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秋风送爽,丹桂飘香,新生入学后第一次正式家长会即将召开。毕业工作已有十几个年头,家长会着实开了不少。可是细细想来,每次会后取得的效果都不甚明显。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我自己感觉不错的建议没有得到家长的肯定从而更好地与学校合作呢?到底是什么让某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家长无动于衷,不曾采取半点积极有效的措施来改变孩子的现状呢?凡此种种,实在让我想不明白,伤透脑筋。
最近儿子上了幼儿园,自己也变成了学生家长,设身处地变成了身临其境,真真切切体会到了一名家长所关心的问题,所看待老师的视角。又有幸读了罗恩.克拉克的《与家长相处的几个技巧》,大受启发,遂即感言如下:
注意着装,彰显本色
很多年轻老师喜欢穿随意的休闲装,运动服饰。这样的确能表现出老师的充沛活力,但总难避免个别家长产生“嘴上没毛,办事不牢”的印象。因此,开家长会时,最好穿一身得体的职业装,充满自信地面对台下七八十双审视的眼光时,挑剔自然减少。教师的言谈举止大方,穿戴有品味,家长更容易对其产生尊重信任,并乐于合作。
不卑不亢,态度真诚
教师取得家长的喜欢与信任是必须的,但是绝不能过度流露这种意图,否则会为家长利用这点制造交流中的事端埋下伏笔。对于那些学习上、纪律上有困难的学生,通报他们在校的表现不是重点,最主要的是让家长明白,教师不是推卸责任,在尽到注意义务的同时,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转化才有可能。家长能够理解老师,并支持教师,配合老师做好一切工作。
表扬、批评具体到人
以往每次开家长会,总是斟酌再三,怕点到名字的差生家长面上无光,最终没有点过。事实证明,家长们来开会就是想知道自己孩子的表现怎么样,结果是坐了一顿,都是浮光掠影,稀里糊涂的。会后自然不知该怎样配合,如何改进。教师可按学科或按几个方面来分别点名交流。如:书写认真的,听讲发言积极的,纪律差的,作业不完成的等等,而没有点到名字的,则属于不愿表现自己的中间力量,要么迎头赶上,要么滑坡到落后生里,更需家长引起重视。
建议应易于被家长理解,接受并操作
会前详细查阅每位学生家长的具体资料,然后考虑大多数家长的知识水平来准备发言稿。文绉绉的句子或晦涩难懂的词语尽量避免。确保家长能听懂你说什么。另外,教师的提议应易于被家长接受,才会有操作的可能。针对学生的情况,提出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可到达“最近发展区”的意见。如:对刚入学一个月的一年级新生来说,每天听一个故事,积累词句;每天写一句话,复习词语拼音,也逐步完善句子的概念;每天晨读20分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方法得当,培养习惯
对于问题学生,将情况反馈给家长的同时,要正确引导,提供几种可尝试的做法。比如:对于好动的孩子,上课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先引导其父母树立良好的教育态度,尽量的鼓励和肯定孩子。其次,让孩子制定规章制度,让孩子遵守制度,培养责任感。最好采用书法,画画、下棋等方式来让孩子静心。还有的孩子存在马虎的毛病,可以教育他在做事前三思;多进行些集中注意力的训练;培养自制能力等等。
总而言之,从家长的需要出发,从家长的思考角度着眼,想家长之所想,提出并解决孩子们存在的问题,不管离理想有多远,总归会存在希望,让我们把希望点燃吧!
最近儿子上了幼儿园,自己也变成了学生家长,设身处地变成了身临其境,真真切切体会到了一名家长所关心的问题,所看待老师的视角。又有幸读了罗恩.克拉克的《与家长相处的几个技巧》,大受启发,遂即感言如下:
注意着装,彰显本色
很多年轻老师喜欢穿随意的休闲装,运动服饰。这样的确能表现出老师的充沛活力,但总难避免个别家长产生“嘴上没毛,办事不牢”的印象。因此,开家长会时,最好穿一身得体的职业装,充满自信地面对台下七八十双审视的眼光时,挑剔自然减少。教师的言谈举止大方,穿戴有品味,家长更容易对其产生尊重信任,并乐于合作。
不卑不亢,态度真诚
教师取得家长的喜欢与信任是必须的,但是绝不能过度流露这种意图,否则会为家长利用这点制造交流中的事端埋下伏笔。对于那些学习上、纪律上有困难的学生,通报他们在校的表现不是重点,最主要的是让家长明白,教师不是推卸责任,在尽到注意义务的同时,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转化才有可能。家长能够理解老师,并支持教师,配合老师做好一切工作。
表扬、批评具体到人
以往每次开家长会,总是斟酌再三,怕点到名字的差生家长面上无光,最终没有点过。事实证明,家长们来开会就是想知道自己孩子的表现怎么样,结果是坐了一顿,都是浮光掠影,稀里糊涂的。会后自然不知该怎样配合,如何改进。教师可按学科或按几个方面来分别点名交流。如:书写认真的,听讲发言积极的,纪律差的,作业不完成的等等,而没有点到名字的,则属于不愿表现自己的中间力量,要么迎头赶上,要么滑坡到落后生里,更需家长引起重视。
建议应易于被家长理解,接受并操作
会前详细查阅每位学生家长的具体资料,然后考虑大多数家长的知识水平来准备发言稿。文绉绉的句子或晦涩难懂的词语尽量避免。确保家长能听懂你说什么。另外,教师的提议应易于被家长接受,才会有操作的可能。针对学生的情况,提出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可到达“最近发展区”的意见。如:对刚入学一个月的一年级新生来说,每天听一个故事,积累词句;每天写一句话,复习词语拼音,也逐步完善句子的概念;每天晨读20分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方法得当,培养习惯
对于问题学生,将情况反馈给家长的同时,要正确引导,提供几种可尝试的做法。比如:对于好动的孩子,上课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先引导其父母树立良好的教育态度,尽量的鼓励和肯定孩子。其次,让孩子制定规章制度,让孩子遵守制度,培养责任感。最好采用书法,画画、下棋等方式来让孩子静心。还有的孩子存在马虎的毛病,可以教育他在做事前三思;多进行些集中注意力的训练;培养自制能力等等。
总而言之,从家长的需要出发,从家长的思考角度着眼,想家长之所想,提出并解决孩子们存在的问题,不管离理想有多远,总归会存在希望,让我们把希望点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