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言文教学一直被众多教师视为“烫手山芋”,新选编的文言文较之以往浅显了许多,要求降低了,但文言文的学习与教学依然是很大一部分学生与教师的心头之病。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文言文成为初中语文学习中的一大障碍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体验,提出以下看法:
一、文言文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学习主体——学生的问题
我们的学生从一出生,便浸淫在白话的环境里,小学六年学的也是现代语言的模式、规范,十几年的耳濡目染,已经让他们将说白话、写白话养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习惯。到了初中,刚刚接触的文言文不啻于是一门新的语言。要想让这些学生在短短的三年时间内,通过这断续的几篇文言文的学习,学会这种语言模式,并形成一定的能力,就不能忽略学生本身对文言文学习所存在的几个问题:
1.缺乏原有认知结构
虽然有小学六年的语文学习做基础,但学生只是掌握了最基本的现代汉语基础知识,再加上阅历太少,让他们去读懂、理解篇幅稍微长一些、内涵稍微深刻一些的现代文都有难度,更何况是与现代文比起来明显晦涩拗口了许多的文言文。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未上初中之前,就接触文言文的人是少之又少,有的甚至都不知道何为“文言文”。正是因为学生在学习文言方面的原有认知结构很难在学习新知时形成有积极作用的正向迁移,使得他们对文言文的学习产生了畏难情绪,为文言文的学习制造了障碍。
2.缺乏学习动机
初中生正处于一个活泼好动、喜欢探索的年龄段,他们最感兴趣,也最容易接受的是动感十足的漫画、情节曲折的小说、语言明快的散文等,而文言文在语言、文体方面明显表现出其古旧、隐涩的特点,学生凭借自己的直觉便很难对文言文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而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有别于他们已有认知习惯的知识,更让他们将文言文列为“不受欢迎”一类,再加上一些教师在讲授文言文时,走的都是“抄抄背背”的老路,更是让学生对文言文“深恶痛绝”。
3.缺乏语言环境
每个人在学习英语的时候都有这样的深刻体会:如果一个人拼命学习英语,而周围的一切人、事都与英语无关,那么这个人的英语只能是“死”的英语,是“短命”的英语。文言文的学习同样如此,如果说初中生学不好英语是语言环境不到位的结果,那么文言文的学习可以称得上是毫无语言环境了。
(二)教学主体——教师的问题
我们知道,教学是一个教与学互动的过程,除了学习主体要起积极作用,教学主体也必须发挥应有的引导作用。但在现实中,教师在文言文的教学方面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自身素质不够
我们看到,在倡导知识年轻化的今天,中学校园里见到的教师多是朝气蓬勃、青春横溢的面孔,即使年龄大一些的,也是新式教育培养出来的新型教师。而新式教育的一大特点就是弱化了文言文的教学。因此,就是这些要走上讲台为学生讲解文言文的教师,也多是文言道行浅薄、修行不够。要想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得有一桶水。可是,很多年轻教师的文言素养恐怕还不到半桶水。自身素养不够,又如何让学生的素质提高呢?
2.教学方法死板
正是因为很多教师的文言素养不够,导致他们在教学文言文时缩手缩脚、照本宣科,缺少了教师该注入教学中的情感熏陶和知识迁移,这就让课堂教学变得了无生趣,直接导致了学生对学习的毫无兴趣。一些教师在教学文言文时,不知不觉就落入了死板教学的窠臼。
二、破解文言文教学“瓶颈”的方法
教师与学生两方面存在的这些不良因素,让我们的文言文教学成为整个教学中的“瓶颈”,要想冲破这个“瓶颈”,让文言文的教学出现“豁然开朗”的局面,笔者有几点不成熟的看法,归纳如下,以备考证。
(一)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
古代汉语是现代汉语的源头,与现代汉语有着不可割裂的血缘关系。与英语相比,学习起来并不是毫无根基,现在关键是要像全民热衷学习英语一样,为我们的文言文学习创设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有了良好的语言环境,文言文的学习也就并不仅仅局限于课本中的几篇选文,而是有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范围和可以任意延伸的时间深度。而语言的学习就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需要的便是这种时间、空间上的无限包容与积淀。
(二)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许久以来,初中课本中的文言文一直淹没在几十篇现代文中,只像现代文学习中的一个小插曲。往往学习结束以后,学生们只记住了主旋律,却对小插曲印象模糊。鉴于学生的认知规律及记忆特点,这种零碎、分散的文言文安排很难让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留下深刻印象。如果能构建一个完整的文言文知识体系,使文言文的学习有一个长期延续的过程,从幼儿教育开始,到小学到初中到高中,及至到大学到社会,形成一个一环扣一环的链状结构,让学生能长期接受中国古代汉语的熏陶感染,感受中国文言的独特魅力。这样一来,初中阶段的文言学习便不再是一个突兀的知识起点,而是原有文言知识的自然过渡和提升。
(三)形成有效的教学互动
刚刚提到的只是学好文言文的两个外部条件,要想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提高学习文言文的效率,只有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有效的教学互动,让学习文言文的过程成为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
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教师一方面要通过不断学习来提升自己的文言素养,一方面也要在教学中敢于袒露自己的不足。在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去主动学习,还要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文言文学习的其它材料。通过参观历史博物馆、听文言知识讲座、搜集家中的文言书籍等活动,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去掌握运用文言知识。
从学生角度来说。学生既要认识到文言文是凝聚了古中国几千年文化精神的精华所在,作为炎黄子孙,有学习并传承的必要,又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学习文言的兴趣。
对文言的学习是一个潜移默化、厚积薄发的过程,又是一个陶冶性情、提升素质的过程,只要教师能恰当地“引水入渠”,相信我们的学生一定会对文言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一、文言文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学习主体——学生的问题
我们的学生从一出生,便浸淫在白话的环境里,小学六年学的也是现代语言的模式、规范,十几年的耳濡目染,已经让他们将说白话、写白话养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习惯。到了初中,刚刚接触的文言文不啻于是一门新的语言。要想让这些学生在短短的三年时间内,通过这断续的几篇文言文的学习,学会这种语言模式,并形成一定的能力,就不能忽略学生本身对文言文学习所存在的几个问题:
1.缺乏原有认知结构
虽然有小学六年的语文学习做基础,但学生只是掌握了最基本的现代汉语基础知识,再加上阅历太少,让他们去读懂、理解篇幅稍微长一些、内涵稍微深刻一些的现代文都有难度,更何况是与现代文比起来明显晦涩拗口了许多的文言文。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未上初中之前,就接触文言文的人是少之又少,有的甚至都不知道何为“文言文”。正是因为学生在学习文言方面的原有认知结构很难在学习新知时形成有积极作用的正向迁移,使得他们对文言文的学习产生了畏难情绪,为文言文的学习制造了障碍。
2.缺乏学习动机
初中生正处于一个活泼好动、喜欢探索的年龄段,他们最感兴趣,也最容易接受的是动感十足的漫画、情节曲折的小说、语言明快的散文等,而文言文在语言、文体方面明显表现出其古旧、隐涩的特点,学生凭借自己的直觉便很难对文言文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而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有别于他们已有认知习惯的知识,更让他们将文言文列为“不受欢迎”一类,再加上一些教师在讲授文言文时,走的都是“抄抄背背”的老路,更是让学生对文言文“深恶痛绝”。
3.缺乏语言环境
每个人在学习英语的时候都有这样的深刻体会:如果一个人拼命学习英语,而周围的一切人、事都与英语无关,那么这个人的英语只能是“死”的英语,是“短命”的英语。文言文的学习同样如此,如果说初中生学不好英语是语言环境不到位的结果,那么文言文的学习可以称得上是毫无语言环境了。
(二)教学主体——教师的问题
我们知道,教学是一个教与学互动的过程,除了学习主体要起积极作用,教学主体也必须发挥应有的引导作用。但在现实中,教师在文言文的教学方面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自身素质不够
我们看到,在倡导知识年轻化的今天,中学校园里见到的教师多是朝气蓬勃、青春横溢的面孔,即使年龄大一些的,也是新式教育培养出来的新型教师。而新式教育的一大特点就是弱化了文言文的教学。因此,就是这些要走上讲台为学生讲解文言文的教师,也多是文言道行浅薄、修行不够。要想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得有一桶水。可是,很多年轻教师的文言素养恐怕还不到半桶水。自身素养不够,又如何让学生的素质提高呢?
2.教学方法死板
正是因为很多教师的文言素养不够,导致他们在教学文言文时缩手缩脚、照本宣科,缺少了教师该注入教学中的情感熏陶和知识迁移,这就让课堂教学变得了无生趣,直接导致了学生对学习的毫无兴趣。一些教师在教学文言文时,不知不觉就落入了死板教学的窠臼。
二、破解文言文教学“瓶颈”的方法
教师与学生两方面存在的这些不良因素,让我们的文言文教学成为整个教学中的“瓶颈”,要想冲破这个“瓶颈”,让文言文的教学出现“豁然开朗”的局面,笔者有几点不成熟的看法,归纳如下,以备考证。
(一)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
古代汉语是现代汉语的源头,与现代汉语有着不可割裂的血缘关系。与英语相比,学习起来并不是毫无根基,现在关键是要像全民热衷学习英语一样,为我们的文言文学习创设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有了良好的语言环境,文言文的学习也就并不仅仅局限于课本中的几篇选文,而是有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范围和可以任意延伸的时间深度。而语言的学习就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需要的便是这种时间、空间上的无限包容与积淀。
(二)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许久以来,初中课本中的文言文一直淹没在几十篇现代文中,只像现代文学习中的一个小插曲。往往学习结束以后,学生们只记住了主旋律,却对小插曲印象模糊。鉴于学生的认知规律及记忆特点,这种零碎、分散的文言文安排很难让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留下深刻印象。如果能构建一个完整的文言文知识体系,使文言文的学习有一个长期延续的过程,从幼儿教育开始,到小学到初中到高中,及至到大学到社会,形成一个一环扣一环的链状结构,让学生能长期接受中国古代汉语的熏陶感染,感受中国文言的独特魅力。这样一来,初中阶段的文言学习便不再是一个突兀的知识起点,而是原有文言知识的自然过渡和提升。
(三)形成有效的教学互动
刚刚提到的只是学好文言文的两个外部条件,要想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提高学习文言文的效率,只有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有效的教学互动,让学习文言文的过程成为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
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教师一方面要通过不断学习来提升自己的文言素养,一方面也要在教学中敢于袒露自己的不足。在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去主动学习,还要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文言文学习的其它材料。通过参观历史博物馆、听文言知识讲座、搜集家中的文言书籍等活动,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去掌握运用文言知识。
从学生角度来说。学生既要认识到文言文是凝聚了古中国几千年文化精神的精华所在,作为炎黄子孙,有学习并传承的必要,又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学习文言的兴趣。
对文言的学习是一个潜移默化、厚积薄发的过程,又是一个陶冶性情、提升素质的过程,只要教师能恰当地“引水入渠”,相信我们的学生一定会对文言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