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题记:本文主人公冯丹旻,吉林大学毕业,现为中船总北方重工专利事务所代理,天津开发区丹邦企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是第一批享受国务院津贴的教授、高级工程师。
我和冯丹旻先生的首次相遇,是在一次研讨武林文化的会议上。中等身材、面庞略黑、体格强壮的冯先生,虽已76岁的年纪,但言谈举止仍像一位年轻人,说话幽默风趣,坦直爽朗,颇具侠义之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二次是在2014年读书节,我家乡汉沽的新华书店举办图书签售活动,冯先生带着弟子苏继武,车驶40里路,专程来购买拙著《形意拳侠》,为我捧场,并接受了电视台的采访。
这样一回生二回熟,我就和冯先生成了朋友,也逐渐了解了冯先生为中国传统武术所做的种种努力。
1950年,12岁的冯丹旻患了水性肋膜炎,当时受家庭经济条件、医疗技术的限制,不能得到及时治疗。有习武人李先生,要冯丹旻跟着习练龙门拳技艺,以解除病痛。一年半后,冯丹旻病愈,习武的劲头更加积极。先后经齐齐哈尔的李耀宗武师、哈尔滨的程元寿武师,1958年又求教于李经梧大师,得内外双修,混元一体,行周天功,点拨太极。
冯先生说:“武术,体现的是文化价值,绝不是炫耀打架斗狠的本事。习练武术的目的,是扶扬正气。习武能培养人的道德、振奋精神,强健体魄,把健康的身体投入到事业中。”
冯先生对当前武术传承面临着一些境况感到不悦,一是有向花拳绣腿发展的趋向;二是淡漠道德培养,技艺上也浅尝辄止,不求深入,一些人学了些皮毛,就感觉了不起,说话盛气凌人。更有一些人名利熏心,把授艺当成了摇钱树。授艺收费要适度。
命运多舛的中华武术能流传到今天,是因为技艺存在于民间,曾被当做饭碗。要保持民间习武风气继续强盛,需让民众产生磁力感。为达此目的,冯先生把易经、八卦等与武术有关联的知识直接写印在习武场的墙壁上,任观者提问,做耐心解释,并按照内容做示范。
冯先生把我领到习武场。习武场原是河埝底下一处污水坑,冯先生自费拉运建筑垃圾,垫与河埝平,地面又铺粗砂。还购买树苗,在四周种植。购买条石25条埋桩,练功用。
“无极功夫”,又“伏羲八卦”,冯先生认真的向我介绍了写在墙上的八字技艺内涵(由左至右、由上至下):1、正,指正气、正仪、正身;2、安,安然、安舒、安心;3、顺,顺调、顺劲、顺随;4、归,归识、归心、归意;5、伏,伏身、伏卧、伏躬;6、宁,宁腰、宁臂、宁胯;7、松,放松;8、静、静归意念。(图2为冯丹旻先生习练无极功夫,又称“伏羲八卦”功夫)
冯先生还为我释说了“龙门九宫桩功夫”的内涵:龙门九宫桩也叫“九门”、“九桩”、“阵防”,有诸葛亮排“三队兵”、“八卦阵”之说,可以任意删减,依次形成为八卦桩、七星桩、六合桩、无极桩、五形桩、四相桩、三才桩、两翼桩等。(图3为冯丹旻先生习练“龙门九宫桩”功夫;图4为习练“六合桩”功夫)
冯先生说,传统武术是中华武术之根源,中国传统文化之精粹,是现代武术发展的基础。拜师学艺,老祖宗留下了不少的规矩,还是比较严格的。当今,客观形势发生了变化,对现代学武艺的人产生了不小的压力、负担,也影响到了武艺在民间的推广。冯先生希望通过本文,告诉那些喜欢练武术的朋友:“可以根据个人的情况,合理安排时间,随时跟我学,也不用走拜师的形式。”
有塘沽双胞胎兄弟曲乾、曲坤,自5岁起,跟着师父习练“开门八极术”12年,技艺小有成。又经举荐,送到冯丹旻门下,学练“龙门九宫”技艺。冯丹旻很高兴,但仍坚持为曲姓兄弟找一位师父,“自己会做无保留的技艺指导,但还要考虑跟自己学武艺、年岁大些人的感受”,冯先生如是说。
1960年,冯丹旻先生毕业于吉林工业大学,分配到在塘沽新河船厂工作。他抓紧时光,德艺双修、文武双修,皆馨,硕果累累。为发展国家的工程技术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发明的新技术及获得专利达19项。自1993年10月起,成为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的第一批享受者(见图6)。也许,习练传统的中华武术给与了冯先生旺盛的精力、勇于向困难挑战的奋斗精神。时至今日,仍耕耘不息。
我和冯丹旻先生的首次相遇,是在一次研讨武林文化的会议上。中等身材、面庞略黑、体格强壮的冯先生,虽已76岁的年纪,但言谈举止仍像一位年轻人,说话幽默风趣,坦直爽朗,颇具侠义之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二次是在2014年读书节,我家乡汉沽的新华书店举办图书签售活动,冯先生带着弟子苏继武,车驶40里路,专程来购买拙著《形意拳侠》,为我捧场,并接受了电视台的采访。
这样一回生二回熟,我就和冯先生成了朋友,也逐渐了解了冯先生为中国传统武术所做的种种努力。
1950年,12岁的冯丹旻患了水性肋膜炎,当时受家庭经济条件、医疗技术的限制,不能得到及时治疗。有习武人李先生,要冯丹旻跟着习练龙门拳技艺,以解除病痛。一年半后,冯丹旻病愈,习武的劲头更加积极。先后经齐齐哈尔的李耀宗武师、哈尔滨的程元寿武师,1958年又求教于李经梧大师,得内外双修,混元一体,行周天功,点拨太极。
冯先生说:“武术,体现的是文化价值,绝不是炫耀打架斗狠的本事。习练武术的目的,是扶扬正气。习武能培养人的道德、振奋精神,强健体魄,把健康的身体投入到事业中。”
冯先生对当前武术传承面临着一些境况感到不悦,一是有向花拳绣腿发展的趋向;二是淡漠道德培养,技艺上也浅尝辄止,不求深入,一些人学了些皮毛,就感觉了不起,说话盛气凌人。更有一些人名利熏心,把授艺当成了摇钱树。授艺收费要适度。
命运多舛的中华武术能流传到今天,是因为技艺存在于民间,曾被当做饭碗。要保持民间习武风气继续强盛,需让民众产生磁力感。为达此目的,冯先生把易经、八卦等与武术有关联的知识直接写印在习武场的墙壁上,任观者提问,做耐心解释,并按照内容做示范。
冯先生把我领到习武场。习武场原是河埝底下一处污水坑,冯先生自费拉运建筑垃圾,垫与河埝平,地面又铺粗砂。还购买树苗,在四周种植。购买条石25条埋桩,练功用。
“无极功夫”,又“伏羲八卦”,冯先生认真的向我介绍了写在墙上的八字技艺内涵(由左至右、由上至下):1、正,指正气、正仪、正身;2、安,安然、安舒、安心;3、顺,顺调、顺劲、顺随;4、归,归识、归心、归意;5、伏,伏身、伏卧、伏躬;6、宁,宁腰、宁臂、宁胯;7、松,放松;8、静、静归意念。(图2为冯丹旻先生习练无极功夫,又称“伏羲八卦”功夫)
冯先生还为我释说了“龙门九宫桩功夫”的内涵:龙门九宫桩也叫“九门”、“九桩”、“阵防”,有诸葛亮排“三队兵”、“八卦阵”之说,可以任意删减,依次形成为八卦桩、七星桩、六合桩、无极桩、五形桩、四相桩、三才桩、两翼桩等。(图3为冯丹旻先生习练“龙门九宫桩”功夫;图4为习练“六合桩”功夫)
冯先生说,传统武术是中华武术之根源,中国传统文化之精粹,是现代武术发展的基础。拜师学艺,老祖宗留下了不少的规矩,还是比较严格的。当今,客观形势发生了变化,对现代学武艺的人产生了不小的压力、负担,也影响到了武艺在民间的推广。冯先生希望通过本文,告诉那些喜欢练武术的朋友:“可以根据个人的情况,合理安排时间,随时跟我学,也不用走拜师的形式。”
有塘沽双胞胎兄弟曲乾、曲坤,自5岁起,跟着师父习练“开门八极术”12年,技艺小有成。又经举荐,送到冯丹旻门下,学练“龙门九宫”技艺。冯丹旻很高兴,但仍坚持为曲姓兄弟找一位师父,“自己会做无保留的技艺指导,但还要考虑跟自己学武艺、年岁大些人的感受”,冯先生如是说。
1960年,冯丹旻先生毕业于吉林工业大学,分配到在塘沽新河船厂工作。他抓紧时光,德艺双修、文武双修,皆馨,硕果累累。为发展国家的工程技术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发明的新技术及获得专利达19项。自1993年10月起,成为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的第一批享受者(见图6)。也许,习练传统的中华武术给与了冯先生旺盛的精力、勇于向困难挑战的奋斗精神。时至今日,仍耕耘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