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自己人“劝死”的英雄

来源 :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BING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天祥的死,一方面源于元的残酷和他自己的不屈和节烈,江南故国自己人对其殉国的巨大期望,甚至生祭他,也促成了文天祥的最终被押上刑场。
  文天祥从被俘那一天起,就有人希望他尽快舍生取义了。
  1278年12月,文天祥在广东海丰被元兵突袭,服毒自杀未成,被俘。次年4月被押解到广州,而后北上前往大都。文天祥作为俘虏进入江西时,就决心开始绝食,希望船到自己故乡吉安时能像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一样饿死守节,“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在饿了八天后,却没有饿死,由于家乡已过,押解人按着鼻子灌食,文天祥没有能够在家乡殉国。他希望能够有机会逃脱,即使死也不能在荒山野岭中,而要在世人关注下悲壮而殉节。所以,文天祥就“配合”押解他的元军,继续北上。
  但是,状元宰相文天祥被俘的消息此时已经传遍江南,他一直不殉国,让无数人焦虑不安、坐不住了,唯恐文天祥不死,担心他投降,从而让他与大宋的贞节受损。
  此时,南宋王朝已经彻底被灭,南宋的无数官宦要么被杀,要么已经投降,包括文天祥的弟弟,而百姓和原来的低级官僚则是“沉默的大多数”。“沉默的大多数”并非不爱国,甘愿接受异族统治,但他们自己不愿意牺牲,那是“肉食者”——当大官者们的事,但他们也有期待,就是希望别人为故国守节殉难。如今,整个江南都在看着被俘的文天祥,盼望着他早日杀身成仁。也许,他们是害怕又出现一个“李陵”吧。
  喊出“沉默的大多数”心声的是文天祥的老部下,也是他庐陵(今吉安)的同乡王炎午。王炎午(1252—1324),字鼎翁,是一位爱国青年。文天祥赣州起兵勤王时,王炎午满怀一腔报国热血,参加抗元斗争事业,作了文天祥勤王军中的幕僚,很快却因为母亲有病而回归乡里,并“躲过”文天祥部队失败捐躯或者被俘的机会。
  这位当时28岁的王炎午,闻知文天祥押送船将过江西,即作了长达一千八百余字的《生祭文丞相文》。王氏将《生祭文》誊写近百份,“字大如掌,揭之高砌”,张贴于文天祥可能被押解经过的赣州、吉安、榉树、南昌等沿途驿站、码头的山墙、店壁诸醒目处。还派人在各处宣读:“呜呼!大丞相可死矣……文章邹鲁,科甲郊祁,斯文不朽,可死……为子孝,可死。二十而巍科,四十而将相,功名事业,可死。仗义勤王,受命不辱,不负所学,可死。……虽举事率无所成,而大节亦已无愧,所欠一死耳……”如果“志消气馁”,“岂不惜哉”!
  总知,文丞相应该死,而且要赶快死。他唯有一死方可明志,生命必须毁灭;忍辱偷生或者投降,就却意味精神的死亡。王炎午们做的一切就是为了鼓动文天祥“速死”以保持名节,这并非个体行为。那位曾经入狱探望文天祥,并给其演奏《胡笳十八拍》的道士汪元亮,也在探望过后“勉励”文天祥:“必以忠孝白天下,予将归死江南。”王炎午的行为,其实代表了当时江南在元兵铁蹄下“沉默的大多数”的道德要求,这篇祭文对当时的震动因此很大。
  王炎午如此大张旗鼓地劝文天祥死去,是有着社会心理基础的。中国文化对文人的节气和女人的贞节的重视,在进入宋代以后,已经形成了一种高调的社会会文化,但能够自觉实践的毕竟还是少数,多数人并不去殉难,而是劝他人为了崇高的道德价值做出牺牲。这种高调的道德要求在文天祥以前就有存在,在其后也更有发展,但是像王炎午如此大膽地直接提出,形成对文天祥的道德舆论压力,还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次。
  文天祥是千古一见的英雄,但是,身未亡,却享受“生祭文”,传世千古,在历史的长河中,也只有文天祥一人了。
  有人赞颂王炎午的这篇祭文:“感情壮烈,语言精湛,亦属祭文中的杰作”。还有人认为:“洗练凝重,气势磅礴,对仗排列的句式使祭文铿锵有力,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有力地推动了当时形成的爱国主义思想浪潮,同时也体现出王炎午本人悲壮激切的忠贞气节。”
  中国人内心深处有一种道德崇高下对生命的冷漠,那就是对于为敌人俘虏的士人或被玷辱的女子,都希望能够以死守节。当然,希望俘虏和被侮辱的女人自杀的人,却是没有牺牲的危险的,他们“安全”地道德观望和审判,其任务只是给女人列贞节牌坊表彰,流传烈士的英雄事迹。
  然而,王炎午的祭文,在道德高调主义的热情、壮烈下,却掩盖不住对生命关怀的冷漠。他不是站在文天祥的生命立场来看待文天祥,而是以自己渴望却不为的道德圣人标准,去要求妻离子丧的文天祥为了那个道德理想牺牲。文天祥的生死,需要他自己的抉择,他的生命权只能由其自己支配;其他人,无论用多少圣洁的理想或者标准,都没有要求别人去死的权利。
  道德价值的实现,特别是需要生命的损害和牺牲,完全是个人的自由意志。所以,王炎午劝死文,是对文天祥生命的不尊重和冷漠,它的出现,并非什么文化荣耀,反是一种文化悲哀。
  从王炎午写《生祭文丞相文》,到文天祥被杀,其间有长达三年半多的时间。当文天祥在监狱中历尽折磨的时候,江南故国的人竟然不担心他的健康,希望为挽救南宋做出卓越功勋的文天祥能够多活些时日,而是希望他早死。他一日不死,王炎午们的心恐怕都不会安。王炎午们的心一直会为文天祥能够按照自己的“理想”,敢于牺牲自己而担忧吧。
  让王炎午们失望的是,文天祥并没有看到他“好心”的劝死文;王炎午们也可以宽慰的是,他们显然低估了文天祥的节气,不用他们的“督促”,文天祥自有杀身成仁的勇气和决心。
  1282年十二月初九,当文天祥终于杀身取义,壮烈殉节。千里之外的王炎午得到死讯后的反应,是悲痛,也许更感慨,其中带着心安之情,因为文天祥的死刑早就被他被判定了。在前一篇祭文的使命完成终结之后,他又作了一篇《望祭文丞相文》,第一句话是这样的:“丞相既得死矣,呜呼痛哉!谨此致奠,再致一言。”
其他文献
话说在晚唐时期,有个叫王立的人去长安城办事,遇见一个漂亮寡妇,便搭讪起来。两人越聊越投缘,于是就一起生活了。王立本来在大宁坊租房住,那少妇却在崇仁坊有一套很漂亮的大房子,于是王立就从大宁坊搬到了崇仁坊。  搬到崇仁坊以后,王立与少妇生活了两年,生了一大胖小子。少妇经营着一个商铺,每天有三百文的进账;王立没有工作,安心做家庭主男。有一天,少妇回家时带了一只包袱,包袱打开,赫然是颗血淋淋的人头。王立吓
期刊
何谓“学霸”?顾名思义,即学界的霸主。若参照现代释义,大抵指秉着“没有学到死,就往死里学”的原则,甚至动用各宗非常规手段或工具以达到能在知识的海洋里忘情遨游的一类人。不用说,这样的学霸,当今不少,古时也有。“悬梁刺股”这个典故,就是古代学霸的真实生活写照。  提起“悬梁刺股”,得先谈起两个人物。第一位叫苏秦。这个苏秦,略读历史的,大概都听过他的名字,“官方认证”为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但他的出身却
期刊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一部中国古代史无不浸透着这一潜规则。“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华夏文明就是在这分分合合之中演绎出了多姿多彩的辉煌。  分则乱,合则统,分分合合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影响极大,虽说“乱”与“统”各有千秋,但中国文化的总体发展势头却是一直向前的。仅就春秋战国而言,尽管“乱悠悠”,却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文化盛况
期刊
根据教育部网站4月1日公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今后我国将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中考、高考升学考试中的比重。要求“在中小学德育、语文、历史、艺术、体育等课程标准修订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比重。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应结合教学环节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内容”。(4月2日《广州日报》)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
期刊
《红楼梦》里林黛玉的判词有一句『堪怜咏絮才』何谓『咏絮才』这就要说到『咏絮才女』——谢道韫了谢道韫是东晋政治家谢安的侄女书法大家王献之之妻谢道韫从小好学聪慧善辩她12岁那年的寒食节谢安在家中把儿女子侄们召集在一起谈诗论文大雪骤至谢安欣然问道『白雪纷纷何所似』谢安的侄子谢朗答道『撒盐空中差可拟』谢道韫不假思索地接着说『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一听喜出望外从此这一联名
期刊
《西游记》的小说结构其实是分成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讲石猴出世大闹天宫;第二部分讲唐僧师徒西天取经。在这两部分之间,作者突然一笔岔开十万八千里,整整用了一回书讲“陈光蕊赴任逢灾 江流僧复仇报本”,讲解唐僧身世源流。故事本身不算精彩,讲陈光蕊携妻子殷温娇赴任江州,途中被船夫刘洪所害,抛尸江中。刘洪霸占殷小姐,冒充状元去江州赴任。殷小姐已有身孕,只得忍辱偷生。她生下孩子,怕刘洪加害,便把孩子抛入江中。这
期刊
媒体报道,国务院法制办公布的《教育法律一揽子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对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教师法和民办教育促进法四部法律相关条款进行修订。意见稿中拟规定,每年9月28日为教师节。为什么把教师节改在9月28日呢?据称是由于9月10日适逢开学伊始,教师通常忙碌于开学的各项工作,很难有时间与心情享受节日,而改到月底,能与中秋国庆假期有一个衔接,对教师而言会更加方便。另外一种说法,就是孔子的生日据测算是
期刊
土家族的板凳龙,小巧灵活,别具风采,是渝东南土家族人极为喜欢的娱乐活动,有獨特的民族风格。这种活动多为每组三个人进行。这种运动需要集体配合,参演人员要注意集体动作的一致性。明快的节奏显示出板凳龙特有的气势和韵律感。  表演时,先是两名英姿飒爽的土家族少女,各持色彩夺目的彩球,从场地两端以连续侧空翻入场。亮相后,绕场地翩翩起舞、跳跃、急转、舒展身姿、抛接彩球。彩球在少女的手中旋转,引来六名土家族英武
期刊
家训和家书是中华文明的一个载体从颜之推到林则徐再到曾国藩他们都承担了这个使命他们直接教育的是自己的子弟间接教育的却是中华民族亿万的子弟  他们笔下的思想似乎放之每个时代皆准然而多少娓娓道来的教训却饱含着时代的血泪先贤们是用生命给我们传道平静而深沉的陈述不是发生在象牙塔里而是发生在烽火遍布的历史舞台例如公元6世纪的《颜氏家训》巨变——“文武之道,今夜尽矣”    公元5
期刊
公元前196年,九江王英布起兵反刘邦。导致此次兵变的直接原因就是韩信和彭越的死,这韩信、英布和彭越是“同功一体”,汉高祖刘邦清算功臣,杀了韩和彭,英布自然有危机感,狗急跳墙,英布为自保,不得不发动叛乱。  英布是一代名将,而且深得项羽行军布阵的真传,他此举引起西汉朝廷上下的极大震動,刘邦也没多少主意。  这时候有个战国时期楚国的退休令尹,名叫薛公,通过汉大臣滕公向刘邦献策,说英布不足虑。他列举了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