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宫廷蹴鞠历史文化述评

来源 :人民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f6570941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宫廷蹴鞠是引领中国古代蹴鞠发展的风向标,其发展除受社会文化的影响外,还与最高统治者的喜好息息相关。宋代皇室与中央朝廷的广泛参与及重视,推动了宫廷蹴鞠的场所建筑、活动管理、礼仪道德的发展,促进了相关节庆活动及专职艺人的产生,使之成为节日宴会的重要表演活动,为宋代宫廷蹴鞠的历史文化留下了珍贵记忆。
  
  【关键词】蹴鞠 宋代宫廷 历史文化
  
  纵观蹴鞠的发展历史,宫廷蹴鞠是引领中国古代蹴鞠发展的风向标。宋代宫廷特有的文化环境,造就了蹴鞠独特的历史文化。宋代皇室与中央朝廷的广泛参与及重视,推动了宫廷蹴鞠的场所建筑、活动管理、礼仪道德的发展,促进了相关节庆活动及专职艺人的产生,使之成为节日宴会的重要表演活动,为宋代宫廷蹴鞠的历史文化留下了珍贵记忆。
  
  宋代宫廷蹴鞠的场所建筑
  
  宋代,蹴鞠已经发展到鼎盛时期。对于宫廷蹴鞠,元代画家钱选临摹的《宋太祖蹴鞠图》,画中有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光义和大臣赵普等进行“白打”蹴鞠的情景。宋太宗赵光义极其爱好蹴鞠,当时在朝廷的各种喜庆宴会中,蹴鞠是不可或缺的活动之一。《宋史·太宗本纪》记载:“太平兴国五年三月戊子,会亲王、宰相、淮海国王及从臣蹴鞠大明殿”。《宋史·孝宗本纪》记载:“隆兴四年九月戊午,阅蹴踘于选德殿”。①由此得知,皇帝、大臣对蹴鞠的爱好直接推动了宫廷蹴鞠场所的大规模建造,大明殿和选徳殿作为宫廷蹴鞠的专用场所,气势可见一斑。
  
  宋代宫廷蹴鞠的管理
  
  宋元时代著名学者马端临在《文献通考·一百四十六卷·乐考十九》中记载:“宋朝循旧制,教坊凡四部”,“由是四方执艺之精者皆在籍中”。文中的“技艺者”自然包括蹴鞠艺人归教坊直接管辖,由宣徽院统领。《文献通考·一百四十七卷·乐考二十》中记载:“宋朝杂乐百戏,有踏球、蹴球……女伎,百戏之类,皆隶左右军而散居,每大飨燕,宣徽院按籍召之。锡庆院宴会,诸王赐会及宰相筵设,特赐乐者,即第四部充”。表明当时宫廷中的蹴鞠等艺人平时在左右军中生活,遇到大型宴会,由宣徽院按照蹴鞠等各戏种来安排各种艺人到锡庆院进行表演。
  宋神宗赵顼元丰年间改制后废弃宣徽院,教坊都归在太常寺属下。《宋史·卷一百四十二》记载:“高宗建炎初,省教坊。绍兴十四年复置,凡乐工四百六十人,以内侍充钤辖。绍兴末复省。孝宗隆兴二年天申节,将用乐上寿……大臣皆言:‘临时点集,不必置教坊’。乾道后,北使每岁两至,亦用乐,但呼市人使之,不置教坊,止令修內司先两旬教习。旧例用乐人三百人……其中,筑毬军三十二人……以上并临安府差。”这里的“省教坊”、“绍兴十四年复置”、“以内侍充钤辖”、“绍兴末复省”、“临安府差”和“临时点集,不必置教坊”、“但呼市人使之,不置教坊”以及“筑毬军三十二人”分别指的是当时管理部门的更迭、召集表演艺人的管理形式和被管理的蹴鞠军人三十二人。
  
  宋代宫廷蹴鞠的礼仪道德
  
  宋代朝廷大宴,对于参加蹴鞠表演艺人的礼仪有具体规定,《宋史·礼志》记载,如遇外交使臣到来,宴会上须有蹴鞠表演,教坊司来不及安排,便由临安府临时选派民间艺人参加,但宴会中要遵守一定的礼仪规矩,由教坊司派人“前期教习之”。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了具体的礼节过程,如赛前乐奏,球队服饰。赛后赢球还要“拜舞谢恩,以赐锦共披而拜”等。这些礼仪不仅突显了封建社会的礼仪等级制度和忠君思想,对培养蹴鞠艺人的社会道德观念、增强敬业精神也是十分必要的。
  
  宋代节庆活动中的宫廷蹴鞠
  
  宋代宫廷蹴鞠蓬勃发展,各种节庆活动如册命亲王大臣、对外使节宴会、节日庆典、皇族生日、锡庆院宴会、诸王赐会等,都有蹴鞠的专职艺人进行演出。《宋史·礼志》中记载了册命亲王大臣仪式中的制度:“马技骑士五十人,枪牌兵六十人,教坊乐工六十五人,及百戏、蹴鞠、斗鸡、角抵,次第迎引,左右军巡使具军容前导至本宫”。《宋史·乐志》记载:“每春秋圣节三大宴:其第一,皇帝升坐,宰相进酒,庭中吹觱栗,以众乐和之……第十二,蹴鞠”。说明重大节庆活动,必有蹴鞠表演。《宋史·礼志》中记载了宋高宗绍兴二十九年金国使臣来宋时举行的欢迎仪式,“使人到阙筵宴。凡用乐三百人,筑球军三十二人,起立球门行人三十二人”。可见蹴鞠表演也用于外交场合。筑球,是一种利用球门进行比赛的蹴鞠形式,《宋史·乐志》、《东京梦华录》和《梦粱录》等文献均有记载,用于皇帝寿宴、宫廷大宴、外交宴会等。宋徽宗《宫词》中记载:“韶光婉媚属清明,敞宴斯辰到穆清。近密被宣争蹴鞠,两朋庭际再输赢”。宋徽宗赵佶爱好蹴鞠,在看了宫女蹴鞠后写下了这段关于宫廷“寒食蹴鞠”的诗词。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之元宵记载:“正月十五日元宵,大内前自岁前冬至后,开封府绞缚山棚,立木正对宣德楼,游人已集御街两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声嘈杂十馀里,击丸蹴踘,踏索上竿。……苏十、孟宣,筑球。尹常卖”。②说明在元宵节中,朝廷还会组织一些大型的娱乐表演节目,其中包括“蹴鞠”、“筑球”。《辽史·乐志》记载:“皇帝生辰乐次:酒一行,觱篥起歌;……酒六行,筝独弹,筑球;酒七行,歌曲破、角抵”。说明辽国皇帝过生日,朝廷大宴的表演包括蹴鞠,当酒喝到六回合时,便是弹奏古筝、筑球表演的开始。另外,辽国在册封皇后的仪式中有“呈百戏”的记载,包括蹴鞠表演。《宣和乙巳奉使金国行程录》记载了许亢宗在北宋宣和七年(1125)前往金朝贺金太宗吴乞买登位时,看到金朝宫廷登基宴会的演出:“酒三行则乐作,鸣钲击鼓,百戏出场,有大旗、狮豹、刀牌、砑鼓、踏索、上竿、斗跳、弄丸、挝簸旗、筑球、角抵、斗鸡、杂剧等,服色鲜明,颇类中朝”。说明大宋的民族文化已经融入到其他民族之中,宫廷文化尤为突出。
  
   宋代宫廷蹴鞠的专职艺人
  
  由于各代皇帝、大臣对蹴鞠的喜好及蹴鞠的开展日益盛行,蹴鞠逐渐成为宫廷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休闲娱乐活动。因此蹴鞠需要大量的专业艺人,以供宫廷宴会等演出的需要,众多以蹴鞠为生的专职艺人便应运而生。
  《宋史·礼志》和《宋史·乐志》中均记载过关于蹴鞠的专职艺人。在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之宰执亲王宗室百官入内上寿中还记载了一场蹴鞠专职艺人的比赛:“左军球头苏述,长脚幞头,红锦袄,余皆卷脚幞头,亦红锦袄,十余人。右军球头孟宣,并十余人,皆青锦袄。乐部哨笛杖鼓断送。左军先以球团转,众小筑数遭,有一对次球头小筑数下,待其端正,即供球与球头,打大臁过球门。右军承得球,复团转,众小筑数遭,次球头亦依前供球与球头,以大臁打过。或有即便复过者胜。胜者赐以银碗锦彩,拜舞谢恩,以赐锦共披而拜也。不胜者球头吃鞭,仍加抹枪下酒,假鼋鱼,密浮酥捺花”。文中不仅生动地描述了整场比赛的全过程,还对比赛胜负进行了奖惩。其中“左军球头苏述”、“右军球头孟宣”二人便是蹴鞠专职艺人,并且还是队长。
  此外,在岁时时节宫廷一系列的活动中,也有专职蹴鞠艺人的表演。《武林旧事·卷一·圣节》中记载了宋理宗寿筵时的蹴鞠艺人:“筑球军:陆宝等二十四人”。《东京梦华录·卷六》有:“苏十,孟宣筑球”的记录。陆宝、苏十、孟宣都是当时的蹴鞠专职艺人。
  
  宋代宫廷蹴鞠的性质
  
  宋代,宫廷蹴鞠不再是军事训练的一种重要手段,而是一项重要的具有表演性、技能性的宫廷文化娱乐活动。《东京梦华录》记载皇帝寿辰的蹴鞠表演:“第六盏御酒,左右军筑球”。册命亲王大臣“百戏,蹴鞠、角抵,次第迎行”。《武林旧事·卷一·圣节》中记载岁时时节宫廷的蹴鞠表演:“筑球军:陆宝等二十四人”。可见,在宫廷各种盛大的节日宴会中,几乎都有蹴鞠表演,成为深受皇家宫廷喜爱的娱乐表演活动。
  由于宋代宫廷蹴鞠表演中有一个呈圆形的球门,直径约为一尺,距离地面三丈多高,置于场地中央,比民间蹴鞠的球门更小,射门的难度增大,所以蹴鞠艺人需要具备高超的技能。这反映了宫廷蹴鞠技能性特点。比赛时,球头、跷球、正挟、副挟、左竿网、右竿网、散立等各司其职,双方队员身穿不同服饰,球头与其他队员的衣着也各不相同。在蹴鞠的过程中,还伴有歌舞、美酒佳肴等,球门上还有装饰品。赢得比赛的一队会获得丰厚的奖赏,而输球的一队则被脸上涂白粉,以示羞辱。这进一步反映了宋代宫廷蹴鞠表演性的特征。
  (作者单位:钦州学院体育学院)
  注释
  ①门丽:“宋代蹴鞠的文化性和时代特征”,《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第28页。
  ②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98页。
其他文献
近年来新疆“三废”排放量上升趋势显著,工业发展面临的生态环境约束日趋严重,生态文明建设任务艰巨.基于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将生态环境约束纳入到新疆主导工业产业选择框架中
【摘要】随着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深入,公共部门已越来越多地引入质量管理方法。将精益六西格玛管理应用于我国公共部门是一种新尝试,它有助于推动公共部门改善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但是在具体的应用中也存在着诸多挑战,公共部门必须要明确实施精益六西格玛管理的目的,并对其进行整体战略规划才能获得成功。  【关键词】公共部门 精益六西格玛 服务型政府  精益六西格玛管理的内涵  精益六西格玛(Le
【摘要】邓小平南方谈话廓清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长期困扰人们思想的理论问题。讲话的核心在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更新观念是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的关键,在改革发展的今天,重温邓小平南方谈话,不断更新观念,对于深化改革与推进中国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邓小平南方谈话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思想价值  邓小平南方谈话廓清了长期困扰人们思想的理论问题,对人们思想观念的改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战略的推进,成人高等教育既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学历导向下的成人高等教育已逐渐失去最初的优势,在终身教育理念的普及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背景下,成人
【摘要】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地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史学群体的形成、治史机构的设立和沿革,以及历史教育的普及与展开这“三驾马车”的积极配合。理清三者各自的内容与社会功用,有助于掌握抗战时期延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脉络延伸。  【关键词】抗战时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史学史学群体治史机构历史教育  抗战时期,延安地区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共中央的大力号召与精心指导下,逐渐兴
【摘要】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集中显现,并形成多种利益群体,群体性事件多发、频发,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谐。在新形势下,了解群体性事件的法律属性、树立法律视野下处理群体性事件的新思维、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对于各级政府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法律视野 群体性事件 新思维  群体性事件,是指我国社会转型期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一定数量的群众参与实施的,采取游行示威、静坐、上访
【摘要】一国的资源安全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安全,因此构建一套法律体系对资源进行保护是一项重要任务。针对我国资源安全保障立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该文提出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以科学的资源安全观为指导思想,构建一套完善、权威、具有可操作性的资源安全保障法律体系,从而保障我国的资源安全。    【关键词】资源安全 法律保障 体系构建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资源匮乏和污染问题伴随着发展而日趋严重。资
【摘要】通过对既有税权理论的检视与反思,指出其中之所以存在众多分歧且难以达成共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研究者很难将研究视角超脱于对经验事实的观察之上。通过借用社会契约论语境下的“初民社会”理论模型,并使用将税权问题放置其中予以探究的方法,可以为税权内涵之界定提供新的理论探索路径。  【关键词】税权 纳税人 代议士 政府  既有理论之检视  目前学界关于税权的主要观点大致可以分为
【摘要】人类社会发展到21世纪,面临的公共危机越来越多,政府在管理公共危机中靠自身的力量难以胜任。我国的公民教育起步很晚,对公民教育的时代诉求缺乏应有的研究,根据社会公共危机频发的特点,我国公民教育在时代诉求上应进行危机意识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  【关键词】公民教育 社会公共危机 时代诉求  人类社会发展到21世纪,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但我们不得不承认,整个世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民主政治社会化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存在农民的政治参与能力较低,参与渠道不通畅等问题。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是农村民主政治社会化的核心;深化农村經济改革,增加农民收入,是农村民主政治社会化的基础;完善农村基层组织编制,优化基层干部队伍,是我国农村民主政治社会化的组织保障。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 民主政治社会化 政治参与 “三农”政策  农村民主政治社