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孩子疲于应付家长安排的各种“兴趣班”或培训班,沉溺或依赖网络、电视和手机等,很少参加户外活动,与自然的关系日渐疏远。许多孩子熟知各种网络游戏新名词,却叫不出小动物的名字。可是孩子对动物的感情是与生俱来的,是儿童的自然天性。孩子与动物交朋友,有益于他们的成长。
动物是孩子成长的好伙伴
促进孩子身心健康 儿童与动物相处时,可以无形中加大孩子的活动量,锻炼身体,增强心肺机能,提高免疫系统功能。孩子与动物交朋友,可以满足其亲近自然的天性与本能,恢复儿童生命成长的节律。动物可以给孩子带来温暖和安慰,当儿童同小动物嬉戏,向它们倾诉心声,脸上总是流露出发自内心的兴奋神情,从而摆脱孤独,获得安慰与安全感。
培养孩子的爱心、责任心和同情心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对待动物残忍的人,对待人也必不会仁慈。经常照顾动物的孩子不会再以自我为中心,并且孩子学会关注和照顾动物,感受生命的奇迹,也懂得珍爱生命、敬畏自然。
提高社交能力 与动物做朋友,让儿童更容易结识新朋友。有研究显示,饲养陪伴自己的动物越多,孩子社交承受能力越强。例如,自闭症患儿和智障孩子对“动物医生”的需求特别敏感,喜欢抚摸并与它交流。面对最耐心、最保密的“小听众”,他们开始打开心扉,与人交往的信心逐步增强。
培养环保意识 通过引导孩子与动物交朋友,鼓励孩子做爱护生态环境的环保小卫士。有和动物相处体验的孩子,听到野生动物濒危这些字眼时,更会产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感;看到动物受伤或小生命的离去,会更难过或产生恻隐之心。
增进亲子感情 家长带领孩子亲近自然、和动物们进行亲密接触,不仅可以丰富孩子的知识、开阔眼界,还可以增进亲子之间的关系,使亲子感情更加密切。
与动物快乐地交朋友
让孩子和动物们交朋友,会有这么多的好处。那么,家长如何带领孩子和动物友好相处呢?
向孩子学习亲近动物 蒙台梭利曾说过“如果我们要帮助生命,首先必须研究它。研究生命,意味着我们并不试图教他,相反我们可以向他学习。向儿童以及他的需要和爱好学习。只有当我们了解儿童的需要时,我们才能开始学会如何满足他们。”带领孩子与动物做朋友,父母需要先找到自己与动物之间的感觉。而这时,孩子是最好的老师。当家长注意观察孩子在接触动物时,他们脸上那自然流露的感情,会深深体会到这一点。
保障安全很重要 看见动物时,孩子不免会急于靠近动物。家长要让孩子知道,与动物接近有时会存在危险。对于动物园或大自然中带有攻击性的野生动物,家长要事先提醒孩子增强安全意识,和这些动物保持适当距离,不要贸然接近或触摸;不要用手去戳动物的眼睛、耳朵;了解动物的身体语,如当动物面露凶相、大声吼叫时,表示它们已经感到了威胁,可能会采取攻击行为,让孩子提高警惕,不要靠近。
创造机会亲近动物 除了与幼儿园和家庭中的小动物或宠物接触外,家长要尽可能利用节假日等休闲时间,带孩子走向户外或大自然,给孩子更多接触动物的机会。家长要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做好计划,带上必要的出行物品及防护用品。
例如,在野生动物园,家长可以牵着孩子的小手,观赏各种大型动物,了解了食草动物、食肉动物,仔细观察动物的外形特征,比较动物的异同;让喜欢绘画的孩子给喜欢的动物画像等。这不仅让孩子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使孩子近距离接触不同种类的动物,更让孩子切实懂得动物是人类的朋友。
家长还可以和孩子一起欣赏关于动物的艺术作品或动画片,阅读关于动物的童书,搜集、查阅与动物相关的资料图片等,用丰富多彩的方式让孩子更多地了解和亲近动物。
理解孩子的情感 在孩子与动物相处的过程中,家长们会经常看到,他们会用父母爱自己的方式去对待动物。因为在孩子看来,这是最好的方式,但在大人们的眼里,那可能是一种虐待。此时要注意,不要去呵斥孩子;而要首先从孩子的角度出发,理解他们的真心,接纳他们的爱心,再与孩子交流。爱动物,不只是增长有关动物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这过程中父母对于孩子情感的接纳。
做爱护动物的榜样 模仿是孩子重要的心理特点和学习方式。要求孩子如何爱动物,不是靠说教,而是家长首先要做到爱护动物。有了榜样的示范,孩子会在具体情景中学会真正地爱护动物。
具体来说,告诉孩子要尊重动物,那在为动物拍照时,家长可以告诉孩子,不能使用闪光灯,并且尽量在侧面拍照。告诉孩子爱护动物要讲方法时,可以示范给孩子,先了解动物特性,再与动物相处。比如观赏天鹅时,家长先讲清“因为天鹅分不清食物类别,即使一些垃圾它也会吞下去,结果可能会引起消化不良”的信息,再告诫孩子不随意喂食。这让孩子明白只有先了解动物的特性,才能更好地爱护它们。
总之,家长带领孩子和动物交朋友的过程,不是说教,也不是让孩子被迫服从的过程,而是共同关爱动物、共同享受和动物相处的愉悦过程。家长带领孩子和动物交朋友,是亲子之间沟通的有效方式,有助于密切亲子关系,给儿童成长和家庭生活带来更多裨益。请家长和孩子一起亲近动物、亲近自然,共同经历吧!
( 王立华 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硕士,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国培专家)
动物是孩子成长的好伙伴
促进孩子身心健康 儿童与动物相处时,可以无形中加大孩子的活动量,锻炼身体,增强心肺机能,提高免疫系统功能。孩子与动物交朋友,可以满足其亲近自然的天性与本能,恢复儿童生命成长的节律。动物可以给孩子带来温暖和安慰,当儿童同小动物嬉戏,向它们倾诉心声,脸上总是流露出发自内心的兴奋神情,从而摆脱孤独,获得安慰与安全感。
培养孩子的爱心、责任心和同情心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对待动物残忍的人,对待人也必不会仁慈。经常照顾动物的孩子不会再以自我为中心,并且孩子学会关注和照顾动物,感受生命的奇迹,也懂得珍爱生命、敬畏自然。
提高社交能力 与动物做朋友,让儿童更容易结识新朋友。有研究显示,饲养陪伴自己的动物越多,孩子社交承受能力越强。例如,自闭症患儿和智障孩子对“动物医生”的需求特别敏感,喜欢抚摸并与它交流。面对最耐心、最保密的“小听众”,他们开始打开心扉,与人交往的信心逐步增强。
培养环保意识 通过引导孩子与动物交朋友,鼓励孩子做爱护生态环境的环保小卫士。有和动物相处体验的孩子,听到野生动物濒危这些字眼时,更会产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感;看到动物受伤或小生命的离去,会更难过或产生恻隐之心。
增进亲子感情 家长带领孩子亲近自然、和动物们进行亲密接触,不仅可以丰富孩子的知识、开阔眼界,还可以增进亲子之间的关系,使亲子感情更加密切。
与动物快乐地交朋友
让孩子和动物们交朋友,会有这么多的好处。那么,家长如何带领孩子和动物友好相处呢?
向孩子学习亲近动物 蒙台梭利曾说过“如果我们要帮助生命,首先必须研究它。研究生命,意味着我们并不试图教他,相反我们可以向他学习。向儿童以及他的需要和爱好学习。只有当我们了解儿童的需要时,我们才能开始学会如何满足他们。”带领孩子与动物做朋友,父母需要先找到自己与动物之间的感觉。而这时,孩子是最好的老师。当家长注意观察孩子在接触动物时,他们脸上那自然流露的感情,会深深体会到这一点。
保障安全很重要 看见动物时,孩子不免会急于靠近动物。家长要让孩子知道,与动物接近有时会存在危险。对于动物园或大自然中带有攻击性的野生动物,家长要事先提醒孩子增强安全意识,和这些动物保持适当距离,不要贸然接近或触摸;不要用手去戳动物的眼睛、耳朵;了解动物的身体语,如当动物面露凶相、大声吼叫时,表示它们已经感到了威胁,可能会采取攻击行为,让孩子提高警惕,不要靠近。
创造机会亲近动物 除了与幼儿园和家庭中的小动物或宠物接触外,家长要尽可能利用节假日等休闲时间,带孩子走向户外或大自然,给孩子更多接触动物的机会。家长要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做好计划,带上必要的出行物品及防护用品。
例如,在野生动物园,家长可以牵着孩子的小手,观赏各种大型动物,了解了食草动物、食肉动物,仔细观察动物的外形特征,比较动物的异同;让喜欢绘画的孩子给喜欢的动物画像等。这不仅让孩子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使孩子近距离接触不同种类的动物,更让孩子切实懂得动物是人类的朋友。
家长还可以和孩子一起欣赏关于动物的艺术作品或动画片,阅读关于动物的童书,搜集、查阅与动物相关的资料图片等,用丰富多彩的方式让孩子更多地了解和亲近动物。
理解孩子的情感 在孩子与动物相处的过程中,家长们会经常看到,他们会用父母爱自己的方式去对待动物。因为在孩子看来,这是最好的方式,但在大人们的眼里,那可能是一种虐待。此时要注意,不要去呵斥孩子;而要首先从孩子的角度出发,理解他们的真心,接纳他们的爱心,再与孩子交流。爱动物,不只是增长有关动物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这过程中父母对于孩子情感的接纳。
做爱护动物的榜样 模仿是孩子重要的心理特点和学习方式。要求孩子如何爱动物,不是靠说教,而是家长首先要做到爱护动物。有了榜样的示范,孩子会在具体情景中学会真正地爱护动物。
具体来说,告诉孩子要尊重动物,那在为动物拍照时,家长可以告诉孩子,不能使用闪光灯,并且尽量在侧面拍照。告诉孩子爱护动物要讲方法时,可以示范给孩子,先了解动物特性,再与动物相处。比如观赏天鹅时,家长先讲清“因为天鹅分不清食物类别,即使一些垃圾它也会吞下去,结果可能会引起消化不良”的信息,再告诫孩子不随意喂食。这让孩子明白只有先了解动物的特性,才能更好地爱护它们。
总之,家长带领孩子和动物交朋友的过程,不是说教,也不是让孩子被迫服从的过程,而是共同关爱动物、共同享受和动物相处的愉悦过程。家长带领孩子和动物交朋友,是亲子之间沟通的有效方式,有助于密切亲子关系,给儿童成长和家庭生活带来更多裨益。请家长和孩子一起亲近动物、亲近自然,共同经历吧!
( 王立华 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硕士,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国培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