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通过研究儿科护理临床带教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提高儿科临床带教水平。方法:总结儿科护理临床带教的影响因素及制定相应的对策。结果与结论:使护生在较短的时间里掌握了儿科护理专业知识技能及知识,培养了护生优良的作风和职业道德,使儿科带教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
【关键词】儿科护理;临床带教;因素;对策
1 儿科护理临床带教的影响因素
1.1患儿因素
儿科收治的患者包括从新生儿、婴幼儿、学龄前儿童直至学龄期儿童(0~14 岁) 。他们对疾病的防御功能还在形成中,某些疾病的过程与成人截然不同,特别是婴儿和新生儿疾病,具有症状不明显、体征不典型、病情变化快且易急骤恶化的特点,加上他们不会诉说自己的病痛,只会哭闹,从而增加了病情观察的难度。
小儿期肝肾功能不成熟,治疗用量与中毒量非常接近,用药不当易致不良反应或中毒,故在配制输液时要严格地计算剂量,选择适当的给药方法。而一系列的儿科专用仪器,对护生来说,也是比较陌生的,这都需要护生专心的学习、熟悉。
且目前患儿多为独生子女,家长对其过分溺爱。当孩子生病时,常有多位家属陪伴。家长对护生的操作有很大的抵触,极不情愿护生在自己孩子身上“练手”。这也使得护生的实践机会少之又少,成为了他们逐步提高自身技术水平的障碍。
1.2护生因素
护生基础理论知识不扎实,专科知识欠缺。儿科作为临床学科之一,护生在校学习时普遍感到难学、难记,而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儿科虽然是作为考试科目,但不在毕业考试科目中,学校及学生对儿科的重视相对内外科而言不够,学生经常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因此知识掌握得非常有限,一旦进入临床就显得有些茫然。
护生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够。在目前综合性医院有儿科设置的不多,很多护生抱着“毕业后我不太可能会去儿科”的心态,动摇了其将来从事儿科护理的信心,从而思想动摇打退堂鼓。且现代护生日趋独生子女化,处于高智低能的依赖心理状态,一直生活在长辈的关爱之中,很少有机会去照顾别人。一进入临床实习,面对角色的转换,部分护生很难适应,常常缺乏责任心和社会竞争意识,在实习工作中也往往缺乏工作热情和主动性。
护生心理承受压力大,影响正常水平的发挥。儿科患儿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非常疼爱患儿,希望进行护理诊疗操作时能一次成功。但护生因操作少、心情紧张等因素难以保证一次性操作成功,面对家长的谴责,护生就会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断面影响护生操作水平的正常发挥。
1.3带教老师因素
带教老师带教方式陈旧。以往选择带教老师是按资排辈,以老为先,而不是通过考评选出真正具备带教资格的护士来承担临床带教任务。老护士技术过硬,经验丰富,但学历层次低,综合知识水平有限,缺乏讲授知识的能力和经验,同时缺乏对护生的素质教育。一般只注重传授操作技能,疏于强化理论知识,使护生只会机械操作,理论知识相对较差。部分带教老师过于死板,任何内容都要求学生照本宣科的完成,无任何灵活性和生动性的体现,这也使得部分护生对带教老师所教的内容失去兴趣,从而影响护生整体水平的提高。
带教老师知识结构有限。随着科学的进步,学科的不断更新, 护理知识内容也日益宽泛。但因带教老师平时工作繁忙,学习时间相对有限,其主动学习的机会较少,因此对国内外的新技能、新进展了解不够,这就使得部分带教教师知识陈旧。他们教给护生的技术、技能大多得益于自己的临床经验,因此在带教过程中传授给学生的知识也较局限,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护生对带教老师的信服力。
带教老师教学时间与精力不足。儿科护理工作繁杂、琐碎,工作量大,护士编制一般相对不足。带教教师又都工作在临床第一线,每天有自己的职责、自己的工作,整天忙于各项护理工作,造成了带教老师时间及精力严重不足,难以兼顾临床与教学两方面的工作。带教老师常常忙于自己的工作,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讲授、解释和操作示范,护生常常被指派去打杂跑腿,充当“劳动力”,只做不学的现象,这或多或少的影响了护生实习带教的效果。
带教老师教学方法欠妥,对护生实习不够重视。有些带教老师在临床带教中只注重传授,而不注意护生是否理解、掌握,不能针对护生的特点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使护生的潜能得不到更好的发挥。有些带教老师则认为护生就是帮助我们临床护士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的,且担心护生在操作中会出差错或觉得他们动作慢,凡事亲力亲为,使得护生动手机会减少,独立操作能力得不到更好的锻炼。
2 对策
2.1提高带教老师的自身素质 严格带教老师上岗标准,选择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语言表达能力好的护士担任带教工作。对带教老师经常进行各种培训学习,使其掌握本专业的新知识、新进展,了解本专业的医疗动态、相关社会人文科学知识等,以不断提高其自身的知识水平,增强其自身综合能力,使带教老师用高度的责任心和踏实的敬业精神为学生起表率作用。
2.2鼓励实习生主动学习 护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也是一切教育活动的起点,在儿科带教中,要求每位同学必须随身携带《儿科护理学》,鼓励学生有针对性地看书,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鼓励学生要胆大心细,在老师的指导下大胆地进行各项护理操作,使学生不再是老師的腿,而成为护理活动的主要实践者。
2.3加强责任意识的培养,帮助护生尽快完成角色的转换 带教老师可以让护生分管患儿,使护生感觉自己受重视、被需要,逐步树立自信,并在护理工作中形成成就感的同时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在不知不觉中轻松完成角色的转换,享受到为患儿服务的乐趣,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工作。
护理临床教学是护理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带教老师不仅要传授给护生护理理论和临床护理技术,还要注重护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各种能力的培养。通过临床带教,培养出对社会有用的高级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宝红,徐景芳,历东杰;护生临床带教中的问题及对策[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5年02期。
[2] 高林春,杜虹,徐维,实习护生角色行为适应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护理管理杂志;2003,3(3):40。
[3] 霍孝蓉,中澳基础教育中课程设置、临床实习的比较[J];中华护理杂志;1998,33(1):52。
【关键词】儿科护理;临床带教;因素;对策
1 儿科护理临床带教的影响因素
1.1患儿因素
儿科收治的患者包括从新生儿、婴幼儿、学龄前儿童直至学龄期儿童(0~14 岁) 。他们对疾病的防御功能还在形成中,某些疾病的过程与成人截然不同,特别是婴儿和新生儿疾病,具有症状不明显、体征不典型、病情变化快且易急骤恶化的特点,加上他们不会诉说自己的病痛,只会哭闹,从而增加了病情观察的难度。
小儿期肝肾功能不成熟,治疗用量与中毒量非常接近,用药不当易致不良反应或中毒,故在配制输液时要严格地计算剂量,选择适当的给药方法。而一系列的儿科专用仪器,对护生来说,也是比较陌生的,这都需要护生专心的学习、熟悉。
且目前患儿多为独生子女,家长对其过分溺爱。当孩子生病时,常有多位家属陪伴。家长对护生的操作有很大的抵触,极不情愿护生在自己孩子身上“练手”。这也使得护生的实践机会少之又少,成为了他们逐步提高自身技术水平的障碍。
1.2护生因素
护生基础理论知识不扎实,专科知识欠缺。儿科作为临床学科之一,护生在校学习时普遍感到难学、难记,而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儿科虽然是作为考试科目,但不在毕业考试科目中,学校及学生对儿科的重视相对内外科而言不够,学生经常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因此知识掌握得非常有限,一旦进入临床就显得有些茫然。
护生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够。在目前综合性医院有儿科设置的不多,很多护生抱着“毕业后我不太可能会去儿科”的心态,动摇了其将来从事儿科护理的信心,从而思想动摇打退堂鼓。且现代护生日趋独生子女化,处于高智低能的依赖心理状态,一直生活在长辈的关爱之中,很少有机会去照顾别人。一进入临床实习,面对角色的转换,部分护生很难适应,常常缺乏责任心和社会竞争意识,在实习工作中也往往缺乏工作热情和主动性。
护生心理承受压力大,影响正常水平的发挥。儿科患儿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非常疼爱患儿,希望进行护理诊疗操作时能一次成功。但护生因操作少、心情紧张等因素难以保证一次性操作成功,面对家长的谴责,护生就会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断面影响护生操作水平的正常发挥。
1.3带教老师因素
带教老师带教方式陈旧。以往选择带教老师是按资排辈,以老为先,而不是通过考评选出真正具备带教资格的护士来承担临床带教任务。老护士技术过硬,经验丰富,但学历层次低,综合知识水平有限,缺乏讲授知识的能力和经验,同时缺乏对护生的素质教育。一般只注重传授操作技能,疏于强化理论知识,使护生只会机械操作,理论知识相对较差。部分带教老师过于死板,任何内容都要求学生照本宣科的完成,无任何灵活性和生动性的体现,这也使得部分护生对带教老师所教的内容失去兴趣,从而影响护生整体水平的提高。
带教老师知识结构有限。随着科学的进步,学科的不断更新, 护理知识内容也日益宽泛。但因带教老师平时工作繁忙,学习时间相对有限,其主动学习的机会较少,因此对国内外的新技能、新进展了解不够,这就使得部分带教教师知识陈旧。他们教给护生的技术、技能大多得益于自己的临床经验,因此在带教过程中传授给学生的知识也较局限,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护生对带教老师的信服力。
带教老师教学时间与精力不足。儿科护理工作繁杂、琐碎,工作量大,护士编制一般相对不足。带教教师又都工作在临床第一线,每天有自己的职责、自己的工作,整天忙于各项护理工作,造成了带教老师时间及精力严重不足,难以兼顾临床与教学两方面的工作。带教老师常常忙于自己的工作,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讲授、解释和操作示范,护生常常被指派去打杂跑腿,充当“劳动力”,只做不学的现象,这或多或少的影响了护生实习带教的效果。
带教老师教学方法欠妥,对护生实习不够重视。有些带教老师在临床带教中只注重传授,而不注意护生是否理解、掌握,不能针对护生的特点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使护生的潜能得不到更好的发挥。有些带教老师则认为护生就是帮助我们临床护士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的,且担心护生在操作中会出差错或觉得他们动作慢,凡事亲力亲为,使得护生动手机会减少,独立操作能力得不到更好的锻炼。
2 对策
2.1提高带教老师的自身素质 严格带教老师上岗标准,选择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语言表达能力好的护士担任带教工作。对带教老师经常进行各种培训学习,使其掌握本专业的新知识、新进展,了解本专业的医疗动态、相关社会人文科学知识等,以不断提高其自身的知识水平,增强其自身综合能力,使带教老师用高度的责任心和踏实的敬业精神为学生起表率作用。
2.2鼓励实习生主动学习 护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也是一切教育活动的起点,在儿科带教中,要求每位同学必须随身携带《儿科护理学》,鼓励学生有针对性地看书,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鼓励学生要胆大心细,在老师的指导下大胆地进行各项护理操作,使学生不再是老師的腿,而成为护理活动的主要实践者。
2.3加强责任意识的培养,帮助护生尽快完成角色的转换 带教老师可以让护生分管患儿,使护生感觉自己受重视、被需要,逐步树立自信,并在护理工作中形成成就感的同时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在不知不觉中轻松完成角色的转换,享受到为患儿服务的乐趣,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工作。
护理临床教学是护理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带教老师不仅要传授给护生护理理论和临床护理技术,还要注重护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各种能力的培养。通过临床带教,培养出对社会有用的高级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宝红,徐景芳,历东杰;护生临床带教中的问题及对策[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5年02期。
[2] 高林春,杜虹,徐维,实习护生角色行为适应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护理管理杂志;2003,3(3):40。
[3] 霍孝蓉,中澳基础教育中课程设置、临床实习的比较[J];中华护理杂志;1998,33(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