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李启煊总是迎接新的挑战。1980年参加贝尔实验室,在AT&T时机会不错,但中国的广阔前景被他所看重,1991年来到中国做市场,这时砖头块似的摩托罗拉手机被称为“大哥大”,是身份的象征。1995年摩托罗拉移动系统事业部要搞研发队伍,又是李启煊挑头,其后才有微软、爱立信、诺基亚蜂拥而至。他将只有它1个人的队伍带到离开时的300多人,他是中国少有的将CMM认证从CMM1带到CMM5的人(CMM的全称是软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启煊总是迎接新的挑战。1980年参加贝尔实验室,在AT&T时机会不错,但中国的广阔前景被他所看重,1991年来到中国做市场,这时砖头块似的摩托罗拉手机被称为“大哥大”,是身份的象征。1995年摩托罗拉移动系统事业部要搞研发队伍,又是李启煊挑头,其后才有微软、爱立信、诺基亚蜂拥而至。他将只有它1个人的队伍带到离开时的300多人,他是中国少有的将CMM认证从CMM1带到CMM5的人(CMM的全称是软件能力成熟模型,是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软件工程研究院用来评估一个组织开发软件能力的标准)。2000年,中国只有两家公司通过了这个认证,其中一家就是李启煊领导的中心。
但李启煊又坐不住了。他觉得在摩托罗拉这样的大公司工作,即使再出色也显不出自己的影响。到小公司去,接受更大的挑战,李启煊待机而发,这时“极富感染力”的丁亮出现了。两人第一次谈话后,李启煊就基本拿定了主意。
李启煊崇拜篮球巨星迈克尔·乔丹,因为乔丹的加盟,使以前没人看的芝加哥公牛队的比赛连票都难买到,对篮坛影响至大深远。李启煊5年内建立一支研发队伍,从无发展到CMM5级的境界,对于创智来说,不仅是绝好的造势,更是创智在走向国际化的道路上极重要的里程碑。
当年在摩托罗拉初创研发中心时,李启煊只有几位助手,后来扩大到300多人,几乎每一位研发人员的招聘他都要亲历亲为。现在,李启煊共有十多位原先在摩托罗拉的下属跟随着李启煊转投创智。
李启煊非常希望把自己在国外研发机构的良好风气带给年轻的创智,他对每一位加盟者都会有一番细致的考察。首要的是共同的价值观,“就像看有深度的电影时很多人都会感动,产生共鸣。”正如他来创智时,还没有签合约,但丁亮已经向他坦率地谈了许多创智的问题,所以来创智不是“友情加盟”,而是为了把创智变成“总部在中国的知名跨国公司”这个共同理想。其次是团队精神,分享(share)是李启煊常用的词。Windows 2000微软投入10亿美元,5500多研发人员协同作战;小小的创智没有这种大手笔,但合作是必不可少的,进一步把质量控制放在流程的最前端,这样才能尽可能减少程序失误。李启煊觉得自己在这群人中的角色是教练,他总是对手下的人说:“这件事你的想法是什么,分析是什么,和我分享一下。”最后是积极进取的精神。来创智之前李启煊已经料想到与摩托罗拉的差距,但他的眼高手也不低,李启煊不愿意当追随者,对别人亦步亦趋,“不能人家走三步,你走两步”,要把别人当成跳板,超越过去,这是对自己和手下员工最大的激励。
这位急先锋也深知欲速则不达,以前创智好多事情没有想清楚就做了,自己现在要把目前深受关注的CMM认证做扎实。李启煊痛感现在业界许多人,对CMM认证有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太过于注重宣传、不重实效。好比中国人考托福,分数最高,但实际应用的口语却不过关。李启煊的办公室里挂着自己设计的分五步走的战略部署。“要实至名归”,李启煊说。
其实他并不只是与CMM联系在一起,在他的名片上还印着创智通信和创智宽带两个公司,这一点李启煊又占了先,创智集团希望下属的一些事业部能够把步子迈得更大一些,成为独立子公司,并且争取上市,用期权这种国际通行的手段来激励员工。李启煊把通信这一块当作试验田,希望通过自己的运作把经验和整个创智“分享”。
“小公司一般来讲潜力大,你增长50%、60%、70%没有问题。”李启煊说。
其他文献
现在谁感到不安呢?2002年11月28日国内各大新闻媒体登出一条能够刺激人神经的新闻:中国网通有限公司通过网通(香港)公司出价8000万美元收购亚洲环球电讯公司(以下简称AGC),从而获得账面价值约19亿美元的泛亚洲网络资产。并强调这是中国电信运营商首次在海外进行并购。 由于当事人的低调,公众还没能充分领会这一并购案背后的意义所在,就有各种猜测在市面上流传。有人说:网通此举为了2003年海外上市
八国手机商角逐入世后的中国, 拼技术、拼资本还是拼人才? 靠规则、靠政治还是靠人性? 相同规则,不同文化背景下, 八大跨国企业如何展开一场关乎企业兴衰的人性管理大战? 本土化也是国际化 闭关还是开放,这是一个问题。 套用莎翁的名句,颇能说明过去的100多年里中国对于外来文化的态度。 其实,华夏文明并非固步自封的结果,惜大汉盛唐,乃至前清时期,中国就曾以无比宽大的胸怀接纳
微软,这个名字总是可以引发出无数的话题。当网景、甲骨文与之争吵不休,大动干戈刚成往事,当分拆的手术刀如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之时,在中国也不断有一个个弱小的声音与之较量。 先是有号召“起来,挑战微软霸权”的方兴东。继之是亚都与之对簿公堂。 现在又演绎出了汉王与微软的所谓“恩怨情仇”。 这次对阵的双方实力对比一如既往的悬殊。 刘迎建领导的汉王是中关村里最典型的企业,凭着一两项技术历经磨砺得以发家
比尔·盖茨在公司内部的一次高层会议上十分得意地评价说:“我敢打赌,你们谁也不知道,我们在中国有一个全世界最高水平的多媒体研究机构。” 李开复是1998年11月出任微软研究院院长的,之前他是苹果电脑公司的技术天才和总裁斯考利的“秘密武器”。在一次研讨会上,李开复作了苹果新型多媒体电脑的演讲,技惊四座,当天苹果股票涨了3美元。 1997年比尔·盖茨决定投资8000万美元在北京设立微软(中国)研究院
他控制资产超过200亿;当我们将商业世界想像得充满血腥的味道,而许荣茂却宣称“没感觉,我喜欢参与其中”;从打工仔到亿百富豪,是怎样的一部发迹史?…… 《福布斯》榜中巨富首度接受大陆媒体独家专访 有人称许荣茂是房地产新贵,也有人形容他是业界的“巨鳄”:在国内的土地储备数量庞大,举重若轻、敢做别人不敢做的项目,随时可调用的资金数额惊人…… 关于他的种种传闻,令人深感他的神通广大,莫测高深,随着
当今社会,买房的恐惧,卖房的更恐惧。 北京房地产开发商的恐惧主要是源自于房地产市场的巨大的压力:现在楼盘供应量总体过大,放量时间过于集中,有特点的楼盘少。在市场的一片战战兢兢声中,北京市中原房地产经纪公司却爆出了一个大新闻——该公司代理的中关村韦伯时代写字楼项目,从去年10月11日开盘,到今年3月25日在北京西苑饭店签订合同为止,短短的166天时间内,创造了总成交面积5万余平方米的业绩。 中原
一直以来,关于国际间人才争夺愈演愈烈的话题,在我国不外衍生出司空见惯的两种景观:一方面,每年国家辛辛苦苦培养出的高校毕业生,有大批优秀分子在深造的“旗帜”下流往美、欧诸国,造成大量人才流失;另一方面,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企业,向国外“招贤纳才”也逐渐家常起来,洋专家、洋经理,甚至高层政府部门的洋顾问纷纷在我国安营扎寨。 然而,今年9月初中央及北京部分媒体关于中国气象局副局长颜宏竞聘世界气象组织
前后不过6年,凯德置地在北京的发展遇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局面。 90年代中期, 凯德置地的前身初到北京寻找发展机会,可以说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由于“当时政策的透明度太差,审批环节复杂,市场远不够成熟,让人觉得心里没底,于是只得望而却步。”“于是公司将目光投向了另外一个更具活力的城市——上海,8年来,集团在上海成功地开发了近十个项目,囊括大型住宅区、服务性公寓、写字楼和商业等开发品种,凭借品牌的优
举办世界性技术峰会向来是全球500强企业巨头的专利,因为也只有它们才拥有盟主般的主导某种技术或标准的实力。 2002年12月3日,联想集团在北京首次举办了自己的信息技术峰会,开创了国内IT企业做东倡导产业技术方向与标准的先例。杨元庆在这次峰会上第一次提出了“关联”的概念,传递出实现计算、通信和家电融合的技术构想。 与其他前来捧场的跨国公司代表负责业务与市场者居多不同,英特尔公司派出了掌控技术研
只在北京停留两天的林惠春,一早沏好了一壶绿茶,心中遗憾的是恐怕这次又没有时间和丁亮好好聊一聊了。对于国际化,他们两个聊的很多。 要打开国际市场,就要出去走一走,转一转,这是共识。林惠春对两个国家印象很深,一个是印度,一个是爱尔兰。 印度是软件大国,特点就是软件加工的大规模生产,一支软件队伍有上千甚至上万的工作人员,他们几人共用一台电脑,一天三班倒,24小时轮流编程。一个项目经理可以清晰地安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