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知识都是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的,所以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要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方式是符合科学规律的,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去展开教学活动.
【关键词】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创设生活情境
知识都是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的,所以新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我国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 ”杜威则在《我们怎样思维》一书中用实例提出“思维起于直接经验的情境”的观点. 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去展开教学.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妨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
一、创设生活情境,引入学习内容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体验,科学、有效地创造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数学生活情景中发现问题,从而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 上课之初,教师可创设出生活情境,引领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去. 这种情境式的导入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一次函数时,我们可以以身边常用的作息时间表为例来谈一谈一天之中每一个时间点与同学们所在地点相对应形成的函数图像,这是大家最熟悉的内容,由此,学生先了解什么是函数图像,然后通过一天中时间的变化与地点的转移形成的图像,明白了用描点法画函数图像的一般步骤.
我们以生活中常见的情境开头,学生没有畏难情绪,容易在老师的带动下进入到学习中去,而选取身边的最熟悉的情境,让更多的同学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数学现象很普遍、数学问题很简单,这就为同学们的进一步探究开了个好头.
二、创设数学情境,提供思维方法
生活情境是教师为让学生进入到数学问题中而为学生创设的,一般要学生自己去经历、理解、体会,要适当留有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这种情境的设置不只限于上课之初的创设情境去引领学生发现问题,而是可以出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 如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我们也会创设出生活情境让学生去感受、去理解,从而找到解题的思路与方法.
如在教学“合并同类项”时,我们知道这一知识点比较枯燥,如果我们把它与生活相联系,就会生动起来. 我们可以用生活中现成的道具来作具体的分析:教师准备出一小袋硬币,倒在讲台桌上,问哪名同学可以快速地帮老师数清这一堆硬币到底是多少钱. 一位动作极快的同学跑到讲台前一个一个快速算起来,稍后,另一名同学马上大声说:“不能一个一个地数,把它们分分类,分类数快. ”听到这样的声音,老师把数了一会儿钱的同学换下,让这名同学上来数,只见这名同学把不同面值的硬币分好类,再把1角的硬币10个10个地拿出来,把5角的2个2个地拿出来,很快桌子上出现三份:一元、五角和一角的.
生活情境当堂演绎结束后,老师启发大家:生活中有分类法,在数学中,对整式也有一种类似的分类. 这就是——合并同类项. 接下来再让大家做合并同类项的题,大家从算理上已然将它具体化了,所以做起来得心应手,同时也对这种思维方式熟悉了.
三、探究数学问题,联系生活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我们苏教版新教材更体现了这一点.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而且有必要还原数学知识的生活背景,把书本上的知识放在生活中来学习,让数学问题生活化. 而我们在解决问题时也一定要将问题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不但要创设数学情境,还要注意一些问题在生活情境中的实际意义.
我们初中阶段接触的一些买票、乘车等问题中,同学们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明白了买票时当有团体票、成人票、儿童票等多种方式可选时要通过选取最省钱的一种;而乘车时要照顾到所有人都能坐上车等. 我们学习数学就是要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所以解题过程不能脱离生活实际.
由此可见创设教学情境是一种智慧的挑战. 创设教学情境需要教师对教学知识本身进行周密思考与精心设计,起始的导入教学内容的创设情境要有生活意义,能吸引学生的听课注意,同时又具有简洁省时的特点. 中间启思的教学情境主要目的是通过学生熟悉的情境去启迪思维,让问题化抽象为具体,同时将这种思维方式具体呈现出来,以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而在解决问题时,我们要特别注意一些取之于生活实际的问题须考虑现实因素,这样才能使问题的答案更合理.
因此,数学教学应该将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寓于生活之中而又服务于生活的特点,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并培养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渭义.走进新课程 实现数学教学生活化[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
[2]刘文文.数学生活化与生活数学化[J].成功(教育),2008(6).
【关键词】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创设生活情境
知识都是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的,所以新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我国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 ”杜威则在《我们怎样思维》一书中用实例提出“思维起于直接经验的情境”的观点. 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去展开教学.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妨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
一、创设生活情境,引入学习内容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体验,科学、有效地创造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数学生活情景中发现问题,从而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 上课之初,教师可创设出生活情境,引领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去. 这种情境式的导入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一次函数时,我们可以以身边常用的作息时间表为例来谈一谈一天之中每一个时间点与同学们所在地点相对应形成的函数图像,这是大家最熟悉的内容,由此,学生先了解什么是函数图像,然后通过一天中时间的变化与地点的转移形成的图像,明白了用描点法画函数图像的一般步骤.
我们以生活中常见的情境开头,学生没有畏难情绪,容易在老师的带动下进入到学习中去,而选取身边的最熟悉的情境,让更多的同学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数学现象很普遍、数学问题很简单,这就为同学们的进一步探究开了个好头.
二、创设数学情境,提供思维方法
生活情境是教师为让学生进入到数学问题中而为学生创设的,一般要学生自己去经历、理解、体会,要适当留有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这种情境的设置不只限于上课之初的创设情境去引领学生发现问题,而是可以出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 如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我们也会创设出生活情境让学生去感受、去理解,从而找到解题的思路与方法.
如在教学“合并同类项”时,我们知道这一知识点比较枯燥,如果我们把它与生活相联系,就会生动起来. 我们可以用生活中现成的道具来作具体的分析:教师准备出一小袋硬币,倒在讲台桌上,问哪名同学可以快速地帮老师数清这一堆硬币到底是多少钱. 一位动作极快的同学跑到讲台前一个一个快速算起来,稍后,另一名同学马上大声说:“不能一个一个地数,把它们分分类,分类数快. ”听到这样的声音,老师把数了一会儿钱的同学换下,让这名同学上来数,只见这名同学把不同面值的硬币分好类,再把1角的硬币10个10个地拿出来,把5角的2个2个地拿出来,很快桌子上出现三份:一元、五角和一角的.
生活情境当堂演绎结束后,老师启发大家:生活中有分类法,在数学中,对整式也有一种类似的分类. 这就是——合并同类项. 接下来再让大家做合并同类项的题,大家从算理上已然将它具体化了,所以做起来得心应手,同时也对这种思维方式熟悉了.
三、探究数学问题,联系生活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我们苏教版新教材更体现了这一点.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而且有必要还原数学知识的生活背景,把书本上的知识放在生活中来学习,让数学问题生活化. 而我们在解决问题时也一定要将问题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不但要创设数学情境,还要注意一些问题在生活情境中的实际意义.
我们初中阶段接触的一些买票、乘车等问题中,同学们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明白了买票时当有团体票、成人票、儿童票等多种方式可选时要通过选取最省钱的一种;而乘车时要照顾到所有人都能坐上车等. 我们学习数学就是要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所以解题过程不能脱离生活实际.
由此可见创设教学情境是一种智慧的挑战. 创设教学情境需要教师对教学知识本身进行周密思考与精心设计,起始的导入教学内容的创设情境要有生活意义,能吸引学生的听课注意,同时又具有简洁省时的特点. 中间启思的教学情境主要目的是通过学生熟悉的情境去启迪思维,让问题化抽象为具体,同时将这种思维方式具体呈现出来,以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而在解决问题时,我们要特别注意一些取之于生活实际的问题须考虑现实因素,这样才能使问题的答案更合理.
因此,数学教学应该将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寓于生活之中而又服务于生活的特点,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并培养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渭义.走进新课程 实现数学教学生活化[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
[2]刘文文.数学生活化与生活数学化[J].成功(教育),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