畸形的美术高考观

来源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si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术高考是为社会培养艺术人才而设置的全国性的专业考试。它的规模和受重视的程度和文化课考试是一样的。自2001年开始,随着社会的需求,全国各省大中小艺术院校都开始扩大招生规模,增加招生的人数。因此,报考艺术类的考生人数也暴增(从2000年的一两千人到2008年四万多人),那些靠文化课上大学感觉没有戏的学生,都被劝去考艺术。原因是:学艺术考大学很容易。这种极为不正常的现象,对美术教育的健康发展是不利的。
  我是一名在苏北农村高中从事美术高考辅导多年的教师,这种“文化课不好就去学美术”的理念在这里根深蒂固。首先要分析一下苏北农村艺术类学生学习艺术的背景。这里的美术生大多是高二学业水平测试之后觉得文化课成绩不好,考个美术专业还有进本科高校的可能,很多学校及家长把孩子学习美术当成了一种升学途径,当然也有不少学校为了提高自己学校的过线率而大力鼓励没有升学希望的学生去学美术,就江苏省统考的人数而言,近几年由几千人升到几万人,特别是苏北的连云港、盐城、徐州几个城市每年都在大幅上升。然而很多的美术生对绘画是没有兴趣的,在进专业班之前并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有没有这方面的天赋他们自己都不知道,往往这部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出现理解能力差,接受慢的现象。
  兴趣是美术学习的主要动力,专业班的学生以后大多要从事所学专业方面的工作,需要有创造能力才能在这方面的领域干出成绩。浓厚的兴趣才能引起创作欲望。在进行创作活动的过程中知难而进而百折不回,兴趣不减是重要原因。“悟”则精神振奋,思维流畅,“通”才可以求变,得心应手,没有兴趣并且悟性差的学生就是为了升学不得不强迫自己“半路出家”,这样的学生很难在短短几个月时间有什么好的成绩,即使勉强考入大学,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社会竞争如此激烈,而自身又缺乏艺术方面的内涵和底蕴,拿自己的短处和他人的长处去比将会使他们的处境相当艰难。家长和学校不应把考上本科作为终极目标,应该把眼光放长远一些,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应该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对他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都有很大的益处。
  专业入门晚,时间少,速成训练影响文化课的学习。大多数艺术类考生是高二下学期四五月份才开始学专业的,因为时间紧,美术生放弃文化课去练专业,而最终导致美术生文化成绩直线下降,高校招收到的学生的整体素质下降,所以自统考以来各高校也注意到这种现象。再有随着考生人数的暴增,每年的文化课分数线都有平均15分的上升。有些家长认为,学美术文化课要求低的看法是不对的。还有美术统考本科录取分数是文化成绩加专业成绩的总和,因为各高校的录取分数线要远远超过本科分数线,甚至有的高校要超100多分,这就对考生专业、文化课要求都很高。所以就会出现即使过了本科分数线也很难被录取的局面。近几年的公办院校的录取分数都在480分以上。每年美术生填报志愿是最难的事,过了本科线没被录取只能走专科的现象普遍存在。
  我个人认为,从小学美术能发展智力健全的人格,学习美术可以提高一个人的内涵,还可以使人知道在生活中发现和寻找美,修身养性,提高自身的素质,陶冶情操。像我们农村的家长以及整个教育部门都应转变观念,提高认识,要从小培养学习美术的兴趣和创新意识。那种对从小学时对美术学科的重视程度大打折扣,忽视美术教育在落实素质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必将会带来负面作用。那种“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的做法其实为时已晚。学生不仅觉得自己力不从心,连指导教师也会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虽然这种现象与农村的经济、文化落后有关,但我想通过我们上上下下全方位行动起来,改变观念,共同努力,就能使美术教育得到健康发展。近几年的美术考生的数量较前几年有所回落,今年从我们县来看,选报美术专业的学生又减了不少,我觉得这种现象是正常的,是正往好的方面发展。
其他文献
一、研究背景及目的21世纪,高科技向医学领域广泛渗透,使医学理论和医学技术的面貌发生很大改观.虽然我国医疗卫生装备发展较晚,但随着改革开放,综合国力发生了巨大变化,大型
武进区域教育基本情况武进在地理概念上是大区,在经济概念上是强区,在文化概念上是名区。武进总面积有1246平方公里,辖14个镇、2个街道、1个国家级出口加工区和2个省级开发区,户
针对渐近类非线性映象不动点的迭代序列收敛性问题,引入了渐近非扩张半群对的隐式黏滞迭代算法,在一定条件下,在Hilbert空间建立了渐近非扩张半群对公共不动点隐式黏滞迭代序
传统的非线性灰色Bernoulli模型可以描述小样本非线性系统的整体单峰演化趋势,但由于存在大量不确定的外部扰动,难以揭示其中的个体随机波动现象。为了克服灰色Bernoulli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