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潮流玩家看人先看脚,是一种习惯。对他们而言,鞋柜里没有一双帆布鞋,似乎就与时尚绝了缘。
随着更多元的年轻文化兴起,尤其是在说唱带动的风潮之下,帆布鞋大热,甚至有人对说唱界开玩笑称:“Battle歌词可以不押韵,但鞋上一定要带星。”所谓“带星”,就是指拥有五角星标志的帆布鞋品牌匡威。
熱潮起始
说到帆布鞋,就想到匡威、想到美国西海岸、想到Hip-hop、想到涂鸦和滑板等酷酷的元素。
其实帆布鞋兴起于欧洲,最早也只不过因为廉价,被中下阶层的群众视为性价比很高的足下用品。
在16世纪欧洲,普通民众制作出了和帆布鞋很类似的“毡面鞋”。不过,由于天然橡胶本身的特别属性,受温度影响极大—气温高时,会变软,仿佛踩在泥上;到了冷天,则变得太硬,又很容易发生龟裂。
经过两三个世纪后,在一些发明家和工人师傅的共同摸索中,“橡胶硫化处理程序”诞生,即可以使天然橡胶直接固化,让鞋子不容易因温度的波动而发生变形。这项难度系数并不高的技术迅速普及,让帆布鞋价美物廉的名声传播得越来越远。
因此,帆布鞋在“平民界”占据了稳定的地位。
不刻意追求奢侈的帆布鞋,是真正契合了时尚理念的单品。
在战争造成的经济萧条时期,材质较好的皮革都被用来配合战争,做成了马靴、马鞍、军装、军鞋等,但这时帆布依然是经济水平中低人士的优先选择。
随着工业化大生产的逐渐成型,硫化这一处理程序也能够大批量且稳定地进行,这使得橡胶和帆布的贴合更加规整。尽管帆布鞋脱胶的毛病至今仍无法根治,但并不影响越来越多的人对它产生好感。
20世纪60年代,在战后婴儿潮下成长起来的青年眼里,帆布鞋这种易得又皮实的装备,成了反抗主流的象征之一。同时这也因为《毕业生》等电影中,以及摇滚乐团的代表里,帆布鞋的出镜率都极高。
以“打破传统”闻名的小野洋子也不能拒绝帆布小白鞋,甚至穿着它结婚。随即模仿成风,自然而然,帆布鞋的潮流就被带动了起来。
直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不太适合体育项目的胶底鞋热潮,才开始有所退烧。但在传统运动之外,新兴运动例如滑板的异军突起,给了帆布鞋更广阔的展示舞台。
可塑性高
匡威在1917年推出的经典款Converse All Star,从篮球运动员到二战士兵都穿过,广受欢迎,创下全世界单一鞋种销售纪录。它耐磨耐穿,能直接丢到洗衣机里去洗,即使旧了也没事。
帆布鞋成为宠儿也有市场和时代巧合的原因,但制造商们想象力的发挥,是把帆布鞋推上难以撼动的时尚地位的最强辅助。
就像Beatles给了在鞋上涂鸦的灵感一样,从鞋的外观造型上看,鞋有高、低帮之分(现在分支愈多,凉鞋和拖鞋式的帆布鞋也在设计中);从风格来看,休闲的整体框架下,又能细分运动、街头、摇滚、未来感等。无论是外观还是风格,各种各样的变化,都是为了穿着帆布鞋百无禁忌所作的铺垫。
选择任意基础的色彩和款式的帆布鞋,都不会出错。最经典的搭配是和裤子配搭,包括牛仔与铅笔裤,都是很优的选择。
随着日系风格的普及,西装裤、阔腿裤,甚至是裙子,同样穿起来显得年轻且有活力,充满雅痞范儿和慵懒感。
其实对于潮流来说,独特是最关键的元素,同款撞型在很多人看来是无法忍受的。而帆布鞋妙就妙在,它的廉价势必造成“撞鞋”无可避免,但似乎没什么人在乎;大家只追求用同样的帆布鞋搭配出更具个人化的效果。
任何足下之物所具备的流行因素都相当直观,无非造型、色彩、图案、装饰,但帆布鞋的可塑性极强。
比如,帆布鞋在高低帮之外,又刚出现了“翻帮”的样式,品牌代表如帕拉丁(PALLADIUM),鞋帮的正反面都比较美观,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设计空间和鞋的趣味性。
再就是涂鸦。但我个人觉得,在鞋子上涂鸦的热潮已经有些过了。一方面,手动绘画的不可逆转性,对于没什么艺术技能点的普通人来说,操作难度略大;另一方面,尽管涂鸦可能突出了个性,但也有可能破坏掉原本出厂设置的那份简洁。
另外就是鞋带。对于运动系的鞋子来说,兼具功能性和装饰性的鞋带,是产品上为数不多的值得用来输出创意的部分。以帆布鞋来说,它的气眼单排一般有6~8个,系在两排气眼上的鞋带整个呈现面积比较大,可做文章的除了凸显反差的颜色,还有系带的方式等。用“帆布鞋鞋带系法”作为关键词进行搜索的教程,网络上能搜出不少,成了一门艺术。
足下情怀
帆布鞋所形成的潮流,不仅和日常穿搭有关,更引起来了文化范畴内的讨论。
它是生活方式的符号延伸,成为了一种有张力的“媒介”,一种用来发现志同道合的同类群体的外在信号。20世纪带动过一波,21世纪又有一波。
在说唱风刮到中国之前,嘻哈起源地—美国西海岸,就有一套自己的文化体系,从街头到舞台,少不了帆布鞋的身影。
匪帮说唱出身的“老鸟”Ice Cube就一直偏爱匡威Chuck。在20世纪80年代的洛杉矶,他总穿着让他感到无比自在的Chuck出街,并称自己的哥哥、朋友,以及上一辈参与过街头火并的叔叔们都爱穿着它。当然这是说笑了,我们并不鼓励穿上帆布鞋的年轻人为所欲为。
但不可否认,帆布鞋从实用升级到时尚,再出圈到文化上象征自由与随性,它的意义早就超过它实际承载的功能。
不刻意追求奢侈的帆布鞋,是真正契合了时尚理念的单品。可惜对于一些品牌来说,终究还是要根据市场去调整战略。
就像匡威和Vans,在潮人越来越多的追捧之后,开启了各种高端支线的尝试,且几乎没怎么翻车。限量、联名、纪念版、大师版都在消费者中抢破了头,匡威更是夸张到跻身“万元鞋品俱乐部”。
近两年,随着竞争的激化和宣传造势的要求,很多原本物美价廉的东西都扬起了华而不实的苗头。
在饥饿营销诞生之前,大部分人入手一双帆布鞋的理由很简单:轻巧好穿,方便耐操,价格不贵,脏了旧了丢进洗衣机里搅几遍也并不心疼,甚至有人还会刻意追求帆布鞋的做旧感。
但在饥饿营销的运作下,厂家设定好的噱头,变成了人们争相声明自己有能力追求新品的标志。
这是潮流的弊端之一。
虽然不敢断定,各帆布鞋品牌越卖价越高的趋势是否偏离了产品的核心初衷,但当某一种风气引导人们不加思考地盲从、不计成本地追逐时,就有必要停下来稍作喘息了:是真心喜欢,还是为了穿给别人看?
值得一提的是,那些用心做鞋的帆布鞋厂家。
来自日本的“Moonstar”创立至今已有140多年历史,是一个仍然坚持纯手工制作、不采用流水线机器生产的品牌。
在拿到优质的橡胶原料后,工人们将鞋帮套到铝制的鞋楦上整合成型,再贴上橡胶鞋头,上胶后贴底,最后送进硫化罐。经过70分钟以及12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高压,硫磺和橡胶充分产生化学反应,高度黏合,自然且耐磨。
整个工艺耗时耗力,但优产优质。他们做的不是噱头和利润,更像是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