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非常重视语文学科基础性、工具性、综合性特征的细化落实,“作文单元”是统编教材编印的一大创新举措,较好地突破了传统语文教材在读写知识点和训练点上的零散状态和“两张皮”现象,科学合理地设计了语文读写融合的训练体系,追求以读促写的规律式作文训练。本文以统编教材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精读课文——《夏天里的成长》为例,探讨 “读写结合”策略,以期立足单元整体和学生主体,通过多种途径,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解读清晰,习题引路,依文入境
1.单元整合,解码作文要素
作文单元重视知识和技能的梯度强化,从阅读出发螺旋上升。比如,统编教材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以“围绕中心意思写”为主题,明确提出了两个语文要素:一、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写的;二、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思想。前者指向阅读环节,要求学习“围绕中心写”的方法,明确“揭示中心句”和多方面、多事例表现作文技巧。后者指向写作,明确围绕中心选择材料的具体做法,要求写有用的、典型的、新颖的、具体的事例,确保素材为中心服务。
2.元素引路,巧用助写资源
统编语文教材在作文单元围绕单元作文设计了多个助写板块,像课后习题、交流平台、初试身手等都是助力写作的教学元素,也形成了指向学生写作能力提升的行之有效的助写系统。教师要利用精读课文的教学,巧妙使用“课后习题”助写资源,适时穿插渗透在“交流平台”中总结到的方法,盘活教学资源。比如,课文《夏天里的成长》在“课后习题”“阅读能力大提升”中设计了两道题,具体指向文本的写作思路和结构,让学生清晰地捕捉到本文的教学路径。
3.把握重点,切准融合基点
《夏天里的成长》是梁容若写的说理性散文,能被选编入教材中,可见其具有较高的价值。六年级学生读通课文没有问题,但是感悟“把握时间,尽量用力地生长”这样的道理就有难度了。教师要把握这个重难点,找准融合基点,感悟作者在简洁朴素、清新优美的语言描写中揭示主旨的写法,从而有效地链接单元作文。
二、优选策略,问题引路,循文入情
(一) 双向对话,重点突出
1.与作者对话,从文眼寻求突破
散文最重要的是探寻作者表达的中心意思,因此,教学哲理散文要抓住文眼或关键句,以便用“最短的距离”走进作者的心灵。《夏天里的成长》首尾照应,以中心句和拓展句形式形成完整的结构,也体现了说理的天衣无缝,从“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到“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自然形成了闭环的说理结构。因此,教学《夏天里的成长》时,需要从文眼求突破,和作者对话,最终明确要抓紧时间抓住机会努力生长的道理。
2.与文本对话,提高写作能力
《夏天里的成长》作为作文单元的开篇,有着鲜明而突出的文本特色,课文选用多种植物、动物、山脉、河流等事物的生长变化以及人的成长等自然现象,言简意赅地表现了中心意思,并揭示点题句,进而提醒告诫人们要抓住机会,抓紧时间,自我成长。因此,研读文本时,要和文本对话,抓住事物的生长变化,运用多种手段进行语言训练,如仿写、仿说、看图说话等形式,强化表达技能训练。在教学中,要始终与作者的情感同频共振,与文本相互交融,保持与文本之间的亲密关系。
(二)以问导学,融合贯通
1.課前预习,抓住重点
统编教材小学作文单元设计“精读课文”环节,侧重于指导学生感悟文本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掌握作者的写作技巧,以不断提高写作能力。比如,教学《夏天里的成长》,教者对字词部分可以简单带过,不必大费周章,重点在于指导学生进行课文预知,让学生明确节点。教师可以设计一份预习清单,印刷后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学文本,强化知识体验和问题生发。通过梳理,可以清晰地捕捉到夏天里植物、动物、事物、人物的成长情况,结合生活体验理清作者的写法,并尝试解决清单问题。最终,学生会把文章的重点集中到主旨理解和写法指导上,以达到教学的目的。
2.有效追问,破解难点
为了让学生更全面地掌握写作方法,教师可从学生的问题入手,有策略、有导向地破解阅读的重点和难点。可以抓住预习环节中生发的重点问题,通过适时适度的追问和质疑,指导学生拓宽阅读的空间和思考的角度。《夏天里的成长》一文用中心句领起全文,围绕中心句从多个不同层面进行表述,为中心句提供元素支撑;描述的几个方面几乎用了相同的写法,而且从自然界到人类,递进式推进。这种写法就是写作单元需要突破的阅读难点,基于此,教师要设计问题,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思考,植物在什么季节生长?动物在什么季节成长?这些和中心句有什么关系?人从小学生到中学生到大学生,又是怎样成长的呢?教师利用问题逐层追问,指导学生从理解内容的浅表性思维逐渐向关注细腻表达的深层次思维过渡。然后出示结尾,让学生联系中心句,结合板书,再次回归课文,总结写法技巧。这样一来,学生既掌握了写作技巧,又丰富了阅读体验。
三、精准练笔,读写结合,依法入文
“精读课文”的主要目的在于掌握作者的写作技巧,教师要注意搭建写作支架,指导学生解锁作者的写作密码,不断提升写作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将读写结合起来,让阅读和写作互相促进。依据《夏天里的成长》的文章结构,教师可以借助课后习题,创设情境,设计练笔作业,实现读写迁移:用多媒体展示中心句——“我们的生活是多么美好啊”,让学生选择生活中的事例进行口头练习;投影出示小练笔“太阳是个奇妙的魔术师”,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和投影动画进行描写,并要求最后一小节必须首尾呼应,在范文的指导下,进行有效的写作训练。
总之,作文单元的“精读课文”教学要落实语文要素,衔接各个部分,最终指向作文教学。教师要取舍有道,搭建支架,激活学生的写作思维,从而达到“读写融合,言意共生”的教学效果。
一、解读清晰,习题引路,依文入境
1.单元整合,解码作文要素
作文单元重视知识和技能的梯度强化,从阅读出发螺旋上升。比如,统编教材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以“围绕中心意思写”为主题,明确提出了两个语文要素:一、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写的;二、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思想。前者指向阅读环节,要求学习“围绕中心写”的方法,明确“揭示中心句”和多方面、多事例表现作文技巧。后者指向写作,明确围绕中心选择材料的具体做法,要求写有用的、典型的、新颖的、具体的事例,确保素材为中心服务。
2.元素引路,巧用助写资源
统编语文教材在作文单元围绕单元作文设计了多个助写板块,像课后习题、交流平台、初试身手等都是助力写作的教学元素,也形成了指向学生写作能力提升的行之有效的助写系统。教师要利用精读课文的教学,巧妙使用“课后习题”助写资源,适时穿插渗透在“交流平台”中总结到的方法,盘活教学资源。比如,课文《夏天里的成长》在“课后习题”“阅读能力大提升”中设计了两道题,具体指向文本的写作思路和结构,让学生清晰地捕捉到本文的教学路径。
3.把握重点,切准融合基点
《夏天里的成长》是梁容若写的说理性散文,能被选编入教材中,可见其具有较高的价值。六年级学生读通课文没有问题,但是感悟“把握时间,尽量用力地生长”这样的道理就有难度了。教师要把握这个重难点,找准融合基点,感悟作者在简洁朴素、清新优美的语言描写中揭示主旨的写法,从而有效地链接单元作文。
二、优选策略,问题引路,循文入情
(一) 双向对话,重点突出
1.与作者对话,从文眼寻求突破
散文最重要的是探寻作者表达的中心意思,因此,教学哲理散文要抓住文眼或关键句,以便用“最短的距离”走进作者的心灵。《夏天里的成长》首尾照应,以中心句和拓展句形式形成完整的结构,也体现了说理的天衣无缝,从“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到“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自然形成了闭环的说理结构。因此,教学《夏天里的成长》时,需要从文眼求突破,和作者对话,最终明确要抓紧时间抓住机会努力生长的道理。
2.与文本对话,提高写作能力
《夏天里的成长》作为作文单元的开篇,有着鲜明而突出的文本特色,课文选用多种植物、动物、山脉、河流等事物的生长变化以及人的成长等自然现象,言简意赅地表现了中心意思,并揭示点题句,进而提醒告诫人们要抓住机会,抓紧时间,自我成长。因此,研读文本时,要和文本对话,抓住事物的生长变化,运用多种手段进行语言训练,如仿写、仿说、看图说话等形式,强化表达技能训练。在教学中,要始终与作者的情感同频共振,与文本相互交融,保持与文本之间的亲密关系。
(二)以问导学,融合贯通
1.課前预习,抓住重点
统编教材小学作文单元设计“精读课文”环节,侧重于指导学生感悟文本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掌握作者的写作技巧,以不断提高写作能力。比如,教学《夏天里的成长》,教者对字词部分可以简单带过,不必大费周章,重点在于指导学生进行课文预知,让学生明确节点。教师可以设计一份预习清单,印刷后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学文本,强化知识体验和问题生发。通过梳理,可以清晰地捕捉到夏天里植物、动物、事物、人物的成长情况,结合生活体验理清作者的写法,并尝试解决清单问题。最终,学生会把文章的重点集中到主旨理解和写法指导上,以达到教学的目的。
2.有效追问,破解难点
为了让学生更全面地掌握写作方法,教师可从学生的问题入手,有策略、有导向地破解阅读的重点和难点。可以抓住预习环节中生发的重点问题,通过适时适度的追问和质疑,指导学生拓宽阅读的空间和思考的角度。《夏天里的成长》一文用中心句领起全文,围绕中心句从多个不同层面进行表述,为中心句提供元素支撑;描述的几个方面几乎用了相同的写法,而且从自然界到人类,递进式推进。这种写法就是写作单元需要突破的阅读难点,基于此,教师要设计问题,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思考,植物在什么季节生长?动物在什么季节成长?这些和中心句有什么关系?人从小学生到中学生到大学生,又是怎样成长的呢?教师利用问题逐层追问,指导学生从理解内容的浅表性思维逐渐向关注细腻表达的深层次思维过渡。然后出示结尾,让学生联系中心句,结合板书,再次回归课文,总结写法技巧。这样一来,学生既掌握了写作技巧,又丰富了阅读体验。
三、精准练笔,读写结合,依法入文
“精读课文”的主要目的在于掌握作者的写作技巧,教师要注意搭建写作支架,指导学生解锁作者的写作密码,不断提升写作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将读写结合起来,让阅读和写作互相促进。依据《夏天里的成长》的文章结构,教师可以借助课后习题,创设情境,设计练笔作业,实现读写迁移:用多媒体展示中心句——“我们的生活是多么美好啊”,让学生选择生活中的事例进行口头练习;投影出示小练笔“太阳是个奇妙的魔术师”,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和投影动画进行描写,并要求最后一小节必须首尾呼应,在范文的指导下,进行有效的写作训练。
总之,作文单元的“精读课文”教学要落实语文要素,衔接各个部分,最终指向作文教学。教师要取舍有道,搭建支架,激活学生的写作思维,从而达到“读写融合,言意共生”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