻药用1~1.4%利多卡因(含肾上腺素1:20万),剂量8~10mg/kg,对不合作的小儿,先肌注氯胺酮5 mg/kg,入睡后再行穿刺。术中辅以咪达唑仑0.1mg/kg。Ⅱ组(氯胺酮组)入室后开放静脉,给咪达唑仑0.01mg/kg,氯胺酮1mg/kg,羟丁酸钠50mg/kg,术中据麻醉深浅静注氯胺酮1mg/kg。连续监测HR、SPO2、RR,并观察记录体动、鼓肠和术毕苏醒时间,术后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 果
  
  硬外组患儿术中镇痛完善,肌松满意,无体动、鼓肠,仅1例镇痛不好,可能导管位置有误或平面不够。术中HR、SPO2、RR均较平稳;术毕20分钟苏醒,无恶心呕吐。氯胺酮组术中镇痛效果亦好,但在牵动内脏时多数患儿出现皱眉、体动等,HR明显增快(P<0.05),SPO2有不同程度下降(吸氧后恢复);术后苏醒远远迟于硬外组(P<0.01),有1例长达3小时之久,见表1。
  术后出现恶心呕吐4例(9.8%)。
  
  讨 论
  
  由于小儿硬膜外阻滞止痛完全,对应激反应阻断较好,故单用或辅以浅全麻用于儿科手术在国内普遍应用。通过本组病例的实践和比较,我们体会到小儿硬膜外阻滞具有以下几个优点:①镇痛完全,肌松满意,方便手术;②小儿硬膜外麻醉期间循环比较稳定;③由于无需应用重量镇静,全麻药,故应用硬膜外阻滞的小儿术后苏醒远比氯胺酮麻醉早,少见恶心,呕吐之类并发症。且硬膜外用药有良好的术后镇痛作用,故麻醉恢复期小儿安静,给术后护理带来方便。
  


  虽然小儿硬膜外阻滞的适应证和操作技术与成人无多大不同,但应重视小儿的年龄和解剖特点,如皮肤至硬膜外腔的距离短,韧带薄嫩,硬膜外腔负压不明显,硬膜外腔脂肪组织,淋巴管,血管丛比成人丰富,故药液易广泛扩散。
  我们体会,根据小儿年龄大小选择1~1.5%利多卡因溶液,按8~10mg/kg确定剂量比较合适。此外,由于小儿,尤其是学龄前儿童,在行穿刺时难以安静合作,故先辅用氯胺酮肌注,由一助手协助维持操作和观察病情,术中要加强生命指征监测,特别是呼吸监测,以保障患儿安全。
  
  参考文献
  1 张秉钧,见盛卓人,等.小儿麻醉.实用临床醉学.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602.
其他文献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会画画的调料勺调料勺会画画,这可不是吹的!HocuSpoon调料勺有各种各样的露底图案,人们将调料装到它里面后,按下按钮即可让调料粉按照图形的样子洒在食物上,即兴创作一幅画。
武汉篇武汉,是湖北省省会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江、汉江在此交汇,历来被称为“九省通衢”之地。该市现辖13个区、2个国家级开发区,总面积8494平方公里,人口858万人。
写广播稿要注意广播特点,因为广播语言与书面语言不尽相同,也就是说,语言是广播宣传的要素之一。广播语言使用的是有声语言,是讲给广大听众的。讲要顺口,听要入耳,这就是广播
武器  国防教育课上,老师问小学生们:“你们知道的武器有哪些啊?”  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平底锅!”  三八父女节  3月8日那天,女儿坐在爸爸旁边,对妈妈说:“妈妈,今天是三八节,你去炒几个菜,让我和爸爸好好吃一顿,放松一下。”  妈妈以为自己听错了,问道:“你说什么?今天是谁的节日?”  女儿说:“三八父女节!”  谁生谁  我问小侄女:“你是爸爸生的还是妈妈生的?”  她想都没想,说:“
期刊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34.015  代谢综合征(MS)[1]是心血管病的多种代谢危险因素在个体集结的状态。近年来大量临床和试验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疾病的发生与血糖升高、高血压、胰岛素抵抗、中心型肥胖及血脂异常为特征的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2],因此加强对MS的综合防治和贯彻始终的原则,特别是早期积极进行干预,能从根本上起到防治心血管并发症的效果
摘 要 目的:探討餐后高血糖与心血管疾病发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排除重大疾病的血糖升高者432例,分为空腹血糖受损(IFG)、糖耐量异常(IGT)及糖尿病(DM)3组。观察3组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及其心血管疾病危险性指标值的变化,分析餐后高血糖与这些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IGT、DM组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IFG组(P<0.01),DM组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高于IGT组,但差异无
期刊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23.028  过敏性紫癜(HSP)是一种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以广泛的小血管炎症为病理基础,皮肤紫癜、消化道粘膜出血、关节肿胀和肾炎等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多数患儿的过敏原难以确定,感染是其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肺炎支原体(MP)感染近几年有流行趋势,有报道过敏性紫癜可能与肺炎支原体(MP)感染有关。现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