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中考化学复习中,例题选用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复习的质量,教师把握好其选用原则甚为重要。据此,总结出几点例题选用的原则。
关键词:化学 复习质量 例题选用 原则 新课程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1-8437(2010)03-00107-02
在化学中考复习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对例题进行分析讲解,而例题选用的优劣直接影响复习的质量,好的例题可以起到巩固和深化复习内容的作用,可以达到发展思维和提高能力的目的。例题的选择并非容易之事,它是老师对教材知识、学生实际、目标要求等诸因素综合考虑后实施的自主行为,这种“自主行为”虽具可变性,但在具有可变性的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原则性可以把握,作为老师熟知并把握好其原则性,可以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同时提高新课程中考复习的有效性和经济性,凸现新课程理念。
在新课程背景下,一道好题的标准是:①立意、情境与设问抓纲扣本,符合中考考纲和题型要求;②起点高,但落点低,在课本上能找到依据,能力要求中等或中等以上;③题目不太难,学生出错率却比较高;④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基于上述标准,教师在选用例题时,应立足于把握好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一 新颖性原则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其对所接触的材料是否有新鲜感是有关系的。复习课不同于新课的讲授,它是在有限的时间内较大容量地对旧知识进行强化和提高的综合教学活动。为了让学生在积极的心理情绪驱动下进入课堂复习状态,除教师的方法要有新的角度、新的手段之外,选讲的例题也应有新的要求,那就是在备课时对掌握的大量习题进行筛选,坚决去掉“陈、偏、怪、繁、难”题目,择出或编出形式新、内容实、问法活、求解灵的例题介绍给学生。
二 典型性原则
中考复习,多科并举,五管齐下,学生从早到晚都处在繁忙而且紧张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若教师在布置作业或组织检测时,题目不精选,安排不适度,必致学生既“忙”又“乱”,到头来,学生脑中乱麻一团,甚至空白一片。而另一方面,老师在课中讲解的例题,若选择不当,平平淡淡,不具典型性,不仅费时费神,而且易把学生的注意分散到非重点,非关键问题上,起不到复习提高的作用。上述原因最终造成学生掌握的知识不成体系,学到的方法不成套路,形成考前“心中无数”的心理负效应。
什么样的题目真正具有典型性呢?笔者认为:一是题中涉及到的知识是重点,是中考热点,是与所复习的内容相关的;二是题中设计的问题带有普遍意义,又常易被学生忽视或学生易出错的;三是题型本身或设问性质代表了一类问题(相同知识的同类问题或不同知识的同类问题),对它的解答能为学生解决同类问题提供思想方法,起到 “由典型促类型”作用的;四是问题设置的条件或方式是众多学生所不熟悉,但又在中考中有所体现的。
三 针对性原则
老师对例题的选讲,要解决什么问题,要起到什么作用,要产生什么效果,在选题时应有所针对。有的例题专强化重要知识,有的例题专启发多种解法,有的例题专教训粗心学生,有的例题专诱活定势思维,有的例题专培养观察分析,有的例题专归纳方式方法……如此种种,只要教师做到有备而来,有的放失,自然复习效益高,学生收益大。
四 梯度性原则
不同的学生认知水平不同,就是同一学生认知的过程也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根据个体差异和认知规律,在复习课中,教师出示的例题,无论几道题目的讲解顺序上,还是同一道题若干问题的设置先后上,都应遵循由低到高的原则,这样做,众多学生都能找到思考的起点,其学习的主动性才可得以调动。同时,也为学生思考向纵深发展提供线索或铺平道路。否则,若突然出示一道难度较大或设问跳度大的例题,势必造成很多学生摸不着头脑,不知所云,无从下手,不仅不利于学生思维的激活,而且复习效率低、效果差。
五 多样性原则
中考中时常看到,当一些常规题中的文字表达换成图表的方式表达,或计算题中的数据用抽象的符号来代替,或要求对所得结论进行分析评价,或题中出现从未接触过的术语或情景时,不少同学不知所措,这种现象的出现,除与他们对概念、原理等尚未理解透彻,学习方法和掌握知识过分死板,心理素质较差等原因有关外,也与试题从内容到形式的多变性不够适应有关。因此,复习中的例题选择要有意识地考虑“图表分析题”、“新情景题”、“信息迁移题”等题型的入选量,以增加分析活动的侧面环境,对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广泛性、多变性,以及适应性很有好处,这样做还可以刺激学生的解题兴趣,使其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得以发展。
六 适度性原则
提高复习效率,增强复习效果,讲解适量例题是重要且必要的。但讲题是否越多越好呢?由问卷调查统计的数据结果表明,老师对重点例题的分析讲解,对促进学生思维进步、帮助学生形成意识,强化学生掌握方法等,确实具积极意义,但大量的讲题又会带来一些负作用,容易使学生的敏感性、多变性,以及探求知识的自主性下降而产生惰性。同时,教师占用大量时间,其结果是“教师费了力,学生费了时,师生都在忙,收效反而低”。因此,在中考复习阶段,例题选讲的量不宜过大,一定要给学生有自主学习的空间,提供独立思考的舞台。
七 综合性原则
综合是认识活动的较高的形式,对任何事物,没有综合这种思维形式的作用很难得到全面,完整,系统的认识。初三复习的任务之一就是充分利用综合这种重要的逻辑手段,对整个初中范围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以获得能正确反应知识体系内部必然联系的完整印象。为配合这一思维活动的进行,需要精讲一定数量综合性的例题。综合性题目的档位由教材知识、学生能力、考纲要求共同决定。当然,讲解综合性题目,一定要在学生已具备较扎实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前提下进行,否则,过分强调综合势必是拨苗助长,最终落得个“费了油灯不亮”的结果。
综上所述,在初三化学复习中,例题的选用一定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每选讲一道例题,都要明确为什么选择这道题,要确切使其产生的作用处于最佳值上,以使复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可以说,在中考复习的例题选用中,需要我们教师在平时多积累、多总结、多归纳,做到精编精选,认真设计题型,精讲精练,提高复习和训练的科学性、有效性,凸现新课程理念,力求使我们的复习更高效。
参考文献:
[1]王祖浩,张天若.化学问题设计与问题解决[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王祖浩.化学新课程中的科学探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刘知新.中学化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4]平功享.浅谈在化学习题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J].化学教学,2006.
关键词:化学 复习质量 例题选用 原则 新课程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1-8437(2010)03-00107-02
在化学中考复习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对例题进行分析讲解,而例题选用的优劣直接影响复习的质量,好的例题可以起到巩固和深化复习内容的作用,可以达到发展思维和提高能力的目的。例题的选择并非容易之事,它是老师对教材知识、学生实际、目标要求等诸因素综合考虑后实施的自主行为,这种“自主行为”虽具可变性,但在具有可变性的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原则性可以把握,作为老师熟知并把握好其原则性,可以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同时提高新课程中考复习的有效性和经济性,凸现新课程理念。
在新课程背景下,一道好题的标准是:①立意、情境与设问抓纲扣本,符合中考考纲和题型要求;②起点高,但落点低,在课本上能找到依据,能力要求中等或中等以上;③题目不太难,学生出错率却比较高;④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基于上述标准,教师在选用例题时,应立足于把握好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一 新颖性原则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其对所接触的材料是否有新鲜感是有关系的。复习课不同于新课的讲授,它是在有限的时间内较大容量地对旧知识进行强化和提高的综合教学活动。为了让学生在积极的心理情绪驱动下进入课堂复习状态,除教师的方法要有新的角度、新的手段之外,选讲的例题也应有新的要求,那就是在备课时对掌握的大量习题进行筛选,坚决去掉“陈、偏、怪、繁、难”题目,择出或编出形式新、内容实、问法活、求解灵的例题介绍给学生。
二 典型性原则
中考复习,多科并举,五管齐下,学生从早到晚都处在繁忙而且紧张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若教师在布置作业或组织检测时,题目不精选,安排不适度,必致学生既“忙”又“乱”,到头来,学生脑中乱麻一团,甚至空白一片。而另一方面,老师在课中讲解的例题,若选择不当,平平淡淡,不具典型性,不仅费时费神,而且易把学生的注意分散到非重点,非关键问题上,起不到复习提高的作用。上述原因最终造成学生掌握的知识不成体系,学到的方法不成套路,形成考前“心中无数”的心理负效应。
什么样的题目真正具有典型性呢?笔者认为:一是题中涉及到的知识是重点,是中考热点,是与所复习的内容相关的;二是题中设计的问题带有普遍意义,又常易被学生忽视或学生易出错的;三是题型本身或设问性质代表了一类问题(相同知识的同类问题或不同知识的同类问题),对它的解答能为学生解决同类问题提供思想方法,起到 “由典型促类型”作用的;四是问题设置的条件或方式是众多学生所不熟悉,但又在中考中有所体现的。
三 针对性原则
老师对例题的选讲,要解决什么问题,要起到什么作用,要产生什么效果,在选题时应有所针对。有的例题专强化重要知识,有的例题专启发多种解法,有的例题专教训粗心学生,有的例题专诱活定势思维,有的例题专培养观察分析,有的例题专归纳方式方法……如此种种,只要教师做到有备而来,有的放失,自然复习效益高,学生收益大。
四 梯度性原则
不同的学生认知水平不同,就是同一学生认知的过程也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根据个体差异和认知规律,在复习课中,教师出示的例题,无论几道题目的讲解顺序上,还是同一道题若干问题的设置先后上,都应遵循由低到高的原则,这样做,众多学生都能找到思考的起点,其学习的主动性才可得以调动。同时,也为学生思考向纵深发展提供线索或铺平道路。否则,若突然出示一道难度较大或设问跳度大的例题,势必造成很多学生摸不着头脑,不知所云,无从下手,不仅不利于学生思维的激活,而且复习效率低、效果差。
五 多样性原则
中考中时常看到,当一些常规题中的文字表达换成图表的方式表达,或计算题中的数据用抽象的符号来代替,或要求对所得结论进行分析评价,或题中出现从未接触过的术语或情景时,不少同学不知所措,这种现象的出现,除与他们对概念、原理等尚未理解透彻,学习方法和掌握知识过分死板,心理素质较差等原因有关外,也与试题从内容到形式的多变性不够适应有关。因此,复习中的例题选择要有意识地考虑“图表分析题”、“新情景题”、“信息迁移题”等题型的入选量,以增加分析活动的侧面环境,对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广泛性、多变性,以及适应性很有好处,这样做还可以刺激学生的解题兴趣,使其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得以发展。
六 适度性原则
提高复习效率,增强复习效果,讲解适量例题是重要且必要的。但讲题是否越多越好呢?由问卷调查统计的数据结果表明,老师对重点例题的分析讲解,对促进学生思维进步、帮助学生形成意识,强化学生掌握方法等,确实具积极意义,但大量的讲题又会带来一些负作用,容易使学生的敏感性、多变性,以及探求知识的自主性下降而产生惰性。同时,教师占用大量时间,其结果是“教师费了力,学生费了时,师生都在忙,收效反而低”。因此,在中考复习阶段,例题选讲的量不宜过大,一定要给学生有自主学习的空间,提供独立思考的舞台。
七 综合性原则
综合是认识活动的较高的形式,对任何事物,没有综合这种思维形式的作用很难得到全面,完整,系统的认识。初三复习的任务之一就是充分利用综合这种重要的逻辑手段,对整个初中范围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以获得能正确反应知识体系内部必然联系的完整印象。为配合这一思维活动的进行,需要精讲一定数量综合性的例题。综合性题目的档位由教材知识、学生能力、考纲要求共同决定。当然,讲解综合性题目,一定要在学生已具备较扎实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前提下进行,否则,过分强调综合势必是拨苗助长,最终落得个“费了油灯不亮”的结果。
综上所述,在初三化学复习中,例题的选用一定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每选讲一道例题,都要明确为什么选择这道题,要确切使其产生的作用处于最佳值上,以使复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可以说,在中考复习的例题选用中,需要我们教师在平时多积累、多总结、多归纳,做到精编精选,认真设计题型,精讲精练,提高复习和训练的科学性、有效性,凸现新课程理念,力求使我们的复习更高效。
参考文献:
[1]王祖浩,张天若.化学问题设计与问题解决[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王祖浩.化学新课程中的科学探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刘知新.中学化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4]平功享.浅谈在化学习题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J].化学教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