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事件回放
2006年底,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举办了“第六届21世纪教育论坛——高考制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会上,十余位专家就高考改革谈了自己的看法。第二天,某报以“高考将一次变多次”为主题发表了部分专家的谈话内容,立刻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第三天,教育部新闻发言人出面否定了这种说法。个中是非我们无意评论,但由此足见社会对高考改革的关注程度。作为论坛的参与者之一,笔者愿将现场部分专家的一些观点整理出来,与读者共享。
统一高考依然要坚持
2007年是中国高考制度恢复30周年。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刘海峰教授认为,目前关于高考的认识,还存在很多误区。实际上,现在高考的很多问题,是社会各种矛盾的集中反映。没有高考,这些矛盾大多还会照样存在,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减少高考的负面影响,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我们应该在坚持统一考试的前提下,积极、稳步地推进高考改革。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谈松华研究员介绍说,通过选拔性的考试来选拔高校学生,选拔人才,依然是很多国家采用的有效办法。统一高考使得不同社会层面的人群,能够通过考试进入高等学校学习,这促进了社会的流动。今天我们讨论高考制度的改革,不是讨论要不要废除高考,而是讨论如何改进现行的高考制度。
高考改革要抓住几个关键问题
谈松华认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们在高考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比如说减少考试科目,尝试推荐入学、保送入学、特长生特殊办法录取、高校自主招生等,现在看来,这些改革有一定的效果,但以知识考核为主的考试方式没有根本的改变,以分数作为录取的唯一标准的招生制度也没有改变。所以,引起社会上对现行高考招生制度的批评、指责。高考改革应该从两方面进行:一是考试,二是招生。
谈松华认为,在考试方面可考虑从以下几点突破:(1)考试科目。现在全国大部分省市实行的是3 X方案。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实验区的新高考方案中,对科目的设置结构有一些调整,这当然也是一种选择。但如果从长远来看,在高考科目设置方面建议采取这样一个办法:必考学科+加试学科。语文、数学、外语3科必考。加试的学科,可以根据高校的具体要求来定,比如说高校要求考物理就加试物理,要求考化学就加试化学。必考的是工具系统的东西,加试的是能够突出学生将来发展方向的东西。现在的文理综合的考试科目,不能很好地突出学生的特长。(2)考试内容。应该从现在比较偏重知识点的考试,转向考查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等。(3)考试方法。变一次考试为多次考试。多次考试对学生来说就意味着有多次机会,减少了一次考试的偶然性,同时也可以减轻学生考试时的压力。
高校招生改革要稳步推进
谈松华认为,考试招生制度涉及的问题很多,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地区,要求也不一样,所以整个招生制度的改革,不仅要有科学性、可行性,而且要有可控性,应该分区实验,分步实施,以条件定改革进度。可以先在某些省市做单项的实验,在单项实验逐步成功以后,再进一步扩大实验的范围。在不同的地区,招生制度改革可以有不同的做法。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杨东平认为,2006年高校招生出现了一些实质性的改革,一个是上海两所高校进行自主招生试点工作,一个是中国政法大学本科分省招生计划首次按各省人口比例确定。这两件事都不是自上而下推动的,这是令人欣慰的。如果说考试制度关注的是如何选拔优秀人才,那么招生制度更应该考虑的是公平性。
北京语言大学汉语水平考试中心副主任谢小庆教授认为,现行的高考缺乏有效的证据来证明其科学性,同时高考的作用被过于强化。高考只应作为招生的参考标准之一,而不应是唯一的标准。美国的大学招生,中学成绩、标准考试成绩、工作经历各占1/3。现行招生制度最不合理的地方,是教了学生3年、对学生最了解的高中教师在高考中没有发言权。招生制度改革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必须给教师发言权。要给高中教师发言权,就需要建立有效的制约机制与诚信体系。因此,他希望统一考试是用来制约与监督高中教师的,是衡量高中教师给学生的成绩到底有多大信度的。他认为,我们今天的技术条件完全可以做到这一点。
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教授认为,高等学校招生应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他用翔实的数据说明,目前各省的招生规模还不能完全满足本省的经济发展需求,各地(发达地区、中等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高等教育的结构,包括学科结构、层次结构(主要是本科和专科的结构)和分布结构,都显示出高度的趋同性,无法满足当地经济发展的需求,也必将影响到学生的就业。谢维和认为,高等学校的招生改革应实现工作重心的转变,应让招生规模、招生结构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
(编辑 沙培宁)
2006年底,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举办了“第六届21世纪教育论坛——高考制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会上,十余位专家就高考改革谈了自己的看法。第二天,某报以“高考将一次变多次”为主题发表了部分专家的谈话内容,立刻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第三天,教育部新闻发言人出面否定了这种说法。个中是非我们无意评论,但由此足见社会对高考改革的关注程度。作为论坛的参与者之一,笔者愿将现场部分专家的一些观点整理出来,与读者共享。
统一高考依然要坚持
2007年是中国高考制度恢复30周年。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刘海峰教授认为,目前关于高考的认识,还存在很多误区。实际上,现在高考的很多问题,是社会各种矛盾的集中反映。没有高考,这些矛盾大多还会照样存在,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减少高考的负面影响,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我们应该在坚持统一考试的前提下,积极、稳步地推进高考改革。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谈松华研究员介绍说,通过选拔性的考试来选拔高校学生,选拔人才,依然是很多国家采用的有效办法。统一高考使得不同社会层面的人群,能够通过考试进入高等学校学习,这促进了社会的流动。今天我们讨论高考制度的改革,不是讨论要不要废除高考,而是讨论如何改进现行的高考制度。
高考改革要抓住几个关键问题
谈松华认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们在高考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比如说减少考试科目,尝试推荐入学、保送入学、特长生特殊办法录取、高校自主招生等,现在看来,这些改革有一定的效果,但以知识考核为主的考试方式没有根本的改变,以分数作为录取的唯一标准的招生制度也没有改变。所以,引起社会上对现行高考招生制度的批评、指责。高考改革应该从两方面进行:一是考试,二是招生。
谈松华认为,在考试方面可考虑从以下几点突破:(1)考试科目。现在全国大部分省市实行的是3 X方案。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实验区的新高考方案中,对科目的设置结构有一些调整,这当然也是一种选择。但如果从长远来看,在高考科目设置方面建议采取这样一个办法:必考学科+加试学科。语文、数学、外语3科必考。加试的学科,可以根据高校的具体要求来定,比如说高校要求考物理就加试物理,要求考化学就加试化学。必考的是工具系统的东西,加试的是能够突出学生将来发展方向的东西。现在的文理综合的考试科目,不能很好地突出学生的特长。(2)考试内容。应该从现在比较偏重知识点的考试,转向考查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等。(3)考试方法。变一次考试为多次考试。多次考试对学生来说就意味着有多次机会,减少了一次考试的偶然性,同时也可以减轻学生考试时的压力。
高校招生改革要稳步推进
谈松华认为,考试招生制度涉及的问题很多,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地区,要求也不一样,所以整个招生制度的改革,不仅要有科学性、可行性,而且要有可控性,应该分区实验,分步实施,以条件定改革进度。可以先在某些省市做单项的实验,在单项实验逐步成功以后,再进一步扩大实验的范围。在不同的地区,招生制度改革可以有不同的做法。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杨东平认为,2006年高校招生出现了一些实质性的改革,一个是上海两所高校进行自主招生试点工作,一个是中国政法大学本科分省招生计划首次按各省人口比例确定。这两件事都不是自上而下推动的,这是令人欣慰的。如果说考试制度关注的是如何选拔优秀人才,那么招生制度更应该考虑的是公平性。
北京语言大学汉语水平考试中心副主任谢小庆教授认为,现行的高考缺乏有效的证据来证明其科学性,同时高考的作用被过于强化。高考只应作为招生的参考标准之一,而不应是唯一的标准。美国的大学招生,中学成绩、标准考试成绩、工作经历各占1/3。现行招生制度最不合理的地方,是教了学生3年、对学生最了解的高中教师在高考中没有发言权。招生制度改革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必须给教师发言权。要给高中教师发言权,就需要建立有效的制约机制与诚信体系。因此,他希望统一考试是用来制约与监督高中教师的,是衡量高中教师给学生的成绩到底有多大信度的。他认为,我们今天的技术条件完全可以做到这一点。
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教授认为,高等学校招生应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他用翔实的数据说明,目前各省的招生规模还不能完全满足本省的经济发展需求,各地(发达地区、中等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高等教育的结构,包括学科结构、层次结构(主要是本科和专科的结构)和分布结构,都显示出高度的趋同性,无法满足当地经济发展的需求,也必将影响到学生的就业。谢维和认为,高等学校的招生改革应实现工作重心的转变,应让招生规模、招生结构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
(编辑 沙培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