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当前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对初中劳动技术课程教师来说,教学须始终围绕新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好书上好课,才不会与当前日新月异的教育形势渐行渐远,切实增强劳动技术课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劳动技术;教学;策略
目前,素质教育的口号就是“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健体、学会生活、学会审美”这其中就包含着学会劳动。我们都知道,劳动技术教育在初中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劳动技术教育不仅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作为一名社会成员的整体劳动素养,也可以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也是每位初中生必须要经历的事情。
一、明确课程重要性
1.劳动技术教育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技术进步是决定经济能否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准能否持续提高的一个最重要因素。而技术的进步要依靠教育去培养能够把科学知识转化为技术和能够把技术应用于社会生产劳动的人才。因此,世界各国都在加强技术教育。
2.劳动技术教育是使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
现代社会的技术已远远超出“生产”的范畴而广泛地渗透到人们的职业、家庭和日常生活之中。随着新技术革命浪潮的推进,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和家庭电气化的实现,每个现代社会的公民就是在衣食住行等方面,也需要有最起码的技术素质。
3.劳动技术教育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需要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劳动技术教育可以使德育的目标(如劳动观点、态度、习惯和职业道德的形成等,落实在学生的劳动实践中,而且内化为学生品德。通过亲自参加手脑并用的技术劳动,不仅使学生综合运用。同时也加强巩固了所学到的文化科学知识,而且使其感受到文化科学知识与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可以激励他们去主动地学习文化课。从脑科学研究的规律来看,技术劳动可以使学生左右手同时操作,达到左右脑同时开发的效果,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和创造性思维的形成。所以,劳动技术教育不但不会降低文化课的教学质量,反而可以使学生变得“心灵、手巧、更聪明”。
二、提高教学效果
1.转变观念摆正劳动技术课的位置
必须加深对劳动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切实把劳动技术教育摆到“德、智、体、美、劳、心”六育并举的位置上来,使劳动技术教育同培养适应经济建设的人才紧密结合起来。思想认识不从根本上改变,出路问题就无从谈起,家庭、社会、学校是对劳动技术教育的前提条件,我们必须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错误倾向,破除忽视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陈腐观念,把劳动技术课程提升到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高度进行认识。按照劳动技术课程教学大纲和课程设置计划开足课时,真正把劳动技术课摆到应有的位置上;积极實施新课程改革,认真组织学生社会实践和生产劳动;根据年龄的特点,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开展劳动技术教育,逐步实现劳动技术教学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2.加强劳动技术课的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劳动技术课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建设一支专业齐全、数量充足、质量较高并相对稳定的劳动技术课教师队伍。学校应彻底改变那种临时拉夫的错误做法,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让部分具有相应专长的文化课教师改任劳技课,这是当前解决劳技课教师缺乏的主渠道。有条件的学校从师范院校毕业生直接选派,也可从大中专院校对口专业毕业生择优录用品学兼优者做课程教师,积极开展劳动技术课程教师的培养工作,甚至聘请农村的农业技术员或厂矿一些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为促进劳技课程的发展,各级教研室必须建立和健全劳动技术课的教学研究网络,配备专职的劳动技术课教研员,成立相应的教研组,定期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保证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建立劳动技术课教师的评价、考核及奖惩制度,甚至在职称评定时,可适当对劳动技术课教师实行倾斜政策,鼓励他们继续从事这项教学工作。
3.继续坚持劳动技术课与其他学科的渗透
初中劳动技术课与所开设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学科联系紧密,我们要积极寻找渗透点,扩大渗透面,让学生学到的学科知识运用到劳动实践中,真正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例如植物嫁接时为提高成活率,学生可利用生物中茎的结构知识进行分析,并得出形成层要对齐的结论;也可运用物理、化学中分子运动和溶液浓度的相关知识分析小麦施肥过多造成烧苗的原因;这些实践活动既可验证所学的知识,又能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生活化教学
目前的教育制度,许多课程往往都是纸上谈兵,忽略对学生潜力的考虑以及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相反,如果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过多的干涉以及控制,则会给学生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和困扰。因此,在劳动技术这门课程的教学上,我们要尊重学生自己的学习方法以及接受能力,科学合理地帮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以提高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进一步教会学生更好地生活。在新课标的号召下,我们要对劳动技术这门课程创新教学理念,要适当地走进学生的生活以及内心世界,近距离地通过各种教学方式挖掘学生的学习意识,让学生用他们自己的方法、方式去解决在劳动技术课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只有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才可以让学生学会用相关的生活经验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成为生活上的强者。
在课堂上,教师要带领学生善于去捕捉劳动技术课堂上的现象,还要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提出相关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让这门课程更加有内涵。除此之外,教师也要善于使用和创设各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情景,以充分激发学生在劳动技术课堂上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比如在讲解一些常用工具的使用的时候,在课堂上,教师就可以先用谜语引入中心课题,这时可使用到的谜语可以是:“一只小猫顺板快奔跑,吃大木头拉大皮条不费劲。”让学生猜谜语,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利用这样言简意赅的谜语作为一节课的导言,将可以极大调动学生的思维以及更多的注意力在课堂上,这样就可以提高教师在劳动技术课堂上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质量。除设定谜语之外,教师也可以采用一些形声文结合的图像以及文字,提高劳动技术课堂上的气氛。这样也可以让我们的课堂更加生活化,以及贴近实际生活。
关键词:劳动技术;教学;策略
目前,素质教育的口号就是“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健体、学会生活、学会审美”这其中就包含着学会劳动。我们都知道,劳动技术教育在初中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劳动技术教育不仅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作为一名社会成员的整体劳动素养,也可以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也是每位初中生必须要经历的事情。
一、明确课程重要性
1.劳动技术教育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技术进步是决定经济能否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准能否持续提高的一个最重要因素。而技术的进步要依靠教育去培养能够把科学知识转化为技术和能够把技术应用于社会生产劳动的人才。因此,世界各国都在加强技术教育。
2.劳动技术教育是使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
现代社会的技术已远远超出“生产”的范畴而广泛地渗透到人们的职业、家庭和日常生活之中。随着新技术革命浪潮的推进,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和家庭电气化的实现,每个现代社会的公民就是在衣食住行等方面,也需要有最起码的技术素质。
3.劳动技术教育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需要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劳动技术教育可以使德育的目标(如劳动观点、态度、习惯和职业道德的形成等,落实在学生的劳动实践中,而且内化为学生品德。通过亲自参加手脑并用的技术劳动,不仅使学生综合运用。同时也加强巩固了所学到的文化科学知识,而且使其感受到文化科学知识与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可以激励他们去主动地学习文化课。从脑科学研究的规律来看,技术劳动可以使学生左右手同时操作,达到左右脑同时开发的效果,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和创造性思维的形成。所以,劳动技术教育不但不会降低文化课的教学质量,反而可以使学生变得“心灵、手巧、更聪明”。
二、提高教学效果
1.转变观念摆正劳动技术课的位置
必须加深对劳动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切实把劳动技术教育摆到“德、智、体、美、劳、心”六育并举的位置上来,使劳动技术教育同培养适应经济建设的人才紧密结合起来。思想认识不从根本上改变,出路问题就无从谈起,家庭、社会、学校是对劳动技术教育的前提条件,我们必须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错误倾向,破除忽视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陈腐观念,把劳动技术课程提升到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高度进行认识。按照劳动技术课程教学大纲和课程设置计划开足课时,真正把劳动技术课摆到应有的位置上;积极實施新课程改革,认真组织学生社会实践和生产劳动;根据年龄的特点,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开展劳动技术教育,逐步实现劳动技术教学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2.加强劳动技术课的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劳动技术课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建设一支专业齐全、数量充足、质量较高并相对稳定的劳动技术课教师队伍。学校应彻底改变那种临时拉夫的错误做法,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让部分具有相应专长的文化课教师改任劳技课,这是当前解决劳技课教师缺乏的主渠道。有条件的学校从师范院校毕业生直接选派,也可从大中专院校对口专业毕业生择优录用品学兼优者做课程教师,积极开展劳动技术课程教师的培养工作,甚至聘请农村的农业技术员或厂矿一些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为促进劳技课程的发展,各级教研室必须建立和健全劳动技术课的教学研究网络,配备专职的劳动技术课教研员,成立相应的教研组,定期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保证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建立劳动技术课教师的评价、考核及奖惩制度,甚至在职称评定时,可适当对劳动技术课教师实行倾斜政策,鼓励他们继续从事这项教学工作。
3.继续坚持劳动技术课与其他学科的渗透
初中劳动技术课与所开设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学科联系紧密,我们要积极寻找渗透点,扩大渗透面,让学生学到的学科知识运用到劳动实践中,真正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例如植物嫁接时为提高成活率,学生可利用生物中茎的结构知识进行分析,并得出形成层要对齐的结论;也可运用物理、化学中分子运动和溶液浓度的相关知识分析小麦施肥过多造成烧苗的原因;这些实践活动既可验证所学的知识,又能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生活化教学
目前的教育制度,许多课程往往都是纸上谈兵,忽略对学生潜力的考虑以及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相反,如果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过多的干涉以及控制,则会给学生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和困扰。因此,在劳动技术这门课程的教学上,我们要尊重学生自己的学习方法以及接受能力,科学合理地帮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以提高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进一步教会学生更好地生活。在新课标的号召下,我们要对劳动技术这门课程创新教学理念,要适当地走进学生的生活以及内心世界,近距离地通过各种教学方式挖掘学生的学习意识,让学生用他们自己的方法、方式去解决在劳动技术课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只有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才可以让学生学会用相关的生活经验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成为生活上的强者。
在课堂上,教师要带领学生善于去捕捉劳动技术课堂上的现象,还要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提出相关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让这门课程更加有内涵。除此之外,教师也要善于使用和创设各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情景,以充分激发学生在劳动技术课堂上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比如在讲解一些常用工具的使用的时候,在课堂上,教师就可以先用谜语引入中心课题,这时可使用到的谜语可以是:“一只小猫顺板快奔跑,吃大木头拉大皮条不费劲。”让学生猜谜语,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利用这样言简意赅的谜语作为一节课的导言,将可以极大调动学生的思维以及更多的注意力在课堂上,这样就可以提高教师在劳动技术课堂上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质量。除设定谜语之外,教师也可以采用一些形声文结合的图像以及文字,提高劳动技术课堂上的气氛。这样也可以让我们的课堂更加生活化,以及贴近实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