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说更精确 倾听更积极

来源 :学前教育(幼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qir6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话题中出现的困惑反映了本年龄段幼儿的正常发展水平。只有在充分了解小班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情况下,我们才能够寻求解决问题的适宜方法。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语言表达方面看,3~4岁幼儿由于神经系统发育还不够完善,发音器官的调节、控制能力相对较差,所以发出的语音不够准确和清晰,比如翘舌音、前后鼻音等。同时,虽然小班阶段是幼儿词汇量激增的时期,但由于逻辑思维水平的局限,语言的连贯性不强,有时会断断续续、主题不明、逻辑不清,让人费解。
  其次,从倾听能力方面看,听觉辨析能力相对比较弱,听觉错误或听觉疲劳产生的概率较高。
  最后,从注意力维持水平看,有意注意的稳定性很低,心理活动指向的对象很容易转移。
  由于小班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所限,说,难说得清楚,听,难听得明白。针对这一客观现实,个人认为教师可以从提高诉说者的吸引力和减少被动倾听两个方面来进行突破。
  1. 提高诉说语言的精确性。
  教师针对小班幼儿设计的提问指向要相对集中。如在本案例中,教师提问:“这些糖果都是什么样子的?有哪些形状?什么颜色的?”如果老师将三个问题连续抛出,幼儿的关注点在形状元素和颜色元素中游移,自然难以表达清楚。如果老师先抛出第一个问题,根据幼儿的答案指向将形状与颜色元素一一解决,幼儿就容易表达完整了。当然,也可能出现幼儿对于“什么样子”这个较为灵活的问题一时难以把握的情况,那教师就顺势追问第二个问题,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
  在个别幼儿表述困难时,教师要及时帮助幼儿梳理语言,避免拖沓。最为重要的是,在一个问题反馈结束后,教师应用完整概括的语句对答案进行整理提炼。这样既有助于其他幼儿倾听理解,又利于全体幼儿积累语言经验,同时这也是一个总结整理知识经验的重要过程。
  2. 丰富诉说者的表达方式。
  小班幼儿正处于由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发展的阶段,动作的、直观形象的方式往往更利于幼儿表达与理解。因此,在回答问题时教师应引导幼儿采用多种方式说明观点,做一做动作、指一指在哪里、用夸张的表情表达自己的情绪等等。只要是有助于表达表现的,都应积极鼓励。同时,丰富多元的呈现方式更有利于吸引倾听者的注意力。
  3. 丰富倾听者的参与方式。
  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对于倾听的幼儿而言,如果能够参与到同伴的回答中去,可以化被动为主动,有效避免注意力的转移。参与的方式比较多,常用的有两种:一是重复和模仿,这是一种低层次的参与,即把同伴的语言或者动作重现出来;二是认同与应和,当老师询问“他说得对吗”或“你同意他的意见吗”时,幼儿需调动自己的经验进行判断,并说明自己是否认同诉说者的观点,老师也可以用“还有谁找到的也是红色的,举起来看一看”等方式,来引发倾听者与诉说者之间相互应和。
  4. 让幼儿都成为诉说者。
  小班幼儿本身的思维内化程度较低,遇到问题会自然而然产生表达的冲动(如本话题中提到“教师刚提出问题时积极举手的场面”)。若此时抑制,主动积极的状态一旦转化为消极被动的状态,则参与的动机大大降低。因此,对于认知参与度较低的问题,教师不妨让所有的孩子都成为诉说者,七嘴八舌,互相补充,现场氛围活跃又灵动;而认知参与度较高的问题,可以采用个别幼儿带动的方式,引发幼儿之间思维的碰撞。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