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家沟锂多金属矿床位于松潘-甘孜褶皱造山带东南缘,是近年来在区内发现的超大型锂多金属矿床,矿区内广泛发育花岗细晶岩脉。本文对花岗细晶岩脉进行了全岩地球化学测试、锆石U-Pb定年和Hf同位素分析,探讨其岩石成因及地质意义。花岗细晶岩锆石U-Pb加权平均年龄为200±2Ma,属晚三叠世—早侏罗世。岩石具高硅(w(SiO2)=73.27%~75.14%)、富铝(w(Al2O3)=14.8%~15.25%)、富碱(w(Na2O+K2O)=4.86%~8.08%)、贫钙(w(CaO)=0.45%~1.45%)的特征,A/CNK值均大于1.1,属中钾-高钾钙碱性强过铝质S型花岗岩。微量元素表现出Rb、Th、U、K的正异常和Ba、Sr、P、Ti相对负异常。稀土元素显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及弱的负Eu异常(δEu=0.68~0.81)。岩石中锆石εHf(t)值和对应的二阶模式年龄(TDM2)较为均一,分别为-6.36~-3.39和1424~1616 Ma。研究表明,花岗细晶岩脉形成的构造背景为松潘-甘孜洋(古特提斯支洋)闭合后的后碰撞造山阶段,源岩为古老地壳变杂砂岩。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锂矿化花岗伟晶岩与花岗细晶岩为同一源区不同源岩(变泥质岩和变杂砂岩)部分熔融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