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年10月里,从上海市中心体育场的周边游散客中心乘车奔向周庄。周庄在苏州与上海之间,乘大巴车只需2个钟头,画家陈逸飞描摹的美丽周庄就到了。
此时,周庄已是人山人海的样子,人们都选取各自认可的角度留影纪念。大家都为着内心深处描摹的江南水乡的周庄而来的。只见,家家小楼相连,飞檐斗拱精致,楼下是弯弯的流水,有摇橹女子悠悠从桥下荡过。我想,“小桥流水人家”可是千百年来农耕民族心目中理想的田园风光。周庄的美景恰与这种心境有着天成的关联——人心向往的人间天堂!
我想,今日热闹的周庄已经全然没有了当初名不见经传时的雅致幽静。那时侯,陈逸飞先生可以不受任何干扰,坐在庄里的任何一座弯弯小桥上画画。没有人围观,可以静静地在那里浮想联翩,构思最美的画卷。陈逸飞在周庄经常做画的地方,是一幢独立的院子,院内有一趟2层木阁楼。走进院子,跨进门槛,看到的是一尊陈逸飞先生的青铜半身雕像,神采飞扬,眉宇间似乎凝结着某种思绪,是对江南水乡的无比眷恋,是对美好人生事物的感叹,还是又在构思一幅新的画作7屋子中间的玻璃柜子里仍保存着青年时代陈逸飞的素描作品,一些报道他行踪的报纸杂志也陈列在那里。厅堂的设计是中式的,对面墙上是陈逸飞几件著名作品的复制品。其中的《吹长笛的少女》,人物表情十分生动,油画画面光影柔和,大黑的颜色背景反衬出画面人物的典雅与高贵。
周庄是古镇,见证过世事的兴衰荣辱,它的处世态度是宠辱不惊的。曾经富甲一方的沈万三,处世张扬的结果,让他落了个远走他乡的悲剧结局。周庄变得内敛了,这秀美的周庄悠悠然,似乎已超脱世事,只留下浓浓的乡情系挂着游子的心。桨声灯影,小桥流水,如梦如幻的景象与画家心中放大的故乡有着天然的契合。我想,欣赏陈逸飞的画一定要到周庄,在那里你才能够用心领悟画家当时的心境,感受美是在怎样的情境中发现并创造出来的。走过厅堂来到一侧的画室,看到画架上还有一幅周庄水乡的油画半成品,仿佛先生没有走,或许转身回来继续他的画作。
我驻足在室内的油画前,任思绪纷飞。在有画架的厅里还有一个西式壁炉,壁炉前围着沙发与茶几,茶几上竟放着两株芦苇花,我想象着风中的芦苇,在天幕下,陈逸飞先生伫立在一望无际的水岸边,那是“兼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情境,他神思驰骋,想象的可是一幅风中的女子7女子洁白的颈项裸露,低垂着头,那风拂动着她飘飘的长发……我想他很有女人缘,要么笔下的女子怎是那样多情而楚楚动人?
陈逸飞是我景仰的画家,他的画作是真正的大美,美得让人心颤,让人激动,让人终生难忘;我想,我理解画家的画作,贯穿始终的是一个情字。这个“情”字让任何经过画作跟前的人,无论是什么阶层的人士,都产生一种震撼。怎一个“情”字了得?我在他的画幅前驻足留影。我的脚步是轻轻的,不忍打扰他的构思。我想,我们生活在嗡嗡嗡的噪音时代,那么多拼命自我标榜的文化大师,吸引着那么多没有灵魂的躯壳,制造着我们热闹的生活。当今失去陈逸飞这样的大家,让人很容易在闹烘烘的文化垃圾中沉沦,不知“美”为何物?蓦然,有几本介绍陈逸飞的书,在厅堂里陈列。工作人员介绍说是朋友写他的书,我随口问:能卖一本吗?得到的回答是果断地拒绝:“这书不卖!”我从拒绝中分明感觉到一种对画家精神家园的守望。
陈逸飞的影响力真是够大的。在周庄漫步我寻到一家小小的画店,主人是一位自由职业画家。他有自己的名字,偏又为自己改名叫王逸风,他或许想,逸风与逸飞相关联,一定会给自己事业带来好运气。他的画店生意的确很好,他同国内许多学院派画家都保持联系,从国画到油画,甚至水彩、钢笔画都有销售,而且价格低廉。我们在那里流连时,还遇见有不少外国朋友在买画,他的夫人热情地招徕,用简单的英语与外国朋友讨价还价。
我想,陈逸飞的油画拍卖出了天价,是他应得的褒奖。
记得有种说法,说是美国的石油大王哈默博士慧眼识才,看到了这位在美国闯荡的中国油画家的潜智。于是购买他的画并为他开画廊,才有了名利双赢的陈逸飞。当年来访的哈默博士送给党和国家领导邓小平先生的见面礼就是陈逸飞的一幅周庄的油画。可是我认为,即使没有哈默博士的识才,陈逸飞先生的画照样能够名扬天下。站在他的画前,不论你是否真正懂画,都会被画面不可阻挡的魅力感染。
傍晚时分的周庄,熙攘的人群已悄然淡去,周庄人多以经营文房四宝,古玩字画,自制的手工艺品为生,人们在忙碌了一天后,依然没有急于打烊收摊儿,夕阳照射下的周庄有了些许安逸和静谧,小巧别致店铺还带着散不去的那种商业和文化混合的气味。我想不用任何语言,不用过多表诉,我知道,与天地相俯仰的陈逸飞先生是世间独一无二的。我独喜爱陈逸飞先生的画。如一首隽永的诗,总弥漫着令人荡气回肠的情愫。周庄或许因为陈逸飞先生的描摹也成为我心中隽永的画卷。
此时,周庄已是人山人海的样子,人们都选取各自认可的角度留影纪念。大家都为着内心深处描摹的江南水乡的周庄而来的。只见,家家小楼相连,飞檐斗拱精致,楼下是弯弯的流水,有摇橹女子悠悠从桥下荡过。我想,“小桥流水人家”可是千百年来农耕民族心目中理想的田园风光。周庄的美景恰与这种心境有着天成的关联——人心向往的人间天堂!
我想,今日热闹的周庄已经全然没有了当初名不见经传时的雅致幽静。那时侯,陈逸飞先生可以不受任何干扰,坐在庄里的任何一座弯弯小桥上画画。没有人围观,可以静静地在那里浮想联翩,构思最美的画卷。陈逸飞在周庄经常做画的地方,是一幢独立的院子,院内有一趟2层木阁楼。走进院子,跨进门槛,看到的是一尊陈逸飞先生的青铜半身雕像,神采飞扬,眉宇间似乎凝结着某种思绪,是对江南水乡的无比眷恋,是对美好人生事物的感叹,还是又在构思一幅新的画作7屋子中间的玻璃柜子里仍保存着青年时代陈逸飞的素描作品,一些报道他行踪的报纸杂志也陈列在那里。厅堂的设计是中式的,对面墙上是陈逸飞几件著名作品的复制品。其中的《吹长笛的少女》,人物表情十分生动,油画画面光影柔和,大黑的颜色背景反衬出画面人物的典雅与高贵。
周庄是古镇,见证过世事的兴衰荣辱,它的处世态度是宠辱不惊的。曾经富甲一方的沈万三,处世张扬的结果,让他落了个远走他乡的悲剧结局。周庄变得内敛了,这秀美的周庄悠悠然,似乎已超脱世事,只留下浓浓的乡情系挂着游子的心。桨声灯影,小桥流水,如梦如幻的景象与画家心中放大的故乡有着天然的契合。我想,欣赏陈逸飞的画一定要到周庄,在那里你才能够用心领悟画家当时的心境,感受美是在怎样的情境中发现并创造出来的。走过厅堂来到一侧的画室,看到画架上还有一幅周庄水乡的油画半成品,仿佛先生没有走,或许转身回来继续他的画作。
我驻足在室内的油画前,任思绪纷飞。在有画架的厅里还有一个西式壁炉,壁炉前围着沙发与茶几,茶几上竟放着两株芦苇花,我想象着风中的芦苇,在天幕下,陈逸飞先生伫立在一望无际的水岸边,那是“兼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情境,他神思驰骋,想象的可是一幅风中的女子7女子洁白的颈项裸露,低垂着头,那风拂动着她飘飘的长发……我想他很有女人缘,要么笔下的女子怎是那样多情而楚楚动人?
陈逸飞是我景仰的画家,他的画作是真正的大美,美得让人心颤,让人激动,让人终生难忘;我想,我理解画家的画作,贯穿始终的是一个情字。这个“情”字让任何经过画作跟前的人,无论是什么阶层的人士,都产生一种震撼。怎一个“情”字了得?我在他的画幅前驻足留影。我的脚步是轻轻的,不忍打扰他的构思。我想,我们生活在嗡嗡嗡的噪音时代,那么多拼命自我标榜的文化大师,吸引着那么多没有灵魂的躯壳,制造着我们热闹的生活。当今失去陈逸飞这样的大家,让人很容易在闹烘烘的文化垃圾中沉沦,不知“美”为何物?蓦然,有几本介绍陈逸飞的书,在厅堂里陈列。工作人员介绍说是朋友写他的书,我随口问:能卖一本吗?得到的回答是果断地拒绝:“这书不卖!”我从拒绝中分明感觉到一种对画家精神家园的守望。
陈逸飞的影响力真是够大的。在周庄漫步我寻到一家小小的画店,主人是一位自由职业画家。他有自己的名字,偏又为自己改名叫王逸风,他或许想,逸风与逸飞相关联,一定会给自己事业带来好运气。他的画店生意的确很好,他同国内许多学院派画家都保持联系,从国画到油画,甚至水彩、钢笔画都有销售,而且价格低廉。我们在那里流连时,还遇见有不少外国朋友在买画,他的夫人热情地招徕,用简单的英语与外国朋友讨价还价。
我想,陈逸飞的油画拍卖出了天价,是他应得的褒奖。
记得有种说法,说是美国的石油大王哈默博士慧眼识才,看到了这位在美国闯荡的中国油画家的潜智。于是购买他的画并为他开画廊,才有了名利双赢的陈逸飞。当年来访的哈默博士送给党和国家领导邓小平先生的见面礼就是陈逸飞的一幅周庄的油画。可是我认为,即使没有哈默博士的识才,陈逸飞先生的画照样能够名扬天下。站在他的画前,不论你是否真正懂画,都会被画面不可阻挡的魅力感染。
傍晚时分的周庄,熙攘的人群已悄然淡去,周庄人多以经营文房四宝,古玩字画,自制的手工艺品为生,人们在忙碌了一天后,依然没有急于打烊收摊儿,夕阳照射下的周庄有了些许安逸和静谧,小巧别致店铺还带着散不去的那种商业和文化混合的气味。我想不用任何语言,不用过多表诉,我知道,与天地相俯仰的陈逸飞先生是世间独一无二的。我独喜爱陈逸飞先生的画。如一首隽永的诗,总弥漫着令人荡气回肠的情愫。周庄或许因为陈逸飞先生的描摹也成为我心中隽永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