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日常的教学中,抛却公开课、比开课的装饰之举,于文本的逻辑当中体验语言的力量,应当是高中语文教师的必要之举。《烛之武退秦师》(以下简称《烛》)一文作为文言文名篇,可作为基于逻辑获取语言力量的较好载体。
一、语言的力量来自于逻辑
《烛》文需要感受的语言特点,其实不在文言文本身,而在于基于文言文阅读与理解感受一种说服力量。说白了,为什么烛之武能够退秦师,是本文需要理解的一个重点。
退秦师的背景是“晋候、秦伯围郑”,而围郑的背景又是“(郑)无礼于晋,且贰于楚”。在当说客的过程中,烛之武给出的前提是“若,敢以烦执事”。言下之意,“亡郑无益于君”。那么,理由又是什么呢?“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这是典型的离间之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这是典型的利诱。最后,“与郑人盟”。
从文字描述上来看,烛之武的语言无非道明了两层关系:一为利,二为害。秦伯不傻,利害权衡之下,选择了退兵,于是烛之武目的便达成了。
在这样的教学思路中,将对文言文的理解置于逻辑之下,文言文的学习就不再只是机械背诵与默写的枯燥,因为要寻找“烛之武为什么能够退秦师”的逻辑,就必须基于对文言文本身的理解——即寻找利害关系,而这种理解又必然是建立在重复的基础上的,只是重复不是为了背诵。
二、基于逻辑暗线展开提问
当然,实际教学过程没有这么简单,至少这样的简短描述在高中生的视野中是需要深度理解的,而理解往往又伴随着反问。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去感受语言的力量是教学的一条明线,而作为其基础的逻辑则是暗线。也就是说在教学中,教师不必刻意强调让学生去寻找逻辑,只是围绕“烛之武为什么能够成功地退秦师”这一核心问题,不断地去追问,或者是引导学生反问自己。通过这样的教学思路,让学生达到对本文的深度理解。
其实,在很多学生看来,这样的不战而屈人之兵,未免简单了些。世事若都如此,那岂不没有纷争了?学生有这样的疑问并不奇怪,而需要教师做的就是回到文本中去,让学生再度理解课文。在深度解读中有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秦伯在烛之武数语之下便“悦”而罢兵,是不是说明他原来就不想真的大动干戈?笔者追问这位学生的判断依据,该学生说“无礼于晋”和“贰于楚”这样的开战理由未免单薄,何为无礼?有何为证?至于“贰于楚”则更近乎于一种莫须有的罪名。这样的自我追问与答案寻找,笔者以为正是深度解读的表现,也体现出了学生寻找逻辑关系的努力。
有意思的是,在这样的提问中有学生紧跟着追问:为何郑伯不以该理由拒秦伯?言下之意就是秦师犯郑,郑可以理拒之。在之前那位学生看来,这样的思维不免单纯,因为刀兵既起,怎么可能让对方反证自己的出兵理由呢?但这位学生也反问:那为什么烛之武就以言语而退了秦师呢?这样的问答在课堂上凿实胶着了一会儿,这既是学生深度阅读课文后的一种思考,也是课堂展示的状态,更重要的,在学生思维的背后有逻辑的支撑,在逻辑力量的作用下,学生的问题不断涌现,对于自己和他人的问题,他们又都在思考中去寻找答案。
对于上面的问题,其实最后仍然需要回到第一点讨论的结论上去,即烛之武言语所示的并非开战理由上的正当性,而是一种利与害的关系。而秦伯之所以悦而罢兵,则依然考虑的是利害关系,只是此时与彼时所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已,而且显而易见的是烛之武的观点战胜了原来的观点。问题在于,原来秦伯所需要的利是什么呢?这一点在原文中没有明说,但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其未必是想吞并郑国。至少从逻辑上来说,这一结论是说得通的。
三、语言的力量与问题的解决
在不少同行看来,笔者上述教学思路有些“虚”,理由在于工具性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那学生便不可能读懂此文,那深度思考是不可能发生的;可如果等解决了工具性问题,那本文教学时间已经用去大半,哪有工夫再来进行深度解读呢?这实际上也是一个逻辑问题,对于这一问题的肯定,便意味着文言文的教学只能将大部分时间花在工具性问题的解决上。
事实上,文言文专家们在研究古文的时候,往往是从意义的追求开始的。一个字、一个词,在某一个具体的文言文中的意义是什么?不是取决于这个字或词本身,而是取决于其所在的语境。而语境恰恰是一个逻辑问题,因为合理的语境一定是合乎逻辑的。从这个角度讲,基于逻辑而去寻找文言文的意义,恰恰是解决工具性问题并抵达文言文意义的最佳途径。
作者单位:江苏省石庄高级中学(226531)
一、语言的力量来自于逻辑
《烛》文需要感受的语言特点,其实不在文言文本身,而在于基于文言文阅读与理解感受一种说服力量。说白了,为什么烛之武能够退秦师,是本文需要理解的一个重点。
退秦师的背景是“晋候、秦伯围郑”,而围郑的背景又是“(郑)无礼于晋,且贰于楚”。在当说客的过程中,烛之武给出的前提是“若,敢以烦执事”。言下之意,“亡郑无益于君”。那么,理由又是什么呢?“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这是典型的离间之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这是典型的利诱。最后,“与郑人盟”。
从文字描述上来看,烛之武的语言无非道明了两层关系:一为利,二为害。秦伯不傻,利害权衡之下,选择了退兵,于是烛之武目的便达成了。
在这样的教学思路中,将对文言文的理解置于逻辑之下,文言文的学习就不再只是机械背诵与默写的枯燥,因为要寻找“烛之武为什么能够退秦师”的逻辑,就必须基于对文言文本身的理解——即寻找利害关系,而这种理解又必然是建立在重复的基础上的,只是重复不是为了背诵。
二、基于逻辑暗线展开提问
当然,实际教学过程没有这么简单,至少这样的简短描述在高中生的视野中是需要深度理解的,而理解往往又伴随着反问。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去感受语言的力量是教学的一条明线,而作为其基础的逻辑则是暗线。也就是说在教学中,教师不必刻意强调让学生去寻找逻辑,只是围绕“烛之武为什么能够成功地退秦师”这一核心问题,不断地去追问,或者是引导学生反问自己。通过这样的教学思路,让学生达到对本文的深度理解。
其实,在很多学生看来,这样的不战而屈人之兵,未免简单了些。世事若都如此,那岂不没有纷争了?学生有这样的疑问并不奇怪,而需要教师做的就是回到文本中去,让学生再度理解课文。在深度解读中有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秦伯在烛之武数语之下便“悦”而罢兵,是不是说明他原来就不想真的大动干戈?笔者追问这位学生的判断依据,该学生说“无礼于晋”和“贰于楚”这样的开战理由未免单薄,何为无礼?有何为证?至于“贰于楚”则更近乎于一种莫须有的罪名。这样的自我追问与答案寻找,笔者以为正是深度解读的表现,也体现出了学生寻找逻辑关系的努力。
有意思的是,在这样的提问中有学生紧跟着追问:为何郑伯不以该理由拒秦伯?言下之意就是秦师犯郑,郑可以理拒之。在之前那位学生看来,这样的思维不免单纯,因为刀兵既起,怎么可能让对方反证自己的出兵理由呢?但这位学生也反问:那为什么烛之武就以言语而退了秦师呢?这样的问答在课堂上凿实胶着了一会儿,这既是学生深度阅读课文后的一种思考,也是课堂展示的状态,更重要的,在学生思维的背后有逻辑的支撑,在逻辑力量的作用下,学生的问题不断涌现,对于自己和他人的问题,他们又都在思考中去寻找答案。
对于上面的问题,其实最后仍然需要回到第一点讨论的结论上去,即烛之武言语所示的并非开战理由上的正当性,而是一种利与害的关系。而秦伯之所以悦而罢兵,则依然考虑的是利害关系,只是此时与彼时所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已,而且显而易见的是烛之武的观点战胜了原来的观点。问题在于,原来秦伯所需要的利是什么呢?这一点在原文中没有明说,但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其未必是想吞并郑国。至少从逻辑上来说,这一结论是说得通的。
三、语言的力量与问题的解决
在不少同行看来,笔者上述教学思路有些“虚”,理由在于工具性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那学生便不可能读懂此文,那深度思考是不可能发生的;可如果等解决了工具性问题,那本文教学时间已经用去大半,哪有工夫再来进行深度解读呢?这实际上也是一个逻辑问题,对于这一问题的肯定,便意味着文言文的教学只能将大部分时间花在工具性问题的解决上。
事实上,文言文专家们在研究古文的时候,往往是从意义的追求开始的。一个字、一个词,在某一个具体的文言文中的意义是什么?不是取决于这个字或词本身,而是取决于其所在的语境。而语境恰恰是一个逻辑问题,因为合理的语境一定是合乎逻辑的。从这个角度讲,基于逻辑而去寻找文言文的意义,恰恰是解决工具性问题并抵达文言文意义的最佳途径。
作者单位:江苏省石庄高级中学(226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