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世纪六十年代,余华出生在浙江的一个医生家庭里,在医院度过童年的他曾看到许多血腥事件。中学毕业后,他又做了五年的牙医。七十年代,余华在卡夫卡等著名作家那里受到了最初的文学启蒙,渐渐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文学风格。以发表于1991年的《在细雨中呼喊》为界,余华的创作可分成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侧重对血腥暴力的详细描写,作者的荒诞叙述和冷酷视角让人战栗;后一阶段则转向温情叙述,描写生存困境中的人性之光。
关键词:余华;生存困境;温情叙述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6-0-01
一、前期小说:暴力血腥中的生存困境
在前期的创作中,余华构建了一个想象中的世界,把人物看做是欲望的符号。此时,他似乎只是一个旁观者,“冰渣子”般冷冷地向读者讲述故事,具备先锋小说作家的普遍气质。第一部作品《十八岁出门远行》讲述了一个十八岁的少年在第一次出门远行的路上帮助别人反倒被打的经历。小说寓示着人生普遍的生存困境,即人一登上人生的旅途便与暴力结缘,并伴随人生的每一步。[1]
在余华前期的小说中,人性的残忍是一切生存困境中的苦难、残酷与血腥的源头,这在《现实一种》中达到了极致。幼童皮皮对堂弟的无意杀害引发了家庭内部的连环杀人事件,一家人的复仇心理和暴力倾向以及手段之狠毒让人恐惧。除了大人之间的杀戮,幼小的皮皮内心的暴力和血腥因子揭示出人性的残忍本质。相对于肉体残杀,精神上的被戕害更令人触目惊心。《一九八六年》描写了一个在文革中受到严重精神创伤的疯子,无法寻找外在发泄的他竟把菜刀伸向自己的两条腿。一方面,人性的残忍是造成其生存困境的根源;另一方面,人们又在暴力本性的支配下找不到逃离生存困境的出路。
二、后期创作:生存困境的温情叙述
在后一阶段的创作中,余华的态度有了明显的转变。作者不仅把描述对象转向真实的世界、真实的人,而且用温情叙事取代了前期的零度叙事,表现出极大的悲悯情怀,展示了特定历史条件下处于生存困境中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和事件。
(一)《在细雨中呼喊》:温情叙述的发轫之作
《在细雨中呼喊》是余华进入转型期的发轫之作。小说开始关注人的内心、人与人之间的真情以及人在追求幸福时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困境。《在细雨中呼喊》从一开始就细致描写了孙光林的心路历程,展现出他内心孤独的源头。现实的不利因素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了文中的主要矛盾。作者不但让主人公自己吐露心声,更逐渐体会到人物自身所具有的力量。尽管孙光林每次在回忆中都能感到曾经的痛苦与折磨,但兄弟朋友间的打闹、养父养母的关怀,又能让他体验到人性和真情。虽然《在细雨中呼喊》仍有对暴力事件的描写,但小说的重点在于对社会人生不合理秩序的控诉,显示出人物对于命运和历史反抗的悲剧性。这标志着余华对于暴力和苦难已经有了新的理解,透露着浓浓的悲悯与温情。
(二)《活着》:对困境的忍受及温情叙述
《活着》中,对于主人公福贵而言,活着本身就是其一生最虔诚的信仰。福贵的命运说明人的一生苦苦追寻的许多东西不过是虚无缥缈的东西,人活着的意义在于生命延续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骨肉亲情。龙二、春生、春生的结局都极大地说明了这一点。在福贵这里,不管福贵或贫穷、安逸或磨难,只要活着就有希望。[2]从特定的角度看,福贵式心理中蕴藏着中华民族传统的消极与忍受的精神血脉,中国农民视这种小心翼翼、老老实实的活法为生存哲学本身就属于中国人生存困境中的一类的精神困境。[3]
《活着》中,作者的温情叙述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人与人,尤其是亲人之间。输掉家产后,感受到父母的真情的福贵第一次走上悔悟的道路,妻子家珍虽贵为大小姐却陪着富贵一生共苦难,儿女更是听话懂事。福贵用他一生的经历诠释了活着的意义:努力活着本身就是一种意义。[4]
(三)《许三观卖血记》:与困境的抗争中的温情叙述
繼《在细雨中呼喊》中作者让人物依照自身轨迹发展的做法后,《许三观卖血记》中的人物已能够彻底自己说话。
在《许三观卖血记》中,作者以许三观一生十几次卖血的经历贯穿全文。从第一次为娶媳妇卖血到最后一次为了吃盘炒猪肝、喝二两黄酒卖血,中间贯穿着许三观几十年的生活轨迹以及他为了家庭多次卖血的经历。作者利用温情视角洞悉荒唐的人物和历史事件中人与人之间的关怀。许三观没有文化和背景,他十分懦弱却又能为家人、孩子付出所有。在几十年的抗争中,卖血已成他证明和超越自己的方式之一。而小说中的一个个困境中又酝酿出他与大儿子、妻子之间的刻骨亲情。通过一个个细节的展示,许三观内心的温情一览无余。
余华前期的创作中充满了血腥与残忍,对暴力的控诉与五四文学对人性的倡导一脉相承。1991年之后,余华转向用温情叙述表现人道主义关怀,他开始关注普通人与下层人的生存困境,这同样与五四时期对人自由发展的关注紧密相连。此外,余华又吸收了卡夫卡、莎士比亚等作家的创作精神。在东西文学的碰触中,余华将他的人道主义温情在后期的小说中表达的淋漓尽致,通过展现小人物的坚毅,向更多的人传递生命的光辉。
参考文献:
[1]吕晓洁.追问生存——余华小说主题探析[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5,1(1):102-104.
[2]贾艳艳.论余华小说的生存意识[J].中州学刊,2003,1(1):80-86.
[3]张进红,刘津津.论余华的《活着》[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9(3):85-88.
[4]余华.我能否相信自己[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146.
关键词:余华;生存困境;温情叙述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6-0-01
一、前期小说:暴力血腥中的生存困境
在前期的创作中,余华构建了一个想象中的世界,把人物看做是欲望的符号。此时,他似乎只是一个旁观者,“冰渣子”般冷冷地向读者讲述故事,具备先锋小说作家的普遍气质。第一部作品《十八岁出门远行》讲述了一个十八岁的少年在第一次出门远行的路上帮助别人反倒被打的经历。小说寓示着人生普遍的生存困境,即人一登上人生的旅途便与暴力结缘,并伴随人生的每一步。[1]
在余华前期的小说中,人性的残忍是一切生存困境中的苦难、残酷与血腥的源头,这在《现实一种》中达到了极致。幼童皮皮对堂弟的无意杀害引发了家庭内部的连环杀人事件,一家人的复仇心理和暴力倾向以及手段之狠毒让人恐惧。除了大人之间的杀戮,幼小的皮皮内心的暴力和血腥因子揭示出人性的残忍本质。相对于肉体残杀,精神上的被戕害更令人触目惊心。《一九八六年》描写了一个在文革中受到严重精神创伤的疯子,无法寻找外在发泄的他竟把菜刀伸向自己的两条腿。一方面,人性的残忍是造成其生存困境的根源;另一方面,人们又在暴力本性的支配下找不到逃离生存困境的出路。
二、后期创作:生存困境的温情叙述
在后一阶段的创作中,余华的态度有了明显的转变。作者不仅把描述对象转向真实的世界、真实的人,而且用温情叙事取代了前期的零度叙事,表现出极大的悲悯情怀,展示了特定历史条件下处于生存困境中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和事件。
(一)《在细雨中呼喊》:温情叙述的发轫之作
《在细雨中呼喊》是余华进入转型期的发轫之作。小说开始关注人的内心、人与人之间的真情以及人在追求幸福时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困境。《在细雨中呼喊》从一开始就细致描写了孙光林的心路历程,展现出他内心孤独的源头。现实的不利因素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了文中的主要矛盾。作者不但让主人公自己吐露心声,更逐渐体会到人物自身所具有的力量。尽管孙光林每次在回忆中都能感到曾经的痛苦与折磨,但兄弟朋友间的打闹、养父养母的关怀,又能让他体验到人性和真情。虽然《在细雨中呼喊》仍有对暴力事件的描写,但小说的重点在于对社会人生不合理秩序的控诉,显示出人物对于命运和历史反抗的悲剧性。这标志着余华对于暴力和苦难已经有了新的理解,透露着浓浓的悲悯与温情。
(二)《活着》:对困境的忍受及温情叙述
《活着》中,对于主人公福贵而言,活着本身就是其一生最虔诚的信仰。福贵的命运说明人的一生苦苦追寻的许多东西不过是虚无缥缈的东西,人活着的意义在于生命延续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骨肉亲情。龙二、春生、春生的结局都极大地说明了这一点。在福贵这里,不管福贵或贫穷、安逸或磨难,只要活着就有希望。[2]从特定的角度看,福贵式心理中蕴藏着中华民族传统的消极与忍受的精神血脉,中国农民视这种小心翼翼、老老实实的活法为生存哲学本身就属于中国人生存困境中的一类的精神困境。[3]
《活着》中,作者的温情叙述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人与人,尤其是亲人之间。输掉家产后,感受到父母的真情的福贵第一次走上悔悟的道路,妻子家珍虽贵为大小姐却陪着富贵一生共苦难,儿女更是听话懂事。福贵用他一生的经历诠释了活着的意义:努力活着本身就是一种意义。[4]
(三)《许三观卖血记》:与困境的抗争中的温情叙述
繼《在细雨中呼喊》中作者让人物依照自身轨迹发展的做法后,《许三观卖血记》中的人物已能够彻底自己说话。
在《许三观卖血记》中,作者以许三观一生十几次卖血的经历贯穿全文。从第一次为娶媳妇卖血到最后一次为了吃盘炒猪肝、喝二两黄酒卖血,中间贯穿着许三观几十年的生活轨迹以及他为了家庭多次卖血的经历。作者利用温情视角洞悉荒唐的人物和历史事件中人与人之间的关怀。许三观没有文化和背景,他十分懦弱却又能为家人、孩子付出所有。在几十年的抗争中,卖血已成他证明和超越自己的方式之一。而小说中的一个个困境中又酝酿出他与大儿子、妻子之间的刻骨亲情。通过一个个细节的展示,许三观内心的温情一览无余。
余华前期的创作中充满了血腥与残忍,对暴力的控诉与五四文学对人性的倡导一脉相承。1991年之后,余华转向用温情叙述表现人道主义关怀,他开始关注普通人与下层人的生存困境,这同样与五四时期对人自由发展的关注紧密相连。此外,余华又吸收了卡夫卡、莎士比亚等作家的创作精神。在东西文学的碰触中,余华将他的人道主义温情在后期的小说中表达的淋漓尽致,通过展现小人物的坚毅,向更多的人传递生命的光辉。
参考文献:
[1]吕晓洁.追问生存——余华小说主题探析[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5,1(1):102-104.
[2]贾艳艳.论余华小说的生存意识[J].中州学刊,2003,1(1):80-86.
[3]张进红,刘津津.论余华的《活着》[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9(3):85-88.
[4]余华.我能否相信自己[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