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月21日 阴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信息技术尚不发达,亲朋之间联系主要靠书信。人们把想念和牵挂寄情于薄薄的信笺,然后贴上8分钱邮票,通过信使传递给对方。当时邮局生意红火,尤其是偏远山区的人们,书信几乎成了亲人与打工族们联系的唯一纽带。集市当场的日子,邮局是最繁华的地方,门口挤满黑压压的人群,眼巴巴地盼着亲朋的来信。
我的老家在川东农村。读小学的时候,年轻的村民纷纷南下打工,留在乡下种地的都是些目不识丁的父辈。他们想念在外打工的亲人了,便会带着几颗糖,找到我家里,叫我帮着写封信。我总是高兴地应承下来,拿出纸笔,端坐在饭桌前,乡亲们念一句,我写一句。写上几句,我复述一遍,得到确认后再继续往下写。代人写信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儿。乡亲们口中蹦出不少方言、俚语,需要费一番周折,才能用文字准确地表述出来。有时候写一封信要花上一两个小时。信写好后,不识字的乡亲们将其捧在手心仔细端详,眼中流露出对亲人无尽的牵挂。
后来到异乡念书,书信成为报平安和索要生活费的重要载体。每次开学返校后,父母就开始盼着我的信件。村子距离乡场有5公里路程,每个当场的日子,母亲都要到乡场邮局走一趟,直到盼来我平安的消息。有一次到学校后,我没有及时回信。半月后的一天中午,突然看见母亲站在教室门口。母亲不识字,从未出过远门。学校离家几百公里,位于偏僻的郊区,我惊讶于母亲是怎样找到学校的。据母亲讲,没有等到我的书信,白天吃不下饭,夜里老做噩梦,心里倍受煎熬。终于鼓足勇气,怀揣学校的信封,转了四趟车,问了数位路人方找到學校。当看到我的一刹那,一颗悬着的心才算落地。自从这次事件后,以后每次出远门,首要的事就是给父母写信报平安。信的两头,连接着血浓于水的亲情,寄托着朝思暮想的牵挂!
四年中专生活,我与10多家报社、20多位笔友保持着联系,写信、收信占据了课余大部分时间。每天下午一放学,直奔收发室查看信件,几乎每天都有收获。那些大小不一、颜色各异的信封,尤其是印着某某编辑部的信封,引来不少同学羡慕的眼光,也承载着年少时美好的憧憬和梦想。打着手电在被窝里回信,将信纸折成漂亮的纸鹤,倒贴邮票示意爱,在信中夹带生活费,往邮票上涂胶水骗取二次使用……一件件关于信件的往事历久弥新。毕业的时候,自己的信件已近千封。我将这些信件分类、编号,捆扎后保存在行李箱里。每次回到老家,都会从中抽取部分信件看看,穿越时空感受朋友温暖的问候。
后来有了BB机、手机、互联网,短信、邮件、QQ、微博、微信等现代通讯方式,实现了语音、视频同步,把远隔万里的人们瞬间连结在一起。传统书信几乎被世人遗忘。人们之间的联系看似更加快捷、频繁,但由于缺乏内心深层次的沟通,感觉孤独和寂寞的人似乎也越来越多。
我仍然怀念那些写信的日子,因为它是我成长过程中的难忘记忆,是我人生迷茫时的闪亮灯塔。它带绐我的愉悦与期待,如今再也体会不到了,留下的只是一份深深的惆怅和温暖的回忆……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信息技术尚不发达,亲朋之间联系主要靠书信。人们把想念和牵挂寄情于薄薄的信笺,然后贴上8分钱邮票,通过信使传递给对方。当时邮局生意红火,尤其是偏远山区的人们,书信几乎成了亲人与打工族们联系的唯一纽带。集市当场的日子,邮局是最繁华的地方,门口挤满黑压压的人群,眼巴巴地盼着亲朋的来信。
我的老家在川东农村。读小学的时候,年轻的村民纷纷南下打工,留在乡下种地的都是些目不识丁的父辈。他们想念在外打工的亲人了,便会带着几颗糖,找到我家里,叫我帮着写封信。我总是高兴地应承下来,拿出纸笔,端坐在饭桌前,乡亲们念一句,我写一句。写上几句,我复述一遍,得到确认后再继续往下写。代人写信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儿。乡亲们口中蹦出不少方言、俚语,需要费一番周折,才能用文字准确地表述出来。有时候写一封信要花上一两个小时。信写好后,不识字的乡亲们将其捧在手心仔细端详,眼中流露出对亲人无尽的牵挂。
后来到异乡念书,书信成为报平安和索要生活费的重要载体。每次开学返校后,父母就开始盼着我的信件。村子距离乡场有5公里路程,每个当场的日子,母亲都要到乡场邮局走一趟,直到盼来我平安的消息。有一次到学校后,我没有及时回信。半月后的一天中午,突然看见母亲站在教室门口。母亲不识字,从未出过远门。学校离家几百公里,位于偏僻的郊区,我惊讶于母亲是怎样找到学校的。据母亲讲,没有等到我的书信,白天吃不下饭,夜里老做噩梦,心里倍受煎熬。终于鼓足勇气,怀揣学校的信封,转了四趟车,问了数位路人方找到學校。当看到我的一刹那,一颗悬着的心才算落地。自从这次事件后,以后每次出远门,首要的事就是给父母写信报平安。信的两头,连接着血浓于水的亲情,寄托着朝思暮想的牵挂!
四年中专生活,我与10多家报社、20多位笔友保持着联系,写信、收信占据了课余大部分时间。每天下午一放学,直奔收发室查看信件,几乎每天都有收获。那些大小不一、颜色各异的信封,尤其是印着某某编辑部的信封,引来不少同学羡慕的眼光,也承载着年少时美好的憧憬和梦想。打着手电在被窝里回信,将信纸折成漂亮的纸鹤,倒贴邮票示意爱,在信中夹带生活费,往邮票上涂胶水骗取二次使用……一件件关于信件的往事历久弥新。毕业的时候,自己的信件已近千封。我将这些信件分类、编号,捆扎后保存在行李箱里。每次回到老家,都会从中抽取部分信件看看,穿越时空感受朋友温暖的问候。
后来有了BB机、手机、互联网,短信、邮件、QQ、微博、微信等现代通讯方式,实现了语音、视频同步,把远隔万里的人们瞬间连结在一起。传统书信几乎被世人遗忘。人们之间的联系看似更加快捷、频繁,但由于缺乏内心深层次的沟通,感觉孤独和寂寞的人似乎也越来越多。
我仍然怀念那些写信的日子,因为它是我成长过程中的难忘记忆,是我人生迷茫时的闪亮灯塔。它带绐我的愉悦与期待,如今再也体会不到了,留下的只是一份深深的惆怅和温暖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